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有趣的动画搬进小学语文课堂,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活跃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动画 生字教学 词语教学 句子教学 作文教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备课手册》中配备了一张电脑光盘,它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了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的优势,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眼看、耳听、手脑并用,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阅读,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动画的运用,更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动画有着一份特殊的爱好,看起动画片来,个个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如果在课堂上也能看到动画,特别是看到把课文内容也变成动画片,毫无疑问,每个学生都会被牢牢吸引过来,自觉自主地投入学习。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具大多是静止的,如板书、挂图、生字卡片、幻灯片等,那么电脑动画这一动态事物的出现,势必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教师要的就是让学生上课能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动画这一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辅助生字教学,突破字义、字形难点
小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学得好。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一年级语文“识字5”中的生字“燕”,笔画较多,对刚学写字的学生来说字形比较复杂。我根据字形、字义设计了一幅动画,演示内容是一只燕子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然后出现燕子的象形字,再一步一步演变到现在的“燕”字。看了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告诉他们像这样的字就是我们的祖先由于当时生活和劳动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文字——象形字。最后让学生想想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这样字形、字义同时解决,而且学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不容易写错。
二、辅助词语教学,解决词义难点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
教学《春笋》,在理解“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一句时,其中“冲破、掀翻、冒出来”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明白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播放了一段课文动画,动画中一个个春笋娃娃顽强地破土而出,他们把身上的石头努力掀翻,连续不断地从泥土里钻出来。看了之后,再让学生来讨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冲破、掀翻”显示了春笋娃娃那不可阻挡的气势和战胜一切困难的顽强决心,“冒出来”是说春笋娃娃从泥土里往上升。
三、辅助理解句子,解决句意难点
文字是语文的灵魂,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对话是靠文字来完成的。从阅读课文到理解课文实际上是将文字变成直观形象的过程。
《乌鸦喝水》一课中“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时,光用一张静止的挂图,学生无法体会到乌鸦为实现自己想出的办法不怕辛苦,很有耐心的韧劲。若是教师来做科学性的表述,又显得枯燥无味,其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同样的内容,我利用动画把乌鸦衔石子的过程演示出来,使动画和课文相结合,把抽象的语言变成生动的形象。借助这一幅动画,只要稍加指点,就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了,明白水是怎样慢慢升高的,从而体会到乌鸦是通过自己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才喝到了水。
四、辅助课文教学,发挥多种功能
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中有不少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如《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蚂蚁和蝈蝈》《小松鼠和花生果》等,光盘中都配有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来辅助课文教学。在初读课文时,完整播放一遍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全文,弄懂题意;在深入理解课文时,可以通过一个个片断,有重点的播放,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在指导朗读和背诵时,有意识地使动画演示与课文朗读同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目的、不同形式地使用动画,可谓一举多得。如教学《世界多美呀》这样情、境结合的课文,利用动画,不仅能发挥以上作用,还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以动画为一定的形象依托,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写话训练。
把有趣的动画搬进小学语文课堂,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活跃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课改对我们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只要我们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 动画 生字教学 词语教学 句子教学 作文教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备课手册》中配备了一张电脑光盘,它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了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的优势,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眼看、耳听、手脑并用,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阅读,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动画的运用,更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动画有着一份特殊的爱好,看起动画片来,个个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如果在课堂上也能看到动画,特别是看到把课文内容也变成动画片,毫无疑问,每个学生都会被牢牢吸引过来,自觉自主地投入学习。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具大多是静止的,如板书、挂图、生字卡片、幻灯片等,那么电脑动画这一动态事物的出现,势必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教师要的就是让学生上课能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动画这一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辅助生字教学,突破字义、字形难点
小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学得好。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一年级语文“识字5”中的生字“燕”,笔画较多,对刚学写字的学生来说字形比较复杂。我根据字形、字义设计了一幅动画,演示内容是一只燕子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然后出现燕子的象形字,再一步一步演变到现在的“燕”字。看了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告诉他们像这样的字就是我们的祖先由于当时生活和劳动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文字——象形字。最后让学生想想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这样字形、字义同时解决,而且学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不容易写错。
二、辅助词语教学,解决词义难点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
教学《春笋》,在理解“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一句时,其中“冲破、掀翻、冒出来”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明白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播放了一段课文动画,动画中一个个春笋娃娃顽强地破土而出,他们把身上的石头努力掀翻,连续不断地从泥土里钻出来。看了之后,再让学生来讨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冲破、掀翻”显示了春笋娃娃那不可阻挡的气势和战胜一切困难的顽强决心,“冒出来”是说春笋娃娃从泥土里往上升。
三、辅助理解句子,解决句意难点
文字是语文的灵魂,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对话是靠文字来完成的。从阅读课文到理解课文实际上是将文字变成直观形象的过程。
《乌鸦喝水》一课中“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时,光用一张静止的挂图,学生无法体会到乌鸦为实现自己想出的办法不怕辛苦,很有耐心的韧劲。若是教师来做科学性的表述,又显得枯燥无味,其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同样的内容,我利用动画把乌鸦衔石子的过程演示出来,使动画和课文相结合,把抽象的语言变成生动的形象。借助这一幅动画,只要稍加指点,就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了,明白水是怎样慢慢升高的,从而体会到乌鸦是通过自己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才喝到了水。
四、辅助课文教学,发挥多种功能
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中有不少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如《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蚂蚁和蝈蝈》《小松鼠和花生果》等,光盘中都配有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来辅助课文教学。在初读课文时,完整播放一遍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全文,弄懂题意;在深入理解课文时,可以通过一个个片断,有重点的播放,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在指导朗读和背诵时,有意识地使动画演示与课文朗读同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目的、不同形式地使用动画,可谓一举多得。如教学《世界多美呀》这样情、境结合的课文,利用动画,不仅能发挥以上作用,还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以动画为一定的形象依托,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写话训练。
把有趣的动画搬进小学语文课堂,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活跃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课改对我们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只要我们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