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到高校外语教学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一代代人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处于黄河流域的山西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山西当地高校的英语教学偏重以西方国家的人文、历史、经济、科技等内容进行语言知识传授,英语课程中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力度比较弱。本文就高校英语教学融合非遗文化内容进行了价值探讨,并对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从文化意识、内容形式等方面融入非遗文化元素展开研究,目的是在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本土非遗文化保护和宣传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对外交流打好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山西非物质文化传播推广;教学途径研究
  【作者简介】许晓晴,晋中信息学院。
  一、外语教学中融合非遗文化教育的意义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近年来语言学界有关语言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很多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学习者在熟知母语文化和熟练掌握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具有很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不论方法多么卓越,形式如何丰富,其目的是将语言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思想与信息的交流。
  《大學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大学生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的学习目的是通过语言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知识,灵活运用英语语言技能进行交流。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功底、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将是求职者的一项必备能力。
  山西高校学生来自全国,但是超过半数学生来自山西本省和邻近省份,他们对山西文化并不陌生,有亲切感但是认知层次不高。在外语学习中让学生接触山西非物质文化,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在英语语境中认知山西非物质文化有助于提升本土文化凝聚力,一来学习了英语知识的运用,二来提升了学生在文化认知基础上的文化归属感。以山西面食文化为例,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为世界饮食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日本面食、韩国面食,越南面食等其他国家面食中都可以看到山西面食文化的影响。学生通过感受山西面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发展,能够由内而外地激发出满满的文化自信。时代虽不断更迭革新,但面食文化在现代社会是人们必不可缺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味道未被遗忘,反而发展壮大起来,生存空间宽广。将本土非遗文化纳入高校外语教学,为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提供了重要参考。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能够以切合本土的文化元素进行语言运用,同时提升了对本土非遗文化的体悟。将山西独有的非物质文化纳入山西当地高校教育体系中,是对本土非遗文化的有效保护,是拓展本土非遗文化传承路径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提高非遗文化传承效果的有力保障。大学生作为吸收新事物能力快、求知欲强、文化基础好的高素质群体,是我国非遗文化传承的主力军。特别是通过外语学习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明显增进学生对国内外文化的理解,促使国内外文化交流朝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英语课堂中非遗文化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笔者在多年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除了英语课程,往往会按照自身喜好从时下流行的英文歌曲、影视作品等文化元素中寻找资源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输入很少,非遗文化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是割裂的,他们几乎不能用英语正确地表述本土非遗文化。西方文化的确对我国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冲击影响,语言技能可以“拿来主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是对外语言交流必须以民族文化为背景,而本土非遗文化是一个能体现交流者价值的领域,语言学习者非但不能遗忘本土非遗文化,而应该对此予以重视。
  学生在多年应试教育体系下已经形成了以考试为导向的思维定式,学生对于本土非遗文化或者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考而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即便进入大学依然存在以应付各种考试为目的、怀着准备考试的心态学习的情况,这种功利的态度不利于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大学英语教师自然也受到自身专业局限性的影响,对我国非遗文化的研究不深,甚至对传统节日、风俗、礼节等文化元素完全不知晓。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很难做到中西合璧,即既对欧美文化深入讲解,又能在对比中传播中国非遗文化。教师队伍需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学习研究,增强运用外语来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
  目前大学英语的线上线下教学多从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方面取材,这样的长期训练使学生自然对欧美文化了解越来越多,是在缺席中国文化输入的课程中,学生会渐渐忘记以前识记的中国文化知识,更别说宝贵的中国非遗文化,甚者有学生在分辨中外文化元素中会因缺乏中国文化知识储备而产生混淆。
  另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英语运用能力,但是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考核比例很低。所以在多重因素的制约下,大学英语教师对中国非遗文化的了解与研究是不足的。
  三、非遗文化传播与英语教学相融合途径研究
  受地域因素影响,我国很多非遗文化传播缓慢,会有很多教师未知的非遗文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营,有责任和义务去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工作。高等院校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展非遗文化教育工作,譬如定期请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院做报告,或建立院校非遗文化工作室,让一线教师充分领略非遗文化,接受本土传统文化熏陶,提高非遗文化综合素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遗文化的传播是一项重要而有难度的任务。将非遗文化纳入英语教学体系中,不仅需要教师选择合理的非遗素材,且需要与所讲英语教材内容相结合,在传授西方语言文化知识过程中巧妙地帮助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有一定的认识理解。以山西面食文化为例,面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文化底蕴浓厚、形式丰富、易于体验的特点,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山西地势复杂,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山西人民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过程中让简单的白面变成了丰富多样的面食,这正体现了山西人勤劳、勇敢、不服输、朴实的精神。所以将面食文化内容纳入英语教学需以“以人为本,德行兼备”为首要出发点,这样选编的面食文化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而且利于学生增加对本国文化的学习热情。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吸收运用能力,采取中西文化内容对比、情景化训练对学生的对外交际能力进行多重演练,从而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在大学英语整个教学阶段可以根据实际英语教材结合本土不同类型的非遗资源进行融合讲解。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我国非遗文化元素的目的是保护和宣传传统文化,所以教师要在把控好非遗文化数量和难度的前提下,将所选非遗内容与英语教材内容相结合,带领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内容、形式、内涵等进行对比学习,引导学生进行非遗文化通识教育。教学的主线仍然是练就学生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练就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在讲述非遗内容时要注意让学生积累中国文化词汇量,掌握标准的翻译方法。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求知能力,教师在非遗内容、问题延伸方面要做好把控。面对大一新生,难度不宜高,以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為主。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非遗文化资源,这有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进入大三以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结束英语课程学习,而出于考研或就业目的,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就此停止英语学习,此时学生对于社会认识、个人发展有了进一步思考,对外语的学习会考虑文化层面的价值,那么学生结合个人所学专业、家乡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学习、研究、对外传播,是一条有现实意义的路径。而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将相应的非遗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引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内容形式、内涵意义等作出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本土文化情怀,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同时教师可以建议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倾向于本土非遗文化相关研究。总之,在学生各个学习阶段,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本土非遗文化思考学习习惯,在潜意识中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当新一代青年有机会对外交流时,学习民族文化的意义就会被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
