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作文水平也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检验。初中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有十分明确的要求,即“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是在实际训练中,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很多时候他们文思枯竭,情感迟钝,以致滥竽充数,只求完成任务,训练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学生文思枯竭,究其原因和学生的生活面狭窄,表达能力受限制有关,但也和教师在训练中缘木求鱼或竭泽而渔不无关系。事实上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历来为人师者各有其法,在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体会,在训练中每每可见一些实效,现略作归纳,以期能于作文教学有所裨益。
一、情景再现法
所谓“情景再现”就是教师在作文训练的时候,运用语言手段唤起学生对相关生活情景和人物形象的回忆,过往的种种生活经历或者人物形象,就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在学生脑海里,让学生在作文时,能以实实在在的生活素材作支撑,从而文思涌动,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运用情景再现法训练学生作文,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生活的“点”和学生情感的“坎”,才能真正拨响学生写作的“弦”。如作文《我爱我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家庭生活最温馨的情形和环境、最让“我”感动的事、最需感恩的人、最难忘记的一幕等,最后选出最具“爱”的主题材料成文。在训练时,教师可以真情示范讲述,也可让学生们分别讲述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相互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学生多能避免无话可说和无感空发。初中作文教学中还有以下题目可试用此法:《这就是我》、《感受自然》、《成长的烦恼》、《让世界充满爱》、《献给母亲的歌》、《青春随想》、《脚踏一方土》、《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等。
二、拨动情弦法
情感既是生活的积淀,又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只有引发出学生的写作冲动,调动了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写出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语文教学呼唤情感的回归,作文教学更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性的特征,让教学过程情感化,让学生情溢于文。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文章是心灵的产物,学生作文也正是如此。
在作文训练中如何更好地拨动学生的情感呢?关键就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带着真情去书写。如我上《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时,先让学生观看战争严酷的种种画面,我在一旁深情解说,学生无不为之动容,反战争的主题也就不言而喻了。我在上《让世界充满爱》时,先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亲身经历或者亲见亲闻的故事,讲述者竟至声泪俱下,讲完后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后学生写出的文章多能蓄情文中,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古人说“言为心声”,我们只要在作文训练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就可以避免学生作文时无病呻吟、堆砌辞藻句子的现象,让学生的作文自觉沿着“追求真理,学会做人,感悟亲情,理解人生,认识社会,战胜困难”的正确道路进发。
三、提炼串珠法
提炼串珠,簡而言之就是将学生与作文训练有关的生活片段、素材等加以提炼,让学生综合运用到作文中去。鲁迅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绝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在学生作文训练时,我尝试让学生东拼西凑、东挪西移。如《我爱我家》绝非只用一家的素材,略带理想化的“家”,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温馨的梦乡。再如《成长的烦恼》、《我的初中生活》写作时,提示学生揉进一些带共性的东西,更可以展示出当代初中生对人生、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运用此法也许难免会有微词,鲁迅先生对此早有评说:“中国的作文和做人,都要古已有之,但不可直钞整篇,而须东拉西扯,补缀得看不出缝,这才算是上上大吉。”我认为这对学生初学写作不无好处。因为运用此法,学生多了生活内容,拓宽了写作的视野,展示的题材广角也因此有了新的变化。
四、片段锤炼法
为了提高学生某个方面的作文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针对某个片段来要求学生完成。具体来将讲,可以有意安排训练拟写标题、编写提纲、选材构段、开头结尾训练等。片段训练可以降低作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学习作文中分进合围,最终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
在作文训练时,教师大多是笼统训练,有时收效甚微。其实离题万里、结构混乱、错别字连篇、句义含混不清等作文常见症状,也是综合性的问题,不妨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去尝试、去各个击破学生的写作难点,作文片段训练法就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一要求,它目的性单一明确、训练时间短而见效快。我曾布置即兴作文——《教师迟到之后》,让学生速写般写下教师进教室以前的情形,学生“现炒现卖”,都有可写的,也有写作的真情实感。《莲文化的魅力》布置习作,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如果让学生只描绘心中的“莲花美图”,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陡然增加。
我们如果能结合作文片段训练和作文的整体训练,就更能保证训练的针对性、整体性、多样性和时效性,从而让写作教学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五、它山玉石法
人教版语文新教材采用单元作文综合训练的结构形式,使作文训练溶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中。而新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的目标是与单元课文是紧密相连的。课文在篇目选用上也大多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很多课文实际上为后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蓝本。如《羚羊木雕》、《背影》、《中国石拱桥》、《藤野先生》等堪称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范文,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运用好这些范文,就有依样画葫芦的功效。用好了这些文章,学生行文起来就可以解决很多面临的困难。有“石”摆在面前,何愁学生打磨不出作文之“玉”呢?
