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很多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走出校园、引入社会资源,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常见的模式包括学习考察、调查研究、志愿服务、合作共建等。但是,在这种活动繁荣发展的同时,受到社会教育理念滞后、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社会环境不够成熟等因素制约,一部分活动存在着走马观花、后继乏力的问题。要改变目这种状况,使得高校党建社会项目可持续、可发展,必须建立高校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在需求、资源、人才、评估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高校党建社会资源模式制约因素机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党员群体特征的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传统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模式逐渐面临吸引力不足、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转变功能定位、创新组织方式、改变活动模式,从而提升组织活力,成为党的建设面临的难题。
引入社会资源是化解这一难题的有效举措之一。多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扩展,即扩展了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扩展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扩展了服务的外延和内涵。首先,让基层党组织走出校园办活动,改变了党支部传统的读书、看报、开会学习的活动方式。党支部可以选择参观、调查、志愿服务等多种多样的组织生活方式,从而丰富了内容和形式。其次,让更多师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能够有效地拓宽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搞活学习形式,从而提高学习的效能。然后,高校师生走出校园的同时也给社会弱势群体带去了关爱,向社会传播了新的发展知识,为高校服务社会增添了新的内涵,也有助于培养师生服务社会的理念。这样的活动方式有助于提升组织生活质量,提高组织生活参与率,进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更好地推动这种模式的发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梳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引入社会资源的相关机制。
一、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的现有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走出校园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已经从最初的参观考察,发展到了调查研究、志愿服务、合作共建等丰富多样的形态。根据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的频率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目前的合作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学习考察、志愿服务和合作共建等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具有不同的运作特点和活动规律。
1.学习考察模式
学习考察模式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引入社会资源活动中最为普遍的方式。从活动的深度讲,学习考察模式还可以被分为参观考察和调查研究两种类型。以北京大学为例,参观考察是基层党组织利用社会资源,改进组织活动吸引力的最初形式,也是最为常见的模式。2006年,北大启动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工作以来,共有1169个项目得到了批准,其中30%多是参观考察类。其中,既有参观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西柏坡、红旗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也有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馆等文化教育基地的,还有考察北京现代企业、大成律师事务所、韩村河等具有行业特色党建工作的。
调查研究类一般是党员带着社会关怀,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某一主题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田野调查,形成一定的研究报告。这种活动很好地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学习实践结合了起来,是近年来比较鼓励的一种模式。以北京大学为例,城市与环境学院2012级博士生党支部的北京市基层文化站调研、元培学院2011级本科生党支部香山街道观察日记、深圳研究生院2011级环工党支部公共学习场所照明情况调查等项目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学习考察模式的活动,无论是学习、考察,还是再深一步的调查、研究,都表明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师生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渴求和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关爱,但缺点是这种学习模式与社会互动的深度不足,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2.志愿服务模式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选择。
在北京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历久弥新。1918年,在老校长蔡元培的启迪和支持下,以邓中夏、廖书仓等为核心的北大学生团体组建了“平民学校”和“平民教育讲演团”,旨在用北大人的学识和努力“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如今,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北京大学各级基层党组织中蓬勃发展。2006年,北京大学恢复平民学校,活动由工会牵头,一批北京大学的师生志愿者走上讲台、走近外来务工人员,帮助他们学习知识、融入城市。2012年,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牵头启动“春燕行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在春节期间探访慰问空巢老人,如今已举办了五年。一些院系级党组织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培养了较为固定的帮扶对象,例如,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党委与无偿代养代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太阳村建立了联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的志愿者们长期为校内师生提供电脑技术支持。一些党支部也形成了长期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例如,政府与管理学院2009级博士生党支部的中关村流动党员系列培训。还有一些党支部会不定期地举办打工子弟学校支教、留守儿童帮扶、社区义诊等志愿服务项目。在北京大学历年获批的基层党建创新立项中,志愿服务类的活动占到了10%以上,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志愿服务模式的活动,直接服务于社会中有需要的群体,有助于培养师生党员的服务理念,是新时代对高校党员的一种实践检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3.合作共建模式
