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活动 培养学习兴趣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e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最大化地接受、理解基础知识并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让师生与课堂自然有机地融合,是我们一直探讨的教学问题.我们以“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将从教学目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与改进三方面谈谈对课堂活动设计的认识与心得体会.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活动;基本不等式
  一、教学目的
  不等式是一个工具,贯串整个高中数学,它不仅帮助我们解决有关函数、数列、解析几何、向量中的不等问题,而且在跨学科、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其中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最为广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节的要求是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本节基本不等式既是前面学习的运用,也是后面证明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一个重要工具,经常运用于实际问题,其推导、探究过程也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思想的应用.教师要加强不等式知识联系生活的教学引导,并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常见不等式问题(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线性规划)及不等式证明方法,对运用不等式求解最值问题有一定认识.而基本不等式的结构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应用十分广泛.本节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借助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探索基本不等式,掌握证明的过程,体会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条件、最值问题解题策略的建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探索精神,形成数学联系生活的数学观.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及其证明过程,掌握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条件;教学难点是在几何背景下抽象出基本不等式,建构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的解题策略.
  4.首尾呼应
  本节课开头通过买西瓜的生活实例,提出了问题:如果按老板的方法结账,陈老师是赚了还是亏了?课堂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基本不等式”,分析得出陈老师用老板的方法结账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所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的理论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使本节课的主题得以升华.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程知识难度不大,但地位重要,适合选择探究式教学方法.由两个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基本不等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弦图”的面积关系出发探究重要不等式,变形得出基本不等式,并从代数、几何两个角度证明基本不等式,引导学生归纳得出重要结论,并回应课前第一个引入提出的问题,首尾呼应,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数学无穷的魅力所在.随后进一步应用此结论解决函数最值问题,该环节设计的例题按梯度由浅入深,既有常规练习,也设计了变式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展示出解题规范,再交由学生独立思考、讲解思路,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师生共同总结出“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基本条件以及“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的结论,完成探究—证明—总结—应用的教学环节.
  教学思考与改进:
  (1)本节课的主要亮点体现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学生讲练结合.趣味引入实现跨学科知识串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让学生始终从数和形两方面加深对不等式的认识,给予充足时间让学生练习、展示,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点是基本不等式的探究推導,这个过程可适当留白给学生,给予一定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基本不等式的来源和特征,使他们在应用时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
  (3)例1的设置最好选择教材上“围筑篱笆”的应用实例,既引导学生回归教材,也能精练地突出基本不等式的两种常见应用模式.
  (4)公开课教学设计应突出重点亮点、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懂得适当地“取舍”,合理安排课堂容量,使课堂既充实也能应运自如,发挥空间大,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5)给学生解答或者演示几何画板时,不要变化(移动)太多,每种情况各(列举一种)演示一次就行了,干脆利索又清晰易懂.
  (6)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去探究基本不等式的由来、含义及变形,充分引导学生学会研究问题.教学中应突出研究方法和策略,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设计好教学环节和教学问题,并且要学会提有深度的教学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指的是5~6年级学生,年龄在11~13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的专注力、接受能力、思考能力已经比低年级学生有了较大的提升.经过1~4年级的数学学习,已经掌握了较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并且逐步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课堂注意力较为集中,并且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方面也逐步建立了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正确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便于进一步
高考中导数问题可谓是学生拉开区分度的分水岭.而含参的单调性的讨论问题是重中之重.单调性的问题讨论清楚了,那么极值最值等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依据:在定义域范围内,由导数大于0解得的x的区间为函数的增区间;由导数小于0解得的x的区间为函数的减区间.  常见的分类标准有哪些呢?一般的含参的函数单调性的讨论常见的分类标准有:  1.函数类型;2.开口方向;3.判别式;4.导数等于
【摘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教师作业批改这个环节.作业批改应该被当作新课改的关键研究内容来进行优化和改善,应该打破传统的作业批改形式,帮助每一位数学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根据新课标下数学作业分析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作业批改;新课标;数学作业  作业批改属于初中阶段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作业批改的形式对学生
【摘要】 本文从数学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计算方法进行阐述,描述所用到的数学工具.思想方法以及技巧,熟悉该领域的数理方法,为学习更高级的经济学理论打下基础.  【关键词】数学方法;全要素生产率;应用  1 引 言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研究,除了知道它的具体含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计算它.这个问题目前仍然可以讨论,比如对于国内TFP增长率的估算存在分歧,不同学者之间测算结果大
【摘要】线上教学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据调查显示,互动不充分及形式单一是线上教学的主要问题,数学学科的线上复习课互动更为欠缺.“一次函数复习”一课借助希沃等技术手段,改革教学过程,即时评价反馈,创新线上三方互动方式,有效突破线上教学互动难点.  【关键词】三方互动;线上;复习课;一次函数复习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型教学软件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复习课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度认识和彻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全面与否.大多数教师认为,复习课就是重复旧知,授者无趣,闻者乏味,易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笔者认为,復习课要切中学习要点,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适度地拓宽教学,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向能力有一种质的变化.同时,选编的范例要具备良好的示范性和前瞻性,最终体现复习课的教
【摘要】课程整合主要是指课程内容与课程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整合,也可以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开展课程整合,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进一步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益,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高效融合.科学的单元整合教学方案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和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摘要】初中数学习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能力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统计概率”为例,通过习题的精心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感受数据收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进而提升数据分析能力,看到文字背后所隐含的与数据相关的信息,探索事物的本质.在设计数学习题时立足于学生年龄特征及当前所具有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创造力的提升、思维的培养来落实学生的
【摘要】  所谓“广泛地获取”是指从多方位进行对比后获取教学方式,用多种形式获取对概念的理解.“深度地教学”则是指不仅要得到教学结论,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本质.要想做到深度地“教”与“学”,就要做到教学用具的广泛获取,教学生成的广泛获取,概念表象的广泛获取.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概念教学;平行与垂直  “平行与垂直”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它是建立在学生认
【摘要】本文以2018年江苏高考数学卷19题为实例进行剖析,指出解题可改进之处,期望为改进高考解题思路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解题探究;江苏高考;数学  一、案例呈现  二、原題思路剖析  本题是一道运用新定义,考查考生对导数知识应用能力的新题型.这类题一般会设置阶梯形小问,用来引导考生理解新定义,最后一小问是此类问题的重点.故本文接下来重点分析第(3)问.  (一)对解题思想的理解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