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课堂引入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重力》一课教学的引入,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关键词:引入;情境;创设;有效
最近听了一节8年级的《重力》区级公开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安排了小组讨论,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小组讨论交流,关于重力,你知道哪些内容?想知道哪些内容?(教师提示:说一些现象也可以)
生1:地球上各个角落所受重力大小不同。
生2:为什么苹果会落地而月球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全班哄堂大笑)
师:如果这节课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下课再交流哦。(教师表情尴尬)
生3:为什么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师:提问太少啦,还有呢?(教师做手势,请学生再提问)
生4:重力与质量有没有关系?
生5:篮球经过反复弹跳后,最终会落回地面。
生6:早就听说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这种引力到底是怎么来的?
师:现象都可以的啊,第一组、第二组同学,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大家给他们一点鼓励好不好?(学生鼓掌)掌声再热烈些(学生再次用力鼓掌),现象也可以的哦。
生7:为什么树叶会往下飘?
生8:为什么鸟会在天上飞,而不会垂直掉下来?
师:因为有翅膀。
生9:物体所受重力方向是竖直的,如果是倾斜的物体,所受重力方向是不是也是竖直的?
生10:重力怎么表示?如何用一组公式去表示它?
生11:如何去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师:提出问题环节已经告一段落,我们今天第几小组表现最优异的啊?
生答:第三小组。
就这段对话,我的看法和思考是:
(1)首先,师生的这段对话耗时是10分钟18秒,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占了整节课的近四分之一时间),为了创设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景,有必要吗?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
(2)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科学地提出问题。从上面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看,都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但有的内容明显偏离了本节的教学主题,不是本节课能解决得了的,这样引导下的学生提问于本节课有效吗?例如生8的提问:“为什么鸟会在天上飞,而不会垂直掉下来?”教师的回答是因为鸟有翅膀,这样的回答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问了吗?学生对教师的回答信服吗?难道学生不知道鸟有翅膀吗?另外,还有生2、生6的提问等等,都是与课堂的关联度不高的。
(3)教师在处理一些学生提出来但本节课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处理的技巧值得商榷,例如“生2:为什么苹果会落地而月球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全班哄堂大笑)师:如果这节课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下课再交流哦。”试问:老师下课后与该同学交流了吗?如果没有交流,该同学还是没有释去心中的疑问,那么,他在课堂上的提问有什么作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挫伤该生的积极性。
《物理课程标准·初中》中要求:“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在课堂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科学地提出问题,我认为:
第一,教师要创设有利于问题产生的情境。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通过课堂实验、生活现象等方面入手来创设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有的问题教师问得太突兀。
第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明确指向的教学语言进行提问。教师在开始提问之前,必须要精心组织自己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感到有一个思维的“抓手”,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精当,问题提出来后,就很容易造成让学生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从哪个方面来回答,不知道怎么组织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另外,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一个方向或铺垫,使得学生针对所提的问题朝教师课前预设的方向去回答,朝本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去回答。例如,“关于重力,你想知道哪些内容?”学生在没有学习重力之前,回答这样的问题,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这样的问题,缺少一个明确的指向,发散程度过高,不利于将学生的思维朝教师预设的方向去引导。
第三,小组讨论的主题是否都有一定的思维梯度和深度。我认为,并不是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安排的小组活动越多越好,这些活动应该是高效的,讨论的主题应该是个体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不能解决必须借助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的,它们的展开,应该以有利于释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例如在上面的课堂开始小组讨论活动:“关于重力,你知道哪些内容?你想知道哪些内容?”我认为,这个活动的安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它没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是可以直接提问学生的。另外,“你想知道哪些内容?”这样的问法,太笼统也很不具体,学生面对此问题,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第四,教师对于学生可能会给出的答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在设置问题情境或提问时,我们要想把学生引导到我们需要他们去的地方,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学生现在什么地方。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低估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一味地按照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思路去教学,不能灵活的变通,就很容易造成课堂上学生所提的问题教师没办法回答,或者不能在本节课上立即作答的尴尬局面。
第五,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有利于教学主题的展开。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为要提问而故意去提问,尤其是去提一些的无效的问。例如,从上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在“生3:为什么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师:提问太少啦,还有呢?(教师做手势,请学生再提问)”试问,课堂提问的多少有数量规定吗?课堂的教师设疑和激疑都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这种做法是必须的,但在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后,教师要适时的“收”,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回归到本节的教学任务特别是下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即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教学任务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六,课堂的掌声代表了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需要掌声,也经常用到掌声,我认为掌声是来自于个体对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由衷的赞赏,掌声是一种认可与鼓励的象征,在课堂上的掌声应该来自于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而使他人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在课堂上偶尔使用掌声是可以的,但用得多甚至是教师带有一种“强迫性”的要求掌声,就失去了掌声本应赋予的含义。例如,在上面的对话中,“师:现象都可以的啊,第一组、第二组同学,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大家给他一点鼓励好不好?(学生鼓掌)掌声再热烈些(学生再次用力鼓掌),现象也可以的哦。”教师的本意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但这样强迫学生去鼓掌,就失去了掌声的本来含义。
关键词:引入;情境;创设;有效
最近听了一节8年级的《重力》区级公开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安排了小组讨论,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小组讨论交流,关于重力,你知道哪些内容?想知道哪些内容?(教师提示:说一些现象也可以)
生1:地球上各个角落所受重力大小不同。
生2:为什么苹果会落地而月球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全班哄堂大笑)
师:如果这节课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下课再交流哦。(教师表情尴尬)
生3:为什么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师:提问太少啦,还有呢?(教师做手势,请学生再提问)
生4:重力与质量有没有关系?