合作共建模式在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中出现较晚,但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北京大学为例,近年来有多个基层党组织开展了与城市街道、农村社区、中小学、企业、新型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共建活动。其中,以2006年至今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九道弯社区三方党组织共建最为典型。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该项目的发展。同年,该项目荣获北京市创先争优理论与实践优秀项目。 合作共建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双赢”。以上述项目为例,企业和社区在师生的帮助下宣传环保知识、修正发展模式,而学生在承担企业和社区的项目中锻炼实践能力、增长工作本领,教师也在其中更清楚了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合作共建模式,最易接近国际上最新的服务理念,即“服务学习”。所谓“服务学习”,是指一种以服务者为中心,将服务过程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服务者在服务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在反思中进一步识得未来所需知识,同时形成社会责任感。”因为深度的教育效果,合作共建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欢迎。
二、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的制约因素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纷纷引入社会资源改善组织生活质量,提高组织活力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一部分类似的活动存在走马观花、后继乏力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亟待发展的社会教育理念、亟待健全的管理机制和亟待完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
1.亟待深入发展的社会教育
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围绕中心抓党建”,高校党建工作必然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从广义上说,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是为了更好地补充和完善社会教育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但也出现了一部分师生在象牙塔里故步自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让师生走出校园,目前多数引入社会资源的高校党建项目基本停留在这一初级阶段。如果只是将社会资源作为课堂教育的素材补充,那么,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农村、工厂等社会场所,再加上一些讲解和交流,这一目的基本能够达到。
但是,社会教育的目的远不至于此。社会教育是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以公共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个体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经验性体验为特点,以个体社会性发展为主要内容。通过“参与”和“体验”使被教育者实现知识积累和观念认知,是社会教育的特征。如果没有广度和深度,社会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引入社会资源的高校党建工作要想深入发展,首要的任务是让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广大党员重新认识社会教育的理念。
2.亟待系统健全的管理机制
引入社会资源的高校党建工作,多以项目的方式存在。一般而言,比较健全的项目管理体制应该包括申报、审批、运行、结项、评估等环节。同时,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相关单位应该配备专业的人力和充足的物力。但是,在北京大学多年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校引入社会资源的党建项目管理,存在着五个的问题。一是项目审批的因素不够全面,往往更注重项目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而对项目的可行性、持续性分析不够。二是项目运行环节的管理薄弱,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机制。三是项目评估环节的主体不够全面,一般只包括学生、教师等参与者和旁观者,没有将社会服务或调查的对象纳入评估范围。四是专业的社会服务指导老师人才匮乏,现有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因时间或知识所限,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五是只利用高校现有的党内资源,不足以保证深入的社会服务工作在基层党建中普遍开展。
3.亟待逐步完善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的专项投入,各地大兴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教育设施。社会教育的场所得到了大力发展,为高校走出校园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随着社会建设的加强,大众观念的转变,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蓬勃发展,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提供了更多可能。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社会环境还有待完善。一是各种学习场所还存在讲解不规范的问题。一些地方的讲解人员将传说当作历史,以八卦吸引眼球。我们应该鼓励科学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的学习精神,让党员走出去前多做功课,以达到正面有效的学习效果。二是我国志愿服务的环境还不规范。虽然我国的志愿服务涉及了社区建设、扶贫、大型活动、环保、海外援助、抢险、慈善等多个领域,但是,服务领域有待拓展、服务对象和内容不够明确、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训、保障、评估、激励等)有待提升、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整体的发展水平。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最大的困惑莫过于社会有需要,但无需求。如果社会组织不能明确地提出需要提供服务的具体需求,高校志愿者在开始时将面临无所适从的局面。
三、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的机制构建
要改变目前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项目走马观花、后继乏力的问题,使得项目可持续、可发展,必须建立高校与社会的互动机制。
1.寻找高校和社会双向需求
