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导语激活课堂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过曾曦博士的一节作文课,开课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坐多久了?
  生:同学们互相观望,面面相觑,不知所云。
  师:(老师再次提问)同学们来到这个教室坐了多久了?
  生1:有十多分钟了吧!
  生2:有十五分钟了吧!
  生3:也不知道多久了,反正挺长时间了。
  (哈哈哈哈……下面一片笑声)
  师:上一节课让你们等这么久,真是不应该,来,准许你们用3秒钟敲桌子,发泄心中的不满。
  生:(同学们个个坐的挺直,眼睛盯着老师,没有一个把手伸出来的。)
  师:准许你发泄,有不满就得发泄,来,敲!(率先在桌子上敲起来)
  生:(同学们试着伸出手,相互看着,小心翼翼的敲了一下,又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逐渐露出笑意,又敲了一下,这时,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笑声和清脆的敲击声,一片欢快飞扬。)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喊的很卖力,也很亲切,但我不快乐!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这个称呼,“老师”就是老夫子啊,我听了很郁闷,咱们换个称呼好不好啊?
  生:好!
  师:小燕子们好!
  生:(一片哗然,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说话,也不知该说什么,确切点说,是不知该喊什么,在他们看来,这个老师还真有意思,从来没有人这么称呼过他们,他们也从来没给老师过别的称呼。)
  师:我喊你们小燕子,那你们该如何称呼我啊?
  生1:小燕子。
  生2:老燕子。
  (又是一片欢笑声)
  师:对啊,我这么大年龄不能称小燕子了,只能叫老燕子了,那咱们再来一遍。小燕子们好!
  生:老燕子好!(声音稚嫩,教室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师:小春风们好!
  生:老春风好!
  师:小鱼儿们好!
  生:老鱼儿好!
  (哈哈哈哈哈……)
  师:小蝌蚪们好!
  生:老蝌蚪好!
  生1:不对,不能叫老蝌蚪。
  生2:应该叫小青蛙。
  生3:应该叫老青蛙。
  师:啊,真聪明,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師:那谁能告诉老师,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啊?
  下面就是由“小蝌蚪找妈妈”引出的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写作文。
  分析:透过上面的教学过程,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的规范课堂,隐藏起了他们原本的天真、活泼,遇到像曾博士这样的课堂方式,自然不知如何是好。梁启超先生主张“教学要合乎儿童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丰富多彩”。孩子的天性就是“游戏”,在玩和游戏中才能展现他们快乐的内心。赵徽、荆秀红在《解密高效课堂》中指出:“游戏即学习,学习即游戏”“以人的培养为己任的教育就应该充分展现其游戏性,使教师和同学们的整个身心经常处于一种游戏状态:自由、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曾博士抓住了孩子的这一特点,在开课和学生们玩了起来,再看看那群孩子,童心再现,跃跃欲试,开心得不得了,已经忘记了这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还有那么多听课的专家和老师,真的像一只快乐的小燕子在春风里自由的翱翔。
  这种开课形式和我们循规蹈矩的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用“玩”的形式,让孩子们融入到课堂中,给他们以自由,和他们合作,使其完全投入课堂,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孩子们的生活,这样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巧妇无米的难题,再加上方法的指导,还怕学生不会写作文吗?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快乐作文”,让儿童以作文为快乐的事,像做游戏一样,这就是尊重儿童的天性。
  导语最大的作用就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导语的设计要根据所在班级的具体特点,以及教学时间、学情反映、外部环境等而变化,是学生保持新鲜感及阅读学习的兴趣。同样一篇文章,运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变换不同的角度,可能都会是教学氛围及效果发生变化。
其他文献
教育事业是充满阳光的事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是神圣的、幸福的。教育事业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的稳定,身为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刻规范自己,知道自己的责任。国家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教育工作的我们更应关注自身和谐发展。  教师自身的和谐,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家庭的和谐。  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家庭的和谐为我们事业成功提供源源动力。对于家庭的经营我们应该也像对待事业
期刊
目前有这样一股潮流,说什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老师成了课堂的摆设,学生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热热闹闹,甚嚣尘上。这实际是对新课改的亵渎!  新课程理念在强调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是不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因为课堂应该是信息的共享和知识的共建平台,所以一味让学生“讲课”,把课堂全放给学生并不能真正展现新课程理念。教师的地位不仅不可能被取代,反而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必须加强教师
期刊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
期刊
学生个体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动机、情感、意志、毅力及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不一样,这是客观的。因此,相同班级,接受相同教师教育教学的学生成绩和能力也会不一样,总是有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现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教育者,教育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面向学生所有的潜能,不舍弃任何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也同样享有合法、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一、重视与后进生的多
期刊
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活动有二种:一是接受性的学习活动,包括听讲、观察和读书;一是表达性的学习活动,包括谈话讨论、写作和知识应用。前一种是理解性活动,后一种是运用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说对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比听读能力的培养,难度更大,也更有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往往忽视说和写的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说和写这二个环节,辅以听和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坚持经常,统一标准,训练学生的口头
期刊
一直以来希望学生的写作有文采,可是却总觉得干涩,缺少生命力。仔细想来,发现学生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离开这片土壤怎么会有生命力?于是,我决定让我的课堂上多些乡土气息。  新学期第一课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有最经典的仿写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我想每个老师都会让学生进行仿写。以往我都会为学生准备很多素材:如名山、名建筑等等,可效果都不好。备课时,想到每次我经过细致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语文教学新一轮改革的开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文教学改革的试验与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深入和不断的思考,提升对作文教学重要地位,意义的认识,在教法上不断实践和创新,才能在写作教学改革中不断闪现我们智慧的火花,切实的提高我们写作教学的成效。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寫呢?我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写作基本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期刊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渗透德育的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乐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敢于竞争表现,追求自我实现等良好心理品质的主渠道。作为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信心和主动性,适时地赞赏和肯定,激励和鼓舞,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重塑自己的形象,造就身心健康发展,积极进取、文明守纪的师范生。  一
期刊
反思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反思,就是反省,就是自我解剖。反思的过程也许很痛苦,但任何新生的东西,鲜活的生命,哪个不是在痛苦中诞生、成长与成熟,正如化蛹成蝶,凤凰涅槃。语文,曾被称为国文,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它解释为语言文字,有人把它解释为语言文学,孙立权教授把它解释为“用有文采的话表达我自己”。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包括三种知识,三种技能,三种能力。  反思像一座金字塔,积淀着
期刊
(一)认识多媒体辅助性教学的性质坚持学生为本  “多媒体教学既注重双基教学,更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多媒体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是一种教学目标。那种认为公开课尤其是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教学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如果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丰富,又图文并茂,光影声色一应俱全,学生频频地欣赏课件的内容,教师频频地点击鼠标,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就不能落实,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