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是基础。但怎样进行文本细读,认真钻研教材,才能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本专辑刊出的两篇文章值得一读,其中有些观点如“文本解读要多关注言语表达,少纠缠文本内容”等看法,也值得进一步的深思、琢磨。希望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要正确深入地进行文本细读,二是要有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三要有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其中细读文本是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细读应做到“四个关注”:
一、关注文体特征
文体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一种文体都具有其他任何一种体裁所无法取代的功能与审美效应,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关注文体的特点,依体而教,才能抓住重点,深入文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小说有自己的文体特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循着小说的文体特征,我们不妨从三个视角进行细读:1. 聚焦人物出场。小说的人物出场,往往凝聚着作家精妙的创作构思和艺术匠心。好的人物出场犹如一张简明扼要的名片,让读者一下子捕捉到人物的个性、气质,把读者的关注自然引向人物的命运。《穷人》中的人物出场便各具特点——开篇第一句就是女主人公的亮相,笔墨简洁,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而渔夫的出场形象则更立体丰满,运用肖像刻画、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烘托等各种表现手法,把风浪中打鱼归来的渔夫推到了读者的面前。2. 品析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它所具有的特点及作用,也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内容。《穷人》一文有多处的风暴描写,处处写环境,处处有目的:有的是为了渲染烘托,如第一自然段屋外的寒风呼啸与屋内的温暖舒适的对比,衬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有的是人物内心情态的物化,如“波涛的轰鸣”“狂风的怒吼”带出的是桑娜的“心惊肉跳”,“清新的海风”透露出的是渔夫平安归来的轻松。3. 欣赏小说情节。小说往往以情节取胜。情节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史,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穷人》这篇小说人物刻画生动逼真,尤其是心理描写有独到之处。它把人物的矛盾心理渗入到故事情节中去,伴随故事的发展,并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腻深入地描绘出人物的复杂心理及其变化过程,从而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各种文体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使得我们在欣赏文章时有规律可循。童话,具有浓厚幻想色彩;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凝练优美;说明文,说明性、知识性与科学性融为一体。借助文体这把钥匙,我们就易于找到文本解读的捷径。
二、关注特殊矛盾
发现文本矛盾,是深入文本肌理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语文教师应重视从文本的矛盾入手,深入理解作品冰山下的魅力,实现与文本作者的视界融合,去创造性地构建审美对象。
1. 常理与现实的矛盾。文本中常常会有一些不合常规的地方,这些不合常规之处往往是“秘妙”所在,是细读的关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当代作家肖复兴1992年写的回忆文章,着重记叙了“改文、做客”两件事,感受到叶圣陶的“认真、平和、质朴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写在叶老家做客时,作者两次提及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一是下午刚进院时看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二是黄昏时分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两番景色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享受。表面是写景色之美,实则把作者的情感暗藏在文字的背后,让人回味悠长。其中一段写道:“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肖复兴去叶圣陶家做客是暑假的一个下午,正值炎夏,阳光本应是炙热灼人,可在肖复兴的笔下却似乎清爽可人。这一异常处正是细读的关键。人们常说,情在景中,景由情生。肖复兴拜访的是大作家,那种激动、兴奋与快乐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他的笔下,夏日的阳光是“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课堂上这一“矛盾”的揭示过程,恰是学生思维在“言”与“意”的交融中“行走”的过程。
2. 局部与整体的矛盾。局部与整体是相互依赖的,但有时却是在对立中趋向于两者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在这样的矛盾处寻源,有助于在细读中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课文第一段刻画了居里夫人美丽端庄的外貌,却有几处描写似乎与“美丽”的整体意思相悖,如她的神色“略显疲倦”,她的眼睛“微微内陷”……教学时,教师倘若能在这一矛盾处质疑:“这些词语的出现,岂不破坏了居里夫人的美?”就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辨,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从文本的困惑中走出来——“略显疲倦”的背后是居里夫人研究镭的艰辛,“微微内陷”的眼睛里凝注的是“淡泊名利”的情怀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而这恰恰是只属于居里夫人的“美丽”。外貌描写中渗透人格的魅力,正是这段话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