需求是存在的根本原因。美国专家保罗杰、伊尔斯利在分析美国人参加志愿服务动机时指出,在美国那样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却有那么多的人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原因之一是“志愿者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东西”。美国人普遍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现理想与抱负、显示自己才能、扩大社会交往、积累工作经验或者赢得社会尊敬的重要场所和途径。引入社会资源的高校党建项目要想持续存在,首先必须寻找到高校和社会双向需求的契合点。这项规则对于志愿服务、合作共建等深入项目来说,尤为重要。对高校而言,最大的需求是扩展教育资源,更好地培养人才。对社会组织来说,最大的需求是扩展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大众。因此,如何将高校的教育需求与社会的服务需求结合起来,在社会服务中教育师生,服务大众,培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2.促进高校与社会资源共享
合作是为了共赢。高校和社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引入社会资源的党建项目顺利发展。一方面,高校是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聚集的地方,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高校师生可以提供需要体力的志愿服务,更可以提供需要专业知识的志愿服务。以北京大学为例,支教、义诊、环保宣传、法律援助等都是经常开展的项目。另一方面,社会资源丰富多样。实践出真知,高校师生最为缺乏的是实践的场域,这一场域有赖于社会组织提供。理想的状态是,在高校师生实践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得益于高校的优势资源而有所进益,高校得益于社会的丰富资源实现实践育人。
3.探索高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跨界的项目离不开符合双方要求的人才,因此必须探索高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立高校党建社会项目专家队伍,从校内外相关领域选拔与项目内容相关的理论专家和实践专家,以便指导项目开展。二是建立高校党建社会项目导师队伍,在教师、辅导员、社会人士中发现和培养一批可以参与项目、跟踪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实施体验教育的导师。三是建立岗前培训制度,项目实施前对党员进行工作要求、专业知识以及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行。
4.建立高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项目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在高校党建社会项目的评估过程中,社会组织不发声或不能有效地发声,这种局面必须改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管部门应该建立相对全面的评价体系,将参与者、旁观者、专家、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等都纳入项目的评估过程,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项目的实施效果,以促进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工作的良性运作。
参考文献:
[1]丁元竹.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的精髓[J].人民论坛,2008,(08).
[2]许瑞芳.从“社区服务”到“服务学习”:教育蕴涵在服务中拓宽——美国服务学习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10).
[3]龚超,尚鹤睿.社会教育概念探微[J].浙江社会科学,2010,(03).
[4]佘双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与内涵[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5]吴江.1994-2007中国志愿服务的文献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
[6]周明宝.高校学生党建社会化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1,(01).
[7]高嵘.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其借鉴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10,(04).
高校党建社会资源模式制约因素机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党员群体特征的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传统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模式逐渐面临吸引力不足、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转变功能定位、创新组织方式、改变活动模式,从而提升组织活力,成为党的建设面临的难题。
引入社会资源是化解这一难题的有效举措之一。多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扩展,即扩展了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扩展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扩展了服务的外延和内涵。首先,让基层党组织走出校园办活动,改变了党支部传统的读书、看报、开会学习的活动方式。党支部可以选择参观、调查、志愿服务等多种多样的组织生活方式,从而丰富了内容和形式。其次,让更多师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能够有效地拓宽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搞活学习形式,从而提高学习的效能。然后,高校师生走出校园的同时也给社会弱势群体带去了关爱,向社会传播了新的发展知识,为高校服务社会增添了新的内涵,也有助于培养师生服务社会的理念。这样的活动方式有助于提升组织生活质量,提高组织生活参与率,进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更好地推动这种模式的发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梳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引入社会资源的相关机制。
一、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的现有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走出校园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已经从最初的参观考察,发展到了调查研究、志愿服务、合作共建等丰富多样的形态。根据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的频率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目前的合作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学习考察、志愿服务和合作共建等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具有不同的运作特点和活动规律。
1.学习考察模式
学习考察模式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引入社会资源活动中最为普遍的方式。从活动的深度讲,学习考察模式还可以被分为参观考察和调查研究两种类型。以北京大学为例,参观考察是基层党组织利用社会资源,改进组织活动吸引力的最初形式,也是最为常见的模式。2006年,北大启动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工作以来,共有1169个项目得到了批准,其中30%多是参观考察类。其中,既有参观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西柏坡、红旗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也有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馆等文化教育基地的,还有考察北京现代企业、大成律师事务所、韩村河等具有行业特色党建工作的。
