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提升全国职业指导工作的水平,中国就业促进会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从2012年开始,每年联合召开全国高级指导师年会,推出优秀的高级职业指导师、星级职业指导师,展示优秀职业指导工作者的成就和风采。《职业》杂志从本期开始,开设“感动人物”专栏,对全国的优秀星级职业指导师进行深度报道,展示优秀职业指导工作者的成就和 “职业感动”的风采,搭建职业指导人员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推进中国公共就业服务事业发展。
孙炯,上海市普陀区首席职业指导师,启航工作室负责人之一。他在同济论坛上回答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帖子点击量超过20万,并被新闻媒体大力报道;他的调研文章曾获得过全国职业指导优秀论文一等奖,每年的调研文章涉及各种热门专业、职业与重点人群;他在市级媒体发表的市场调研和职业指导文章超过50篇,编撰的案例集《点石录》好评如潮。作为一名首席职业指导师,孙炯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即便如此,他还在不断学习,只为攀登专业的高峰。
磨剑:充实自己,提升职业指导高度
每天八点半,孙炯开始上班,通过晨会与大家沟通、讨论最近工作上发生的事情,并做出总结。九点钟,接待前来咨询的人群。这些咨询者有的是申请政府补贴的,有的是办理培训业务的,有的是前来咨询政策的,有的是寻求就业指导的,还有的是求职的。
各种咨询几乎占据了孙炯的一整天。偶尔空闲下来的时候,他还要处理一些其他工作,如整理指导台账、撰写案例、准备职业指导讲座的讲义和各种小结等等。这是孙炯在就业服务中心一天的工作写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就业的环境、供求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尤其是在繁华的上海。上海是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新增劳动力中85%左右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然而,企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多。2008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到来,大量外贸企业裁员,就业促进工作的压力瞬间剧增。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孙炯并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他认为要帮助更多的人就业,首先要夯实自己的内功。在工作中,孙炯主动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希望借此获得工作能力上的突破。另外,孙炯觉得作为一名职业指导者,要保持视野的广度,不断学习。他深知只有保持学习能力,才能持续创新。他先后考取了经济师和统计师的中级职称,以及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源自专业的态度。为了编撰《青年求职攻略》,他数次工作到凌晨一点;接到求职诈骗电话后,他按图索骥参加面试,现场采集防骗的第一手资料;为了做好监狱服刑人员的职业指导,他四处向同仁和成功就业的刑满释放人员讨教经验。
其次,要想在工作中解决问题,就必须拓宽就业渠道。在领导的带领下,孙炯和职介所的同事们积极探索出了公共职介进校园等职业指导新模式,积极参加招聘会,实地了解招聘单位需求,举办街镇巡回职业指导讲座超过30场;并在《成才与就业》《劳动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媒体发表职业指导和调研分析类文章超过40篇。此外,只要是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即使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他也都努力学习,并运用于日常接待工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孙炯和同事的努力下,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逐渐有了起色。2009年孙炯被评为“十佳我最喜爱的在线职业指导师”;2013年获全国职业指导优秀论文一等奖;成为东方讲坛特聘讲师、普陀区首席职业指导师、普陀启航工作室负责人之一。他的调研文章曾获得全国职业指导优秀论文一等奖,每年的调研文章涉及各种热门专业、职业与重点人群,前来普陀区就业指导中心做咨询的人日渐增多,中心也被评为了上海市优秀就业服务团队。
全情:点化他人,数十年辛勤耕耘
孙炯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通过多年的职业指导,他发现很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一味强调自己,而忽略了社会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孙炯从实际出发,主动帮助学生与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求职者,充满憧憬来到上海,当天就被中介公司骗得只剩20块钱。帮这位年轻人找工作已经超出了孙炯的职责范围,但孙炯还是耐心地安抚着这位年轻人的情绪。经过分析,孙炯将这位年轻人的求职目标定位在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上。随即,孙炯通过网上的招聘信息,为这位年轻人联系了中山北路上的一家工厂。用人单位了解到年轻人的基本情况后深表同情,这位年轻人很快就被安顿下来了。
