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读·享读·趣读”名著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enjia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的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针对现状,笔者设计出“注读·享读·趣读”名著阅读方法,并在所任教班级实施,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爱好阅读名著。
  一、“注读”有助于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思考
  注读是指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按照统一的要求,对文章中的字词句段进行标注。初读文章时,主要用标点符号来注读,标画出字词、段落、中心主旨句等。这样进行预习,能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理清思路。
  再读文章时,学生可以在文段的页眉处对有疑惑的问题和对内容的归纳概括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在文段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处,把对字词的解释和表现手法的赏析写出来;在文段旁边的空白处,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或者联系生活和阅读积累,写下拓展想象的内容;在文段的页脚处,顺着文章思路,展开联想,进行补充。
  1.疑问注读
  对文章的题目、内容、插图等有不理解、存有疑惑的或者有质疑的内容用“?”标记出来,并写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带着疑问阅读名著,能促进学生联系名著的其他情节能进行阅读推想,更深刻地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如《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押送的生辰纲是价值连城的,这一次押送又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却只要一个都管、两个虞候和十一个厢禁军押送?为什么?这样不是很不安全吗?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阔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押送生辰纲的整个过程中,杨志到底是“智”,还是“不智”?
  2.解释注读
  对文章的重点和疑难字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资料的方法来解释。这种方法能锻炼学生结合名著其他文段进行思考推论,能帮助学生更清楚明白文章的内容,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行知识积累。
  如《智取生辰纲》中,“生辰纲”是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就能推测出生辰纲是指杨志等人运送的大批寿礼。又如“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厢禁军”在古代指什么样的军队?查阅资料可知,“厢禁军”是宋朝的军制,保卫京城的军队叫“禁军”,诸州警备用的叫“厢军”。后来,禁军也有发往各州各路的,厢军也有调京保卫的,于是各州各路的防军就混称“厢禁军”。
  3.赏析注读
  名著文段中有许多准确生动的字词、灵动优美的句子、巧妙布局的结构,学生可以划出来诵读和赏析。赏析注读是阅读中较深入的审美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品味,锻炼了学生的文笔,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注读赏析角度很多,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感情色彩、感觉运用、描写手法、环境渲染、长短句式、详略安排、标点符号等。
  如《智取生辰纲》中,“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空,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这段话使用了自然环境描写,生动地描写了天气酷热,为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军士买酒解渴埋下伏笔,也指出黄泥冈上松树林道路难行,交待劫生辰纲的地方。此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人物命运。
  4.感想注读
  细品文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注读,记录自己的思考,写出内心的感动,抒发独特的情感,阐述独到的议论。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勤思考、敢发言,抒真情。
  如《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杨志没有给军汉们解释形势,只是用武力强迫,使得内部矛盾激化,给晁盖等人可乘之机。从中看出“人和”是做好事情的关键要素,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团结同学,学会团队合作。
  5.联想注读
  阅读名著文段时,可以联系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联想迁移,由文段想到了课外的名画、诗词、歌曲、视频等。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做到触类旁通,扩展知识面。
  如:《智取生辰纲》中的白胜在冈子上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叫《悯农》。让我们联想到了其他的《悯农》诗歌,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补充注读
  补充注读是顺着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留白处”进行续写,展开联想进行扩写等。从而活跃思维,打开视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如:《智取生辰纲》的续写,如果杨志在失掉生辰纲之后没有落草为寇,而是回去交差,他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写出各具特色的结局。
  二、“享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享读”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注读”的基础上进行名著阅读分享。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确定分享的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分享方式来展示“注读”成果。小组可以借助粤教云技术使“享读”更高效、更富创新性。
  三、“趣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能力。“趣读”就是研究设计出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
  1.课前演讲小竞赛,培养学生说名著。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开展以名著为主题的课前演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均等的锻炼机会。如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经典的水浒故事”“心中的水浒英雄”等。还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来开展名著知识小竞赛,如“竞猜水浒英雄”“水浒英雄绰号齐抢答”等。学生在趣味课前活动中,既深入掌握了名著内容,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开展名著电影配音比赛,培养学生读名著。如选取《水浒传》电视剧的经典片段《智取生辰纲》让学生观看欣赏,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配好朗读的角色,并互相帮助认真排练,配合服装和道具参加配音比赛。学生在名著电影配音比赛中,更深入了解名著内容,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最重要是锻炼了有感情的朗读。
