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区媒介的兴起,不仅是媒介自身发展的趋势,同样也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目标紧密相关。社区媒介扎根于社区,深入研究其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既是社区媒介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迫切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社区媒介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受众的分析。
【关键词】:社区媒介;机制;影响
社区媒体自新世纪之处被引入我国之后,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着创新,社区媒体的种类和样式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社区报、社区杂志、社区电台电视台、社区网站到社区QQ群社区微博、社区微信等,受众的划分也随之变化。
深圳海裕社区的社区媒介由个的主办者包括三类,一是有新安街道办主板的《新安简报》和海裕社区管理者建立的网上“e家亲”平台(官方微信、微博、社区QQ群等),二是居民自发成立的业主论坛,业主QQ群等,三是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的《宝安日报》(社区报)。该社区的社区媒体相较而言较完整和丰富,基于对此社区的社区媒体受众的调查,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结论。[1]
1.社区媒介使用的基本情况
针对“哪种社区媒体最常用”的问题,选择业主论坛、业主QQ群的有31.88%,选择社区官方微博、微信的有31.37%,而使用社区报的仅5.18%。可见,相比于传统媒体,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形式更为多数人所采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项调查中,有31.47%的居民从未使用过社区媒介,这部分居民会选择更为直接的社区问询等方式获取其需要的信息,仍依靠着传统的人际传播来获取信息。这表明在现在的社区媒介发展阶段,对于传播内容的快捷性、贴近性、便利性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区媒体的知名度和传播度有待提高,用户黏性还不强。
新型社区媒体63.25%的使用率表明,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带给网络媒介使用者的变化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全新媒介体验,这种全新的体验包括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移动媒介行为已经渗透进社会日常生活,内化为用户日常信息传播系统的一部分。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以不同技术形态伴生于用户工作、生活的各种社会实践互动,最终渗入社会日常活动的诸多领域。
2.社区成员使用社区媒介的目的
在该项调查中,获取实用的生活资讯、交流社区生活感受及反映上去问题。参与社区活动这三个选项,分别达到了72.09%、62.79%和59.88%,这说明社区成员主要将社区媒体作为获取资讯、人际交流、反馈问题和参与社区活动的有效工具,对于获取新闻资讯的需求远低于以上三个选项,仅占17.4%,在参与社区民主政治事务方面,社区媒体的使用率较低,仅占11.63%。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类型的不断丰富,社区媒体的受众需要的信息越来越贴近自身和生活,对于媒体提供的信息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大,而社区成员使用社区媒体的目的不再单一,这要求社区媒体应在类型上有所细分,以满足受众的使用需求。在移动传播技术背景下,传播与反馈的界限被逐步模糊化,穿着和周中的差异被逐步同一化,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交叉组合为一体。更重要的是,所有参与到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用户,都可以享受到类似于面对面的社交感受和信息互动速度,这一点或许可以使得前文所说的从未使用过社区媒体的31.47%的受众改变之前的媒体使用习惯新型传播技术革新已经显著影响到受众使用媒体的习惯、社会交往行为和互动方式,而受众的需求也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3.不同类型的社区媒介在角色功能方面的差异
调查显示,社区媒体由于生产者不同,其类型不同,发挥的角色功能也有所不同。
社区官方微博、微信、QQ群等成为居民的实用生活手册。
在受众调查中,有67.14%的居民选择社区官方微博、微信、QQ群等获取社区实用信息,而社区QQ群则成为居民参与活动、获取资讯的窗口。
居民自发成立的业主论坛和QQ群成为沟通、互动的平台
根据调查,有76.92%的居民选择自发创建的媒体去交流社区生活和反映社区问题,新媒体为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有效平台。移动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通过使用媒体,进而映照其社会性身份特征。[2]
4.小结
当代自我心理学家乔纳森·奇克认为对于某些人来说,“自我”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与他人关系中的自己:受欢迎程度、行为方式、给别人的印象……随着这个概念的发展,自我的两个方面开始显现:社会的或集体的身份和社会关系身份。在移动互联接触行为中,受众重聚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分别体现为人们心理的变化和人们所处的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追求群体归属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重聚是受众在个性化时代再次寻求群体归属的体现。移动互联接触行为使得用户的社会同一性进程和新式社会身份的确立。[3]移动互联带来的受众深度互动越来越多,受众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掌控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社区媒体不能仅仅提供给受众媒体想让受众了解的内容,更多的方向应该延伸并符合先进受众的特点,关注受众在社区中的具体身份及各种不同身份条件下所需要的社区信息,这样才能将社区媒体和受众需求有能够贴近的前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极大地开拓信息获取、娱乐休闲、观点传递和个体交往的方式和平台,但是同互联网治理一样,社区媒体在取互联网技术之长的同时,不能忽视其缺点:缺少把关人,信息真实度有待加强和提高。于是,在允许社区成员参与到互联网社区媒体平台进行深度互动的同时,必须能够掌控信息的发布和扩散,不至于造成群体恐慌或群体混乱,进而影响到社区的稳定、社会和谐。
在参考文献的查找和阅读中,发现大多数的文献是从具体的某个社区媒体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提供出具有个体特征的社区媒体特征,但应该从具体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社区媒体具有地域性、个性化等特征,因此抽象的规律更加有意义。
注释:
[1]刘劲松,闻葵花《探寻社区媒介创新发展新动力——从深圳海裕社区媒介相关调查看其参与社区治理的角色功能》,《中国记者》,2015年5月
[2]何其聪,喻国明,《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及研究范式》,《新闻记者》,2014年12月
[3]张志安,沈菲,《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上)》,《现代传播》,2014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阮从,《城市社区媒介与文化建设浅析》,《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年第02期。
