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cong907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真实情景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本文主要阐述了地理实践力的界定和内涵,并探讨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教师实践能力;学生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13-2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标》中提出了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其中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尤为关注。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课标》中还要求地理教师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应试教学比较严重,往往忽视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关注与培养,因此大部分地理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足,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方式方法也不是很了解,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关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地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认识实践能力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实践力主要包括自然类实践和人文类实践。根据《课标》,地理实践力要求学生能够观察和调查,获取和处理相关地理信息,能够使用地理工具,设计和实施地理实践活动。而教师在其中起到的是引领作用,所以对相关的考查、调研以及实验等活动应是十分清楚的,因此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地理制作能力、地理实验能力、地理仪器操作能力、地理观测能力、地理调查能力、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及地理综合分析研究能力。
  1.地理制作能力
  地理制作能力主要指在地理课堂或地理实践活动中,利用准备的材料对地理图像、地理模型、地理仪器、地理课件等的制作。地理制作能力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也应提高自身的地理制作能力。比如在进行“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或经纬仪;在进行“地球运动”的教学时,可指导学生自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模型;在进行“地图”教学时,可指导学生绘制地图或等高线等;在进行“三圈环流”教学时,可指导学生构建模型,制作课件。可见,学生在地理制作能力的培养中,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比较高,只有提高了教师的地理制作能力才能在指导学生制作时得心应手。
  2.地理实验能力
  地理实验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能够高效率地认识和发现某一地理知识、地理原理的过程,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地理实验教学从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等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多种地理能力。地理实验不仅是一种地理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且是一种地理实践活动,包含深刻的理性思维,在整个地理實验中贯穿着验证结论和探究真理的过程。比如,在进行“洋流”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模拟洋流运动;在进行“流水作用”的教学中,让学生模拟流水对地形的影响;还可以检测水质;检测土壤,进行土壤实验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开发各类地理实验,从而丰富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其地理实践力。
  3.地理观测能力
  学生的地理观测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观测者运用各种仪器和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某些地学要素或自然现象进行长期或短期的观察或测量,并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的活动。其主要包括天文观测、气象观测、水文观测、物候观测、地震观测、生物观测、环境观测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地理观测前应确定观测什么、如何观测及观测效果,并且准备好相应的器材。教师根据材料可开发多种观测任务,比如课堂上可以开发一些小型的短期的观测活动,如观察热力环流实验等,也可以开发野外观测活动如岩石种类、植被、测量太阳高度、蒸发量、降水量等。也可以开发长期的观测活动如学生身边的物候现象、气温的变化,水文的变化等等。当然,这些观测活动不仅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对教师的专业地理素养要求也很高,因此还需要老师们在这方面不断加强。
  4.地理调查能力
  地理调查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地理调查时要选定调查课题、制定调查线路和方案、提出调查要求。调查内容应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生活中的地理;调查线路应确保安全性和可行性;调查要求应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也应提前做好预查、分析工作。学生在完成地理调查活动后要对记录和搜集的文字图片加以整理,可以小论文、讨论会、PPT等形式进行汇报。教师在进行学生地理调查能力的培养时要做好全程的追踪,不仅要对该课题有深刻地了解,还要对学生的调查给出指导意见,因此教师也应加强该方面的自身的提高,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地理调查研究活动。
  5.地理考察能力
  地理野外考察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培养中学生地理野外考察能力的重要方式。常见的考察主要包括岩石和矿物的鉴别、地质构造的考察、地貌的考察、土壤考察、生物考察、自然资源考察以及家乡地理考察等。而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注重书本知识,纸上谈兵,自身的考察能力比较薄弱,在野外考察时指导学生可能也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多参与野外考察活动,促进野外考察、鉴别能力的提升。
  二、寻找培养策略
  根据上述地理实践力的初步认识,地理教学中对于地理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那么,我们平时如何注重自身专业实践力的培养和提升呢?
