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 精彩引入课堂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课堂引入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重力》一课教学的引入,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关键词:引入;情境;创设;有效
  
  最近听了一节8年级的《重力》区级公开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安排了小组讨论,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小组讨论交流,关于重力,你知道哪些内容?想知道哪些内容?(教师提示:说一些现象也可以)
  生1:地球上各个角落所受重力大小不同。
  生2:为什么苹果会落地而月球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全班哄堂大笑)
  师:如果这节课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下课再交流哦。(教师表情尴尬)
  生3:为什么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师:提问太少啦,还有呢?(教师做手势,请学生再提问)
  生4:重力与质量有没有关系?
  生5:篮球经过反复弹跳后,最终会落回地面。
  生6:早就听说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这种引力到底是怎么来的?
  师:现象都可以的啊,第一组、第二组同学,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大家给他们一点鼓励好不好?(学生鼓掌)掌声再热烈些(学生再次用力鼓掌),现象也可以的哦。
  生7:为什么树叶会往下飘?
  生8:为什么鸟会在天上飞,而不会垂直掉下来?
  师:因为有翅膀。
  生9:物体所受重力方向是竖直的,如果是倾斜的物体,所受重力方向是不是也是竖直的?
  生10:重力怎么表示?如何用一组公式去表示它?
  生11:如何去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师:提出问题环节已经告一段落,我们今天第几小组表现最优异的啊?
  生答:第三小组。
  就这段对话,我的看法和思考是:
  (1)首先,师生的这段对话耗时是10分钟18秒,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占了整节课的近四分之一时间),为了创设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景,有必要吗?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
  (2)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科学地提出问题。从上面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看,都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但有的内容明显偏离了本节的教学主题,不是本节课能解决得了的,这样引导下的学生提问于本节课有效吗?例如生8的提问:“为什么鸟会在天上飞,而不会垂直掉下来?”教师的回答是因为鸟有翅膀,这样的回答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问了吗?学生对教师的回答信服吗?难道学生不知道鸟有翅膀吗?另外,还有生2、生6的提问等等,都是与课堂的关联度不高的。
  (3)教师在处理一些学生提出来但本节课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处理的技巧值得商榷,例如“生2:为什么苹果会落地而月球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全班哄堂大笑)师:如果这节课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下课再交流哦。”试问:老师下课后与该同学交流了吗?如果没有交流,该同学还是没有释去心中的疑问,那么,他在课堂上的提问有什么作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挫伤该生的积极性。
  《物理课程标准·初中》中要求:“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在课堂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科学地提出问题,我认为:
  第一,教师要创设有利于问题产生的情境。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通过课堂实验、生活现象等方面入手来创设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有的问题教师问得太突兀。
  第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明确指向的教学语言进行提问。教师在开始提问之前,必须要精心组织自己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感到有一个思维的“抓手”,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精当,问题提出来后,就很容易造成让学生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从哪个方面来回答,不知道怎么组织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另外,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一个方向或铺垫,使得学生针对所提的问题朝教师课前预设的方向去回答,朝本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去回答。例如,“关于重力,你想知道哪些内容?”学生在没有学习重力之前,回答这样的问题,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这样的问题,缺少一个明确的指向,发散程度过高,不利于将学生的思维朝教师预设的方向去引导。
  第三,小组讨论的主题是否都有一定的思维梯度和深度。我认为,并不是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安排的小组活动越多越好,这些活动应该是高效的,讨论的主题应该是个体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不能解决必须借助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的,它们的展开,应该以有利于释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例如在上面的课堂开始小组讨论活动:“关于重力,你知道哪些内容?你想知道哪些内容?”我认为,这个活动的安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它没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是可以直接提问学生的。另外,“你想知道哪些内容?”这样的问法,太笼统也很不具体,学生面对此问题,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第四,教师对于学生可能会给出的答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在设置问题情境或提问时,我们要想把学生引导到我们需要他们去的地方,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学生现在什么地方。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低估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一味地按照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思路去教学,不能灵活的变通,就很容易造成课堂上学生所提的问题教师没办法回答,或者不能在本节课上立即作答的尴尬局面。
