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现象教学的学习单与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0645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科学现象教学的学习单为内涵,以五年级下册“我的小桥”一课的学习单设计为例,阐述如何通过提炼“大问题”、构建结构化问题、加强交流思辨、拓展课堂边界四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结构化思维、内化问题解决方法、突破学习壁垒,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 现象教学 问题意识 学习单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有疑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释放内在的创新冲动,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直至获得新的发现。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获得新知,还能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让问题意识贯穿课堂呢?可以通过围绕生活现象展开科学实践的“现象教学学习单”实现。
  科学现象教学的学习单是一种简化传统备课方式,旨在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资源,它以问题为主线将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八个部分[1]整合成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四大模块。下面以课例“我的小桥”为例,阐述具体的操作策略。
  一、提炼“大”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提出是问题意识的触发点,问题提出需要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抓住学生认知冲突,对教材中的诸多科学概念进行分析与整合,提炼出“大”问题,诱导学生发现生活现象中隐藏的科学问题。而“大”问题的提炼要从提炼核心与提炼层次上下功夫。
  提炼“大”问题,不是简单地把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或任务,从陈述句变成疑问句,而是采用多种途径建立科学概念与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诱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我的小桥”一课源自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学生上课前已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桥。基于这些认识,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体验和学习工程设计流程并制作小桥。如果简单地将课堂核心任务变成疑问句,它的“大”问题会是这样的:我们已经对各种桥梁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你知道如何制作小桥模型吗? 这样呈现出来的“大”问题只停留在聚焦核心任务之上,难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提炼的“大”问题是这样的:(出示桥梁建设的图片)桥梁建设过程需要使用各种专业设备与材料。我想制作一座跨度50cm、承重500g以上的小桥,可是我只有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与工具,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小桥?这样的提问不仅聚焦核心任务,还建立起核心任务与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最终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即现实桥梁建设用到的仪器与材料都是精密而专业的,这些要求是生活材料无法达到的,我们怎样利用它们制作小桥?这让学生有兴趣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出高阶思维,让科学课堂从知识呈现走向问题驱动。并且该“大”问题还可以继续向下分解,引导学生围绕工程设计流程做文章。
  二、构建结构化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结构化问题是指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带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任务或问题。它精雕问题探究过程的细节,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良好的载体。我们可以抓住以下两点构建结构化问题。
  1.巧设问题串
  问题串是指围绕任务或问题,分解出一系列有逻辑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由点到面开展问题探究。如本节课围绕着如何制作小桥,可以分解成三个问题。问题一:如何设计小桥?问题二:如何制作小桥?问题三:如何测试与改进小桥?
  这三个问题分别指向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问题之间呈现的是进阶关系。在进阶关系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对探究制作小桥的步骤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2.搭建学习支架
  问题探究除了需要有清晰的步骤以外,还需要有学习支架的辅助,如表格、小任务、小提示等。如问题一“如何设计小桥?”看似简单,但如果将其直接抛给学生讨论,学生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问题解决的关键,所以可以将这个问题继续向下分解:(1)设计小桥需要考虑哪些问题?(2)如何根据设计的要求设计小桥? 这两个小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与画图,梳理设计思路,并将设想外化,辅助设计。
  经过巧设问题串与搭建学习支架,学习单中的部分问题以以下形式呈现(见表1):
  从整体上看,学习单中的问题是以提出问题(大任务,一级)—问题串(分任务,二级)—小问题(小任务,三级)的方式出现,问题与问题之间呈现结构化排列,学生在结构化问题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结构化思维,从知识本位走向思维本位。
  三、加强思辨交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思辨是引导学生构建新知,让认知从矛盾走向统一的手段。思辨构建新知的过程,除了需要聚焦问题解决获得科学概念之外,还需要聚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方法,如将问题三“如何测试与改进小桥?”进行分解,引导学生通过思辨解决问题。
  1.嵌入评价
  不同小组看到的实验现象以及获得数据的差异,是问题解决过程中最主要的认知矛盾,而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解决这类认知矛盾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课堂探究过程中的收获进行分析与总结。比如,什么样的桥才是达标的呢?可以通过嵌入评价引导学生思考。
  评价标准的出示有利于激发学生围绕评价标准通过分享交流的方式,开展思辨,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深化对桥的认识,获得科学概念。
  2.内化方法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构建科学概念,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辨,归纳问题解决流程,内化方法解决生活问题。改进小桥设计时,学生需要根据评价标准反思整个工程设计流程,寻找问题根源。因此问题三可以被向下分解为两个子问题:(1)我的小桥达标了吗?(2)你打算如何改造小桥?需要哪些步骤?(见表2)
  这两个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同时更能引导学生对工程设计流程进行回顾,激发思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拓宽课堂边界,引导学生迁移应用
  培养问题意识的宗旨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收获方法,指导生活实践。因此,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学到知识与方法,还应拓展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凝练问题。
  1.紧扣核心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科学课堂的拓展,课堂拓展应紧扣本课的核心任务。例如,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制作小桥,因此所设置的问题是源于学生身边的熟悉建筑—港珠澳大桥,让学生的探究有章可循。
  2.突破壁垒
  让科学课堂向课外延伸,除了需要紧扣核心任务,还需要突破课堂的壁垒。如以下问题:港珠澳大桥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超级工程,你知道它有多少种桥梁结构吗?你能制作一座复合型结构的桥吗?
