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音乐和舞蹈都是不可分离的,舞蹈的表现形式需要与音乐相配合,同时也需要通过节奏的动作进行舞蹈的展现[1],相对应的,音乐的韵律也会因为舞蹈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立体。对于高校的舞蹈老师来说,如何充分发挥音乐的独特优势和独有魅力,并且将这种优势运用到教学中去,提升舞蹈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除此以外,将音乐用于舞蹈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舞蹈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能够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的效率。本文着眼于音乐在高校舞蹈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高校音乐课堂和舞蹈相结合的途径,希望能为高校舞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舞蹈的使用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如果只是简单的对音乐的理论进行教学,加上大学的课程相对紧张,所传输的知识较多,长此以往,学生会因为难以跟上教学的步伐而出现对音乐的厌恶感,学生会认为音乐课堂十分枯燥无味,也难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所以高校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需要引入部分比较有趣味的元素,并且要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让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生动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音乐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
舞蹈一直以来与音乐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它的加入能够增强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够让音乐的教学形式得到更好的创新,进一步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如果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一改以往刻板无趣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某一经典歌曲时,能够和学生进行更好的互动,适时的表演一段舞蹈,或者是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更喜欢这位老师,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爱上老师教授的课程。作为一名老师,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个人魅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模式。
(二)舞蹈能够增强音乐的情境表现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相对应的舞蹈融入歌曲之中,能够更好地增强音乐的情境表现,让音乐的画面感更加强烈,使得音乐知识不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会让音乐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在融入舞蹈元素的时候,老师需要对相关舞蹈内容进行选择,要做到精挑细选,舞蹈内容必须要与教学的音乐内容相关,而且要考虑大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他们的心理特点,要借助舞蹈让课堂的情境更加活跃,以此促进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类似于《川江号子》这类反映船工辛苦劳作的情境的音乐欣赏,这部分作品表现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差甚远,所以学生也难以把握住音乐所展现出来的震撼场面,要让学生感悟音乐中的震撼情境,就应当收集与音乐相关的动作,然后再根据这些动作编排成舞蹈,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再次展现音乐中的场景,更好地表达出音乐的内容,也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这个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视觉冲击,增强音乐的感染力。这种情况往往在民歌的教学上使用较多,这类歌曲多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会有比较大的差距,而利用舞蹈就能够更好地缩小这些差距,也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
(三)舞蹈能够辅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音乐与舞蹈都有一定的节奏,音乐的节奏是音乐本身固有的重要部分[2],而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去展现节奏的过程。大学生无论是在感知能力还是情感表达能力上都已趋于成熟,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只是进行简单的演唱模拟教学或者是单纯的理论教学,缺乏肢体动作的加入,很多学生就会难以充分理解歌曲,也很难领悟到老师所传达的情感以及深层次的内涵,如此一来,音乐仅仅是某个维度上的知识,而学生也难以对音乐有更多的感悟和感知。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如果利用舞蹈进行教学设计,将音乐与舞蹈融合进教学设计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能夠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音舞结合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效果得到很好的加强,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构建一个更好的教学情境。
(四)运用民族舞蹈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音乐是人文发展的重要产物,而音乐课也不能忽略人文教学,也就是需要展现与音乐相关的文化,这一点在音乐课程相关标准里面也有提及。音乐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课堂更是提升自身文化视野和增强感悟欣赏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音乐课堂的相关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传递出来的文化知识,在审美能力上也能够有更好的提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歌教学是比较重要的板块,这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且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在进行民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对应的民族舞蹈,并且开展相应的舞蹈教学,让舞蹈元素和民歌实现融合,能够让学生感悟民歌所蕴含的丰富民族内涵,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感悟音乐中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学生的文化视野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宽。