一位残疾人因为不熟悉政策未能享受到就业补贴,孙炯接到投诉后不仅积极出谋划策,还亲自打电话联系沟通。经过一番曲折,这位残疾人终于获得补贴,保住了工作。类似的事不胜枚举,但每当服务对象送去礼物以示谢意时,孙炯都会婉言谢绝。
另外,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孙炯特别强调人性化服务。当自然环境不好时,如遇到台风、雨雪或极端高温天气,服务人员就要特别注意服务态度,学会照顾咨询者的情绪。每当这时,递过去一张餐巾纸,擦去对方脸上的汗水与雨水,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在接待咨询者时,职业指导者要注意观察,多问封闭式的问题,让对方感到舒适。
孙炯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当看到那些不远千里前来咨询的求职者,孙炯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无论是前来求职的大学生,还是寻求救助的失业人员,抑或是低保户,“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会去帮助。”
传帮带:增强内功,打造专业的职业指导团队
“如果你问的是封闭式问题,别人很快就会信服,进而对你充满期待。”这是在一个公开课上,孙炯对年轻人说的话。孙炯认为,个人的成功并不算什么,职业指导水平的进步还要依靠团队的努力。
近年来,为了做好新形势下的职业指导工作,孙炯在领导的指示下,于2007年和同事一同组建了启航工作室。他们组建了一支职业指导专家团,招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建立职业指导预约制度,打造出一支以职业指导为主、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为辅的专业指导团队,编撰为求职青年指点迷津的《求职导航图》。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启航工作室被评为市级文明标杆工作室。通过传、帮、带,两位年轻指导员也相继登上了东方讲坛,成为特聘讲师。
为了培养团队的年轻人,孙炯总会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授给团队里的年轻人。他离开前台工作时,曾写了一篇长达4000字的工作汇报,将自己的职业指导经验分享给大家。他指出,面对求职者,要耐心把话听完,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语与其沟通,且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又比如关于前台接待,孙炯总结了一些个人经验: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交流、宁慢勿错、注重服务态度等等。在接待时,注意观察,多用封闭式问题,少提开放式问题,会让对方觉得舒服。
正是有了优秀的团队做后盾和保障,才打造出如今普陀职介的新局面。孙炯秉承着专业的态度和精神,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多年如一日,为求职者提供周到有效的就业指导,迎来好评如潮。
孙炯,上海市普陀区首席职业指导师,启航工作室负责人之一。他在同济论坛上回答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帖子点击量超过20万,并被新闻媒体大力报道;他的调研文章曾获得过全国职业指导优秀论文一等奖,每年的调研文章涉及各种热门专业、职业与重点人群;他在市级媒体发表的市场调研和职业指导文章超过50篇,编撰的案例集《点石录》好评如潮。作为一名首席职业指导师,孙炯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即便如此,他还在不断学习,只为攀登专业的高峰。
磨剑:充实自己,提升职业指导高度
每天八点半,孙炯开始上班,通过晨会与大家沟通、讨论最近工作上发生的事情,并做出总结。九点钟,接待前来咨询的人群。这些咨询者有的是申请政府补贴的,有的是办理培训业务的,有的是前来咨询政策的,有的是寻求就业指导的,还有的是求职的。
各种咨询几乎占据了孙炯的一整天。偶尔空闲下来的时候,他还要处理一些其他工作,如整理指导台账、撰写案例、准备职业指导讲座的讲义和各种小结等等。这是孙炯在就业服务中心一天的工作写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就业的环境、供求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尤其是在繁华的上海。上海是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新增劳动力中85%左右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然而,企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多。2008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到来,大量外贸企业裁员,就业促进工作的压力瞬间剧增。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孙炯并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他认为要帮助更多的人就业,首先要夯实自己的内功。在工作中,孙炯主动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希望借此获得工作能力上的突破。另外,孙炯觉得作为一名职业指导者,要保持视野的广度,不断学习。他深知只有保持学习能力,才能持续创新。他先后考取了经济师和统计师的中级职称,以及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源自专业的态度。为了编撰《青年求职攻略》,他数次工作到凌晨一点;接到求职诈骗电话后,他按图索骥参加面试,现场采集防骗的第一手资料;为了做好监狱服刑人员的职业指导,他四处向同仁和成功就业的刑满释放人员讨教经验。
