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后进生问题是当今中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转化中学后进生的有效方法是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首先对中学后进生进行诠释和界定,认为对后进生的确切称呼应该是“非智力因素有待开发的人”;接着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及功能进行阐述,为运用非智力因素转化中学后进生提供依据;然后,针对中学后进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淡薄、情绪情感障碍、意志薄弱这四个缺陷对症下药,提出了优化中学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即进行近景性动机教育、情趣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后进生;非智力因素;转化
中学后进生问题是当今中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认为这类学生约占总数的8%~10%。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多学生中,已有5000多万青少年被现行的评价标准列入“后进生”行列,数目之巨,比例之高,令人触目。可见,没有后进生的教育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却不是真实的教育,真实的教育一定存在着后进生。中学后进生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消极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既然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存在,那么我们就必须追根寻底,找出中学后进生真正的形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一、后进生的界定
后进生,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些方面发展比较后进的学生,并不是指生理有缺陷的弱智青少年,而是指身体健康,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品德行为、心理倾向等非智力因素形成偏差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有许多调查、实验、资料都证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以先天而言,人的智力差异是不大的,只要教育方法得当,95%以上的学生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同样水平的。所以,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后进生,其实并非他们的智力有缺陷,而是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好的开发。
大部分后进生是因特定的年龄阶段而出现心理异常所致。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l8岁之间,这是一个“问题的年龄”,心理上诸多矛盾突出,而某些学生难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情绪和理智等方面的心理矛盾,从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理障碍会越来越严重,导致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及情感、意志等这些非智力因素被蒙蔽或发生偏差,并与大多数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以至最后被称为“后进生”。因此,对于目前被称作“后进生”的人,笔者认为确切的称呼应当是“非智力因素有待开发的人”。
二、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及功能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来说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与智力因素活动关系密切并共同影响智力活动效率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本文采用的是狭义上的理解。
非智力因素对于教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系统共同参与的过程。古语曰:“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里的“能”指“会不会”,应该主要由智力因素决定;“为”指“肯不肯”,却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燕国材教授也认为,只有在非智力因素与意向活动的主导下,智力与认识才会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反之,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与意向活动的主导,智力与认识便会消极被动,遇难而退,不能完成既定的任务。
从心理学上讲,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又是智力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现代心理学已揭示出:一个智力水平非常高的人,如果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多大成就;反之,一个人即使智力水平中等,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也会取得很好的成就。这表明人的一生能否有一番作为、能否取得一定的成就,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上述种种,为运用非智力因素转化中学后进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优化中学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
“学生的失败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失败、教师的失败。”当我们明白中学生“后进”的根本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存在缺陷之后,提出优化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就必须从教师的教育教学着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对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缺陷了如指掌,并对症下药,激活其内部动力机制,就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针对缺乏学习动机进行近景性动机教育
中学后进生由于在学习上屡屡经受失败,自我效能感降低,对前途缺乏信心,认为前途对自己来说是渺茫的,因此也懒得去为自己制定什么目标理想。他们最排斥老师或家长跟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诸如“为祖国的强盛而学习”“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等,这类远景性的动机教育只会增加他们的茫然,于事无补。
要挑起后进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近景性动机教育,从他们各人的实际和潜能出发,帮助他们制定明确又适度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符合这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太高,使他感到高不可攀。这个目标应该让这个学生感到:希望就在我的眼前,我只要跨出一步,就能抓住它!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分收获,后进生就能一步一步向前走得更远、更强、更自信。已有许多实验证实,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个人的学习动机。
2.针对学习兴趣淡薄进行情趣教育
调查显示,后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单一、枯燥、无趣。
学习当然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显得轻松有趣。笔者时常跟学生打一个比喻:家长们通常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总是去麦当劳而不吃家里的白米饭,原因是汉堡包、炸鸡腿虽然可口,但缺乏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而白米饭虽然清淡却对人体的健康有极大好处。学习也是这样,有些学习内容虽然枯燥,却是一个人知识与思想的根基,不能因为无趣而排斥它。不过,这个道理优秀学生懂得并能克服其中的无趣,后进生却未必懂得,即使懂得也无法克服,因为他们缺乏毅力。因此,教师如果有意识要转化后进生,就必须尽力把“白米饭”做得像汉堡包、炸鸡腿那样可口,在课堂上多进行情趣教育,以吸引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情趣教育,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①用活泼幽默的教学语言搞活课堂气氛;②用丰富新奇的课外知识调和课内局限;③用引而不发的提问战术挑起好奇心、求知欲;④用投其所好的课堂活动营造动感课堂;⑤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增强学习信心。