随着从学龄前儿童直至研究生层面多个阶段的音乐教育不断完善和社会专业教育的互补,[3]舞蹈在音乐课堂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人们的重视,舞蹈的加入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舞蹈的过程中培养其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而如何将舞蹈应用于音乐课堂之上,这是众多音乐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舞蹈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往往比知识更加重要,这是创造知识的源泉,也是知识进化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独有的心理活动方式,纵使是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传统的说教式的音乐教学不能够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产生过多的影响,但是将舞蹈应用其中,利用舞蹈创编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进行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根据教授的音乐去创编舞蹈,并将其表现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 例如在进行傣族歌曲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傣族的风土人情和画面,当学生被这些画面所吸引时,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是集中的,而老师此时可将傣族舞蹈中的特色元素孔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开屏时孔雀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去尝试模仿孔雀的外形以及神态,学生的兴趣能够被迅速调动,而凭借着学生的丰富想象和感悟,可以创编出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并且结合音乐对这些动作进行结合展示,形成一段专属于自己的傣族舞蹈,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与音乐进行融合,实际上也是感悟音乐中的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模仿舞蹈动作贯穿评价氛围
任何人都喜欢表现自己,这是人类的特性,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舞蹈动作来进行歌曲的表现,也可以用舞蹈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课堂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老师也不要害怕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更不需要担心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探索的时候,会出现不好看的动作。作为老师,需要的是给学生一首乐曲,然后大胆地放手,让学生真实地去感受音乐的形象,并且大胆地将舞蹈动作融入其中,实现舞蹈的创编,也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像《噢,苏珊娜》这首美国歌曲的教学上,教学方式就应该有所改变,教师可以跟随音乐翩翩起舞,用优美的舞蹈动作,表现这首美国的乡村民谣。在舞蹈的过程中,老师是灵动的,也是跳得尽兴的,而学生在看到老师的舞蹈时,也会逐渐随着教师的动作而手舞足蹈,并且参与到舞蹈中去,课堂气氛也会越来越活跃。除此以外,老师在进行舞蹈的时候,也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带领全班一起进行舞蹈表演,老师走进学生群体之中,一方面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是鼓励学生参与到舞蹈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观察,也要对学生给予一定的评价,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创编适合这首歌曲的舞蹈,并且表现出来,老师进行评分,作为音乐课堂的平时成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利用舞蹈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舞蹈活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兴趣,而且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可以改变原有的音乐课堂理论教学的枯燥无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动力,舞蹈的律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韵律,而通过直观的教学,以舞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到欢乐的学习氛围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大学的音乐课堂,老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的歌曲、内容以及表现的情绪等,鼓励学生动起来,要为教授的歌曲创编出好看且合适的舞蹈动作。此时,学生会跟随着音乐舞动起来,也可以做着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在舞蹈编排结束以后,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舞蹈的汇报表演,也可以学生自己单独进行表演。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尽可能创造出表演的机会,让学生展现自我,以此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于舞蹈创编以及表演的兴趣,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除此以外,舞蹈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老师也要想方设法去创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求知欲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地深化学习,让自己在音乐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一段音乐,更可以是一个故事,这取决于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在音乐课堂上,老师要创设符合音乐情绪且优美的教学情境,要引导学生去体验所营造出来的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也要鼓励学生用舞蹈动作去尝试表现歌曲,让学生在一种轻松且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舞蹈属于一种综合艺术,而通过优美的动作表现音乐,能够让学生有不同的情感體验。而且通过舞蹈,学生能够与同伴和老师有更好的交流,也能够用这些动作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将学生引领到更精彩的音乐世界之中。
总而言之,音乐课堂的创新,是当下高校音乐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而将舞蹈融入音乐课堂之中,不仅能够给音乐课堂带来全新的活力,还能够给音乐带来蓬勃的生机。而音乐老师在教学时,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尽可能发挥出舞蹈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让舞蹈渗透进音乐课堂之中,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注释:
