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心理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性格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对身边的成人具有依赖性。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适时进行家访,通过用心倾听心声、细心发现心结、真心赢得信任、家校同心达成共识四个策略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家访;家校合作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完成的课题“中小学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行为问题,按照比例排列依次是: 人际关系、情绪状态、动机、自我概念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环节,其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且会影响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和谐发展,甚至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近年来,大量不同地区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且有新的发展趋势。如,在应试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由于学校“教”与“学”压力的客观存在,在学校教学及管理过程中,师生矛盾呈现增长趋势;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家长对学生的期望甚至学生的自我期望过高,尤其是“择校风”的盛行,导致亲子关系渐趋紧张;21世纪中国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与进城务工者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认识的“无界性”“便捷性”,加之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小学生心理问题家族中出现诸多新面孔等。面对这一现状,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问题,开展积极有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个案分析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适时进行家访,准确掌握不同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生活困难;敏锐察觉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并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心理向积极、自信、乐观的方向引导;同时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积极性格的形成。
笔者班上有一名学生小张,其父母是从外地来深圳的劳务工。小张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淳朴可爱,积极上进,上课经常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与其他学生和任课教师关系都很好,常常主动找笔者或其他科任教师聊天。可是上了六年级之后,小张性格突然变得暴躁易怒,上课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减少,还常常不按时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小张性格发生的巨大变化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初始阶段,小学生的性格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任由小张的性格恶化,不仅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将来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也将增大。同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深知小学生性格的转变一定是由其心理变化的内在因素与家庭、学校、社会影响等外部因素共同造成的,因此,笔者决定用真心赢得小张的信任,倾听小张的心声,同时走进小张的家庭,进行家访,更加全面地了解小张的家庭状况与其性格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解决小张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一)用心倾听心声
那天,笔者突然接到小张的电话:
“钟老师,我是小张,今天中午我可能要和小明打架了,我不能忍了……”
“什么原因呢?…… 你能打电话跟老师倾诉你的心情,非常好,但是下午到校,你一定不能和他打架!”
“但是他可能要先打我……”电话那头小张犹豫地说。笔者安抚了他之后,又打电话和他母亲聊了几句,约定放学后,笔者前去家访。
午间自习时间,笔者急匆匆走进教室,扫视了一圈,学生们都在安静地看书、写作业。虽然教室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小张和小明打架的影响并没有烟消云散。下午放学,笔者如约去小张家家访,路上和小张边走边聊,“中午小明打你了吗?”
“他虽然没有打我,但是一直和周围同学说我‘猴子屁股’。我不让他说,他越说,大家就越关注我,只要不超过我的底线……”望着眼前满脸痘痘的冲动的男生,听着他不假思索的心声,笔者知道昔日单纯的小男孩已经长大了,浑身透露出青春期男生的个性与冲动。笔者明白: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是当下最迫切的事情,而小张这次主动开启的沟通也正是倾听其心声的最佳契机。
笔者和小张步行大约10分钟,汗流浃背,穿过昏暗狭窄的小巷子,跨进大楼的铁门,爬上四楼,小张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双人布艺沙发,这可比四年级笔者刚接班时来家访的时候条件好太多了。那时候小张家只有一张上下铺的床、一张堆满东西的小书桌和一张巴掌大的折叠“餐桌”。
“你长大了,你们家也变得宽敞、亮堂多了!”笔者高兴地对小张说。
“是吗?我们没有搬家。”听到笔者的夸奖,小张脸上露出了害羞的笑容。
经过刚才一路的聊天,笔者听到了小张的心声,小张也将不满的情绪发泄了出来,他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在笔者用心倾听小张的心声下,小张和小明的冲突得以化解,而小张也越来越信任笔者,渐渐改变了暴躁易怒的脾氣,变得越来越温和。