其实作文教学也可以说法无定法,其关键是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抓住一些能唤起学生写作的“诱因”,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激发他们强烈的写作冲动和欲望,从而驱使他们写出有真情实感甚至感悟深刻的文章来。
学生文思枯竭,究其原因和学生的生活面狭窄,表达能力受限制有关,但也和教师在训练中缘木求鱼或竭泽而渔不无关系。事实上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历来为人师者各有其法,在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体会,在训练中每每可见一些实效,现略作归纳,以期能于作文教学有所裨益。
一、情景再现法
所谓“情景再现”就是教师在作文训练的时候,运用语言手段唤起学生对相关生活情景和人物形象的回忆,过往的种种生活经历或者人物形象,就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在学生脑海里,让学生在作文时,能以实实在在的生活素材作支撑,从而文思涌动,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运用情景再现法训练学生作文,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生活的“点”和学生情感的“坎”,才能真正拨响学生写作的“弦”。如作文《我爱我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家庭生活最温馨的情形和环境、最让“我”感动的事、最需感恩的人、最难忘记的一幕等,最后选出最具“爱”的主题材料成文。在训练时,教师可以真情示范讲述,也可让学生们分别讲述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相互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学生多能避免无话可说和无感空发。初中作文教学中还有以下题目可试用此法:《这就是我》、《感受自然》、《成长的烦恼》、《让世界充满爱》、《献给母亲的歌》、《青春随想》、《脚踏一方土》、《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等。
二、拨动情弦法
情感既是生活的积淀,又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只有引发出学生的写作冲动,调动了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写出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语文教学呼唤情感的回归,作文教学更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性的特征,让教学过程情感化,让学生情溢于文。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文章是心灵的产物,学生作文也正是如此。
在作文训练中如何更好地拨动学生的情感呢?关键就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带着真情去书写。如我上《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时,先让学生观看战争严酷的种种画面,我在一旁深情解说,学生无不为之动容,反战争的主题也就不言而喻了。我在上《让世界充满爱》时,先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亲身经历或者亲见亲闻的故事,讲述者竟至声泪俱下,讲完后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后学生写出的文章多能蓄情文中,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古人说“言为心声”,我们只要在作文训练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就可以避免学生作文时无病呻吟、堆砌辞藻句子的现象,让学生的作文自觉沿着“追求真理,学会做人,感悟亲情,理解人生,认识社会,战胜困难”的正确道路进发。
三、提炼串珠法
提炼串珠,簡而言之就是将学生与作文训练有关的生活片段、素材等加以提炼,让学生综合运用到作文中去。鲁迅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绝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在学生作文训练时,我尝试让学生东拼西凑、东挪西移。如《我爱我家》绝非只用一家的素材,略带理想化的“家”,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温馨的梦乡。再如《成长的烦恼》、《我的初中生活》写作时,提示学生揉进一些带共性的东西,更可以展示出当代初中生对人生、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运用此法也许难免会有微词,鲁迅先生对此早有评说:“中国的作文和做人,都要古已有之,但不可直钞整篇,而须东拉西扯,补缀得看不出缝,这才算是上上大吉。”我认为这对学生初学写作不无好处。因为运用此法,学生多了生活内容,拓宽了写作的视野,展示的题材广角也因此有了新的变化。
四、片段锤炼法
为了提高学生某个方面的作文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针对某个片段来要求学生完成。具体来将讲,可以有意安排训练拟写标题、编写提纲、选材构段、开头结尾训练等。片段训练可以降低作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学习作文中分进合围,最终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
在作文训练时,教师大多是笼统训练,有时收效甚微。其实离题万里、结构混乱、错别字连篇、句义含混不清等作文常见症状,也是综合性的问题,不妨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去尝试、去各个击破学生的写作难点,作文片段训练法就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一要求,它目的性单一明确、训练时间短而见效快。我曾布置即兴作文——《教师迟到之后》,让学生速写般写下教师进教室以前的情形,学生“现炒现卖”,都有可写的,也有写作的真情实感。《莲文化的魅力》布置习作,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如果让学生只描绘心中的“莲花美图”,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陡然增加。
我们如果能结合作文片段训练和作文的整体训练,就更能保证训练的针对性、整体性、多样性和时效性,从而让写作教学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五、它山玉石法
人教版语文新教材采用单元作文综合训练的结构形式,使作文训练溶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中。而新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的目标是与单元课文是紧密相连的。课文在篇目选用上也大多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很多课文实际上为后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蓝本。如《羚羊木雕》、《背影》、《中国石拱桥》、《藤野先生》等堪称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范文,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运用好这些范文,就有依样画葫芦的功效。用好了这些文章,学生行文起来就可以解决很多面临的困难。有“石”摆在面前,何愁学生打磨不出作文之“玉”呢?
其实作文教学也可以说法无定法,其关键是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抓住一些能唤起学生写作的“诱因”,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激发他们强烈的写作冲动和欲望,从而驱使他们写出有真情实感甚至感悟深刻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