[1]崔玉洋:《以“适用性”为核心的舞蹈专业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音乐生活》2020年第11期,第83-85页。
[2]赵伊丽:《乐与舞——音乐对于舞蹈的意义》,《音乐生活》2018年第8期,第81-82页。
[3]赵瑞新、刘雨晴:《舞蹈教学中音乐节奏感的作用与培养方式分析》,《音乐生活》2020年第8期,第93-94页。
一、舞蹈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一)舞蹈的使用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如果只是简单的对音乐的理论进行教学,加上大学的课程相对紧张,所传输的知识较多,长此以往,学生会因为难以跟上教学的步伐而出现对音乐的厌恶感,学生会认为音乐课堂十分枯燥无味,也难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所以高校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需要引入部分比较有趣味的元素,并且要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让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生动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音乐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
舞蹈一直以来与音乐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它的加入能够增强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够让音乐的教学形式得到更好的创新,进一步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如果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一改以往刻板无趣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某一经典歌曲时,能够和学生进行更好的互动,适时的表演一段舞蹈,或者是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更喜欢这位老师,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爱上老师教授的课程。作为一名老师,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个人魅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模式。
(二)舞蹈能够增强音乐的情境表现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相对应的舞蹈融入歌曲之中,能够更好地增强音乐的情境表现,让音乐的画面感更加强烈,使得音乐知识不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会让音乐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在融入舞蹈元素的时候,老师需要对相关舞蹈内容进行选择,要做到精挑细选,舞蹈内容必须要与教学的音乐内容相关,而且要考虑大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他们的心理特点,要借助舞蹈让课堂的情境更加活跃,以此促进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类似于《川江号子》这类反映船工辛苦劳作的情境的音乐欣赏,这部分作品表现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差甚远,所以学生也难以把握住音乐所展现出来的震撼场面,要让学生感悟音乐中的震撼情境,就应当收集与音乐相关的动作,然后再根据这些动作编排成舞蹈,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再次展现音乐中的场景,更好地表达出音乐的内容,也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这个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视觉冲击,增强音乐的感染力。这种情况往往在民歌的教学上使用较多,这类歌曲多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会有比较大的差距,而利用舞蹈就能够更好地缩小这些差距,也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
(三)舞蹈能够辅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音乐与舞蹈都有一定的节奏,音乐的节奏是音乐本身固有的重要部分[2],而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去展现节奏的过程。大学生无论是在感知能力还是情感表达能力上都已趋于成熟,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只是进行简单的演唱模拟教学或者是单纯的理论教学,缺乏肢体动作的加入,很多学生就会难以充分理解歌曲,也很难领悟到老师所传达的情感以及深层次的内涵,如此一来,音乐仅仅是某个维度上的知识,而学生也难以对音乐有更多的感悟和感知。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如果利用舞蹈进行教学设计,将音乐与舞蹈融合进教学设计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能夠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音舞结合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效果得到很好的加强,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构建一个更好的教学情境。
(四)运用民族舞蹈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音乐是人文发展的重要产物,而音乐课也不能忽略人文教学,也就是需要展现与音乐相关的文化,这一点在音乐课程相关标准里面也有提及。音乐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课堂更是提升自身文化视野和增强感悟欣赏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音乐课堂的相关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传递出来的文化知识,在审美能力上也能够有更好的提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歌教学是比较重要的板块,这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且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在进行民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对应的民族舞蹈,并且开展相应的舞蹈教学,让舞蹈元素和民歌实现融合,能够让学生感悟民歌所蕴含的丰富民族内涵,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感悟音乐中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学生的文化视野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宽。
