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19日,我们湖北省襄城区一行四十多人怀着近乎朝圣的心理向山东这片神奇的土地进发。为的是学习在山东潍坊已经推行成功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活动。在连续三天的时间里,我们马不停蹄地参观了4所学校,认真聆听了8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演绎,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在语文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到底为什么而教?相信有很多语文教师都不会仅仅只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教,都还有一颗为文学而教、为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而教的梦想之心。但是,这样的梦想往往被考试、排名、考核所击溃。教师的个人探索在考试的风车扇叶之下注定只能是一场堂吉诃德似的笑话。
可是,在山东潍坊,我们却看到,这里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一个群体在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上至教育局,下至每一个教师,已经把践行“语文主题学习”当作一项事业在做,并且做得风生水起。
在山东诸城市龙源学校,我们看到,每当出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总会有许多双手举起来。那些争先恐后的声音里都传递出一个意思: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要说出我的看法。这里,没有赶鸭子上架的点名,也没有唯唯诺诺的蚊哼。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语速、自信的回答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展示的快乐。老师不再啰唆地强调这是考点、那是得分点,学生也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学习最终是要面对考试。其实,当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摒弃了唯分数而论的功利之心,学习的快乐也就悄然而至了。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像一堆零碎松散的沙子,当我们要求他们攥紧手中所有的那一点少得可怜的沙子时,最终却会发现,很多沙子都从那攥紧的指缝中滑落。当我们轻轻用手捧起的时候,会发现比那紧攥的双手收获得更多。
我们为什么而教?要为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教,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教。不能仅仅为了眼前那点可怜的分数而搞得师生身心俱疲。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我们把收获的预期放到五年、十年乃至几十年后,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可能我们播种下的是一粒芝麻,收获的却是一个大西瓜,甚至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正如诸城龙源学校的学生作业所呈现出来的那样:一、二年级的学生作业里歪歪扭扭的画迹展现出近乎天马行空似的想象,教师的批语没有批评,只有鼓励,鼓励,再鼓励;三、四年级的学生作业里多了流畅的叙述,深情的表白;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业里已经有了哲理的思考。教师从一开始并没有刻意地去要求他们要说什么,怎么说,只是要求他们大声说出来,大胆秀出来。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看到的一、二年级播下花种,三、四年级萌发生长,五、六年级收获满园鲜花的局面。谁又能保证说这里在多少年后不会再走出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呢?
教师不能仅仅是为了稻粱而谋,教育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教。我们要为他们的未来而教。可是,教什么呢?是大纲教材上规定的能力点、知识点、考点、得分点吗?是那些我们几乎每个人在学习阶段都学得滚瓜烂熟,出了校门就忘得近乎一干二净的内容吗?我想不是。在潍坊,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学生必须要了解掌握的学习内容没有任何的偷工减料,都原原本本在教学中得到呈现,有些重点甚至还作了强化巩固。可是,对于那些可讲可不讲的内容,他们都做到了少讲;讲了学生也听不懂的内容就一带而过,甚至跳过不讲。教师知道要教什么,学生也在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之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延伸学习。
在诸城实验小学,我们看到,在通过对语文课程的整合之后,形成了单元整合、课程整合、资源整合、读写结合、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体系。最终分别在主题识字、主题阅读、主题背诵、主题习作、主题实践、主题训练、主题过关上得到实践与落实。
潍坊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解决了我们应该“怎么教”的困惑。无论是在诸城还是在高密,我们看到,由于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教”和“教什么”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说教模式已经被颠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都有了改变。抢答、抢思、抢悟是课堂的主旋律,教师不再是指教而是指引。讲台上少了一个滔滔不绝的老师,讲台下却多了几十个口若悬河的学生。教师只是适时引导,推进。学生也从原来的独立思考,单兵作战转为主动合作,小组共进。学生的每一次发言与展示都有对应的制度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也得到了拓展。
探究学习氛围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在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所以,当我们翻开每个学校的学生活动记载、作业习题时都会时不时看到个性之花闪耀的光芒。
在高密东关小学许坤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是做到了引导但不牵制,指引而不禁止。因此,学生也就在个性的张扬、能力的展示和成果的展现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要把课堂上的实践参与交给学生,把学习拓展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来做。
语文大生活,生活大语文。任何对语文教学的分析与探讨在浩如烟海的教学内容面前只能是管窥蠡测。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去改变,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涓流终汇成瀚海。这样,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之海中泛舟赏景,撷英,也就为时不远了。
