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成功讲授,得益于对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及教学各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讲授,受到了授课主体(教师)、授课对象(学生)、授课时空条件(授课时间、授课场所)、授课后勤保障机制(图书馆、教材、教具、教辅)等各种因素的限定和制约。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兼顾统筹各种教学要素、优化配置各类教学资源,并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原则,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资源;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4-02
一、统筹兼顾制约古代文学授课的各种教学要素
概括起来讲,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授课质量的因素不外乎有四种,即人的因素(教师、学生)、物的因素(教案、教材、教具、教辅)、时空因素(课时安排、授课场地)、情感因素(兴趣、爱好、意志、信心、师生交流)。统筹兼顾好这四大因素,对于提高古代文学课教学质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授课过程中,教案起到的提示的作用,教师要学会脱稿授课,灵活运用。教材选取的恰当与否,对师专古代文学课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教材的选取,既要切合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又要着眼于学生今后深造和发展。再次,分析一下影响教学的“时空”因素。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讲授与学习,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场所下完成的。古代文学课所包含的知识面广,时间跨度大,语言艰涩难懂,各类文学团体文学现象异彩纷呈,以至教师在短时期内很难讲完,学生很难学好。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课时要比其他专业多一些,高等学校系安排4学期260课讲授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最后,分析一下影响古代文学教学的“情感因素”。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课的教学过程,都贯穿着师生两大主体的情感交流,古代文学课也概莫能外。师生二者,对古代文学专业课的认识、兴趣、爱好、意志、情感交流,对讲好学好这门课来说意义重大。
二、坚持中国古代文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理念
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家陶行知,有一句教学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陶先生此言,一语道破教师教学的真谛和最终目的。教师授课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师交给学生的并非零碎的知识碎片,而是交给学生学会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源去分析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手段何为中心,何为根本?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国古代文学教与学的中心和根本所在,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手段都要围绕着学生这一中心来优化配置。在古代文学授课中,教师的讲课内容要切合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教师授课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不求满堂灌一刀切。另外,教材、教具、教辅的选择和运用,也要切合师专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课时安排,要适合学生的日常作息时间,一般不要安排在晚上或周六周日授课。教学场地要做到整洁、宽敞、明亮,设施方面也要完好、齐全、高效。教师的课上、课后与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兴趣等方面的双向交流,对提高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培养工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学以致用和古为今用的教学理念,使古代文学的讲授向当代社会开放,以古鉴寻求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达到彻悟原典与回应现实的统一,从而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浸润着时代的新鲜气息,不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古代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智慧和行为力量,师生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不断挖掘、整理、学习和领悟这些内容,以期对学生的未来职场生涯和未来的人生规划发展起到借鉴指导的作用。比如《苏秦始将连横》这篇先秦散文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事智慧和博取成功的诀窍技艺,可对当前大学生择业起到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注重开设一些能够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内涵素养的特色课程,如“古代文人的处事心态”、“古代文人的治学境界与人格修养‘、”古代文人往返聘问的辞令艺术“等。
三、授课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课历史贯穿上下数千年,时间跨度大,容量巨大,所关涉到人物和事件纷繁芜杂。当前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教学覆盖面广和教学时间短的巨大矛盾,现有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安排难以满足教学方要求。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不断加大教学改革的深度与力度,不断发掘和采用全新的教学视角和教学方法。笔者在此着重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尝试采取中国古代文学分体教学法和注重地域文学视角授课的教学方法创新。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依然采用的是千篇一律陈陈相因的分段分历史时期的教学模式,大体将古代文学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教学的优势所在,不过很多的教学弊端也存在里面。笔者无意于否定和推翻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强调分体教学授课视角意在为相沿已久的历史分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供教学方法和教学视角上的参考和补充。中国古代文学的分体教学法,可将古代文学划分为诗歌史、散文史、曲词史、小说史、戏剧史等各个文体门类进行讲授,同时注重对各个问题门类的诸多异同之处进行对比研究和授课探讨。这种授课方法可作为当前历史分期教学法的一种补充,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文体的体制特点以及某种文体的起源、发展、传承、因革的流变态势和生发演变的规律取向。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家和作品,均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浸润着地域文学文化的风貌气息和背景印记。开展古代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和地域文学教学,可以更全面地更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古代的文学现象,探讨古代文学的地域性教学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崭新途径。实施中国古代文学的地域文化视角教学,有利于开掘、深挖和丰富中华古典文明的精神构建和意蕴内涵,进而在不断冲撞、交流和互动的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反对西方文化霸权和话语强权方面,在继续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文化特色和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四、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授课,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教师“教”和学生“学”简单的教学事项。其实,它是一项浩繁复杂的工程,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教学因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学会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各类教学资源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人、物、时空、情感诸种因素的综合高能,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不断创新,从而达到提高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质量与培养合格的实践性、创新性人才队伍的崇高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涛.从文体学发展线索看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转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5).