[2]陈颜,《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3]张社宁,《我国社区媒体发展浅析》,《编辑之友·传媒》2010年第12期。
【关键词】:社区媒介;机制;影响
社区媒体自新世纪之处被引入我国之后,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着创新,社区媒体的种类和样式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社区报、社区杂志、社区电台电视台、社区网站到社区QQ群社区微博、社区微信等,受众的划分也随之变化。
深圳海裕社区的社区媒介由个的主办者包括三类,一是有新安街道办主板的《新安简报》和海裕社区管理者建立的网上“e家亲”平台(官方微信、微博、社区QQ群等),二是居民自发成立的业主论坛,业主QQ群等,三是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的《宝安日报》(社区报)。该社区的社区媒体相较而言较完整和丰富,基于对此社区的社区媒体受众的调查,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结论。[1]
1.社区媒介使用的基本情况
针对“哪种社区媒体最常用”的问题,选择业主论坛、业主QQ群的有31.88%,选择社区官方微博、微信的有31.37%,而使用社区报的仅5.18%。可见,相比于传统媒体,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形式更为多数人所采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项调查中,有31.47%的居民从未使用过社区媒介,这部分居民会选择更为直接的社区问询等方式获取其需要的信息,仍依靠着传统的人际传播来获取信息。这表明在现在的社区媒介发展阶段,对于传播内容的快捷性、贴近性、便利性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区媒体的知名度和传播度有待提高,用户黏性还不强。
新型社区媒体63.25%的使用率表明,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带给网络媒介使用者的变化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全新媒介体验,这种全新的体验包括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移动媒介行为已经渗透进社会日常生活,内化为用户日常信息传播系统的一部分。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以不同技术形态伴生于用户工作、生活的各种社会实践互动,最终渗入社会日常活动的诸多领域。
2.社区成员使用社区媒介的目的
在该项调查中,获取实用的生活资讯、交流社区生活感受及反映上去问题。参与社区活动这三个选项,分别达到了72.09%、62.79%和59.88%,这说明社区成员主要将社区媒体作为获取资讯、人际交流、反馈问题和参与社区活动的有效工具,对于获取新闻资讯的需求远低于以上三个选项,仅占17.4%,在参与社区民主政治事务方面,社区媒体的使用率较低,仅占11.63%。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类型的不断丰富,社区媒体的受众需要的信息越来越贴近自身和生活,对于媒体提供的信息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大,而社区成员使用社区媒体的目的不再单一,这要求社区媒体应在类型上有所细分,以满足受众的使用需求。在移动传播技术背景下,传播与反馈的界限被逐步模糊化,穿着和周中的差异被逐步同一化,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交叉组合为一体。更重要的是,所有参与到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用户,都可以享受到类似于面对面的社交感受和信息互动速度,这一点或许可以使得前文所说的从未使用过社区媒体的31.47%的受众改变之前的媒体使用习惯新型传播技术革新已经显著影响到受众使用媒体的习惯、社会交往行为和互动方式,而受众的需求也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3.不同类型的社区媒介在角色功能方面的差异
调查显示,社区媒体由于生产者不同,其类型不同,发挥的角色功能也有所不同。
社区官方微博、微信、QQ群等成为居民的实用生活手册。
在受众调查中,有67.14%的居民选择社区官方微博、微信、QQ群等获取社区实用信息,而社区QQ群则成为居民参与活动、获取资讯的窗口。
居民自发成立的业主论坛和QQ群成为沟通、互动的平台
根据调查,有76.92%的居民选择自发创建的媒体去交流社区生活和反映社区问题,新媒体为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有效平台。移动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通过使用媒体,进而映照其社会性身份特征。[2]
4.小结
当代自我心理学家乔纳森·奇克认为对于某些人来说,“自我”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与他人关系中的自己:受欢迎程度、行为方式、给别人的印象……随着这个概念的发展,自我的两个方面开始显现:社会的或集体的身份和社会关系身份。在移动互联接触行为中,受众重聚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分别体现为人们心理的变化和人们所处的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追求群体归属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重聚是受众在个性化时代再次寻求群体归属的体现。移动互联接触行为使得用户的社会同一性进程和新式社会身份的确立。[3]移动互联带来的受众深度互动越来越多,受众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掌控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社区媒体不能仅仅提供给受众媒体想让受众了解的内容,更多的方向应该延伸并符合先进受众的特点,关注受众在社区中的具体身份及各种不同身份条件下所需要的社区信息,这样才能将社区媒体和受众需求有能够贴近的前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极大地开拓信息获取、娱乐休闲、观点传递和个体交往的方式和平台,但是同互联网治理一样,社区媒体在取互联网技术之长的同时,不能忽视其缺点:缺少把关人,信息真实度有待加强和提高。于是,在允许社区成员参与到互联网社区媒体平台进行深度互动的同时,必须能够掌控信息的发布和扩散,不至于造成群体恐慌或群体混乱,进而影响到社区的稳定、社会和谐。
在参考文献的查找和阅读中,发现大多数的文献是从具体的某个社区媒体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提供出具有个体特征的社区媒体特征,但应该从具体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社区媒体具有地域性、个性化等特征,因此抽象的规律更加有意义。
注释:
[1]刘劲松,闻葵花《探寻社区媒介创新发展新动力——从深圳海裕社区媒介相关调查看其参与社区治理的角色功能》,《中国记者》,2015年5月
[2]何其聪,喻国明,《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及研究范式》,《新闻记者》,2014年12月
[3]张志安,沈菲,《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上)》,《现代传播》,2014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阮从,《城市社区媒介与文化建设浅析》,《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年第02期。
[2]陈颜,《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3]张社宁,《我国社区媒体发展浅析》,《编辑之友·传媒》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