调查研究类一般是党员带着社会关怀,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某一主题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田野调查,形成一定的研究报告。这种活动很好地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学习实践结合了起来,是近年来比较鼓励的一种模式。以北京大学为例,城市与环境学院2012级博士生党支部的北京市基层文化站调研、元培学院2011级本科生党支部香山街道观察日记、深圳研究生院2011级环工党支部公共学习场所照明情况调查等项目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学习考察模式的活动,无论是学习、考察,还是再深一步的调查、研究,都表明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师生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渴求和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关爱,但缺点是这种学习模式与社会互动的深度不足,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2.志愿服务模式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选择。
在北京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历久弥新。1918年,在老校长蔡元培的启迪和支持下,以邓中夏、廖书仓等为核心的北大学生团体组建了“平民学校”和“平民教育讲演团”,旨在用北大人的学识和努力“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如今,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北京大学各级基层党组织中蓬勃发展。2006年,北京大学恢复平民学校,活动由工会牵头,一批北京大学的师生志愿者走上讲台、走近外来务工人员,帮助他们学习知识、融入城市。2012年,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牵头启动“春燕行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在春节期间探访慰问空巢老人,如今已举办了五年。一些院系级党组织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培养了较为固定的帮扶对象,例如,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党委与无偿代养代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太阳村建立了联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的志愿者们长期为校内师生提供电脑技术支持。一些党支部也形成了长期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例如,政府与管理学院2009级博士生党支部的中关村流动党员系列培训。还有一些党支部会不定期地举办打工子弟学校支教、留守儿童帮扶、社区义诊等志愿服务项目。在北京大学历年获批的基层党建创新立项中,志愿服务类的活动占到了10%以上,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志愿服务模式的活动,直接服务于社会中有需要的群体,有助于培养师生党员的服务理念,是新时代对高校党员的一种实践检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3.合作共建模式
合作共建模式在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中出现较晚,但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北京大学为例,近年来有多个基层党组织开展了与城市街道、农村社区、中小学、企业、新型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共建活动。其中,以2006年至今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九道弯社区三方党组织共建最为典型。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该项目的发展。同年,该项目荣获北京市创先争优理论与实践优秀项目。 合作共建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双赢”。以上述项目为例,企业和社区在师生的帮助下宣传环保知识、修正发展模式,而学生在承担企业和社区的项目中锻炼实践能力、增长工作本领,教师也在其中更清楚了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合作共建模式,最易接近国际上最新的服务理念,即“服务学习”。所谓“服务学习”,是指一种以服务者为中心,将服务过程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服务者在服务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在反思中进一步识得未来所需知识,同时形成社会责任感。”因为深度的教育效果,合作共建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欢迎。
二、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的制约因素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纷纷引入社会资源改善组织生活质量,提高组织活力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一部分类似的活动存在走马观花、后继乏力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亟待发展的社会教育理念、亟待健全的管理机制和亟待完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
1.亟待深入发展的社会教育
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围绕中心抓党建”,高校党建工作必然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从广义上说,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是为了更好地补充和完善社会教育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但也出现了一部分师生在象牙塔里故步自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让师生走出校园,目前多数引入社会资源的高校党建项目基本停留在这一初级阶段。如果只是将社会资源作为课堂教育的素材补充,那么,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农村、工厂等社会场所,再加上一些讲解和交流,这一目的基本能够达到。
但是,社会教育的目的远不至于此。社会教育是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以公共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个体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经验性体验为特点,以个体社会性发展为主要内容。通过“参与”和“体验”使被教育者实现知识积累和观念认知,是社会教育的特征。如果没有广度和深度,社会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引入社会资源的高校党建工作要想深入发展,首要的任务是让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广大党员重新认识社会教育的理念。
2.亟待系统健全的管理机制
