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24321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教学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因此,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育世界中,对于语文究竟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我们有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应更坚定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言语为主要任务,聚焦学生、聚焦语用,引领学生在获得文本所传播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提升阅读能力,熏陶情感,学习方法,发展能力。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以学习语言为主;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翻开我们的语文课本,每一篇文本就是一個例子。正是通过这一个个例子,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创作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教师应更坚定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言语为主要任务,引领学生在获得文本所传播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提升阅读能力,熏陶情感,学习方法,发展能力。
  一、 眼中有“的”,准确定位阅读文本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与“归宿”,它是根据对学情的分析和文本的解读来确定的。经过前几年的语文学习,高年段学生的言语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能理解词句表达的意思,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审视《少年王冕》一课,课文通过幼年丧父、辍学放牛、立志学画、自力更生四件事情,着力表现王冕的孝顺懂事、勤奋刻苦。这很重要,而学生通过自读,一读就懂。文中,一阵大雨过后,天空拨云见日,这段环境描写其实就象征了王冕的人生即将发生转变,而这一点即使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失去了教学的必要。由于学生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局限,对作者如何抓住四个有详有略的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来塑造王冕的人物形象,尚不能完全理解和感受,因而本课的教学重点将落脚于此。另外,课文中描写雨后美景的一段环境描写,虽然学生能感受其美,但往往会忽视它对王冕人生转折的推动作用,这一处恰恰是作者的别具匠心所在,因此它也将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最终确立了本课时阅读教学目标:
  1. 读懂文本,通过具体事例感悟王冕的人物形象。2. 品析文本,抓住关键词句体悟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3. 穿越文本,紧扣精妙选材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 心中有“法”,合理选择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法来合理、恰当地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解言语之意,悟言语之形,得言语之法。只有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语言文字实践才能得到保障。
  1. 自读自悟,解言语之意
  言语之意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知识信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文本的意思,并不难读懂,往往通过自读自悟就可以自己解决。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阅读的时间,自悟的空间,在分享交流中理解、消化文本的言语之意。以《少年王冕》一课为例,在阅读教学一开始,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概括交流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品读雨后迷人景色时,学生也在自读赏析中,分享了对美景的感悟。有的学生觉得颜色丰富,非常美;有的学生发现作者写得有序,也很美;有的学生则认为点点雨水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的样子生动可爱,特别美。色彩美、有序美、形态美,每个孩子对于美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解读。这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语文的魅力,更让课堂充满了灵动。
  2. 循学而导,探言语之秘
  如果说言语之意只是文本的表层,那么言语之形就是其深层含义,言语之法则是蕴藏在文字背后的秘密。悟言语之形,得言语之法,单靠学生之力,往往不能得其真谛,这时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指导时,顺着学生的思维,及时点拨引领,让学生走进文本,穿越文本,窥探其奥秘。
  例如课文写了王冕少年时期四个年龄段的四件事情:七岁丧父,十岁辍学放牛,十三四岁立志学画,十七八岁自力更生。这是文章的主线之一,更是作者选材的精妙之处。“在王冕成长漫长的十多年里,肯定发生了许多事情,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这四个年龄段的四件事情来写呢?”切中要害的点拨,引领学生在读懂文字的基础上,深度思维。通过辨析,学生明白,这四件事情对于王冕的影响非常之大,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进而明确:在写人物时,我们要善于选择典型事例。不仅如此,“在写这四件事时,作者所用的篇幅是一样的吗?”进一步的追问,让学生明白最能够突显人物形象的内容要详写,与此无关的则略写。
  当然,解言语之意,探言语之秘,两者并不是割裂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学生只有理解了文本的意思之后,才能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同时,形式的感悟,方法的学习也能加深学生对文本意思的理解。
  三、 胸中有“数”,在阅读中自然习得文本的言语表达
  李海林教授曾说过:“语言和语言运用是不同的。”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例子,一个媒介。在教学时,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文本,开展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自然习得文本的言语表达。
  1. 深究文本,在品读中自然理解
  作为本课时的重点,课文是如何通过四件事情来塑造王冕孝顺懂事、勤奋刻苦的人物形象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
  抓住重点段落,从关键词句切入,深入其里,推敲琢磨,细细咀嚼。透析人物的所说、所做、所想,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辍学放牛”部分中,王冕和母亲有一段值得细细品味的对话。“闷得慌”,是真的“闷得慌”吗?通过思考,联系母亲的话,学生感悟到原来他是为了安慰母亲才这么说的,由此走进王冕的内心,感受用语言来表现人物。再如,腌鱼腊肉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根本不算什么好东西,但是对于出身贫寒的王冕来说却是美味佳肴。可是他却“总舍不得吃”,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勾勒出王冕的这份“孝心”。“立志学画”部分中,当王冕沉醉于“雨后荷花图”的同时,他想到的是古人说的“人在画图中”,“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探究人物内心,学生学到了对心理活动描写来突显人物。深入文本,走近少年时代的王冕,学生体悟到作者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
  2. 融情于景,在想象中自然表达
  当学生读到“雨后美景”这段文字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相应的画面:青山绿水,岩石掩映,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学生通过想象,仿佛眼前就出现了一幅水墨山水画,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景色之美。这么美的景色,作者是如何描写出来的呢?学生自然而然把目光聚焦到文本的表达上,原来,作者是按照顺序,从色彩、形态等方面来描写的。光是感受到景色之美是远远不够的,这段景色描写对于表现主人公王冕有什么作用呢?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属于“学生踮起脚就能摘到的苹果”,如果此时老师适当地点播,学生便能豁然开朗:原来正是因为欣赏到了这幅美景,王冕才下定了决心,立志学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3. 拓展迁移,在实践中自然运用
