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具有一个共同的使命——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受到人文影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阅读中受到美好情感的感染与熏陶。而这些能力的养成,情感的熏陶无不以文本为依托。如何善待文本,是教师当思之再思的问题。
一、取舍——以点带面
“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需要精雕细刻,更不是所有的段落都需要细细解读的。”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1)精读为点,组文教学。以人教版五上课文为例:《梅花魂》、《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堪称精品,属于精读范畴,教师当然应该带领学生细细品读。但是精读课文并不一定以教材的安排為准,有的课文虽然标注为选读,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在教学第七组课文时,笔者发现相关的选学课文《木笛》文笔细腻,情深意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也可以选取作为精读教学。与《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进行组合教学,让学生的习作以《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为范例,以读《木笛》的感受为内容。其余几篇则以自学为主,只需花费少量时间。
(2)部分为点,辐射教学。统编教材篇幅较长的文本很多,对于教学来说,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每一字都细嚼慢咽,只需找到一个中心点向全文辐射。中心点的教学,可以紧扣课后题,围绕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处理时,需要一种高效猎取的智慧。要如泼墨山水画,有疏密轻重,疏处可淡淡几笔带过,密处要不惜笔墨,轻时似有若无,重时力透纸背。
二、想象——以想会意
在文本创作中,作家有意无意地造成一些“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还有时,作家用比较简洁的语句陈述事实,虽然“笔到”“意”却未显。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做到边读边想,先给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给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教师要敏锐地感知文本中的暗示、伏笔、省略等手法,在教学中,设置恰当的“触发器”。
(1)想所见、想所闻——于画面中见深意。《开国大典》中:“这庄严的宣告……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可以想象三十万人欢呼的场面,这声音传到了哪些地方,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于是画面展开了:“人们大声欢呼着‘哦——’,有的扯着嗓子涨红了脸,有的跳起来,激动不已的人们和身边素不相识的群众紧握着双手,一个老人喃喃地念叨着:‘成立了!成立了!好!好!’。……”“这声音传到了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人们敲着锣,打着鼓,跳起舞。”“这声音传到了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人们聚集到一起,一个个热泪盈眶。”“这声音传到刘胡兰的家乡……”这一幅幅画面是对“欢呼、欢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最好注释。在文本这个原始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想象而创造出了更具体的意象。
(2)想所思、想所想——于深思中见立意。文本中包含作者的所思所想,包含主人公的所思所想,而文本被阅读后,自然也包含了读者的意识。教师不仅要问出学生的想法,还要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及主人公的意识。我们常常关注前者而忽视后者。有些想象必须在还原后,尊重作者的意图,进行再次还原。追根究底后,杀一个回马枪,往往会更接近文本。
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有这样一段:“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我问:“我们都知道后面的内容是什么,可是文章在这里为什么不写出来呢?我们能帮作者把句子补完整吗?”在明白了毛泽东的所想后,更明白了毛泽东的为什么不能想,那是毛泽东不忍心想,那是作者对人物把握的极度到位。一个省略号给了读者无尽的“意”,想象后的还原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毛泽东的悲痛,领悟到写法的巧妙。
三、对比——以异显优
语言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作者为什么是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在词汇的选择,句式的表达,修辞的运用上都有其独到之处。把这样写和那样写进行适当的对比,更容易阐述所述对象间的异同,可以加强知识间联系,帮助学生弄清相同点和不同点。
(1)句与句的对比。在教学《花钟》时,原文中写各种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教师有意识地与“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午时花开了;下午,……开了,……开了,……开了。”一个意思:花开了,作者却一口气用了九种写法。生动与单调,活泼与死板,有情与无情,对比之中,高下立见。
(2)文与文的对比。有的文章语言精练简朴,有的则生动具体。如:《鲸》比较严谨,用的数据较多,一看就是科学性较强。《松鼠》则侧重生动传神地来介绍。常常使用对比的方法,会使学生对好在哪里有到位的把握,看到好词、好句会下意识地有所反应,看到简略地处理,会去思考作者为何这样写,久而久之,语感就出来了。