  1.理论实践学习
  首先,阅读相关的论文、期刊、书籍,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理论指导实践,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新课标出台后,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培训活动丰富多彩,并且,各级各类的评课活动也层出不穷,教师们应加强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为提高自身的地理专业素养“充电”。   2.教材二度开发
  地理教材是根据《课标》要求编写,但是现成的实验、调查、观测等实践活动却不多,因此,在开展学生地理实践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应二度开发教材,将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渗透到教学中。比如在“天气系统”教学中,可提前布置观测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将各类天气现象记录下来,在上课是进行讨论探究。在必修1的自然地理教材中,很多地理现象(天文、地质、水文、生物、土壤等)均可组织学生观测、实验、制作等地理活动;而必修2的人文地理教材中的地理现象(城市、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地理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进行教材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
  3.自身实践探索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往往容易忽视。把地理实验、地理观测、地理制作、地理调查一带而过,甚至取消地理实践活动,因此地理课堂比较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不足,而教师自身的地理实践能力也逐渐减弱。因此针对目前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自身也应提高地理实践能力的专业水平,在课前教师应加强地理制作、观测、实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结合教材、《课标》要求及实际情况反复研究预设的地理实践活动,通过前期的自身实践,预判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可行性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做调整,并且也能熟练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4.制定活动计划
  实践活动制定之后应制定活动计划,各个地理实践活动基本应与教学进度同步,有些活动可以在课堂中完成,有些野外调查或是观测活动则需要在课外完成,并且有的活动属短期活动,有的却是长期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将各种地理编排好,制定计划表,并且能够长期地、坚持不懈的完成下去,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多年的地理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受到:那种脱离社会实践、脱离教育对象,局限于课堂传授现存的书本知识,是很难造就出合格人才来的。只有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和补充,扩展施教渠道,增加实践环节,才能培养具有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学习,努力地探索,构建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以扩展教学空间,丰富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学锋,牧丽蕓,舒德全.践行参与式学习培养地理实践力[J].地理教学,2016(04).
  [2]庞明月.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7.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开放性课堂研究》(课题号:Ca/2016/02/13/)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导学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促进了学生互动学习,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开展导学式教学,激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学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35-1  导
摘 要:导语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师巧妙的、合理的、有策略的导语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脑力劳动效率,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于此,本文从开篇导语、核心环节导语、课尾导语三块,探讨阅读教学中导语设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导语设计;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58-2  导语指教师课堂教学
摘 要: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主动获取知识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问题”往往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有选择地注意某一方面的信息。因此,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本文从课堂提问
摘 要:习作和口语交际是实践性与综合性的集中体现。在日常口语交际教学中,课堂如果缺乏言语情境的创生、言语逻辑的建构、言语引领的导航、言语参与的热度,交际教学就无法进行。实践证明,只有话题与生活相交感、再现与生活相重像、方式与生活相切合,才能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口语交际;现状透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3
摘要: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失败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失败中反思,提升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新授课中,反思式教学是极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它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反思式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强化学生的归纳意识。  关键词:失败;反思;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69-2  在解题中遭遇失败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的首要能力,努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本文从寻找源头活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化现代媒体渠道,开展课外阅读;依托课内资源,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得到新的发展与改革,教师积极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新型教学观念与管理理念,不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新型教学手段引入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使初中语文教学活动逐步照着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充分调动初中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加快语文教学改革与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多元化教学法  中图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感困难的是作文。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要让学生逐步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必须做到四点:坚持写作,自得其“乐”;探索写法,“乐”在其中;注重联系,不亦“乐”乎;评改鼓励,“乐”此不疲。  关键词:习作;生活;乐写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学校体育对学生个性的养成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和角色。发展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建立积极自我观念和加强教师自我修养五方面入手,探讨了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个性发展;促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
摘 要:“理趣”是一个渊源深远的词语,晋代书籍中便有這一词语的记载,引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将理说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听得眉开眼笑,是一种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思维。“理趣”的方式很多,本文略举联想、角色扮演和使用辞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理趣融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76-1  “理趣”就是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