  在教学的结尾,教师布置了两项作业。一项是阅读实践:《儒林外史》写了两百多个人物,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两三则读一读,感受作者是如何抓住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一项是写作实践:抓住人物所说、所做、所想,展开想象,通过典型事例,详略得当,把王冕三个月刻苦学画的过程写清楚。两项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通过作业引领学生体验语言运用的美妙,在自然、得体的语言运用中把握语言应用的规律,变学生在语言的泥淖中挣扎为学生在言语的海洋中自由游弋。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读懂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明确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服务于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选择适合学生的学法,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以学习言语为主,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是创作能力,让学习言语更有谱,实现“语文教学的完美转身”,破茧成蝶。
  作者简介:孙纯欢,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以来,在中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在美术教学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解读课程目标。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中职美术教学中没有深入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资源比较散乱,无法达到全面推广的效果。南通地区中职美术院校具有丰富的地理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南通蓝印花布,能够有助于建设校园文化。基于此,本文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职美术
摘 要:就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探究,阐述了主题式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时介绍了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體育;主题式教学;创设情境  主题式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设立一个主题,采用多种与之相联系的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充分互动、积极练习,共同完成主题任务。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体育运动技能得到提升,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摘要::初中数学学习,应该少一些“听众”行为,多一些自主实践;少一些直接灌注,多一些合作操作;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探究延伸。数学教师应该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以此让孩子们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关键词:自主实践;合作操作;探究延伸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勾股定理》,尽管和其他数学探究一样平平常常,但这并不妨碍“勾股定理”一定是孩子们最愿意探究的一个课题。因为它切入的
摘 要:语言是思维与交流的载体,阅读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提升幼儿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运用无处不在,比较常见的是电子白板,借助电子白板,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园的“阅读”成为“悦读”,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白板;阅读;语言能力  阅读区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这里是幼儿在园进行阅读的主要场所。因为阅读材料众多,老师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为更好的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多媒体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學语文教学是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基础,为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被应用进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现代化  一、 多媒体教学概述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其中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播放图像与文本,还可以播放影像
摘要:高中英语是决定学生高考成绩的主修学科,也是学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门课程,虽然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英语知识,但是高中的英语却并非看似那么简单。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和口语的能力,就必须借助各种外在力量,如鼓励学生多看21世纪英文报,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提升英语水平。本文通过对词汇的积累、听力的训练、阅读的高质量以及口语和听力相结合的方式来阐述教学,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摘要:“鸡兔同笼”是一类问题的总称,用哪种方法教,哪种方法更易让学生接受,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判断。“鸡兔同笼”的教学要重视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它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它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化归、枚举、数形结合、假设、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还有关注孩子思维成长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会产生不一样的选择倾向。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
摘要:随著我国社会不断地发展,也促使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实行的新课改,对我国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开展教育不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其中又特别是针对现代高中政治教学中,将时政教育引入其中,促使高中学生对现代国内外发生的新闻和事件进行学习,并且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基于此,对时政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
摘 要: 本文主要就数学教学中人文的培养的意义、作用、途径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 数学;教学;人文教育  人文是指在科学知识、精神领域、和谐氛围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取向、人格形式、审美情操、思考方法、知识才能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把人们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知识传授、环境滋养等教育,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比较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就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主要内容包括生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制度不断地改革推进,相关教育部门极其重视对小学生的英语语言培养。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应当注重以趣味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语法学习,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为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做基础铺垫。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教学;教学方式  作为英语教师,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