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培养兴趣 参与实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愉快。”教育家都强调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各个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产生愉快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值得琢磨一番的。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尝试,受益匪浅,现就这一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认识。
  一、有趣的教法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首先,好教师都是热爱学生的。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爱才能触及心灵。”因此,每位教师都要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在学生心中散发着芬芳,从而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
  其次,一位好教师应该时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自己的课堂精益求精。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语文课上力求做到或以真挚的感情打动人,或以深刻的哲理启迪人,或以丰富的知识充实人,或以风趣和幽默吸引人,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吸引学生。
  最后,好的语文老师应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语言为载体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上我们追求风趣、幽默,追求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这需要教师有驾驭课堂的本领和过硬的语言基本功。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留下无比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的语言诙谐、幽默。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语言能力的提高,力求用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教师为之精心设计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二、实施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教育手段不断更新。这些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手法常以音响和动态画面同时传播信息,而且图形、声音逼真,色彩鲜艳,画面精彩动人。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学习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轻松地去学习。同时视觉图像的传达的信息量比其他手段传达的信息量大很多倍。此外,用语言表达不出的内容可用它表现,便会形象直观,让人易于理解接受,节省教师教学的时间,提升教学效益。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精心设计或搜集一些摄像材料,自己制作教学软件。如在教学《祖国山川颂征》这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收集了许多祖国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风光,体会祖国山川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有学生完全参与,有现代的教学设备,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
  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
  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1.调控课堂氛围。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作出否定的评价,而不是高高在上,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催促思维。教师要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抓住中心,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使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熏陶,
  例如,在进行《史记》选读的教学时,如果教师死抱课文,逐段分析,就会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但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比如《项羽本纪》中精彩的巨鹿之战、霸王别姬和东城之战,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参考书理解情节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给其他同学听,并谈谈自己对项羽的看法,也可将项羽和刘邦比较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努力构建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教学理念。学生乐于参加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达到了“我要学”的学习境界。
  四、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1.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爱上阅读。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的难度。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课业的重负压昏了,早已厌倦了这样的读书方式,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入手,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行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有适当的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有益的活动,感到学习不像做苦力一样难于承受。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激发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认知过程,更是交流、批判、提高的过程,只要潜心其中,就终有收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就知道读书的魅力和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和高考对阅读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深层参与以及多维解读,让他们看到阅读世界迷宫般诱人和神话样的美好。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展开阅读探究活动,就必须给予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的放矢,有所收获,才能培养阅读兴趣,减少盲目随意。任何文本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在进行方法的引领以后,就要放开手脚,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体。优质的阅读是给知识注入生命,给生命融入知识,即让生命和文本互动互融。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开展一次读书会活动,在读书会上学生们畅谈一星期所读的书籍,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几个星期下来,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很有兴趣地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因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兴趣,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1)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结合学习内容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如教完《史记》选读,要求学生把《史记》里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同时举行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2)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以“怎样培养青少年的成人意识”为主题,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
  (3)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机会。创办班级板报。学生自己结伙,三人一群,五人一组,你组稿、我排版,闹得不亦乐乎。这种自由的形式正为发挥学生语文能力提供了缤纷的舞台。
  (4)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锻炼,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开展“中学生该不该早恋”辩论赛。因而,有人把课外活动叫做第二课堂,其实,语文学习中的许多硕果都是在第二课堂中取得的。
  虽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就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发展思维、反思历史、感受现实的必经途径和过程,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就一定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一、明确高考考点  即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可见,在古典诗歌方面设置的问题主要有意象、景象、形象的描绘分析,心境、思想感情的体味,表现手法的解析,关键词句的妙用。  二、讲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基础知识  (一)古典诗歌常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孤独寂寞 郁闷惆怅 忧心伤感  悲苦无奈 痛心难抑 忧郁失意  昔盛今衰 时世易变 青春易逝  人生短暂
一、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类型  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梗塞、心理调节和适应机制不良,从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倾向。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抗拒心理  表现为对教学要求怀有对立和排斥情绪,以抵抗外界压力来满足自尊,导致抗拒的行为倾向。“古文无用论”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心理,许多中学生认为文言文知识在现代社会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自教师的精心预设,有效的教学除依靠预设外,还要充分利用随机生成的教育时机和教育资源。只有不懈地追求“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才能让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预设 生成    《礼记·中庸》曰:“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有规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自教师的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又是动态的,充满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效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还要充分利
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和孙犁的《亡人逸事》是苏教版必修二的两篇课文。两篇文章均为写人叙事的散文,尽管语言都是那么质朴无华,却感人至深,不愧为大家手笔。这样的文字,浅极淡极,意味却隽永无比,哀婉千重,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如茶香氤氲,久而不散,所谓浅语寄深情是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些打动人心的写至亲至爱的亲情文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至文,其感人之力量绝不需要依赖于丽辞华句,浓情郁结于肺腑,诉诸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职业教育在我国日益壮大,但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招生形势严峻,生源素质下降,就业难度增加。语文作为高职类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社会先进生产者的重要责任。但是语文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因此,必须将语文提升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从教育思想的转变、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转变几方面着手,大力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在语感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敏锐的语感,这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所以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特别是课堂语言,都应力求做到准确、简练、形象、生动,有节奏、有美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能否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整个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意义重大。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理所当然地应当承担起新课改下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课业压力也随之加大,学习的时间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弥足珍贵,而要想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最大程度地实
近年来,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速度在实时监控系统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处理技术高速发展和算法复杂度日益提高的趋势下,并行处理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高速运算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数字设备越来越多的取代模拟设备用以完成对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的需要。而在现代科学实验、生产应用或军事领域中,需要记录的数据量成倍增长,速度也越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闪光的细节是无处不在的、丰富多彩、富有个性活力的。细节虽微乎其微,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悉心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准时机,巧妙深挖,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文章作者从预设与生成两方面出发,在课前和课中设计与捕捉细节,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获得了些许感悟与策略。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细节 预设 生成    教学细节的设计与发现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