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被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本文首先对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次提出了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在如今这个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学习、工作都广泛的应用着“合作性”思维. 而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对于现代人来说,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的素质. 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应该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广泛的开展各种类型的合作学习活动.
一、“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 使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要遵循“既要复习也要预习”的原则. 显然,无论是复习还是预习,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与同学之间的研究、讨论过程中必然将慢慢的学会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长时间下来,自学能力即会随之提高;二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将得到更为宽广的交流平台,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其表达能力必然将得到提升,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将显得更加的自信;三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首先就要对小组成员进行细致的分工,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的让每一位小组成员自身的特长有机会得到发挥. 同时,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在每一次合作学习的开展中是不固定的,通过各种角色的尝试,学生的综合能力必然得到提高. 比如让某一名学生担任小组组长,那么其必须具备组织调解的能力,而经过锻炼,这名学生即会逐渐的学会合作、分工、管理等.
2. 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
一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环节(如写数学日记、小组讨论、小组竞争等)以及通过自学而带来的成功体验,必然将让学生逐渐的喜欢上数学课,其兴趣将得到有效的激发;二是能够让学生在理智感上获得新的方向. 理智感的产生源于人类智力活动的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共同探讨中以及互相帮助中获取知识,这样的过程必然让学生产生满足感与愉快感. 同时,由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完全属于“自主”的状态,因此各种问题的出现也将让学生产生如好奇、惊讶、怀疑等表现,这些表现都属于理智感. 显然,有了理智感的激励,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将更有欲望、更有干劲.
二、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而言,提高其有效性是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的根本措施. 首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及明确的分工. 对于每一名学生的特点要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以每一名学生的接受能力、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等特点为基点,来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分划. 并且,始终要将“保证每名学生在各自小组中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视为分组的原则. 避免知识水平较强的学生“一枝独秀”的现象发生,保证每名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能够“有事干”. 另外,要将协作制度以及帮带制度实施于每个小组之中,让那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基础较差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动作用,从而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在相互竞争、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2.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始终坚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的教学原则. 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对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在思路与方法上给予学生点拨与指导. 比如:在“我们认识的数”一课中,教师可以创设出“抓花生米”的问题情境. 具体的流程如下:首先,每一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参加抓花生米活动(并要求学生在抓花生米的过程中,尽量的多抓). 其次,学生在抓完花生米后,将手摊开,让小组成员通过目测来猜一猜手中的花生米大概有多少颗. 再次,数一数到底有多少颗花生米,与自己的猜测相差多少?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同一个人用相同的手,先后抓一把花生米与糖果,那么是所抓的花生米的颗数多还是糖果的颗数多?为什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好奇心必然得到激发,那么合作学习活动即会在学生的高度积极性下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3. 加强师生互动
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量有限,其必然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教师就应该在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的情况下,成为学生的“朋友”,融入到学生的合作学习当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针对于例题“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那么实际的造林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教师首先让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自主的研究与讨论,在整个过程中,一旦哪一个小组出现了对某一问题的争执时,教师则及时的加入到其中,以正确的方式将正确的思路告知学生,让学生理解、掌握. 相信,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的牢固.
结 语
总之,“合作学习”的应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是势在必行的环节. 作为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不断转变观念,敢于创新,通过各种教学策略的运用来大力推行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而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夏卫国.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建构[J].新课程(学),2012,12:111-112.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在如今这个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学习、工作都广泛的应用着“合作性”思维. 而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对于现代人来说,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的素质. 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应该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广泛的开展各种类型的合作学习活动.
一、“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 使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要遵循“既要复习也要预习”的原则. 显然,无论是复习还是预习,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与同学之间的研究、讨论过程中必然将慢慢的学会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长时间下来,自学能力即会随之提高;二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将得到更为宽广的交流平台,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其表达能力必然将得到提升,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将显得更加的自信;三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首先就要对小组成员进行细致的分工,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的让每一位小组成员自身的特长有机会得到发挥. 同时,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在每一次合作学习的开展中是不固定的,通过各种角色的尝试,学生的综合能力必然得到提高. 比如让某一名学生担任小组组长,那么其必须具备组织调解的能力,而经过锻炼,这名学生即会逐渐的学会合作、分工、管理等.
2. 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
一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环节(如写数学日记、小组讨论、小组竞争等)以及通过自学而带来的成功体验,必然将让学生逐渐的喜欢上数学课,其兴趣将得到有效的激发;二是能够让学生在理智感上获得新的方向. 理智感的产生源于人类智力活动的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共同探讨中以及互相帮助中获取知识,这样的过程必然让学生产生满足感与愉快感. 同时,由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完全属于“自主”的状态,因此各种问题的出现也将让学生产生如好奇、惊讶、怀疑等表现,这些表现都属于理智感. 显然,有了理智感的激励,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将更有欲望、更有干劲.
二、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而言,提高其有效性是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的根本措施. 首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及明确的分工. 对于每一名学生的特点要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以每一名学生的接受能力、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等特点为基点,来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分划. 并且,始终要将“保证每名学生在各自小组中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视为分组的原则. 避免知识水平较强的学生“一枝独秀”的现象发生,保证每名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能够“有事干”. 另外,要将协作制度以及帮带制度实施于每个小组之中,让那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基础较差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动作用,从而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在相互竞争、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2.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始终坚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的教学原则. 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对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在思路与方法上给予学生点拨与指导. 比如:在“我们认识的数”一课中,教师可以创设出“抓花生米”的问题情境. 具体的流程如下:首先,每一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参加抓花生米活动(并要求学生在抓花生米的过程中,尽量的多抓). 其次,学生在抓完花生米后,将手摊开,让小组成员通过目测来猜一猜手中的花生米大概有多少颗. 再次,数一数到底有多少颗花生米,与自己的猜测相差多少?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同一个人用相同的手,先后抓一把花生米与糖果,那么是所抓的花生米的颗数多还是糖果的颗数多?为什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好奇心必然得到激发,那么合作学习活动即会在学生的高度积极性下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3. 加强师生互动
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量有限,其必然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教师就应该在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的情况下,成为学生的“朋友”,融入到学生的合作学习当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针对于例题“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那么实际的造林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教师首先让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自主的研究与讨论,在整个过程中,一旦哪一个小组出现了对某一问题的争执时,教师则及时的加入到其中,以正确的方式将正确的思路告知学生,让学生理解、掌握. 相信,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的牢固.
结 语
总之,“合作学习”的应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是势在必行的环节. 作为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不断转变观念,敢于创新,通过各种教学策略的运用来大力推行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而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夏卫国.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建构[J].新课程(学),2012,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