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二十二)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与沿线各国加强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得到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探究高等教育双边合作机制和模式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梳理蒙古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总结中蒙两国交流合作的经验成果,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蒙两国交流路径,探求高等教育合作的最佳契合点,为与沿线其他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多边合作,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文章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之一,此为第二十二部分。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现状;发展趋势;蒙古
  一、蒙古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蒙古是地处东亚,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的主权国家。蒙古国土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18大陆地国家,人口超过300万。作为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蒙古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被视为有助于加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等教育体系及院校
  蒙古实行国家普及免费普通教育制。本科教育通常为四年,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后可攻读硕士学位,学制通常为一年半;取得硕士学位后可攻读博士学位,学制通常为三年。
  蒙古2002年公布的《高等教育法》规定,蒙古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大学(University)、学院(Institute)、专科院校(College)三类。其中,大学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学院可授予毕业文凭、学士、硕士学位;专科院校可授予毕业文凭、学士学位。
  蒙古国共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学校751所,其中高校113所,包含国立高校16所、私立高校92所、外国高校分校5所[1]。国立高校主要包括蒙古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ngolia)、蒙古农业大学(Mongolian State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蒙古国防大学(Defense University of Mongolia)、蒙古卫生大学(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ongolia)、蒙古国师范大学(Mongolian State University of Education)、蒙古文化艺术大学等。私立大学中有65所被国家教育科学部承认学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伊赫扎萨克大学、奥特根腾格尔大学、乌兰巴托学院、蒙古商业学院、鄂尔浑大学等。
  (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适龄人口指在18~22岁年龄段的人口数。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50%则表明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06-2015年,蒙古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呈上升趋势,从47.53%增至68.57%[2],达到较高水平。由图1可见,蒙古已于2009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3]。学生国际化是反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随着蒙古高等教育政策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大学在蒙古成立相关领域的合作院校。根据政府间文化教育科学合作协定,蒙古与50多个国家交换学生[4]。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蒙古国共有1060名留学生在中国的102所高校里学习,学习地点覆盖了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到中国留学的学生为每年180人。
  二、中蒙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共建共享交流平台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交流源于1952年[5]。经过60余年的发展,当前,两国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例如,双方高校签署了多方面的合作计划,拓展了高等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6];两国政府早在1998年就签署了针对学历学位互认的协议,并于2010年修订和完善;21世纪以来,我国孔子学院总部陆续组织并选派优秀的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蒙古从教,2014年我国汉办与蒙古国教育科学部签订的协议书搭建了漢语教学的平台;为吸引蒙古国高层次学历生来华留学,我国设立了专项奖学金体系,同时以无偿资助的方式培养蒙古留学生,鼓励其毕业后为中蒙两国交流与合作作出贡献;近些年,中蒙两国通过共同举办教学展览会、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实现了双方高等教育机构的深度交流;此外,两国高校间交流平台的共建共享也取得了良好效果,自1992年8月始,蒙古国立大学与我国高校共签署了24项交流与合作项目;1993年起,蒙古国师范大学也先后与我国的高校订立了12项交流项目(见表1)。
  (二)实现合作共赢
  第一,合办孔子学院。目前中蒙双方已经在蒙古建成3所孔子学院,分别是2007年6月山东大学与蒙古国立大学联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和蒙古国师范大学于2015年9月建立的孔子学院,以及新疆职业大学和科布多大学合建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联办,对于开展汉语教研、培养汉语师资、学术交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学术交流逐步深入。内蒙古大学蒙药化学研究所于2002年与蒙古传统医学研究院开展一系列合作,其成果获得了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在蒙古顺利投产。此外,内蒙古大学和蒙古国立大学、蒙古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在多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并取得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9]。第三,联合培养人才。华北电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蒙古国科技大学在可再生能源等多领域开展了“1.5 2.5”或“2 2”的联合培养方案,共同培养相关领域的优质人才。[10]
  (三)提升蒙汉双语教学水平,促进文化交流