  港珠澳大桥的复合型结构与本课学习的单一型结构的桥不一样,它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該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的探究突破课堂的壁垒,实现内容、兴趣、思维的迁移,令问题意识指导生活探究。
  现象教学的学习单,以问题的提出为开始,以问题的解决为结束,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让学生的科学课从科学实验走向科学实践,令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看得见”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其他文献
叶老诗云:“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这是精读的基本规则,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尤其要遵守这个规则。——也就是要咬文嚼字,含英咀华,体会底里,经过对作品文字的细读、感悟、体验,达到深入作品意境、与作者相知相亲的程度。这个过程,也是较高质量地学习和鉴赏的过程。朱文成老师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叶老所指示的精读要义,师生密切合作,一步步走进作品,乃至于走进诗人的灵魂深处,显示出相当深度的教
【摘 要】深化课程改革的主力是一线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落实课改理念及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明方向、析问题、育理性、提技能、精研修五个方面,探寻教师研究管理的基本方略,力图引导教师明晰“研什么、怎样研”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成为自主自觉的研究者。  【关键词】教师研究 基本方略 专业发展  在当下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实践中,教师
【摘 要】新教师能否顺利地完成入职适应过程,关系到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新任教师入职初期的经历会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教师教育和课程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关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为新任教师的发展给出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新任教师 职业规划 协同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  每位新教师在刚入职时,都是带着对教育的热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唐山一中”)秉承“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铸就铁肩学子,培育创新英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严爱勤朴”校训,倡导“森林式”教育,主张以森林般博大的胸怀,涵养性情、爱好、风格各异的学生,使他们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收获,努力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力争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伟大人物奠定基础。  “森林式”教育理念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诗歌?那是来自心灵的震荡。我们为外物的景、人或事所感,一种无法阻止的汹涌澎湃的情感在我们心中酝酿、发酵,如此我们“发言为诗”,如此我们抑制不住地要歌唱、舞蹈。所以,诗歌是来自人类灵魂最纯粹、最美丽的语言。然而现在,“最美丽”的古诗词却吸引不了学生,反而成为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既要探寻造成它的原因,又要重新去寻找古诗词教学的起点。只有找到了教学起点,我们才能有效解决
一、中学历史课程的价值定位——关于“我”与“我们”的思考  “为何而教”应该是每一位中学教师都在思考、也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价值定位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唯有明晰课程的价值定位,才能有足够强大的驱动力,下学上达,推动教育教学更好地发展。  要明晰中学历史课程的价值定位,首先必须清楚史学的存在意义。常说的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史,不妨称之为“过往的人事”,史学便是以人言记人事,这就是历史叙
于漪老师是从普通教师队伍里走出来的人民教育家,我们都敬佩她。于老师对“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并进行了自我定义。她说:“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这是描述性的定义,用的是隐喻的方式,内涵很丰富,意蕴很美,寓意很深刻,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  “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是于老师为师之道的凝练,也是她长期以来对自己的要求,是她近70年为师境界的升华,几近成为她的誓言和座右铭。同时,这一自我定义也在启发我们,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稳中有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地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命题,分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其他省市则基本不变,但也作了微调。总体来说,现代文阅读文本多样,有很强的人文性。设题遵循考试大纲,注意引导考生与文本对话,精致简洁。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兼顾科技与人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感性与理性等方面,有利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可梳理出八个核心要义。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要做到:确立并增强“三个更”等重要意识;深入探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式;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中国好教师。  【关键词】全国教育大会 教育改革发展 立德树人 教师队伍建设  一、习近平教育大会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学校教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小单位,如何担负起激发生态情感,培养生态意识,践行生态文明的重任?笔者从“知、情、意、行”四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知”为基础,明确“是什么”的问题  若要学生萌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首先要让他们对自然有所理解,与自然产生联结。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