教师只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为进一步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结奠定基础。
(二)细心发现心结
小张母亲回来后,在三人的交谈中,笔者了解了小张打架的原因:小张在路上捡到一块磁铁石,小明好奇,想向他借来玩,遭到小张拒绝,小明不服气,摸了一下小张的头,于是,小张顺势还手,后来双方就动手打起架来。小张母亲知道原委后,快言快语,教育他不要那么小气,这点小事不要计较,听到这些话小张刚刚舒展的眉头又拧成了疙瘩。小张母亲却并未察觉,继续说道:
“每个老师都很喜欢你,就是看你自己争不争气。你要是上不了初中,就回老家去。你爸爸在东莞打工作,挣得的钱要给你奶奶治病,我每个月开支一万多,除了付房租、水电费、生活费,还要供南宁买的新房,你每学期补课一万多,有时候还嫌我做的饭不好吃,不吃……” “我哪里有啊,只有一次……”听了母子的对话,笔者明白了小张之所以變得躁动冲动,不仅是因为长时间补课的压力,还因为缺少陪伴,缺少沟通,尤其缺少精神上的关注。小张父母迫于生计,以及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没有什么育儿的方法,只能尽自己所能,让小张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较好的学校,但小张的内心世界则无暇顾及。笔者在深圳生活二十年,从一名代课教师,转为正编教师从当初连普通话都不标准,到如今成为学校领衔班主任。这些经历让笔者能深深地体会到小张父母的不容易,以及小张在班级里的孤独与无奈。学生面临小升初的关键时刻,班级里许多学生的家长早已做好了打算,小张的父母虽也尽己所能,但仍不能像班里其他学生的家长那样给予小张足够的陪伴和万全的准备。家长尽其所能,而孩子却又不满足现状,亲子之间互不理解,于是一点小问题就能导致各种矛盾的爆发,笔者得出,这就是小张与其他学生、与家长相处变得脾气暴躁,易冲动的原因。
因此,教师在家访中应注重细节,不应仅关注自己与学生家长的对话,更应该关注学生父母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为学生父母与学生之间不经意的对话才更加能展现学生所处家庭环境的真实面貌,暴露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三)真心赢得信任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面对母子的争吵,笔者一面极力赞扬小张父母吃苦耐劳的打拼精神,一面现身说法讲道,“钟老师刚来深圳,也和你们现在一样,住在学校狭窄的宿舍里,每天在饭堂吃饭,周末乘坐公交回家团聚,后来分了安居房,买了小汽车……每个深圳人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奋斗,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小张默默点头,两眼放光,吃惊地说:“真的吗?钟老师你不是自己开车来上班吗?你也坐公交车?……”
“我坐公交回家,还曾经被小偷偷钱呢……”笔者顺势和小张及其母亲讲起笔者的经历,小张听得津津有味。
“钟老师你还被小偷盯上了?”
“你现在用功读书,将来也能像老师一样,你父母已经在老家南宁买了新房,将来你可以考老家南宁的大学读书……”笔者趁热打铁地为小张提建议。
“真的可以吗?那就太好了!”小张喜笑颜开,昔日纯真可爱的笑容又回来了。
接着,笔者从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告诉他阅读这本小说,就相当于去全世界旅游了一圈,里面的故事一定会让他捧腹大笑,有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联系笔者。小张微笑着接过书,“那我以后写完作业就有事做了!”
“你不仅要看,21天后还要给同学们分享这本好书哦。”
小张用力地点点头。
部分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总是认为学生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常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或过来人的口吻对学生进行说教,使得双向的沟通变成了教师单向的输出,既解决不了问题,也让学生感觉不到教师对他的信任,最后事倍功半。所以,教师一定要以尊重学生和学生父母为前提,以平等的姿态和真诚的关怀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只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认真思考并吸收教师所讲的道理与所提的建议、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四)家校同心达成共识
小张开心地去写作业和看书后,笔者和他母亲继续交谈了大约十多分钟。原来自从小张祖母生病回乡下以后,每晚就只剩小张一个人呆在家,有时刷抖音,有时听三国历史故事。看到小张从愁眉苦脸到喜笑颜开的变化,小张母亲眼里流露出对笔者的感激之情,并计划以后每天下午上班前,都让小张讲一段故事给她听,督促小张晚上自觉阅读小说;上夜班时,也会想办法打电话督促小张按时睡觉,不影响第二天上课。夜幕降临,她匆匆走出家门准备坐公交去上夜班,临走前,她保证,今后一定会跟进小张读小说的。“谢谢老师。”这句简单质朴的话,饱含着家校达成的同心育儿的共识。
离开小张家后,笔者又到小明家家访,经过两个小时的交流,笔者找到了小明性格任性自私的家庭原因,其母亲也深刻认识到育儿过程中,无意识的错误导向,对小明造成的害处,也逐渐在如何教育小明的问题上与笔者达成了共识。通过用心倾听心声、细心发现心结、真心赢得信任、家校同心达成共识,笔者不仅解开了两个小学生打架的心结,而且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解决了他们家庭教育的难题,家校同心协力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四、结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通过小张的事例,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今后,自己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学生对自己的信任,继续努力成为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用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获得家长的配合,家校同心达成共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架起一座心桥。
参考文献:
[1]苏英芳,朱晓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6):103.
[2]答会明.10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陇东学院学报,2018,29(6):140-144.
