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诗歌中的虚与实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画家笪重光说:“绘画不能绘其馨,绘水不能绘其声。”但高明的画家往往采用由实生虚的手法,激发读者联想,达到绘馨绘声的艺术效果。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一位画家就画落红满径,几只蝴蝶飞逐于马后。以蝴蝶追逐沾满野花馨香的马蹄,这不是间接绘出花的香味了么?这样的构思的确不同凡响。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时,只画出山涧流泉中涌现出一些蝌蚪来,这蛙声就自然从纸上流出来了。诗画同理,古典诗歌就借鉴了绘画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诗歌中的“虚”,一般指精神世界里的意念情思,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得出的那些虚象或空灵境界。而“实”则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诗歌中的虚实相生,系指虚与实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虚实相生有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以实含虚,以虚补实。唐代贾岛《访隐者不遇》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只写对话实景,并未描写深山景色,也未描写隐者形象。但读了此诗,眼前却浮现出一幅云烟杳渺、幽静深远的水墨山水画,画中似有一位风神清朗的隐士仿佛正从白云深处采药而归。此诗妙处,正如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所说:“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诗中意象组合后所留下的空白、虚空,犹如书画中的飞白,音乐中的休止,戏剧中的潜台词,电影中的空镜头,留下广阔深远的想象空间。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广为传诵的两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亦有同工之妙。两句诗六种景,只写实象,未写虚象,却留下一片空白,以实象实景诱发读者想象,由一幅商山早行图,读者会体悟联想到游子远离家乡的旅途艰难和凄苦心情。
  化虚为实,以实写虚。其表现在于将抽象的情思加以物化,变无形的心态为有形的意象与意境。如庾信的《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何物煮愁能得熟?何物浇愁能得燃?”诗人化心象为物象,把愁比作“城”,比作“门”,比作“物”,说它“不破”“不开”“不熟”“不燃”,真是奇思妙想,又浑然天成!李白也有异曲同工之喻,不仅把愁状如“水”,状如“火”,还状如“白发”。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还有的诗化声象为物象,即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物态。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的旋律该如何描写?白居易之前好像还没有作品这样艺术地表现过。“大弦嘈嘈”是说琵琶的“扫弦”,声音响而急促,有气势;“小弦切切”是说琵琶的基本指法“弹挑”,弹的是最细的那根弦,声音清脆,感情细腻。白居易用“急雨”“私语”两个比喻及其贴切巧妙: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一样的急促;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一样的轻柔。
  虚实结合,巧妙映衬。有的诗由实而虚,以虚写实。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楼上闻笛,笛音好象梅花飘落,这是化实为虚;又利用“落梅花”的意象,点明听到的是《梅花落》曲,这是化虚为实。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有力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有的诗以实引虚,寄托理趣。如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园外所见的描写是实景,由此引起的对满园春色的联想是虚写。“一枝红杏”是实景,“春色满园”是虚景,而“关不住”的“春色满园”尤其引发联翩浮想,引发深刻的哲理思考。又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被后人推崇为吟咏西湖诗中独占榜首的记游诗,道出了诗人在游西湖时先晴后雨中的感受:西湖的风景不论是晴天雨天,都各具美姿,自有奇趣,这是实写;诗人由此神思飞越,想到西湖美得就像西施那样,不论是淡妆素束(自然美)还是浓妆艳抹(妆饰美),看上去总是那么相宜!意为本质好就啥都好,这是虚写。从自然景观中生发出来的理趣,妙就妙在把西湖的山水美人格化了。从此,西子之喻成为对西湖的定评。
  吴舒青,教师,现居浙江永嘉。
其他文献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 “高中生能写记叙类文章”,江苏省高考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也不止一次强调“一线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写记叙文”,要求中学生学会观察并记录身边的人与事,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此,笔者结合写作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释记叙文写作。  一.立足生活的典型素材  素材是文章的根本。典型生动的素材不是照抄照搬、机械模仿。它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及细腻的情感体验。它是生活的浓缩,是艺
传统语文作业的特点是:重视知识的积累,忽视知识的运用;重视僵化的、硬性的知识记忆,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重视课内练习,忽视课外探究。这使得学生的作业枯燥、机械、重复,很多学生因而对语文作业产生“倦怠感”。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语文素养。语文作业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语文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要能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完全摒弃以往传统教学中的“刻板教学”,主张教师要和学生展开丰富且全面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情感的感召下,促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情感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具体实践和探索。情感教学,简而言之,就是教师通过自己情感、情绪的过滤性表达,将消极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新领域,它没有现定的模式可以模仿,需要每个语文教师进行探究和实践,笔者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想通过综合性学习课程来构建开放型的主体教学模式。  一.综合性学习的分类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内语文综合性学习,即结合课本这一“例子”,拓展课外,并加以延伸。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进一步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握美的特征,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育之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语文教学魅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现状及原因入手,对如何更好地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些方面作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在阅读教学中奠定审美的基础  阅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其审美教育的内涵。成功的泛读
小说名为“亲人”,可是若从亲情的角度来读,会有不少描写令人匪夷所思。亲情,是公认的合法情感,而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显现模式。从这点来看,其实文学描写中的大量亲情已然是公共化的言说,而非个人化的言说了。而自我救赎,名字虽然高深,其实却是我们在人生路上都需要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按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遭遇痛苦,靠别人的迁就、开导来帮你摆脱是靠不住的。我们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又该怎么做呢?个人有个人的
自从儿童文学诞生之日起,就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日益关注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化,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对课外读物的建议过程中也列举了《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诸多儿童文学作品,促使儿童文学发展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洞悉学生心灵世界的窗口,也是小学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小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因此,深入研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儿童文
中国古典诗词凭借其简洁、凝练,内涵丰富、形象优美、情感美丽等美学特质而成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们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与情操,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美好的品格。所以,内涵丰富、形式优美、情感美丽、形象生动的中国古典诗词历来都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道亮丽的、不可替代的风景。既如此,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此探讨如何让中学生乐学古典诗词、会学古典诗词、会品古典诗词等教学策略。 
目前,名著导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或是放羊式无“导”而读,或背读浓缩的“残渣”,或僵硬的板块式灌输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大多是学生厌读、老师怕教,再加上考试指挥棒乱舞所致。经典阅读是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语文老师可从多方面进行名著导读:  1.促其真读,牢记名著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引读学生用心真读。如,指导写读书笔记、手抄报评比、组织名著片段话剧表演、名著影视观摩……浓郁的文学氛围,
“文章,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艺理论家曹丕诠释写作真谛。而今学生习作,生命意识淡薄,自由情感缺失,理性思维空白。鉴于此,笔者通过作文评价教学,使学生写作在评价中得以提升。  一.作文评价现状剖析  以往作文指导存在形式化、空洞化,作文评价限于概念化,形同虚设。教师层面,是批改作文,学生层面就是分数及评语。究其原因:当前江苏高考模式,语文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全面科学实施评价;其次,作文写作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