以上课堂实施以增强课堂“情趣”为出发点,同样适合于其他学生,并不存在被后进生“拖后腿”的问题。
3.针对情绪情感障碍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用肯定和赏识去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它能化解后进生由于屡尝失败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孤独、逆反等不良情绪情感,使后进生重拾信心,重新回到人生的正常轨道。
(1)教师要以尊重、信任后进生为原则,与后进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赏识是指“看得起”,教师应该从细节做起,比如,尽快记住他们的姓名,让他们感受到你的重视,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主动跟这些学生打招呼,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与老师的隔阂;尽可能参与这些学生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等等。
(2)教师要以表扬与鼓励为契机,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特有才能和闪光点,有意识创设有利于他们表现的环境,并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进行多元评价,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下,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4.针对意志薄弱进行成功教育
对于正常学生的意志培养,也许可以通过挫折教育来锤炼,而后进生是遭受太多挫折后才变得“后进”而自暴自弃的,所以,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失败感的平复。只有先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才有信心在走向下一个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越战越勇。
要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迈向成功的机会。后进生并非样样落后,教师应努力发现并发挥出他们的不同特长和优势,扬长避短,为他们创设一些施展才华的机会。也许后进生的特长和学业无关,但这些看来与学业无关的成功,却恰是后进生获取力量、赖以自强的一种契机。在此之后,再从学业上帮他们层层推进,量身定做一些需要适度的决心、信心、恒心才能获得成功的环节,使他们欲速则不达,欲罢却不能。在这个不断仰望、不断攀登又不断成功的过程中,后进生的意志肯定能变得越来越坚强。
必须指出,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某个班主任或某个科任老师的事(当然,班主任要起主持的作用)。在学校这个阵地,后进生的转化需要班主任及所有科任老师共同长期的努力。笔者认为,把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与常规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是非智力素质培养的一条最重要途径。现在的各學科教材中都蕴涵了许多适合于非智力素质培养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有利于实施非智力素质培养的教育情境,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内容素材与教育情境,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进行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重视并参与到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来,并且善用方法和技巧,后进生就一定能脱掉“后进”的帽子,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
参考文献:
[1] 周玉波.后进生的类型、一般心理特征及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问题[J].社会心理科学,2004(3).
[2] 燕国材.教育十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3] 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5] 杨瑞清.赏识教育初探[DB/OL].http://www.hysslz.com/jiaoshi/yewu/200509/21
41.html,2005-09-08.
[6] 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文光一中)
关键词:中学生;后进生;非智力因素;转化
中学后进生问题是当今中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认为这类学生约占总数的8%~10%。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多学生中,已有5000多万青少年被现行的评价标准列入“后进生”行列,数目之巨,比例之高,令人触目。可见,没有后进生的教育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却不是真实的教育,真实的教育一定存在着后进生。中学后进生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消极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既然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存在,那么我们就必须追根寻底,找出中学后进生真正的形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一、后进生的界定
后进生,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些方面发展比较后进的学生,并不是指生理有缺陷的弱智青少年,而是指身体健康,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品德行为、心理倾向等非智力因素形成偏差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有许多调查、实验、资料都证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以先天而言,人的智力差异是不大的,只要教育方法得当,95%以上的学生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同样水平的。所以,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后进生,其实并非他们的智力有缺陷,而是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好的开发。
大部分后进生是因特定的年龄阶段而出现心理异常所致。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l8岁之间,这是一个“问题的年龄”,心理上诸多矛盾突出,而某些学生难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情绪和理智等方面的心理矛盾,从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理障碍会越来越严重,导致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及情感、意志等这些非智力因素被蒙蔽或发生偏差,并与大多数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以至最后被称为“后进生”。因此,对于目前被称作“后进生”的人,笔者认为确切的称呼应当是“非智力因素有待开发的人”。
二、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及功能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来说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与智力因素活动关系密切并共同影响智力活动效率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本文采用的是狭义上的理解。
非智力因素对于教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系统共同参与的过程。古语曰:“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里的“能”指“会不会”,应该主要由智力因素决定;“为”指“肯不肯”,却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燕国材教授也认为,只有在非智力因素与意向活动的主导下,智力与认识才会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反之,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与意向活动的主导,智力与认识便会消极被动,遇难而退,不能完成既定的任务。