[3](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4]张秀浓.爱心无价——以个案为例,浅谈爱的教育[N].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01-28(20).
责任编辑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家访;家校合作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完成的课题“中小学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行为问题,按照比例排列依次是: 人际关系、情绪状态、动机、自我概念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环节,其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且会影响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和谐发展,甚至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近年来,大量不同地区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且有新的发展趋势。如,在应试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由于学校“教”与“学”压力的客观存在,在学校教学及管理过程中,师生矛盾呈现增长趋势;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家长对学生的期望甚至学生的自我期望过高,尤其是“择校风”的盛行,导致亲子关系渐趋紧张;21世纪中国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与进城务工者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认识的“无界性”“便捷性”,加之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小学生心理问题家族中出现诸多新面孔等。面对这一现状,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问题,开展积极有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个案分析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适时进行家访,准确掌握不同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生活困难;敏锐察觉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并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心理向积极、自信、乐观的方向引导;同时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积极性格的形成。
笔者班上有一名学生小张,其父母是从外地来深圳的劳务工。小张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淳朴可爱,积极上进,上课经常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与其他学生和任课教师关系都很好,常常主动找笔者或其他科任教师聊天。可是上了六年级之后,小张性格突然变得暴躁易怒,上课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减少,还常常不按时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小张性格发生的巨大变化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初始阶段,小学生的性格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任由小张的性格恶化,不仅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将来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也将增大。同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深知小学生性格的转变一定是由其心理变化的内在因素与家庭、学校、社会影响等外部因素共同造成的,因此,笔者决定用真心赢得小张的信任,倾听小张的心声,同时走进小张的家庭,进行家访,更加全面地了解小张的家庭状况与其性格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解决小张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一)用心倾听心声
那天,笔者突然接到小张的电话:
“钟老师,我是小张,今天中午我可能要和小明打架了,我不能忍了……”
“什么原因呢?…… 你能打电话跟老师倾诉你的心情,非常好,但是下午到校,你一定不能和他打架!”
“但是他可能要先打我……”电话那头小张犹豫地说。笔者安抚了他之后,又打电话和他母亲聊了几句,约定放学后,笔者前去家访。
午间自习时间,笔者急匆匆走进教室,扫视了一圈,学生们都在安静地看书、写作业。虽然教室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小张和小明打架的影响并没有烟消云散。下午放学,笔者如约去小张家家访,路上和小张边走边聊,“中午小明打你了吗?”
“他虽然没有打我,但是一直和周围同学说我‘猴子屁股’。我不让他说,他越说,大家就越关注我,只要不超过我的底线……”望着眼前满脸痘痘的冲动的男生,听着他不假思索的心声,笔者知道昔日单纯的小男孩已经长大了,浑身透露出青春期男生的个性与冲动。笔者明白: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是当下最迫切的事情,而小张这次主动开启的沟通也正是倾听其心声的最佳契机。
笔者和小张步行大约10分钟,汗流浃背,穿过昏暗狭窄的小巷子,跨进大楼的铁门,爬上四楼,小张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双人布艺沙发,这可比四年级笔者刚接班时来家访的时候条件好太多了。那时候小张家只有一张上下铺的床、一张堆满东西的小书桌和一张巴掌大的折叠“餐桌”。
“你长大了,你们家也变得宽敞、亮堂多了!”笔者高兴地对小张说。
“是吗?我们没有搬家。”听到笔者的夸奖,小张脸上露出了害羞的笑容。
经过刚才一路的聊天,笔者听到了小张的心声,小张也将不满的情绪发泄了出来,他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在笔者用心倾听小张的心声下,小张和小明的冲突得以化解,而小张也越来越信任笔者,渐渐改变了暴躁易怒的脾氣,变得越来越温和。
教师只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为进一步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结奠定基础。
(二)细心发现心结