三、关注细微之处
文本细读的含义用朱光潜先生在《美学》里的形象描述就是:慢慢走,欣赏啊。细读犹如观景,需要“旅行者”放慢脚步,用充裕的时间,以宁静的心境慢慢体会。文本细读的“细”正如王崧舟先生所言:“就是见微知著,就是洞察一切,就是要窥斑见豹,就是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一个字,也可能是被你弃若敝屣的一处空白。这需要教师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夏丏尊先生说:“学习语文,就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当教师领着学生“倾听文本细微的声音”(王尚文先生语)时,他们所经历的是一次发现之旅,享受的是一种发现的快乐,而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文本细读中练就。如人教版四年级《夜莺的歌声》一文,小小的道具“口哨”却是贯穿情节凝聚情境的焦点——夜莺用哨声诱敌,用哨声麻痹敌人,用哨声报告敌情。它已不仅仅是口哨,它是枪,是炮,是杀敌的武器。再如人教版三年级《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塑造了两个形象——傲慢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文中用了很多笔墨写陶罐和铁罐在厨房里的争辩。文中有两句对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句中“陶罐子”和“铁罐兄弟”的“子”和“兄弟”的称呼中,体现的却是两个不同品性的童话形象。有的老师师独具慧眼,从二者对对方的称呼上切入,展开教学,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四、关注独特表达
每一个文本的表达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研读文本要善于发现那些陌生化的,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因为正是这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向我们传递和散发着某些精致的,细微的,动人的情味。人教版五年级课文《桥》,是作家谈歌的一篇微型小说。这篇课文在表达形式上很有特色,如通过一次次对暴雨和山洪的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把洪水疯狂肆虐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是环境描写,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像泼”“像倒”——句子短而有力;“山洪咆哮着……势不可当”——一连串短语的尽情渲染;“跳舞”“舔”“爬”——以美好写可怕。这些“陌生化”的语言现象,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一次难得的“语言际遇”,在引导学生玩味揣摩中,探究言语形式,积累言语素材,迁移言语范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宁化小学)
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要正确深入地进行文本细读,二是要有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三要有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其中细读文本是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细读应做到“四个关注”:
一、关注文体特征
文体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一种文体都具有其他任何一种体裁所无法取代的功能与审美效应,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关注文体的特点,依体而教,才能抓住重点,深入文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小说有自己的文体特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循着小说的文体特征,我们不妨从三个视角进行细读:1. 聚焦人物出场。小说的人物出场,往往凝聚着作家精妙的创作构思和艺术匠心。好的人物出场犹如一张简明扼要的名片,让读者一下子捕捉到人物的个性、气质,把读者的关注自然引向人物的命运。《穷人》中的人物出场便各具特点——开篇第一句就是女主人公的亮相,笔墨简洁,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而渔夫的出场形象则更立体丰满,运用肖像刻画、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烘托等各种表现手法,把风浪中打鱼归来的渔夫推到了读者的面前。2. 品析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它所具有的特点及作用,也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内容。《穷人》一文有多处的风暴描写,处处写环境,处处有目的:有的是为了渲染烘托,如第一自然段屋外的寒风呼啸与屋内的温暖舒适的对比,衬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有的是人物内心情态的物化,如“波涛的轰鸣”“狂风的怒吼”带出的是桑娜的“心惊肉跳”,“清新的海风”透露出的是渔夫平安归来的轻松。3. 欣赏小说情节。小说往往以情节取胜。情节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史,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穷人》这篇小说人物刻画生动逼真,尤其是心理描写有独到之处。它把人物的矛盾心理渗入到故事情节中去,伴随故事的发展,并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腻深入地描绘出人物的复杂心理及其变化过程,从而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各种文体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使得我们在欣赏文章时有规律可循。童话,具有浓厚幻想色彩;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凝练优美;说明文,说明性、知识性与科学性融为一体。借助文体这把钥匙,我们就易于找到文本解读的捷径。