二、舞蹈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随着从学龄前儿童直至研究生层面多个阶段的音乐教育不断完善和社会专业教育的互补,[3]舞蹈在音乐课堂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人们的重视,舞蹈的加入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舞蹈的过程中培养其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而如何将舞蹈应用于音乐课堂之上,这是众多音乐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舞蹈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往往比知识更加重要,这是创造知识的源泉,也是知识进化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独有的心理活动方式,纵使是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传统的说教式的音乐教学不能够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产生过多的影响,但是将舞蹈应用其中,利用舞蹈创编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进行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根据教授的音乐去创编舞蹈,并将其表现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 例如在进行傣族歌曲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傣族的风土人情和画面,当学生被这些画面所吸引时,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是集中的,而老师此时可将傣族舞蹈中的特色元素孔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开屏时孔雀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去尝试模仿孔雀的外形以及神态,学生的兴趣能够被迅速调动,而凭借着学生的丰富想象和感悟,可以创编出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并且结合音乐对这些动作进行结合展示,形成一段专属于自己的傣族舞蹈,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与音乐进行融合,实际上也是感悟音乐中的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模仿舞蹈动作贯穿评价氛围
任何人都喜欢表现自己,这是人类的特性,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舞蹈动作来进行歌曲的表现,也可以用舞蹈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课堂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老师也不要害怕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更不需要担心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探索的时候,会出现不好看的动作。作为老师,需要的是给学生一首乐曲,然后大胆地放手,让学生真实地去感受音乐的形象,并且大胆地将舞蹈动作融入其中,实现舞蹈的创编,也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像《噢,苏珊娜》这首美国歌曲的教学上,教学方式就应该有所改变,教师可以跟随音乐翩翩起舞,用优美的舞蹈动作,表现这首美国的乡村民谣。在舞蹈的过程中,老师是灵动的,也是跳得尽兴的,而学生在看到老师的舞蹈时,也会逐渐随着教师的动作而手舞足蹈,并且参与到舞蹈中去,课堂气氛也会越来越活跃。除此以外,老师在进行舞蹈的时候,也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带领全班一起进行舞蹈表演,老师走进学生群体之中,一方面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是鼓励学生参与到舞蹈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观察,也要对学生给予一定的评价,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创编适合这首歌曲的舞蹈,并且表现出来,老师进行评分,作为音乐课堂的平时成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利用舞蹈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舞蹈活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兴趣,而且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可以改变原有的音乐课堂理论教学的枯燥无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动力,舞蹈的律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韵律,而通过直观的教学,以舞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到欢乐的学习氛围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大学的音乐课堂,老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的歌曲、内容以及表现的情绪等,鼓励学生动起来,要为教授的歌曲创编出好看且合适的舞蹈动作。此时,学生会跟随着音乐舞动起来,也可以做着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在舞蹈编排结束以后,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舞蹈的汇报表演,也可以学生自己单独进行表演。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尽可能创造出表演的机会,让学生展现自我,以此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于舞蹈创编以及表演的兴趣,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除此以外,舞蹈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老师也要想方设法去创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求知欲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地深化学习,让自己在音乐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一段音乐,更可以是一个故事,这取决于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在音乐课堂上,老师要创设符合音乐情绪且优美的教学情境,要引导学生去体验所营造出来的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也要鼓励学生用舞蹈动作去尝试表现歌曲,让学生在一种轻松且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舞蹈属于一种综合艺术,而通过优美的动作表现音乐,能够让学生有不同的情感體验。而且通过舞蹈,学生能够与同伴和老师有更好的交流,也能够用这些动作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将学生引领到更精彩的音乐世界之中。
总而言之,音乐课堂的创新,是当下高校音乐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而将舞蹈融入音乐课堂之中,不仅能够给音乐课堂带来全新的活力,还能够给音乐带来蓬勃的生机。而音乐老师在教学时,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尽可能发挥出舞蹈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让舞蹈渗透进音乐课堂之中,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注释:
[1]崔玉洋:《以“适用性”为核心的舞蹈专业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音乐生活》2020年第11期,第83-85页。
[2]赵伊丽:《乐与舞——音乐对于舞蹈的意义》,《音乐生活》2018年第8期,第81-82页。
[3]赵瑞新、刘雨晴:《舞蹈教学中音乐节奏感的作用与培养方式分析》,《音乐生活》2020年第8期,第93-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