  3.创办名著专题班刊,培养学生写名著。班级的名著刊物的主题可设为“我喜欢的名著人物”“名著情节我改写”“名著创新竞赛题”等。班刊印出了学生写名著的文章,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前文提到的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前小竞赛、名著电影配音比赛等都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的训练的好方法。“趣读”中的各具特色的名著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
  综上所述,“注读”是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名著,有助于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思考。“享读”是学生分享名著阅读的成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趣读”中各种有趣的活动,调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水平。“注读·享读·趣读”名著阅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系统性、实效性、趣味性的特点,能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落实名著阅读。
  ★作者通联:广东珠海市紫荆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以课堂为载体,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互动,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能力。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之一是课堂上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所学的感兴趣,就会积极的参与,从而达到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  而目前的文言文课堂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兴趣不大,课堂氛围枯燥。学生缺少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古诗是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人的古诗都是五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的名篇佳作。因此,创新初中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效率,对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初中语文的古诗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古诗课堂的教学效果,所
巴金先生的名篇《小狗包弟》已教过几遍,每教一遍,总有一些新的体会;这篇课文,也听过好些老师上过公开课,每听一次,也总有一些新的思索。但发现,这篇文章的好些“精微”之处,往往被一些老师忽略了。  一是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虽然其作用在“教参”之类的资料里有所解释,什么结构上铺垫啊,什么内容上对照啊,什么主题上深化啊,但总觉得空洞的很;有些老师上课提到了这一段,多是轻轻带过,语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言不尽意”思辨观点,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和“意”之间是人的语言和心意之间的关系。“言”与“意”并不统一,“言”只是表达“意”的工具,且“意”是难以用“言”来完全表达出来的。《庖丁解牛》全文仅三百余字,是庄子假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谈其“养生之道”,阐明了只要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就能取得行动自由的道理。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形象
日前,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段子:上高中以后,语文考试最伤脑筋了。上课教的是包饺子,家庭作业布置的是蒸包子,考试考的是烙馅饼。许多人看了以后一笑了之,但是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和反思。记得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学生从考场出来,大呼“语文老师课堂讲的内容考试没考,考的都是平时课堂上没讲的内容”,有的学生也认为,语文课和考试没有什么关系,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说语文课与考试没有关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中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隐含丰富的字词汇里,我们可以将这些字词称作“文化因子”。开发利用这些“文化因子”有利于促进师生对课文的钻研,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淀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课文中的文化因子作为切入点,还可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学背景  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它更体现出
【教学创意】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
文章是思维的产物,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应具有理性。在应试作文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审题立意这个环节,理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作文是否切题,是否有新意或深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作文得分的高低。  为使这个话题的探究更具有针对性,我们以一道作文题为例展开探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 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在高考古代诗歌复习教学中,解题技法的指导非常重要,但是它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遇到瓶颈,难以使成绩继续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意识到读懂诗歌对于解答题目的重要性,逐渐从关注解题过渡到讲解诗歌。在此,笔者谈一点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在古代诗歌阅读方面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以趣为先,功在积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积累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品味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的《张衡传》是选自《后汉书》的经典篇目。作者范晔按照时间顺序,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但宜昌籍的语文同仁们偏偏出了一个难题,要对《张衡传》进行同课异构。如何突破传统的课文讲解模式,解构并重建它?这需要不断挖掘文本,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在观看地震学专家冯锐教授复原张衡地动仪的纪录片里,我寻找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