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戏曲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到的基本理念之八——“弘扬民族音乐”明确说明:“应将我国各族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堂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由此可见戏曲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戏曲中某些表演的局限性,与如今高科技日益发展的现实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渐渐地被人“遗忘”,且“小戏迷”也越来越少,给戏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一、教育实践的基本情况
  我校于2009年9月开始,开设了五年级戏曲校本课程,期初,我对所任教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对戏曲持无所谓态度,30%不喜欢,只有20%的学生喜欢戏曲。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下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视听结合,让学生在欣赏中萌发兴趣。
  戏曲对于小学生而言尚在启蒙阶段,很多孩子对戏曲不喜欢是因为对戏曲不甚了解或戏曲的节奏拖沓,因此,我首先让孩子试听一些曲调上富有童趣、曲风上欢快轻松的经典唱段,如:锡剧《双推磨》、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黄梅戏《对花》等,使他们感觉,再寻找一些有孩子们参赛或参与的视频资料,组织观看。这些由孩子表演的视频画面,可让学生产生共鸣,树立能唱好戏曲的信心,从而让孩子产生对演唱戏曲唱段的兴趣,同时也有演唱戏曲会被大家赞扬的感觉。其次,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了解我们祖国戏曲艺术的博大渊源,如我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印度梵剧等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这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有300多个剧种在演出,剧目数以万计。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一些外国人对中国戏曲痴迷的故事,外国人能对中国戏曲有浓厚的兴趣,我们中国人更没理由摒弃这片艺术宝地了。
  (二)综合传递,在音乐实践中激发兴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想培养孩子对戏曲艺术的爱好,光有“声”、“形”的引导是不够的。热闹是一时的,门道是永久的。只有对所学知识不断积累,学习的兴趣才能持久。新课标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她的艺术魅力在于在以演员为主体的表演艺术基础上,融合传统美术、传统时空艺术、传统民族音乐、传统雕刻造型艺术的综合艺术。这些综合艺术美无不体现在各个戏曲表演中的每个环节,特别是在戏曲人物和戏曲故事中尤为突出。戏曲人物中一般除了龙套角色,每个人物都有唱腔,而戏曲人物的唱腔部分本身就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有不同节奏的锣鼓经、曲牌等;表演时人物也一定有亮相,“亮相”是中国戏曲独有的造型艺术,各种戏曲中的“台步”、“指法”,也应该列属造型艺术范畴之内。针对这些戏曲元素的综合启迪,我在教学辅导中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不断传递:让孩子练练台步、学学指法、听听唱腔,熟悉锣鼓经、摆亮相、练工架,再让他们学一些程式化的表演手法。如开门、关门、划船、抬轿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了解、接触,把若干程式按生活逻辑和舞台逻辑结合起来,再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确定行当。针对小生、花旦、彩旦、老旦等不同角色,选上几段适合他们的唱段,抓住孩子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点,把握时机,让一些接受能力较快的孩子做示范表演,起到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相互指正的作用,从而既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能,又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既增加孩子对戏曲艺术知识的了解,又为他们打开通向戏曲之门。
  (三)课内、外整合,发展学生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我在课堂上开辟了“戏迷天地”、“戏曲大舞台”等栏目。如在学会《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后,我让学生即兴创编动作表演;当教师用旦角的念白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时,学生则会用生角的念白回答教师,不事先准备,一切都是临时创作,同时还加上不同行当的表演动作。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可得到充分发展。
  “不进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昆剧《牡丹亭》中的一句唱词,时尚普及为年青人打开了一扇观赏传统戏曲的大门,兴趣是走向喜爱的第一步,从兴趣到热爱,还有一个过程,要激发更多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光靠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牵头成立了“戏曲俱乐部”,吸收学生参加,让有戏曲表演兴趣和天赋的同学有更大的学习和发挥的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学到难度较大的曲目,可以排练小折子戏,可以得到专业的校外辅导员的指导,可以在课堂上担任示范者,可以排练节目参加表演,称为戏曲学习的推广者。
  二、教育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我深深地感觉到:要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一)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戏曲水平,做戏曲的欣赏者和爱好者。
  《音乐课程标准》在提升素质及修养时指出:“音乐教学要想让学生感动,音乐教师自己首先要感动,因为只有音乐教师首先走进音乐,学生才有可能走进音乐。”教师在戏曲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戏曲音乐的积极态度。“艺高人胆大”,如果教师本身就有一定的戏曲修养和较为地道的戏曲功底,那么在课堂上就会更自信、更自如地侃侃而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使戏曲教学变得更加有魅力。所以,教师要自己先喜欢上戏曲,多听、多学、多唱、多接触戏曲,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厚积薄发,应用自如。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教材。
  由于学生对戏曲一无所知,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系列有序的、不断递进的戏曲教学活动内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从模仿—探索—迁移—创造,从跟学—愿学—会学—乐学,将戏曲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做、念、)贯穿在一个序列中。
  引导学生了解戏曲唱腔是第一步。唱包括唱词和唱腔,涉及具体的方言和音乐曲调的问题。各种地方戏曲的不同,首先就是从语音特点和声腔曲调方面表现出来的。由于戏曲是用方言演唱,因此我选择了与普通话非常接近的黄梅戏开始学习,如《对花》、《谁料皇榜中状元》、《天仙配》、《夫妻观灯》等。戏曲唱段一般是四句,一节课就能熟练掌握,如锡剧唱段《推呀拉呀转又转》、京剧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越剧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再加上走圆场步等一些简单的动作学习,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也就更浓厚了。
  三、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与建议
  一年来的戏曲教学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今后努力,如教师的戏曲水平特别是舞台表演水平急需提高;戏曲学习与表演的机会不多,难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家长的看法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
  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地方戏的唱段学唱,对其表演的要求不可过高,重要的是学生全面、热情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要振兴戏曲,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使戏曲艺术代代流传,不仅需要好的表演者,更需要大量观众。“振兴戏曲从娃娃抓起”,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与喜爱,使更多的孩子走进戏曲、了解戏曲、喜欢戏曲。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参与,祖国的戏曲艺术就会更加灿烂辉煌。
其他文献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听力水平相对较弱,在英语考试中听力得分也相当低。听力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
孩子的童年离不开情节生动曲折的故事,给孩子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快乐,故事在孩子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动的英语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能
英语写作一直是中考重头戏,所以它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对此颇感头疼,因为它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求比较高:较丰富的英语知识,较地道的
基于当前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故障处理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设备故障的出现类型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具体诊断故障的方式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处理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
为研究分离异鼠李素和山奈酚的方法,制备两者纯品.银杏叶经乙醇提取、氯仿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得到银杏黄酮粗提物,粗提物再经循环高速逆流色谱(循环HSCCC)分离结构
市场变化迫切需要企业转型,由此带来新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这要求企业必须及时修订归档范围、增设档案类目等.同时,还要求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性质与地位,重视企业档案
似雾非雾的檀香已经兜转了四十年,身下的软垫早已经泛起了青色,一如烟雨中的百草堂。茶炉腾腾地冒着热气,老先生依旧坐在几前翻阅药谱,却早已不是细乳分茶的那段时光。  遥记得四十年前,执于中药的先生从师傅手中继承了百草堂。师傅撒手人寰,几个师兄弟也纷纷另谋生路,自此便只剩先生孑然一人守候着这缕药香。那时他正值青年,满怀济世救人的抱负。  后来,在周围零落却又繁杂的村落中,先生渐渐小有名气。也许是方圆几十
期刊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在初中阶段,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更应注重听、说、写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本文从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的培养来探讨这个
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全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
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日常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存在着误区。有的教师误认为预习就是让学生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