其次,要想在工作中解决问题,就必须拓宽就业渠道。在领导的带领下,孙炯和职介所的同事们积极探索出了公共职介进校园等职业指导新模式,积极参加招聘会,实地了解招聘单位需求,举办街镇巡回职业指导讲座超过30场;并在《成才与就业》《劳动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媒体发表职业指导和调研分析类文章超过40篇。此外,只要是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即使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他也都努力学习,并运用于日常接待工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孙炯和同事的努力下,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逐渐有了起色。2009年孙炯被评为“十佳我最喜爱的在线职业指导师”;2013年获全国职业指导优秀论文一等奖;成为东方讲坛特聘讲师、普陀区首席职业指导师、普陀启航工作室负责人之一。他的调研文章曾获得全国职业指导优秀论文一等奖,每年的调研文章涉及各种热门专业、职业与重点人群,前来普陀区就业指导中心做咨询的人日渐增多,中心也被评为了上海市优秀就业服务团队。
全情:点化他人,数十年辛勤耕耘
孙炯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通过多年的职业指导,他发现很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一味强调自己,而忽略了社会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孙炯从实际出发,主动帮助学生与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求职者,充满憧憬来到上海,当天就被中介公司骗得只剩20块钱。帮这位年轻人找工作已经超出了孙炯的职责范围,但孙炯还是耐心地安抚着这位年轻人的情绪。经过分析,孙炯将这位年轻人的求职目标定位在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上。随即,孙炯通过网上的招聘信息,为这位年轻人联系了中山北路上的一家工厂。用人单位了解到年轻人的基本情况后深表同情,这位年轻人很快就被安顿下来了。
一位残疾人因为不熟悉政策未能享受到就业补贴,孙炯接到投诉后不仅积极出谋划策,还亲自打电话联系沟通。经过一番曲折,这位残疾人终于获得补贴,保住了工作。类似的事不胜枚举,但每当服务对象送去礼物以示谢意时,孙炯都会婉言谢绝。
另外,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孙炯特别强调人性化服务。当自然环境不好时,如遇到台风、雨雪或极端高温天气,服务人员就要特别注意服务态度,学会照顾咨询者的情绪。每当这时,递过去一张餐巾纸,擦去对方脸上的汗水与雨水,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在接待咨询者时,职业指导者要注意观察,多问封闭式的问题,让对方感到舒适。
孙炯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当看到那些不远千里前来咨询的求职者,孙炯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无论是前来求职的大学生,还是寻求救助的失业人员,抑或是低保户,“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会去帮助。”
传帮带:增强内功,打造专业的职业指导团队
“如果你问的是封闭式问题,别人很快就会信服,进而对你充满期待。”这是在一个公开课上,孙炯对年轻人说的话。孙炯认为,个人的成功并不算什么,职业指导水平的进步还要依靠团队的努力。
近年来,为了做好新形势下的职业指导工作,孙炯在领导的指示下,于2007年和同事一同组建了启航工作室。他们组建了一支职业指导专家团,招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建立职业指导预约制度,打造出一支以职业指导为主、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为辅的专业指导团队,编撰为求职青年指点迷津的《求职导航图》。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启航工作室被评为市级文明标杆工作室。通过传、帮、带,两位年轻指导员也相继登上了东方讲坛,成为特聘讲师。
为了培养团队的年轻人,孙炯总会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授给团队里的年轻人。他离开前台工作时,曾写了一篇长达4000字的工作汇报,将自己的职业指导经验分享给大家。他指出,面对求职者,要耐心把话听完,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语与其沟通,且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又比如关于前台接待,孙炯总结了一些个人经验: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交流、宁慢勿错、注重服务态度等等。在接待时,注意观察,多用封闭式问题,少提开放式问题,会让对方觉得舒服。
正是有了优秀的团队做后盾和保障,才打造出如今普陀职介的新局面。孙炯秉承着专业的态度和精神,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多年如一日,为求职者提供周到有效的就业指导,迎来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