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论题。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无疑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和使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了雕塑艺术在当代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雕塑》杂志社把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的主题确定为“雕塑与生态”,论坛征稿启事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各方面的关注目光。《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先生对这一命题有着广泛而又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他。
记者:美国的拉兹洛在《即将来临的人类生态学时代》一书中称21世纪是一个“人类生态学的时代”。在当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状况中,你是怎么样看待雕塑艺术的生态意义的?
范伟民(以下简称“范”):雕塑作为重要的环境艺术之一,与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就是一些与环境不太相关的艺术门类也在关注生态。所谓的“环境文学”、“自然写作”、“环保艺术”的说法,便昭示出文学的生态意义。在艺术的学科建设中,目前也有了“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从事雕塑创作和雕塑研究的人,如果头脑中没有生态意识,就难以让自己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脚步与时代和世界的节奏一致。探讨雕塑与生态的关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命题。众所周知,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发展,生态平衡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陷入深重的生态危机之中。为了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我国政府率先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之一,制定并实施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尽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大大地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但是人们的生存条件仍然令人担忧。正因为这样,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便是普遍地唤起国人的生态危机意识,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有机宇宙观,从而让人们能够在这个地球上“诗意地栖居”,让雕塑艺术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相处,并共同装点和营造美好的人类家园。
记者:既然如此看重雕塑艺术与人类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那么就请你详细地谈谈我国城市环境雕塑的设计与建设应具有怎么样的生态意识?
范:任何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都应当有一个合乎人性和天道的生态策略,并在具体进行城市雕塑设计和环境建设时要全面、系统地考虑到相关的生态因素。《生态文艺学》一书的作者鲁枢元教授就谈到过,艺术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注定享有一定的“序”和“位”,而这一“序位”是艺术的“安身立命之地”。艺术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开放系统”。那么,艺术与它所处的环境就更应该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记者:哲学家怀特海曾感慨道:在工业化的强势之下,“艺术被看成一种儿戏”。艺术要是真正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有了一定的“序位”,那么艺术也就不会让人当作儿戏一样来胡闹了。
范:是的,怀特海举的例子是英国泰晤士河湾上的一座具有公共艺术意味的“铁路桥”,设计者根本没有考虑到桥与环境的协调。这样的公共艺术和环境雕塑现在对我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怀特海万万没有料到当前世界各地的都市中五花八门的雕塑正污染着人们的视觉,没想到会如此大煞风景!
记者:谈生态不能不扯到生态学。你心中的生态学到底是怎样的?
范:生态学现在可谓是一门显学。我倾向鲁枢元先生对生态学的构想:生态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二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三是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雕塑艺术的生态意义显然是在自然、社会和精神这三个层面上展开的。相对艺术而言,其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便是文化生态环境。因此,我们探讨雕塑与生态的互动关系主要集中在自然、文化和精神三个方面。
记者:那你就先谈谈雕塑艺术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吧。
范: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雕塑只有达到一种近似于自然环境的原生状态和生长状态时,才可能是一个纯真的自然状态,进而造就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生态环境。
记者:环境雕塑应当寻回这样的状态,是吗?
范:是的,因为天地间自然万物的真实状态和生发过程对雕塑艺术的创作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
记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雕塑艺术就像人生天地间一样是一种生在天地间的艺术。人生天地间,艺术也生在天地间,而天地又同时在艺术和人心中展现出来。
范:在这里,自然的法则、人的法则和艺术的法则可以说是一致的,甚至也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达到这种境地的雕塑可谓是“天人合一”的艺术。
记者: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雕塑置身于社会性的人所活动的社会环境之中,它的生态意义又是怎么样的呢?
范:那更为复杂。但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雕塑的公共性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关系。
记者:阿尔·戈尔在当美国副总统之前写了一本书叫《濒临失衡的地球》。它的副标题就叫“生态与人类精神”。戈尔就在呼唤:“需要培养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
范:其实,戈尔所谓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就是指发生在人的精神领域中的更深层的生态危机。他在书中说到:“我们似乎日益沉溺于文化、社会、技术、媒体和生产消费仪典的形式中,但付出的代价是丧失自己的精神生活。”他谈的实质上就是精神生态问题。
记者:那么,雕塑艺术能为人们摆脱这种精神生态的危机吗?
范:当然没有那么巨大的威力。但是,我们应该相信雕塑艺术可能会在一个较高的精神层面上对人类的生活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一定的作用,因为雕塑创作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在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环境雕塑就常常被作为重要的硬件或软件来对待。
记者:现在,几个较好的城市小区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一些具有生态意味的雕塑营造出来的。
范:是的,一种以有机的绿色植物作为艺术语言的“绿色生态雕塑”已浮出水面。还有,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废品再生雕塑”试图用艺术的方式去解决城市空间的各种废物。
记者:《雕塑》杂志社以“雕塑与生态”为题举办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显然会更进一步地推动人们对雕塑的生态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范:是的,我们就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欢迎大家在“雕塑与生态”这一大主题之下,更具体地围绕一些论题展开讨论,如“影响城市雕塑设计与建设的生态因素”、“城市雕塑建设的生态策略”、“城市雕塑与文化生态”、“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城市雕塑与精神文明建设”、“雕塑与小区生态环境”。我们应当为建设地球这一美好的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美国的拉兹洛在《即将来临的人类生态学时代》一书中称21世纪是一个“人类生态学的时代”。在当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状况中,你是怎么样看待雕塑艺术的生态意义的?
