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成为识字教学的助推器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396104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但在目前中小学校写字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思想上不重视,忽视正常的写字教学;老师、家长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严,导致不少的中小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写的字龙飞凤舞,潦潦草草,不像字形。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写字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形成。在这种现状下,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一、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
  1.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识字教学一直以来以抄写和默写作为主要手段,不少教师要求学生每天抄写或默写一定量的汉字,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不但没有让学生把该认、该记的汉字认清,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2.目标层次不清
  汉字学习的层次目标,从认读、书写到应用,越来越高。学生认读的汉字越多,笔画就越多,越复杂,其中包含的内容也就越多。传统的识字教学层次模糊,更多地注重汉字的默写,很难让学生同时拥有形象记忆和思维,造成从形象认读到抽象识记的脱节,无形中形成了强记——默写——厌学——不懂的怪圈。
  二、多媒体辅助识字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辅助识字教学,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起来,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小学识字教学形式。相比传统的识字教学,它有着显著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因为年龄特点,小学生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耳闻目睹后,只是表象记忆,概念并未完全形成,此时强迫他们识字,只能是“硬写、死记、早忘”。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为我们揭示了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要热爱学习的道理。多媒体辅助识字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充分发挥小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教师应运用多媒体等多种声光电手段,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游戏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重复的简单机械记忆变成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活动,变学生原有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真正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2.有利于正确辨析字形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要从过去的课堂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低年级儿童的语文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很多汉字区分不清的情况。常用字有3500个之多,音同形异、形近意远、音形难辨的汉字也很多,小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只注意大概轮廓,而分不清细微处的差别,诸如“己”和“已”、“元”和“云”等一类汉字。在上课时,我运用投影来给这些字更换偏旁,给容易写错的字建立“易写错字库”来帮助学生区别辨析,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增强,效果颇佳。
  3.有利于实现整体识字
  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直接体现,而这四者不是单一、独立地存在。多媒体辅助识字用声音和图像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立”起来,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同时,识字教学的过程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当老师或学生诵读时,眼睛所感知到的文字、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因此,通过多媒体辅助的方法直接进行识字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读水平比较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先图、再字、后意”的顺序,使学生先形成感性认识,再形成理性认识,最后形成整体概念,熟记字形和字义。如教“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时,先出示两幅主题为“波浪滔天”的画面,在学生对画面有了初步感知后,出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两个词,再讲解其含义,区别“滔”与“涛”的意思,并配合海浪声,让学生边观察,边朗读,边理解,边记忆。这样很快便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不但区别了两个字的含义,同时还加深了对字形的认识。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使识字教学的难度大为降低。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在突破语文教学的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只有让老师、学习者的头脑与课文内容进行相互碰撞,产生火花,促进师生交流,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互动教学十分重要,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地投入到文本阅读之中。教师要善于调节教学生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使得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有效提高授课效率。  一、巧妙设疑,艺术引导  在进行互动的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设置一些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十分巧妙
前言:文言文教学许多时候“死于章句,废于清议”,那么,怎样进行文言教学呢?“三读”——“以读代讲,赏议结合”我觉得是一条可行之路,“代”不全是“代替”。另外,文言距离现代学生毕竟久远,如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热情,学习效果肯定不好。所以,把刻板枯燥的文言用一种“玩”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调动学生,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本节公开课就是“以读代讲,文言玩出新意思”的尝试。  教学设计  本课我力求营造一个
期刊
何为语文意识?百度网上的解释是“言语本身的价值存在”,需要从语境、整体等关系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由此可见,语文有着悦耳的声响、美丽的色彩、诱人的味道、温柔的触觉和适宜的温度。应该在追求语文的“言”和“意”高度统一的过程中,营造自由活泼的氛围,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从而构建灵动而有趣味的语文课堂。  一、“学”得欢畅,牧养更自在  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本质,其中体现着对学生生命价值和人
孙绍振指出:“许多时候,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我们都不知道要讲些什么。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有难度的,大讲特讲,有时更无谓地制造难度,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白白浪费了自己和学生的生命。”  孙绍振先生《名作细读》一书的扉页上还有这样一段话: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
一、活动构思  语文就是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之一。“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语文学习的途径并不仅仅是封闭的课堂教学,语文学
期刊
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时,要对教情和学情展开多重调查研究,以提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布设明确任务、优化活动形式、接轨学生生活,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活动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顺利完善学生学习认知,打造综合性学习高效课堂。  一、布设明确任务,创设综合性学习环境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时,
期刊
近年来,小班化教学的理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引发人们的思考。小班化的教学模式,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因此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个性发挥,启迪学生的智慧碰撞,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让学习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我们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构建和谐、民主、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阶梯目标,因材施教  小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置时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为引导学生展开多元自主学习,以自读、自问、自思为基本实施手段,对阅读文本展开探究性阅读学习,可以顺利构建学习主体认知思维体系,形成重要学力和思想成长力。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提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设置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要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的,围绕课文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对文本的感悟,更为深刻地把握文章主旨。  一、全局性提问,感知整体  要想更好地品悟文本,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广度,教师可以设置全局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升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将其作为语文知识训练的手段,注重讲解,忽视学生自主感悟;注重写背,忽视诵读品味。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古诗词的教育价值,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解决策略,以期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文化内涵。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