小张母亲回来后,在三人的交谈中,笔者了解了小张打架的原因:小张在路上捡到一块磁铁石,小明好奇,想向他借来玩,遭到小张拒绝,小明不服气,摸了一下小张的头,于是,小张顺势还手,后来双方就动手打起架来。小张母亲知道原委后,快言快语,教育他不要那么小气,这点小事不要计较,听到这些话小张刚刚舒展的眉头又拧成了疙瘩。小张母亲却并未察觉,继续说道:
“每个老师都很喜欢你,就是看你自己争不争气。你要是上不了初中,就回老家去。你爸爸在东莞打工作,挣得的钱要给你奶奶治病,我每个月开支一万多,除了付房租、水电费、生活费,还要供南宁买的新房,你每学期补课一万多,有时候还嫌我做的饭不好吃,不吃……” “我哪里有啊,只有一次……”听了母子的对话,笔者明白了小张之所以變得躁动冲动,不仅是因为长时间补课的压力,还因为缺少陪伴,缺少沟通,尤其缺少精神上的关注。小张父母迫于生计,以及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没有什么育儿的方法,只能尽自己所能,让小张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较好的学校,但小张的内心世界则无暇顾及。笔者在深圳生活二十年,从一名代课教师,转为正编教师从当初连普通话都不标准,到如今成为学校领衔班主任。这些经历让笔者能深深地体会到小张父母的不容易,以及小张在班级里的孤独与无奈。学生面临小升初的关键时刻,班级里许多学生的家长早已做好了打算,小张的父母虽也尽己所能,但仍不能像班里其他学生的家长那样给予小张足够的陪伴和万全的准备。家长尽其所能,而孩子却又不满足现状,亲子之间互不理解,于是一点小问题就能导致各种矛盾的爆发,笔者得出,这就是小张与其他学生、与家长相处变得脾气暴躁,易冲动的原因。
因此,教师在家访中应注重细节,不应仅关注自己与学生家长的对话,更应该关注学生父母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为学生父母与学生之间不经意的对话才更加能展现学生所处家庭环境的真实面貌,暴露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三)真心赢得信任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面对母子的争吵,笔者一面极力赞扬小张父母吃苦耐劳的打拼精神,一面现身说法讲道,“钟老师刚来深圳,也和你们现在一样,住在学校狭窄的宿舍里,每天在饭堂吃饭,周末乘坐公交回家团聚,后来分了安居房,买了小汽车……每个深圳人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奋斗,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小张默默点头,两眼放光,吃惊地说:“真的吗?钟老师你不是自己开车来上班吗?你也坐公交车?……”
“我坐公交回家,还曾经被小偷偷钱呢……”笔者顺势和小张及其母亲讲起笔者的经历,小张听得津津有味。
“钟老师你还被小偷盯上了?”
“你现在用功读书,将来也能像老师一样,你父母已经在老家南宁买了新房,将来你可以考老家南宁的大学读书……”笔者趁热打铁地为小张提建议。
“真的可以吗?那就太好了!”小张喜笑颜开,昔日纯真可爱的笑容又回来了。
接着,笔者从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告诉他阅读这本小说,就相当于去全世界旅游了一圈,里面的故事一定会让他捧腹大笑,有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联系笔者。小张微笑着接过书,“那我以后写完作业就有事做了!”
“你不仅要看,21天后还要给同学们分享这本好书哦。”
小张用力地点点头。
部分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总是认为学生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常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或过来人的口吻对学生进行说教,使得双向的沟通变成了教师单向的输出,既解决不了问题,也让学生感觉不到教师对他的信任,最后事倍功半。所以,教师一定要以尊重学生和学生父母为前提,以平等的姿态和真诚的关怀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只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认真思考并吸收教师所讲的道理与所提的建议、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四)家校同心达成共识
小张开心地去写作业和看书后,笔者和他母亲继续交谈了大约十多分钟。原来自从小张祖母生病回乡下以后,每晚就只剩小张一个人呆在家,有时刷抖音,有时听三国历史故事。看到小张从愁眉苦脸到喜笑颜开的变化,小张母亲眼里流露出对笔者的感激之情,并计划以后每天下午上班前,都让小张讲一段故事给她听,督促小张晚上自觉阅读小说;上夜班时,也会想办法打电话督促小张按时睡觉,不影响第二天上课。夜幕降临,她匆匆走出家门准备坐公交去上夜班,临走前,她保证,今后一定会跟进小张读小说的。“谢谢老师。”这句简单质朴的话,饱含着家校达成的同心育儿的共识。
离开小张家后,笔者又到小明家家访,经过两个小时的交流,笔者找到了小明性格任性自私的家庭原因,其母亲也深刻认识到育儿过程中,无意识的错误导向,对小明造成的害处,也逐渐在如何教育小明的问题上与笔者达成了共识。通过用心倾听心声、细心发现心结、真心赢得信任、家校同心达成共识,笔者不仅解开了两个小学生打架的心结,而且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解决了他们家庭教育的难题,家校同心协力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四、结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通过小张的事例,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今后,自己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学生对自己的信任,继续努力成为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用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获得家长的配合,家校同心达成共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架起一座心桥。
参考文献:
[1]苏英芳,朱晓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6):103.
[2]答会明.10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陇东学院学报,2018,29(6):140-144.
[3](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4]张秀浓.爱心无价——以个案为例,浅谈爱的教育[N].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01-28(20).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