总之,教师之于文本,应该是一个特殊的读者,领会作者的意图之余还要领会编者的意图,取“主要素”弃“次要素”,围绕教学目标,用好“想象”和“对比”,使“所取”更有效的发挥范本的教学作用。
一、取舍——以点带面
“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需要精雕细刻,更不是所有的段落都需要细细解读的。”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1)精读为点,组文教学。以人教版五上课文为例:《梅花魂》、《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堪称精品,属于精读范畴,教师当然应该带领学生细细品读。但是精读课文并不一定以教材的安排為准,有的课文虽然标注为选读,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在教学第七组课文时,笔者发现相关的选学课文《木笛》文笔细腻,情深意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也可以选取作为精读教学。与《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进行组合教学,让学生的习作以《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为范例,以读《木笛》的感受为内容。其余几篇则以自学为主,只需花费少量时间。
(2)部分为点,辐射教学。统编教材篇幅较长的文本很多,对于教学来说,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每一字都细嚼慢咽,只需找到一个中心点向全文辐射。中心点的教学,可以紧扣课后题,围绕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处理时,需要一种高效猎取的智慧。要如泼墨山水画,有疏密轻重,疏处可淡淡几笔带过,密处要不惜笔墨,轻时似有若无,重时力透纸背。
二、想象——以想会意
在文本创作中,作家有意无意地造成一些“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还有时,作家用比较简洁的语句陈述事实,虽然“笔到”“意”却未显。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做到边读边想,先给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给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教师要敏锐地感知文本中的暗示、伏笔、省略等手法,在教学中,设置恰当的“触发器”。
(1)想所见、想所闻——于画面中见深意。《开国大典》中:“这庄严的宣告……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可以想象三十万人欢呼的场面,这声音传到了哪些地方,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于是画面展开了:“人们大声欢呼着‘哦——’,有的扯着嗓子涨红了脸,有的跳起来,激动不已的人们和身边素不相识的群众紧握着双手,一个老人喃喃地念叨着:‘成立了!成立了!好!好!’。……”“这声音传到了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人们敲着锣,打着鼓,跳起舞。”“这声音传到了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人们聚集到一起,一个个热泪盈眶。”“这声音传到刘胡兰的家乡……”这一幅幅画面是对“欢呼、欢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最好注释。在文本这个原始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想象而创造出了更具体的意象。
(2)想所思、想所想——于深思中见立意。文本中包含作者的所思所想,包含主人公的所思所想,而文本被阅读后,自然也包含了读者的意识。教师不仅要问出学生的想法,还要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及主人公的意识。我们常常关注前者而忽视后者。有些想象必须在还原后,尊重作者的意图,进行再次还原。追根究底后,杀一个回马枪,往往会更接近文本。
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有这样一段:“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我问:“我们都知道后面的内容是什么,可是文章在这里为什么不写出来呢?我们能帮作者把句子补完整吗?”在明白了毛泽东的所想后,更明白了毛泽东的为什么不能想,那是毛泽东不忍心想,那是作者对人物把握的极度到位。一个省略号给了读者无尽的“意”,想象后的还原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毛泽东的悲痛,领悟到写法的巧妙。
三、对比——以异显优
语言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作者为什么是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在词汇的选择,句式的表达,修辞的运用上都有其独到之处。把这样写和那样写进行适当的对比,更容易阐述所述对象间的异同,可以加强知识间联系,帮助学生弄清相同点和不同点。
(1)句与句的对比。在教学《花钟》时,原文中写各种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教师有意识地与“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午时花开了;下午,……开了,……开了,……开了。”一个意思:花开了,作者却一口气用了九种写法。生动与单调,活泼与死板,有情与无情,对比之中,高下立见。
(2)文与文的对比。有的文章语言精练简朴,有的则生动具体。如:《鲸》比较严谨,用的数据较多,一看就是科学性较强。《松鼠》则侧重生动传神地来介绍。常常使用对比的方法,会使学生对好在哪里有到位的把握,看到好词、好句会下意识地有所反应,看到简略地处理,会去思考作者为何这样写,久而久之,语感就出来了。
总之,教师之于文本,应该是一个特殊的读者,领会作者的意图之余还要领会编者的意图,取“主要素”弃“次要素”,围绕教学目标,用好“想象”和“对比”,使“所取”更有效的发挥范本的教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