  第五,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有利于教学主题的展开。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为要提问而故意去提问,尤其是去提一些的无效的问。例如,从上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在“生3:为什么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师:提问太少啦,还有呢?(教师做手势,请学生再提问)”试问,课堂提问的多少有数量规定吗?课堂的教师设疑和激疑都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这种做法是必须的,但在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后,教师要适时的“收”,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回归到本节的教学任务特别是下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即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教学任务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六,课堂的掌声代表了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需要掌声,也经常用到掌声,我认为掌声是来自于个体对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由衷的赞赏,掌声是一种认可与鼓励的象征,在课堂上的掌声应该来自于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而使他人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在课堂上偶尔使用掌声是可以的,但用得多甚至是教师带有一种“强迫性”的要求掌声,就失去了掌声本应赋予的含义。例如,在上面的对话中,“师:现象都可以的啊,第一组、第二组同学,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大家给他一点鼓励好不好?(学生鼓掌)掌声再热烈些(学生再次用力鼓掌),现象也可以的哦。”教师的本意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但这样强迫学生去鼓掌,就失去了掌声的本来含义。
其他文献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必修课。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手段与方法是否合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材的构建入手,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及方法,结合已创建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幼儿教育钢琴弹唱教程》,阐述了如何在短时期内使学前教育的学生具备扎实钢琴弹唱基本功和编配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的初步技能,以适应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
摘要:民工子弟学校设置和运营的初始阶段,其办学经费被明文规定为“由办学者负责筹措”,主要靠低收入的民工家长缴纳的廉价学费来运营,在资金、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很多市民和团体对民工子弟学校抱以同情和支援的态度,在人力、物力、金钱和舆论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援助。本论文试从人力援助的视角,探明不同时期民工子弟学校社会援助的实际情况及新动向,并分析其社会意义。  关键词:人力援助;民工家长;大学生
一  当一个青年作曲家的作品既没有出版渠道,又难以在一线城市演出时,他会将作品录音放在网上。我最初是在赵曦的新浪博客上听到了他的《葳蕤》(为双筝、串铃与七片铜磬而作),极有趣——中国作曲家很少会对“有趣”感兴趣。这样玩出来的音乐,往常听一遍也就过去了。不料越听越有趣,随《阳关三叠》在行云流水中,迷魂间猛然发觉早已卷入另一个时空。  接着又听到了他的《热带鱼》和《关于“瞬间接触”的七个幻象》,对声音
次注意到格鲁吉亚女钢琴家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Khatia Buniatishvili)是2011年在网络上观赏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当时还比较瘦弱的她却呈现了一场曲目分量极重的独奏音乐会,没有受到过多比赛束缚的卡蒂雅拥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安静柔和的内在气韵,看似矛盾的不同特质在她身上极好地融合并且呈现。卡蒂雅的演奏激情澎湃又含藏情怀,一弹琴就将脸全部遮住的半长不短的蓬松秀发也是她的标志之一。  超
摘要: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写入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意志,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几年来,我校为落实和保障阳光体育活动,切实从学生体质出发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关键词:体育活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
摘要:“拆解修改法”就是在实施服装结构设计教学前,先让学生拆解旧衣服,再按原样重新缝合在一起,学生从中可以学习到各类服装的结构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对服装构成与制作过程及工艺要领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学生经过“拆解修改法”和数字化、公式化的学习,得以巩固结构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水平,为以后深入进行款式和结构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拆解;修改;结构;创新    所谓“拆解修改法”
摘要:当代中学生大多富有个性、有主见、能创新,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潮流;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倾向。如沉迷游戏、陷入网恋、过于自负、不愿听从不同意见等。这些现象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因势利导,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英语及英语教学以其学融东西、知能并重的特点,在德育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学;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
本刊讯 由文化和旅游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哈尔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声乐展演暨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于在2018年8月6日至17日在第34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期间举办。  本届声乐展演将延续上届组别设置,分美声组、民族组、流行音乐组三个组,聘请相关领域权威声乐表演艺术家为参加展演的声乐人才进行辅导。同时,声乐展演期间将同时开展音乐剧展演。音乐剧在我国是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在十年前对全社会来说还显陌生的词汇,今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了。自新世纪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如何在全球化、现代化的社会变革背景下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守护好我们民族的根脉,也已经成为学界与全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  河北地处京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使这一带传统文化的蕴藏非常丰富。在急遽现代化转型的当代社会,我们应该
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真善美的情感。从读书中学习名家,汲取生活营养,并用作品表现生活的道理。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下锅之米”。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事、一物进行思考、想象和联想,悟出点哲理,品出点情味来。  关键词:生活;真善美;名家;下锅之米;感悟    一篇《一件难忘的小事》作文,班上竟有十多名学生写自己公交车上让座儿的“小事”!这种喜欢在作文中“虚构”事实的现象,在中学生中屡见不鲜,几乎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