范伟民(以下简称“范”):雕塑作为重要的环境艺术之一,与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就是一些与环境不太相关的艺术门类也在关注生态。所谓的“环境文学”、“自然写作”、“环保艺术”的说法,便昭示出文学的生态意义。在艺术的学科建设中,目前也有了“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从事雕塑创作和雕塑研究的人,如果头脑中没有生态意识,就难以让自己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脚步与时代和世界的节奏一致。探讨雕塑与生态的关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命题。众所周知,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发展,生态平衡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陷入深重的生态危机之中。为了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我国政府率先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之一,制定并实施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尽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大大地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但是人们的生存条件仍然令人担忧。正因为这样,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便是普遍地唤起国人的生态危机意识,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有机宇宙观,从而让人们能够在这个地球上“诗意地栖居”,让雕塑艺术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相处,并共同装点和营造美好的人类家园。
记者:既然如此看重雕塑艺术与人类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那么就请你详细地谈谈我国城市环境雕塑的设计与建设应具有怎么样的生态意识?
范:任何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都应当有一个合乎人性和天道的生态策略,并在具体进行城市雕塑设计和环境建设时要全面、系统地考虑到相关的生态因素。《生态文艺学》一书的作者鲁枢元教授就谈到过,艺术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注定享有一定的“序”和“位”,而这一“序位”是艺术的“安身立命之地”。艺术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开放系统”。那么,艺术与它所处的环境就更应该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记者:哲学家怀特海曾感慨道:在工业化的强势之下,“艺术被看成一种儿戏”。艺术要是真正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有了一定的“序位”,那么艺术也就不会让人当作儿戏一样来胡闹了。
范:是的,怀特海举的例子是英国泰晤士河湾上的一座具有公共艺术意味的“铁路桥”,设计者根本没有考虑到桥与环境的协调。这样的公共艺术和环境雕塑现在对我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怀特海万万没有料到当前世界各地的都市中五花八门的雕塑正污染着人们的视觉,没想到会如此大煞风景!
记者:谈生态不能不扯到生态学。你心中的生态学到底是怎样的?
范:生态学现在可谓是一门显学。我倾向鲁枢元先生对生态学的构想:生态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二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三是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雕塑艺术的生态意义显然是在自然、社会和精神这三个层面上展开的。相对艺术而言,其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便是文化生态环境。因此,我们探讨雕塑与生态的互动关系主要集中在自然、文化和精神三个方面。
记者:那你就先谈谈雕塑艺术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吧。
范: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雕塑只有达到一种近似于自然环境的原生状态和生长状态时,才可能是一个纯真的自然状态,进而造就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生态环境。
记者:环境雕塑应当寻回这样的状态,是吗?
范:是的,因为天地间自然万物的真实状态和生发过程对雕塑艺术的创作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
记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雕塑艺术就像人生天地间一样是一种生在天地间的艺术。人生天地间,艺术也生在天地间,而天地又同时在艺术和人心中展现出来。
范:在这里,自然的法则、人的法则和艺术的法则可以说是一致的,甚至也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达到这种境地的雕塑可谓是“天人合一”的艺术。
记者: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雕塑置身于社会性的人所活动的社会环境之中,它的生态意义又是怎么样的呢?
范:那更为复杂。但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雕塑的公共性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关系。
记者:阿尔·戈尔在当美国副总统之前写了一本书叫《濒临失衡的地球》。它的副标题就叫“生态与人类精神”。戈尔就在呼唤:“需要培养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
范:其实,戈尔所谓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就是指发生在人的精神领域中的更深层的生态危机。他在书中说到:“我们似乎日益沉溺于文化、社会、技术、媒体和生产消费仪典的形式中,但付出的代价是丧失自己的精神生活。”他谈的实质上就是精神生态问题。
记者:那么,雕塑艺术能为人们摆脱这种精神生态的危机吗?
范:当然没有那么巨大的威力。但是,我们应该相信雕塑艺术可能会在一个较高的精神层面上对人类的生活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一定的作用,因为雕塑创作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在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环境雕塑就常常被作为重要的硬件或软件来对待。
记者:现在,几个较好的城市小区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一些具有生态意味的雕塑营造出来的。
范:是的,一种以有机的绿色植物作为艺术语言的“绿色生态雕塑”已浮出水面。还有,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废品再生雕塑”试图用艺术的方式去解决城市空间的各种废物。
记者:《雕塑》杂志社以“雕塑与生态”为题举办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显然会更进一步地推动人们对雕塑的生态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范:是的,我们就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欢迎大家在“雕塑与生态”这一大主题之下,更具体地围绕一些论题展开讨论,如“影响城市雕塑设计与建设的生态因素”、“城市雕塑建设的生态策略”、“城市雕塑与文化生态”、“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城市雕塑与精神文明建设”、“雕塑与小区生态环境”。我们应当为建设地球这一美好的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