作者简介: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袁巷小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杨志芳)
在语文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到底为什么而教?相信有很多语文教师都不会仅仅只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教,都还有一颗为文学而教、为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而教的梦想之心。但是,这样的梦想往往被考试、排名、考核所击溃。教师的个人探索在考试的风车扇叶之下注定只能是一场堂吉诃德似的笑话。
可是,在山东潍坊,我们却看到,这里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一个群体在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上至教育局,下至每一个教师,已经把践行“语文主题学习”当作一项事业在做,并且做得风生水起。
在山东诸城市龙源学校,我们看到,每当出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总会有许多双手举起来。那些争先恐后的声音里都传递出一个意思: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要说出我的看法。这里,没有赶鸭子上架的点名,也没有唯唯诺诺的蚊哼。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语速、自信的回答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展示的快乐。老师不再啰唆地强调这是考点、那是得分点,学生也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学习最终是要面对考试。其实,当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摒弃了唯分数而论的功利之心,学习的快乐也就悄然而至了。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像一堆零碎松散的沙子,当我们要求他们攥紧手中所有的那一点少得可怜的沙子时,最终却会发现,很多沙子都从那攥紧的指缝中滑落。当我们轻轻用手捧起的时候,会发现比那紧攥的双手收获得更多。
我们为什么而教?要为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教,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教。不能仅仅为了眼前那点可怜的分数而搞得师生身心俱疲。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我们把收获的预期放到五年、十年乃至几十年后,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可能我们播种下的是一粒芝麻,收获的却是一个大西瓜,甚至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正如诸城龙源学校的学生作业所呈现出来的那样:一、二年级的学生作业里歪歪扭扭的画迹展现出近乎天马行空似的想象,教师的批语没有批评,只有鼓励,鼓励,再鼓励;三、四年级的学生作业里多了流畅的叙述,深情的表白;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业里已经有了哲理的思考。教师从一开始并没有刻意地去要求他们要说什么,怎么说,只是要求他们大声说出来,大胆秀出来。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看到的一、二年级播下花种,三、四年级萌发生长,五、六年级收获满园鲜花的局面。谁又能保证说这里在多少年后不会再走出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呢?
教师不能仅仅是为了稻粱而谋,教育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教。我们要为他们的未来而教。可是,教什么呢?是大纲教材上规定的能力点、知识点、考点、得分点吗?是那些我们几乎每个人在学习阶段都学得滚瓜烂熟,出了校门就忘得近乎一干二净的内容吗?我想不是。在潍坊,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学生必须要了解掌握的学习内容没有任何的偷工减料,都原原本本在教学中得到呈现,有些重点甚至还作了强化巩固。可是,对于那些可讲可不讲的内容,他们都做到了少讲;讲了学生也听不懂的内容就一带而过,甚至跳过不讲。教师知道要教什么,学生也在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之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延伸学习。
在诸城实验小学,我们看到,在通过对语文课程的整合之后,形成了单元整合、课程整合、资源整合、读写结合、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体系。最终分别在主题识字、主题阅读、主题背诵、主题习作、主题实践、主题训练、主题过关上得到实践与落实。
潍坊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解决了我们应该“怎么教”的困惑。无论是在诸城还是在高密,我们看到,由于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教”和“教什么”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说教模式已经被颠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都有了改变。抢答、抢思、抢悟是课堂的主旋律,教师不再是指教而是指引。讲台上少了一个滔滔不绝的老师,讲台下却多了几十个口若悬河的学生。教师只是适时引导,推进。学生也从原来的独立思考,单兵作战转为主动合作,小组共进。学生的每一次发言与展示都有对应的制度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也得到了拓展。
探究学习氛围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在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所以,当我们翻开每个学校的学生活动记载、作业习题时都会时不时看到个性之花闪耀的光芒。
在高密东关小学许坤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是做到了引导但不牵制,指引而不禁止。因此,学生也就在个性的张扬、能力的展示和成果的展现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要把课堂上的实践参与交给学生,把学习拓展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来做。
语文大生活,生活大语文。任何对语文教学的分析与探讨在浩如烟海的教学内容面前只能是管窥蠡测。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去改变,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涓流终汇成瀚海。这样,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之海中泛舟赏景,撷英,也就为时不远了。
作者简介: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袁巷小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杨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