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根据目前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语文素养、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等普遍比较差的情况,结合自己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初探: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对学生是多么重要!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种主体意识将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对学生会有更深远的影响。
  中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普遍存在不想学、不愿学、自卑、思想偏激、满足于现状等现象,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对什么课都不太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老师爱老师,才会乐意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其次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用在课前准备上,充分了解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记教学札记,记录课堂内外有关学生的点点滴滴。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多方查找资料,备好课,写好教案,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最后是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假以时日,语文课堂上就会迸射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结合实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发现中职学生缺乏自信、缺乏爱心、缺失诚信、懒惰成性、好高骛远、意志力和耐挫力都较差。有一女学生,放学时,她开开心心,晚自习时,她不与任何人说话,站在学校走廊里,一个女老师对她耐心劝导,她却一言不发;另一位女老师对她循循善诱,她只说了一句话:“我想去死。”然后又闭口不言,下晚自习,她也不回寝室。我与她促膝谈心,最终她告诉我:“我男朋友,用手机拍了一张与另一女生的合照,发给我。”我又用生活中的实例,对症下药,终于让她打消了轻生的念头。我曾两次带学生外出实习,感受颇深:在实习中,有的学生因上班时间长一点,就干不了;有的学生因工作没做好,就灰心了;有的学生因干得少,工资较低,就怨声载道。长此以往,学生就业机会和创业能力就大打折扣。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能提高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如《论语五则》、朱自清的《匆匆》、秦文君的《我们是一家人》,还有艾青的《礁石》、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以及蓝蓝的《向芨芨草道歉》、莫泊桑的《项链》等等。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就语文教材这个载体,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挖掘教材潜在的精神,让学生可知可感,唤醒他们的受挫力,为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习语文的目的,为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人交流、工作、生活。家长担心学生外出的安全,担心他们交友不慎,常将学生囿于家中,学生与父母形影相伴,或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交流,交流的范围窄,思想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有的学生因父母离异,始终走不出家庭破碎的阴影,封闭自我,寡言少语;有的学生因父母外出务工,与他人交流甚少;有的学生因自卑,不善言语。诸多原因,导致了许多学生不愿与人交流,我校中职学生表现尤为突出。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与人交流的意识。某理工学院分析了10000个人的成长记录后得出结论:15%的成功者是由于技术熟练、头脑聪慧和工作能力强;85%的成功者是由于个性因素,他们具有成功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反之,在生活中失败的人,90%是因为不善于与人展开有效交往。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就业、创业和人际关系方面分析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潜意识地提醒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自觉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敢于与人交流的信心,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和懒惰意识,让学生能主动交流。在职业中学,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更别说主动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什么原因呢?不是问题太难或不知道答案,而是来自他们的心理因素——恐惧感和自卑感,不相信自己能回答正确,更害怕自己回答错误遭受师生的批评和不认可。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用阅读训练提高学生信息采集、理解、归纳、整理的能力,为与人交流提供知识储备。借助教材,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例如利用朗读、诵读、单独朗读、男女生分开朗读、小组朗读比赛、全班齐读、名言背诵、整篇朗读等增强学生开口说话的信心,让学生把课文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学会准确的表情达意。
  当然,还可以课前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主持班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交际活动,以不同形式来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语文教育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绝不仅限于此。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教学不断创新,发挥职校语文教学的优势,才能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电话:13985562326;邮箱:2464635617@qq.com)
其他文献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象教学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者所展现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提高教学为目的。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诗词意象,无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一、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
作者简介:张杨管,男,山西省襄汾县人,1962年5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文学硕士,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先后担任襄汾中学语文教师、襄汾县教育局高中教研员、襄汾县教育局人事股长、襄汾中学校长、临汾三中校长,现任临汾一中校长。张杨管同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年来,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山西省体育传统校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劳动模范、全
在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二十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中,学生对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残酷性等都比较容易理解,但对引发战争的根本原因却比较模糊。在教材中,课文只笼统地点出“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但为什么矛盾尖锐这一根本原因却未点明。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全盘托出,也是很抽象。任你如何讲解,也没能突破这一难点。在教这一课时,我探讨改变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
贵州汪氏族长汪诗明关于《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工作的建议:“四、会议时间太短,缺乏多角度、省际及支系、世系间的沟通和商讨。各省市送交的资料五花八门。”15日晚、16日中午、16日晚都是省际及支系、世系间的沟通和商讨的宝贵时间,会议前筹委未将各地参会宗亲代表含联系方式名单发给大家,宗亲代表们沟通的准备不足,这些可以通过会后电话的网络联系弥补。四川、云南、广西等地没有宗亲代表参加,发动他们是编委会第一
近来,主流媒体对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不法办学,坑害消费者扰乱教育的种种行径做了揭露。一些机构明目张胆打着应试教育旗号,编造蛊惑人心的伪教育口号,骗取家长钱财,加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一现象由来已久,但是一直缺乏监管。受骗上当者举报常常遭遇推诿,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这些乱象明显违法。首先是非法办学。按照现行法规,非学历培训机构的设置要有相对稳定的场地、教室,一定数额的注册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的重点和突破的难点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深化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举措。 作为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呢?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l.重视学生的直接尝试,引发创新  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讲台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而是指导与被
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创办于1956年, 六十多年来, 学校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取得了骄人的办学成绩。  一直以来, 学校从普通教师到班主任, 从中层干部再到校长, 我们对“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的思考从来都没有间断过。  我常常漫步在校园, 出现在课堂上、餐厅中、公寓里和操场上, 只有这样贴近学生和教师, 我才能真正地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近些年来, 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 我
我八十多岁了。我有800多个职衔,在其中,我最喜欢、最认同的,最符合我的实际的是:国学教育艺术家。  我自幼生长在国学教育之家,家父、家母都是学国学、教文学的教师,尤其家父在1925年在清华、l928年在北大攻国学,他们景仰的导师是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大师。  后来,我读了中国语言文学系,又教过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图书史,内行人一听就可以感到我的学习、工作,乃至求生之路,都没有离开过国学。
思维是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过程中认知数与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在学习与实践中并举,教会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的目标、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习惯是学生在成长中养成的一种表现,也是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养成和爱好,这对学生是影响着学习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在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