从心理学上讲,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又是智力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现代心理学已揭示出:一个智力水平非常高的人,如果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多大成就;反之,一个人即使智力水平中等,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也会取得很好的成就。这表明人的一生能否有一番作为、能否取得一定的成就,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上述种种,为运用非智力因素转化中学后进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优化中学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
“学生的失败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失败、教师的失败。”当我们明白中学生“后进”的根本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存在缺陷之后,提出优化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就必须从教师的教育教学着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对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缺陷了如指掌,并对症下药,激活其内部动力机制,就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针对缺乏学习动机进行近景性动机教育
中学后进生由于在学习上屡屡经受失败,自我效能感降低,对前途缺乏信心,认为前途对自己来说是渺茫的,因此也懒得去为自己制定什么目标理想。他们最排斥老师或家长跟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诸如“为祖国的强盛而学习”“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等,这类远景性的动机教育只会增加他们的茫然,于事无补。
要挑起后进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近景性动机教育,从他们各人的实际和潜能出发,帮助他们制定明确又适度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符合这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太高,使他感到高不可攀。这个目标应该让这个学生感到:希望就在我的眼前,我只要跨出一步,就能抓住它!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分收获,后进生就能一步一步向前走得更远、更强、更自信。已有许多实验证实,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个人的学习动机。
2.针对学习兴趣淡薄进行情趣教育
调查显示,后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单一、枯燥、无趣。
学习当然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显得轻松有趣。笔者时常跟学生打一个比喻:家长们通常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总是去麦当劳而不吃家里的白米饭,原因是汉堡包、炸鸡腿虽然可口,但缺乏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而白米饭虽然清淡却对人体的健康有极大好处。学习也是这样,有些学习内容虽然枯燥,却是一个人知识与思想的根基,不能因为无趣而排斥它。不过,这个道理优秀学生懂得并能克服其中的无趣,后进生却未必懂得,即使懂得也无法克服,因为他们缺乏毅力。因此,教师如果有意识要转化后进生,就必须尽力把“白米饭”做得像汉堡包、炸鸡腿那样可口,在课堂上多进行情趣教育,以吸引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情趣教育,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①用活泼幽默的教学语言搞活课堂气氛;②用丰富新奇的课外知识调和课内局限;③用引而不发的提问战术挑起好奇心、求知欲;④用投其所好的课堂活动营造动感课堂;⑤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增强学习信心。
以上课堂实施以增强课堂“情趣”为出发点,同样适合于其他学生,并不存在被后进生“拖后腿”的问题。
3.针对情绪情感障碍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用肯定和赏识去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它能化解后进生由于屡尝失败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孤独、逆反等不良情绪情感,使后进生重拾信心,重新回到人生的正常轨道。
(1)教师要以尊重、信任后进生为原则,与后进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赏识是指“看得起”,教师应该从细节做起,比如,尽快记住他们的姓名,让他们感受到你的重视,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主动跟这些学生打招呼,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与老师的隔阂;尽可能参与这些学生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等等。
(2)教师要以表扬与鼓励为契机,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特有才能和闪光点,有意识创设有利于他们表现的环境,并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进行多元评价,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下,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4.针对意志薄弱进行成功教育
对于正常学生的意志培养,也许可以通过挫折教育来锤炼,而后进生是遭受太多挫折后才变得“后进”而自暴自弃的,所以,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失败感的平复。只有先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才有信心在走向下一个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越战越勇。
要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迈向成功的机会。后进生并非样样落后,教师应努力发现并发挥出他们的不同特长和优势,扬长避短,为他们创设一些施展才华的机会。也许后进生的特长和学业无关,但这些看来与学业无关的成功,却恰是后进生获取力量、赖以自强的一种契机。在此之后,再从学业上帮他们层层推进,量身定做一些需要适度的决心、信心、恒心才能获得成功的环节,使他们欲速则不达,欲罢却不能。在这个不断仰望、不断攀登又不断成功的过程中,后进生的意志肯定能变得越来越坚强。
必须指出,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某个班主任或某个科任老师的事(当然,班主任要起主持的作用)。在学校这个阵地,后进生的转化需要班主任及所有科任老师共同长期的努力。笔者认为,把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与常规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是非智力素质培养的一条最重要途径。现在的各學科教材中都蕴涵了许多适合于非智力素质培养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有利于实施非智力素质培养的教育情境,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内容素材与教育情境,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进行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重视并参与到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来,并且善用方法和技巧,后进生就一定能脱掉“后进”的帽子,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
参考文献:
[1] 周玉波.后进生的类型、一般心理特征及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问题[J].社会心理科学,2004(3).
[2] 燕国材.教育十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3] 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5] 杨瑞清.赏识教育初探[DB/OL].http://www.hysslz.com/jiaoshi/yewu/200509/21
41.html,2005-09-08.
[6] 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文光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