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几乎成为强大而广泛的共识。然而,走进历史课堂,却发现爱国主义教育成了空洞无物,口号般的附加物。长此以往,教师反感,学生厌恶,当教师提到学习某人精神的时候,学生几乎无不异口同声地调侃似的回答: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之一的爱国主义并未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课堂中表现的如此肤浅,不能不说是历史教学的失败。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甘心,我们热情满怀却常常变得沮丧悲叹,错怪我们的学生没有爱国之心。寄期望于学生素质的改变,翘首以盼其峰回路转。我们知道,理解和接纳一个事物,首先要了解它,爱国主义也是如此。
  一 不同时期爱国的不同内涵
  历史是现实与过去无休止的对话,什么样的现实,就有什么样的历史。爱国主义亦然,它也是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历史上爱国主义有个形成发展的过程,是内容不断的拓展,思想境界不断提高的过程。爱国,在我国历史上,人们主要理解为气节观,即对国家、民族无比的忠诚,在古代包含着爱国君、爱王朝、爱汉民族,发展到近代为爱中华民族。具体说来,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尽忠于一个王朝的社稷观;二是在一些王朝皇室内部斗争中,部分朝臣反对篡位者,坚持正统观;三是保卫汉民族及其政权,具有汉民族的气节观;四是第三种观念向多民族方向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气节观。
  到了近代,爱国和救亡图存抗击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无一不给古老的中国留下了深深地创伤,反抗侵略也成为时代的主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把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仁人志士的精神都称作爱国主义精神。
  二  爱国与个人利益关系的演变
  谈到爱国,很多学生误以为,爱国就必须抛弃个人利益,这大概是在现如今爱国主义不能潜移默化到学生心中的主义原因之一。实事上,不同时期的爱国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变化的。如果说在唐宋之前,讲爱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孰轻孰重,尚能据情而定。春秋时期,伍子胥鞭笞楚王尸而报家仇,个人利益分明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但唐宋以后,个人被国家淹没,“宁可终身无父,不可一日无君”,无论是知识分子的话语还是民间谚语,无不看出国家凌驾于个人之上。岳飞背刺“精忠报国”,死于冤狱,可谓典型案例。“文死谏,武死战”,成为爱国的最高典范,似乎不如此就不是爱国忠臣。
  个人主义的出现则是清末。日本明治时期“强调个人与国家一体化”。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还是以《民报》为代表的革命派,都将国家与国民当作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体,国家国民乃是一个钱币的两面,互为表里,此时的爱国和个人联系起来。把个人利益视为国家利益的一部分,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可谓典型事例之一,他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倡导改革,以就义来换取国民的清醒,乃是最大的爱国者。
  与清末不同,新文化运动开辟了一个个人主义时代,此时的爱国实质是对民主、自由的追寻。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是受到了世界主义的影响,要重建公理,重新确认普世性的全球价值,作为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基础,这是一种坚守个人主义本位,寻求人类文明进步的爱国主义。五卅运动后,国民大革命拉开序幕,把个人荣辱与民族独立融合在一起的国族主义狂飙如脱缰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许多人置个人于度外,为群体而放弃自由,在日本侵略时,撑过了难关。蒋氏独裁,民不聊生,爱国则转而成为要获得类似于《大西洋宪章》所说四大自由,为争取民主、独立、自由而抗争。一九四九年后,百废待兴,需举全国之力建设新中国,以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国民成为社会肌体的“一颗螺丝钉”,此时的爱国主义,应算是爱党爱社会主义,做到“永不生锈”。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能从历史知识中汲取力量,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不盲从,理性的思考自己看到的一切,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让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满,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这大概是现如今爱国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最低的要求。
  三 历史课堂中的爱国主义实施
  首先,依据课程标准,依托史实本身,理解历史。中学历史教学不是培养历史学者,不追求体系的完整,而是通过历史事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汗牛充栋的史实中,如何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史实,课程标准已经给我们很好的依据,但具体史料方面,却需我们在课堂中展现给学生。史料的提取必须全面,不能断章取义仅提取有所谓“正能量”的史料,我们不能对历史一味的赞扬或者批判,尽量避免误解,这才有利于爱国观念的形成和公民素质的培养。
  其次,把史实中的爱国主义和个人成长以及成长环境相结合。在个性凸显的时代,一味灌输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发展,势必遭受学生的反感。上文我们已经提到,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个人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本身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公民教育不仅仅传递社会的独特思想、责任意识以及公民道德,还承担着培养公民的质疑及思考能力,所以,我们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时,不能满足于把一套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应该在历史学科中,引导学生思考其合理性因素,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后真正领会先关的道德规范,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国家的前途和自己成长环境相结合。
  最后,历史课堂参与化。曾几何时,我们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都是靠灌输来完成的。生活于以因特网时代的九零后、零零后的學生们,接触到大量信息,已经学会独立思考,对单纯口号式、榜样式的灌输很难接受。怎么办?我国古代让学生直接参与的方式,不失为借鉴的好方法。历史课堂的影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历史故事讲述比赛、合作探究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感悟历史,真正成为爱国主义者。
  时代的变迁,史学新成果的出现,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的变化,历史学科作为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如何赋予史实爱国主义内涵及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冯尔康.论历史上爱国主义发展与实践[J].南开学报.1996(1)
  [2]冯尔康.关于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J].历史教学.2002(10)
  [3]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4]王学典.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周年[J].史学月刊.2001(3)
  [5]戴玄之.义和团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经验:   一、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
期刊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開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张名片,是一个学校的无形吸引力,是家长选择学校的一个依据,更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都是在打造校园文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上古林小学于1963年6月成立,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具备农村校与外来务工子女校的双重特征。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期刊
摘要: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面对抽象的物理知识学生通常都是利用想象的方法来进行,这种方法不能够进一步的了解物理知识,也不能够合理的运用物理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不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激发出来,学生才能够更加喜欢物理学习,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同时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期刊
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孩子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首选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尤其是对于那些学困生,教师更不能采取置之不理的消极态度,而是要弯下腰去贴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以亲人、朋友的身份去赏识他们。  记得在那个无风无雨的早晨,
期刊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刻,也是青少年处于人生转性的重要时刻,更是青少年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小学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心任务,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已成为学校重视、家庭关心、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摘要: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全国各地各个学校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题型、导学案等几方面实施的教学技巧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数学课堂;问题情境;技巧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也给所有的高中教师提出了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创设各种情境,一切从实验所提供的化学事实和数据出发,这就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搞好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兴趣 探究 能力 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化学概念、化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阅读,就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让学生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
期刊
摘要: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品质修养,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以此塑造完美的人格,打造魅力英语课堂,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英语教师;人格魅力;情感交流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不但会使自己的课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还会对学生的品德、性格乃至人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与课堂教学效果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师只有在夯实学科基础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