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是我们党顺应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更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正确理解并实际应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26-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积极培养和践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科学阐述,指明了未来我们党价值建设的方向。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到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的精神引擎,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集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就能激发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动力,反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就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保证基础,我们所倡导的民主,是社会主义下的民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精神依托和价值实现。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是我们党成立之初已经明确提出,并为之不懈奋斗;要求保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障人权,保障人人都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權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要求。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树立思想精神上的旗帜,爱国是作为国家公民应该而已必须做到的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绝不做有损于国家的事情;敬业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职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公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友善相处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道德环节,集中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并加以发扬光大,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新时期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具有巨大的社会精神面貌的引领作用。
二、 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得以稳定和巩固的灵魂工程,对于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基础性的根本意义。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理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道德建设和实践建设的根本需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取得质的飞跃。但在新时期里,我国也面临诸多挑战,外来文化的冲击日益加剧,越来越增加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压力,社会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有增无减,所以即是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也是对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不少挑战。凝聚社会共识,彰显思想核心,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将这股精神力量作为我国社会实践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也有发生巨大调整,在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之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纷繁变化的社会思潮,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是人们社会思想的一种整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引领社会多元思潮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培养和建立社会主义价值准则,不断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步前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应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根本保证。西方世界政治理念、文化观念的入侵,甚至存在很多别有用心的“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我国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一切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造成我国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领域新的坚固的长城,通过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坚定政治立场、弘扬社会正气。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侯惠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J].红旗文稿,2012,(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26-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积极培养和践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科学阐述,指明了未来我们党价值建设的方向。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到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的精神引擎,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集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就能激发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动力,反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就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保证基础,我们所倡导的民主,是社会主义下的民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精神依托和价值实现。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是我们党成立之初已经明确提出,并为之不懈奋斗;要求保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障人权,保障人人都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權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要求。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树立思想精神上的旗帜,爱国是作为国家公民应该而已必须做到的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绝不做有损于国家的事情;敬业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职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公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友善相处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道德环节,集中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并加以发扬光大,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新时期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具有巨大的社会精神面貌的引领作用。
二、 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得以稳定和巩固的灵魂工程,对于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基础性的根本意义。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理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道德建设和实践建设的根本需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取得质的飞跃。但在新时期里,我国也面临诸多挑战,外来文化的冲击日益加剧,越来越增加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压力,社会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有增无减,所以即是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也是对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不少挑战。凝聚社会共识,彰显思想核心,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将这股精神力量作为我国社会实践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也有发生巨大调整,在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之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纷繁变化的社会思潮,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是人们社会思想的一种整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引领社会多元思潮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培养和建立社会主义价值准则,不断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步前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应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根本保证。西方世界政治理念、文化观念的入侵,甚至存在很多别有用心的“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我国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一切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造成我国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领域新的坚固的长城,通过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坚定政治立场、弘扬社会正气。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侯惠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J].红旗文稿,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