二、关注特殊矛盾
发现文本矛盾,是深入文本肌理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语文教师应重视从文本的矛盾入手,深入理解作品冰山下的魅力,实现与文本作者的视界融合,去创造性地构建审美对象。
1. 常理与现实的矛盾。文本中常常会有一些不合常规的地方,这些不合常规之处往往是“秘妙”所在,是细读的关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当代作家肖复兴1992年写的回忆文章,着重记叙了“改文、做客”两件事,感受到叶圣陶的“认真、平和、质朴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写在叶老家做客时,作者两次提及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一是下午刚进院时看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二是黄昏时分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两番景色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享受。表面是写景色之美,实则把作者的情感暗藏在文字的背后,让人回味悠长。其中一段写道:“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肖复兴去叶圣陶家做客是暑假的一个下午,正值炎夏,阳光本应是炙热灼人,可在肖复兴的笔下却似乎清爽可人。这一异常处正是细读的关键。人们常说,情在景中,景由情生。肖复兴拜访的是大作家,那种激动、兴奋与快乐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他的笔下,夏日的阳光是“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课堂上这一“矛盾”的揭示过程,恰是学生思维在“言”与“意”的交融中“行走”的过程。
2. 局部与整体的矛盾。局部与整体是相互依赖的,但有时却是在对立中趋向于两者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在这样的矛盾处寻源,有助于在细读中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课文第一段刻画了居里夫人美丽端庄的外貌,却有几处描写似乎与“美丽”的整体意思相悖,如她的神色“略显疲倦”,她的眼睛“微微内陷”……教学时,教师倘若能在这一矛盾处质疑:“这些词语的出现,岂不破坏了居里夫人的美?”就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辨,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从文本的困惑中走出来——“略显疲倦”的背后是居里夫人研究镭的艰辛,“微微内陷”的眼睛里凝注的是“淡泊名利”的情怀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而这恰恰是只属于居里夫人的“美丽”。外貌描写中渗透人格的魅力,正是这段话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
三、关注细微之处
文本细读的含义用朱光潜先生在《美学》里的形象描述就是:慢慢走,欣赏啊。细读犹如观景,需要“旅行者”放慢脚步,用充裕的时间,以宁静的心境慢慢体会。文本细读的“细”正如王崧舟先生所言:“就是见微知著,就是洞察一切,就是要窥斑见豹,就是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一个字,也可能是被你弃若敝屣的一处空白。这需要教师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夏丏尊先生说:“学习语文,就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当教师领着学生“倾听文本细微的声音”(王尚文先生语)时,他们所经历的是一次发现之旅,享受的是一种发现的快乐,而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文本细读中练就。如人教版四年级《夜莺的歌声》一文,小小的道具“口哨”却是贯穿情节凝聚情境的焦点——夜莺用哨声诱敌,用哨声麻痹敌人,用哨声报告敌情。它已不仅仅是口哨,它是枪,是炮,是杀敌的武器。再如人教版三年级《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塑造了两个形象——傲慢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文中用了很多笔墨写陶罐和铁罐在厨房里的争辩。文中有两句对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句中“陶罐子”和“铁罐兄弟”的“子”和“兄弟”的称呼中,体现的却是两个不同品性的童话形象。有的老师师独具慧眼,从二者对对方的称呼上切入,展开教学,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四、关注独特表达
每一个文本的表达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研读文本要善于发现那些陌生化的,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因为正是这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向我们传递和散发着某些精致的,细微的,动人的情味。人教版五年级课文《桥》,是作家谈歌的一篇微型小说。这篇课文在表达形式上很有特色,如通过一次次对暴雨和山洪的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把洪水疯狂肆虐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是环境描写,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像泼”“像倒”——句子短而有力;“山洪咆哮着……势不可当”——一连串短语的尽情渲染;“跳舞”“舔”“爬”——以美好写可怕。这些“陌生化”的语言现象,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一次难得的“语言际遇”,在引导学生玩味揣摩中,探究言语形式,积累言语素材,迁移言语范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宁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