引入社会资源的高校党建工作,多以项目的方式存在。一般而言,比较健全的项目管理体制应该包括申报、审批、运行、结项、评估等环节。同时,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相关单位应该配备专业的人力和充足的物力。但是,在北京大学多年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校引入社会资源的党建项目管理,存在着五个的问题。一是项目审批的因素不够全面,往往更注重项目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而对项目的可行性、持续性分析不够。二是项目运行环节的管理薄弱,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机制。三是项目评估环节的主体不够全面,一般只包括学生、教师等参与者和旁观者,没有将社会服务或调查的对象纳入评估范围。四是专业的社会服务指导老师人才匮乏,现有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因时间或知识所限,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五是只利用高校现有的党内资源,不足以保证深入的社会服务工作在基层党建中普遍开展。
3.亟待逐步完善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的专项投入,各地大兴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教育设施。社会教育的场所得到了大力发展,为高校走出校园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随着社会建设的加强,大众观念的转变,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蓬勃发展,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提供了更多可能。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社会环境还有待完善。一是各种学习场所还存在讲解不规范的问题。一些地方的讲解人员将传说当作历史,以八卦吸引眼球。我们应该鼓励科学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的学习精神,让党员走出去前多做功课,以达到正面有效的学习效果。二是我国志愿服务的环境还不规范。虽然我国的志愿服务涉及了社区建设、扶贫、大型活动、环保、海外援助、抢险、慈善等多个领域,但是,服务领域有待拓展、服务对象和内容不够明确、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训、保障、评估、激励等)有待提升、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整体的发展水平。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最大的困惑莫过于社会有需要,但无需求。如果社会组织不能明确地提出需要提供服务的具体需求,高校志愿者在开始时将面临无所适从的局面。
三、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的机制构建
要改变目前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项目走马观花、后继乏力的问题,使得项目可持续、可发展,必须建立高校与社会的互动机制。
1.寻找高校和社会双向需求
需求是存在的根本原因。美国专家保罗杰、伊尔斯利在分析美国人参加志愿服务动机时指出,在美国那样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却有那么多的人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原因之一是“志愿者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东西”。美国人普遍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现理想与抱负、显示自己才能、扩大社会交往、积累工作经验或者赢得社会尊敬的重要场所和途径。引入社会资源的高校党建项目要想持续存在,首先必须寻找到高校和社会双向需求的契合点。这项规则对于志愿服务、合作共建等深入项目来说,尤为重要。对高校而言,最大的需求是扩展教育资源,更好地培养人才。对社会组织来说,最大的需求是扩展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大众。因此,如何将高校的教育需求与社会的服务需求结合起来,在社会服务中教育师生,服务大众,培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2.促进高校与社会资源共享
合作是为了共赢。高校和社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引入社会资源的党建项目顺利发展。一方面,高校是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聚集的地方,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高校师生可以提供需要体力的志愿服务,更可以提供需要专业知识的志愿服务。以北京大学为例,支教、义诊、环保宣传、法律援助等都是经常开展的项目。另一方面,社会资源丰富多样。实践出真知,高校师生最为缺乏的是实践的场域,这一场域有赖于社会组织提供。理想的状态是,在高校师生实践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得益于高校的优势资源而有所进益,高校得益于社会的丰富资源实现实践育人。
3.探索高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跨界的项目离不开符合双方要求的人才,因此必须探索高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立高校党建社会项目专家队伍,从校内外相关领域选拔与项目内容相关的理论专家和实践专家,以便指导项目开展。二是建立高校党建社会项目导师队伍,在教师、辅导员、社会人士中发现和培养一批可以参与项目、跟踪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实施体验教育的导师。三是建立岗前培训制度,项目实施前对党员进行工作要求、专业知识以及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行。
4.建立高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项目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在高校党建社会项目的评估过程中,社会组织不发声或不能有效地发声,这种局面必须改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管部门应该建立相对全面的评价体系,将参与者、旁观者、专家、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等都纳入项目的评估过程,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项目的实施效果,以促进高校党建引入社会资源工作的良性运作。
参考文献:
[1]丁元竹.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的精髓[J].人民论坛,2008,(08).
[2]许瑞芳.从“社区服务”到“服务学习”:教育蕴涵在服务中拓宽——美国服务学习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10).
[3]龚超,尚鹤睿.社会教育概念探微[J].浙江社会科学,2010,(03).
[4]佘双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与内涵[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5]吴江.1994-2007中国志愿服务的文献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
[6]周明宝.高校学生党建社会化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1,(01).
[7]高嵘.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其借鉴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