  大学英语学习课时有限,要想把非遗文化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还需要各方做很多工作。可喜的是,笔者所在学院已经在非遗文化保护和发展上迈出了关键的步伐,学院已成立了形意拳研究中心,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增添了传统武术模块,并聘请了形意拳传承人为指导老师,面向全校学生传授形意拳课程。在形意拳传承人大力支持下,学院深入形意拳理论研究,编纂了形意拳教程。学院一来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图书馆购入了非遗文化相关书籍和杂志,为全校师生展开非遗文化研究学习建立了快速通道;二来将主持太谷区非遗文化展示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工作,让非遗文化融入学院教学实践,形成独到的办学特色。
  高等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任何专业方向的学生都应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以外国语为主修专业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外国语方向的文化知识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本国文化的学习程度有可能仍停留在高中水平,教师不能片面的引导学生重视西方文化而忽略本国文化的学习。中国是文化大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有责任将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我国有不少非物质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多方面冲击影响而面临失传的可能,高校承担着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领域研究的责任,高校英语教学要抓好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工作,探索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且中西合璧的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蝶,陈曦.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外语教学[J].人民论坛,2019 (11):134-135.
  [2]姜楠楠.山西面食文化传承与品牌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毛晓莹,夏兰.论英语教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作用[J].内江科技,2017(11):47-49.
  [4]孙跃进.让山西面食走向世界[J].大众标准化,2016(7):20-22.
  [5]万鹏飞.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文化缺失与国家文化安全[D].齐齐哈尔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教学理念倡导教师打破傳统教学观念,对学生展开素质教学,在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良好维护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随着我国在国际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是随之提升,在一些地方甚至在幼儿教学阶段就对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语言性学科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拓展知识水平、打下良好语言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强
【摘要】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最明显的表现是掌握的词汇量远远达不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入学要求。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和联想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单词的识记上更有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组成要素和构图形式,希望对英语单词教学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职英语;单词教学  【作者简介】春梅(1982-),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蒙古族,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
【摘要】 学科整合就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对师生都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这种要求并非面向具体的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本节课是一节食物主题的复习课,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学科整合的基础上,通过“玩”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整合;思维品质;玩式学习;评价方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作为国际交流中重要语言工具的英语,在我国的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其英语专业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逐渐开始应用文化体验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就探究文化体验教学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体验教学;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影响  
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原因,由于初中学生具有好新奇、好追问、好探索的心理特点,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生动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地理课的质量。基于这一点,笔者进行了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这种方
【摘要】当前阶段,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多元化、丰富化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还需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有效落实与培养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时期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展开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创新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成了日常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双方的相互沟通,会在这种无意识的交流中提升英语的表达能力,提升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互动交流;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娴,苏州市新庄小学校。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对于孩童英语的学习逐渐成为了国家教育制度的重点。于英语而言,它具有操作性强、使用范围广的特点。加强师生之间的活动交流对于提升学生的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加,高校学生思想意识受到的冲击正在不断加大,英语教学受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师们必须关注的内容。本文简要阐述如何通过完善教学内容、调整组织方式、巧妙融入课堂、注重课后活动实现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以期能够为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思政元素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教学开始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桎梏,尝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际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流相关的学科,不仅需要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注重书面知识点的教学,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听力与口语方面的训练。但在日常的英语课程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常常忽略这一点,导致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无法与社会期待相匹配。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尝试制
【摘要】本文就高校《英语语音》课程在开设时间、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以期有助于该课程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英语语音;时间;教材;教学方法;建设;发展  【作者简介】孙琪,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音》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在长期的《英语语音》实践教学中,笔者积累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英语语音》课程在教与学方面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