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南极展开科学考察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目前,世界上已有近3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其中阿根廷在南极共有14个科学考察站,为目前南极考察站数量最多的国家。大多数国家的南极站都建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则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考站,其中以美国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和俄罗斯的东方站最为著名。
中国是第15个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国家,目前已建成4个,分别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长城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简称长城站,建立于1985年2月20日,是中国最早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上。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多个科考站,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公里。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为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自建站以来,经过多次扩建,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总面积达4 2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医务文体栋、气象栋、通讯栋、科研栋等7座主体房屋,还有若干栋科学用房,如固体潮观测室、地震观测室、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卫星多普勒观测室、地磁探测室等,以及其他用房,如车库、工具库、木工间、冷藏室和蔬菜库等。
长城站是座小小的科研城,科研人员不仅可以在其中从事气象观测、固体潮观测、卫星多普勒观测、地震观测、地磁绝对值观测,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等活动,还可在生物实验室、无线电波传播实验室、地质实验室、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和微机房里进行综合研究、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在长城站,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全年开展气象学、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学、地磁和地震等项目的常规观测。在每年的南极夏季期间,除常规观测外,还进行包括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冰川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人体医学和海洋科学的现场科学考察工作。
中山站
中国南极中山站简称中山站,建立于1989年1月26日,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距离北京12 553.160千米。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在距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站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中山站经过多次扩建,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 7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和文体娱乐栋,以及发电栋、车库等。中山站每年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60名、越冬考察人员25名。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6~20℃,全自动冷热水供应,十余辆车可满足交通运输、施工和科学考察等各种需要,4台柴油发电机可保证站区生活、工作和科研等的连续用电,配有无影灯、多功能手术台医务室可进行一般性外科小手术。通讯室安装有两套1.6千瓦的单边带发射机和全波段收讯机,以及海事卫星终端设备,不仅满足了中山站与北京的通讯联络,也可开展全球范围内的文字、图片传输和电话业务。中山站与长城站一样,也建有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此外,发电机安装有消烟和减噪声设备,可减少发电机的废气排放,最大程度防止污染大气环境。
中山站设有实验室,配备有相应的分析仪器设备,可供科考人员对现场资料和样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站上的气象观测场、固体潮观测室、地震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等均配有相应的科学观测设备和仪器。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涉及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领域。
昆仑站
2009年1月27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建成,它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昆仑站建在冰穹A地区,是继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站、原苏联在南极冰点建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站之后,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的跨越。
冰穹A地区空气稀薄,年平均温度接近零下60℃,含氧量仅为内陆的60%左右,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作为南极“冰盖之巅”,它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是一座“天然实验室”,这里的观测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有说服力,是大气与气象研究方面独一无二的观测站。另外,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而成的,储存着反映全球气候和大气环境演变的信息,在这个区域最有可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此外,冰穹A地区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和风速较低等条件,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随着昆仑站宣告建成,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从而拓展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领域和深度,提高我国对南极科研的贡献率。
泰山站
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
泰山站是一座度夏站。所谓度夏站,指的是科考人员只在每年12月、1月和2月的夏季,在这一站点开展科考工作。在南极,基本只有冬夏两季之分,夏季的3个月气温升高,南极洲外围海冰融化,适宜破冰船往来补给和科学家外出进行野外考察。
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 621米,与昆仑站遥相呼应,同时能覆盖以“盛产”陨石著称的格罗夫山等南极关键科考区域。它既可以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格罗夫山、埃默里冰架区域考察提供中继支撑、应急保障以及航空地面支撑,也是进行地质、冰川、测绘、大气、地磁、卫星遥感等科学考察工作的理想之地。
中国是第15个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国家,目前已建成4个,分别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长城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简称长城站,建立于1985年2月20日,是中国最早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上。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多个科考站,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公里。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为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自建站以来,经过多次扩建,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总面积达4 2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医务文体栋、气象栋、通讯栋、科研栋等7座主体房屋,还有若干栋科学用房,如固体潮观测室、地震观测室、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卫星多普勒观测室、地磁探测室等,以及其他用房,如车库、工具库、木工间、冷藏室和蔬菜库等。
长城站是座小小的科研城,科研人员不仅可以在其中从事气象观测、固体潮观测、卫星多普勒观测、地震观测、地磁绝对值观测,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等活动,还可在生物实验室、无线电波传播实验室、地质实验室、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和微机房里进行综合研究、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在长城站,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全年开展气象学、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学、地磁和地震等项目的常规观测。在每年的南极夏季期间,除常规观测外,还进行包括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冰川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人体医学和海洋科学的现场科学考察工作。
中山站
中国南极中山站简称中山站,建立于1989年1月26日,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距离北京12 553.160千米。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在距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站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中山站经过多次扩建,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 7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和文体娱乐栋,以及发电栋、车库等。中山站每年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60名、越冬考察人员25名。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6~20℃,全自动冷热水供应,十余辆车可满足交通运输、施工和科学考察等各种需要,4台柴油发电机可保证站区生活、工作和科研等的连续用电,配有无影灯、多功能手术台医务室可进行一般性外科小手术。通讯室安装有两套1.6千瓦的单边带发射机和全波段收讯机,以及海事卫星终端设备,不仅满足了中山站与北京的通讯联络,也可开展全球范围内的文字、图片传输和电话业务。中山站与长城站一样,也建有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此外,发电机安装有消烟和减噪声设备,可减少发电机的废气排放,最大程度防止污染大气环境。
中山站设有实验室,配备有相应的分析仪器设备,可供科考人员对现场资料和样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站上的气象观测场、固体潮观测室、地震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等均配有相应的科学观测设备和仪器。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涉及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领域。
昆仑站
2009年1月27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建成,它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昆仑站建在冰穹A地区,是继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站、原苏联在南极冰点建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站之后,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的跨越。
冰穹A地区空气稀薄,年平均温度接近零下60℃,含氧量仅为内陆的60%左右,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作为南极“冰盖之巅”,它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是一座“天然实验室”,这里的观测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有说服力,是大气与气象研究方面独一无二的观测站。另外,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而成的,储存着反映全球气候和大气环境演变的信息,在这个区域最有可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此外,冰穹A地区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和风速较低等条件,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随着昆仑站宣告建成,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从而拓展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领域和深度,提高我国对南极科研的贡献率。
泰山站
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
泰山站是一座度夏站。所谓度夏站,指的是科考人员只在每年12月、1月和2月的夏季,在这一站点开展科考工作。在南极,基本只有冬夏两季之分,夏季的3个月气温升高,南极洲外围海冰融化,适宜破冰船往来补给和科学家外出进行野外考察。
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 621米,与昆仑站遥相呼应,同时能覆盖以“盛产”陨石著称的格罗夫山等南极关键科考区域。它既可以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格罗夫山、埃默里冰架区域考察提供中继支撑、应急保障以及航空地面支撑,也是进行地质、冰川、测绘、大气、地磁、卫星遥感等科学考察工作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