[2]郭庆杰.古代文学教学的古今关系处理[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陈小芒.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的地域性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张国荣.浅论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5).
[5]党月异.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新建构[J].德州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资源;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4-02
一、统筹兼顾制约古代文学授课的各种教学要素
概括起来讲,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授课质量的因素不外乎有四种,即人的因素(教师、学生)、物的因素(教案、教材、教具、教辅)、时空因素(课时安排、授课场地)、情感因素(兴趣、爱好、意志、信心、师生交流)。统筹兼顾好这四大因素,对于提高古代文学课教学质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授课过程中,教案起到的提示的作用,教师要学会脱稿授课,灵活运用。教材选取的恰当与否,对师专古代文学课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教材的选取,既要切合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又要着眼于学生今后深造和发展。再次,分析一下影响教学的“时空”因素。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讲授与学习,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场所下完成的。古代文学课所包含的知识面广,时间跨度大,语言艰涩难懂,各类文学团体文学现象异彩纷呈,以至教师在短时期内很难讲完,学生很难学好。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课时要比其他专业多一些,高等学校系安排4学期260课讲授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最后,分析一下影响古代文学教学的“情感因素”。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课的教学过程,都贯穿着师生两大主体的情感交流,古代文学课也概莫能外。师生二者,对古代文学专业课的认识、兴趣、爱好、意志、情感交流,对讲好学好这门课来说意义重大。
二、坚持中国古代文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理念
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家陶行知,有一句教学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陶先生此言,一语道破教师教学的真谛和最终目的。教师授课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师交给学生的并非零碎的知识碎片,而是交给学生学会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源去分析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手段何为中心,何为根本?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国古代文学教与学的中心和根本所在,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手段都要围绕着学生这一中心来优化配置。在古代文学授课中,教师的讲课内容要切合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教师授课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不求满堂灌一刀切。另外,教材、教具、教辅的选择和运用,也要切合师专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课时安排,要适合学生的日常作息时间,一般不要安排在晚上或周六周日授课。教学场地要做到整洁、宽敞、明亮,设施方面也要完好、齐全、高效。教师的课上、课后与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兴趣等方面的双向交流,对提高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培养工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学以致用和古为今用的教学理念,使古代文学的讲授向当代社会开放,以古鉴寻求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达到彻悟原典与回应现实的统一,从而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浸润着时代的新鲜气息,不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古代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智慧和行为力量,师生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不断挖掘、整理、学习和领悟这些内容,以期对学生的未来职场生涯和未来的人生规划发展起到借鉴指导的作用。比如《苏秦始将连横》这篇先秦散文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事智慧和博取成功的诀窍技艺,可对当前大学生择业起到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注重开设一些能够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内涵素养的特色课程,如“古代文人的处事心态”、“古代文人的治学境界与人格修养‘、”古代文人往返聘问的辞令艺术“等。
三、授课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课历史贯穿上下数千年,时间跨度大,容量巨大,所关涉到人物和事件纷繁芜杂。当前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教学覆盖面广和教学时间短的巨大矛盾,现有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安排难以满足教学方要求。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不断加大教学改革的深度与力度,不断发掘和采用全新的教学视角和教学方法。笔者在此着重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尝试采取中国古代文学分体教学法和注重地域文学视角授课的教学方法创新。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依然采用的是千篇一律陈陈相因的分段分历史时期的教学模式,大体将古代文学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教学的优势所在,不过很多的教学弊端也存在里面。笔者无意于否定和推翻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强调分体教学授课视角意在为相沿已久的历史分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供教学方法和教学视角上的参考和补充。中国古代文学的分体教学法,可将古代文学划分为诗歌史、散文史、曲词史、小说史、戏剧史等各个文体门类进行讲授,同时注重对各个问题门类的诸多异同之处进行对比研究和授课探讨。这种授课方法可作为当前历史分期教学法的一种补充,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文体的体制特点以及某种文体的起源、发展、传承、因革的流变态势和生发演变的规律取向。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家和作品,均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浸润着地域文学文化的风貌气息和背景印记。开展古代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和地域文学教学,可以更全面地更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古代的文学现象,探讨古代文学的地域性教学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崭新途径。实施中国古代文学的地域文化视角教学,有利于开掘、深挖和丰富中华古典文明的精神构建和意蕴内涵,进而在不断冲撞、交流和互动的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反对西方文化霸权和话语强权方面,在继续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文化特色和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四、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授课,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教师“教”和学生“学”简单的教学事项。其实,它是一项浩繁复杂的工程,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教学因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学会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各类教学资源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人、物、时空、情感诸种因素的综合高能,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不断创新,从而达到提高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质量与培养合格的实践性、创新性人才队伍的崇高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涛.从文体学发展线索看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转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5).
[2]郭庆杰.古代文学教学的古今关系处理[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陈小芒.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的地域性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张国荣.浅论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5).
[5]党月异.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新建构[J].德州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