生5:篮球经过反复弹跳后,最终会落回地面。
生6:早就听说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这种引力到底是怎么来的?
师:现象都可以的啊,第一组、第二组同学,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大家给他们一点鼓励好不好?(学生鼓掌)掌声再热烈些(学生再次用力鼓掌),现象也可以的哦。
生7:为什么树叶会往下飘?
生8:为什么鸟会在天上飞,而不会垂直掉下来?
师:因为有翅膀。
生9:物体所受重力方向是竖直的,如果是倾斜的物体,所受重力方向是不是也是竖直的?
生10:重力怎么表示?如何用一组公式去表示它?
生11:如何去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师:提出问题环节已经告一段落,我们今天第几小组表现最优异的啊?
生答:第三小组。
就这段对话,我的看法和思考是:
(1)首先,师生的这段对话耗时是10分钟18秒,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占了整节课的近四分之一时间),为了创设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景,有必要吗?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
(2)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科学地提出问题。从上面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看,都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但有的内容明显偏离了本节的教学主题,不是本节课能解决得了的,这样引导下的学生提问于本节课有效吗?例如生8的提问:“为什么鸟会在天上飞,而不会垂直掉下来?”教师的回答是因为鸟有翅膀,这样的回答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问了吗?学生对教师的回答信服吗?难道学生不知道鸟有翅膀吗?另外,还有生2、生6的提问等等,都是与课堂的关联度不高的。
(3)教师在处理一些学生提出来但本节课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处理的技巧值得商榷,例如“生2:为什么苹果会落地而月球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全班哄堂大笑)师:如果这节课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下课再交流哦。”试问:老师下课后与该同学交流了吗?如果没有交流,该同学还是没有释去心中的疑问,那么,他在课堂上的提问有什么作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挫伤该生的积极性。
《物理课程标准·初中》中要求:“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在课堂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科学地提出问题,我认为:
第一,教师要创设有利于问题产生的情境。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通过课堂实验、生活现象等方面入手来创设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有的问题教师问得太突兀。
第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明确指向的教学语言进行提问。教师在开始提问之前,必须要精心组织自己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感到有一个思维的“抓手”,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精当,问题提出来后,就很容易造成让学生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从哪个方面来回答,不知道怎么组织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另外,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一个方向或铺垫,使得学生针对所提的问题朝教师课前预设的方向去回答,朝本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去回答。例如,“关于重力,你想知道哪些内容?”学生在没有学习重力之前,回答这样的问题,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这样的问题,缺少一个明确的指向,发散程度过高,不利于将学生的思维朝教师预设的方向去引导。
第三,小组讨论的主题是否都有一定的思维梯度和深度。我认为,并不是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安排的小组活动越多越好,这些活动应该是高效的,讨论的主题应该是个体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不能解决必须借助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的,它们的展开,应该以有利于释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例如在上面的课堂开始小组讨论活动:“关于重力,你知道哪些内容?你想知道哪些内容?”我认为,这个活动的安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它没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是可以直接提问学生的。另外,“你想知道哪些内容?”这样的问法,太笼统也很不具体,学生面对此问题,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第四,教师对于学生可能会给出的答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在设置问题情境或提问时,我们要想把学生引导到我们需要他们去的地方,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学生现在什么地方。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低估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一味地按照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思路去教学,不能灵活的变通,就很容易造成课堂上学生所提的问题教师没办法回答,或者不能在本节课上立即作答的尴尬局面。
第五,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有利于教学主题的展开。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为要提问而故意去提问,尤其是去提一些的无效的问。例如,从上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在“生3:为什么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师:提问太少啦,还有呢?(教师做手势,请学生再提问)”试问,课堂提问的多少有数量规定吗?课堂的教师设疑和激疑都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这种做法是必须的,但在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后,教师要适时的“收”,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回归到本节的教学任务特别是下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即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教学任务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六,课堂的掌声代表了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需要掌声,也经常用到掌声,我认为掌声是来自于个体对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由衷的赞赏,掌声是一种认可与鼓励的象征,在课堂上的掌声应该来自于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而使他人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在课堂上偶尔使用掌声是可以的,但用得多甚至是教师带有一种“强迫性”的要求掌声,就失去了掌声本应赋予的含义。例如,在上面的对话中,“师:现象都可以的啊,第一组、第二组同学,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大家给他一点鼓励好不好?(学生鼓掌)掌声再热烈些(学生再次用力鼓掌),现象也可以的哦。”教师的本意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但这样强迫学生去鼓掌,就失去了掌声的本来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