  蒙汉双语专业最早由内蒙古民族大学于1989年创办,之后中央民族大学等5所高校也陆续设立,目前已累计培养数千名蒙汉兼修的语言人才[11]。当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英汉、蒙汉双语或蒙语授课的专业,如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用英汉双语授课的专业共18个,蒙汉双语授课的专业共14个[12];赤峰学院于2013年被授予国内首个蒙汉双语教学硕士点[13]。随着中蒙关系的日益加深,如今,蒙古国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汉语专业,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14]。2008年,蒙古国声望最高的私立大学——伊赫扎萨克大学专门设立了“汉语言文化学院”,学院在设立之初仅有20名师生,目前已有400余名师生。[15]   整体而言,中蒙两国互派留学生的数量均呈增长态势。2007年,来自蒙古的来华留学生为2715人,2016年则增长至8508人,增长了313%[16],在我国来华留学生的国别排序中位列第13。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数量占比较大,如2016年,来自蒙古国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为8508人,学历生约占50%。相比而言,中国赴蒙留学的学生人数仅是蒙古来华留学生的20%左右。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蒙高等教育发展
  2017年5月12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理额尔登巴特,同时强调“蒙古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蒙关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7]
  (一)展望战略合作前景,寻求最佳契合点
  中蒙两国应围绕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蒙古国的“草原之路”计划,在原始生态环境、矿产自然资源、政治外交军事、绿色产业经济、语言传统文化、人文社会科学、交通基础设施、货币金融市场等诸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共同问题上加强协同研究,制定互利互惠政策,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当前,两国在医药等领域已经开展广泛合作,但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技术领域的交流还有待加强。建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目标,以团队协作研究为主要途径,整合技术产业创新资源,聚力推进协同创新,增进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高等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探索构建“政-产-学-研-用”相融合的长效机制,妥善解决两国在交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从源头上突破制约交流合作的瓶颈[18],促进两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共同发展。
  (二)共建聯合教研基地,培养创新思维人才
  中蒙两国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大多属于互访备忘录或者校际留学生互换项目,孔子学院也多定位于文化交流,学历教育层面的联合培养项目不但数量不多,而且仅局限于本科阶段,有些甚至还未获得国内省级教育职能部门或教育部的认证、审批与监管[19]。由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应构建高校合作机制和模式,拟订两国高等教育协同办学的规划与政策框架,认真研讨联合培养研究生层次项目并设立海外分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不断提升协同办学的水平[20]。两国可以通过共建联合培养基地,促进内蒙古大学等多所院校与蒙古国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继续深入交流与合作,在全球高校创新创业成为主流趋势的大环境下,联合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
  (三)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人才双向流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向纵深发展,来华留学生规模日益增大,但总体来看,来华留学生质量参次不齐。如何吸引蒙古优秀学生来华留学,如何优化来华留学生的生源结构,如何促进来华留学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建议发挥我国高校的优势学科力量,对来自蒙古的来华留学生实施预科教学管理,为其在留学期间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使其能更好地融入中国高校的学习与生活,提高留学生培养的质量。鉴于赴蒙留学生人数远低于来华留学生人数,建议设立专项留学基金、专项奖学金、专项助学贷款,并提高其资金额度,扩大招生规模,鼓励赴蒙留学,以此平衡来华留学和赴蒙留学之间的比例,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促进中蒙高等教育的双向流动。
  (四)拓展交流合作路径,促进民族文化互通
  2016年7月,我国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倡议沿线各国携手推动教育发展,重点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包括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师资培训推进计划、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等,以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最终目标[21]。由此,中蒙两国应该抓住新时期的历史机遇,深化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学术精英与科研机构的广泛合作,继续探索高等教育合作新渠道,进一步推进中蒙教育走廊建设,促使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再上新台阶,促进双方沟通、增进互联互通及互知互信,加深中蒙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建议从师生学术交流层面、高层学者互访层面、高校质量提升层面、归国权益保障层面、留学市场规范层面深入探讨如何组织高等教育交流研讨会,如何举办高等教育对话论坛,如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如何协同创建研究机构,如何建立高校联盟,如何创办中蒙大学校长论坛,如何借鉴我国与其他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经验,如何落实高等教育的多领域合作,如何通过举办其他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参考文献:
  [1][4]中国一带一路网.蒙古国[EB/OL].https://www.yidaiyilu.gov.cn/gbjg/gbgk/811.htm,2016-09-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蒙古国家数据 [EB/OL].http://data.stats.gov.cn/adv.htm?m=advquery
其他文献
据英国政府网站2019年5月23日消息,英国教育部于当日宣布,英格兰东北地区、约克郡和亨伯河地区、伦敦机会增长区(Opportunity Areas)初入职场的中小学数学和物理教师,每人将获得政府2000英镑的现金补贴。这是政府开展的提高这两门科目教師留任率试点计划的一部分。  近几年来,由于待遇和工作负担等原因,英国的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出现危机。根据盖茨比基金会(Gatsby Foun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2017年12月12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信托基金(KFIT)正式启动“为非洲崛起提供更优质教育项目第二阶段”(Better Education for Africa’s Rise II,BEAR II)。该项目将在未来四年内支持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这5个东非地区受惠国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体系。为此,UNESCO与
【摘要】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匠心独运,在短短的篇幅里通过烘托,展示了一个真正的隐士的形象。这首诗与作者的经历密不可分,也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息息相关。  【关键词】一波三折;烘云托月;大象无形    在星汉灿烂、流光溢彩的唐诗天空,也许有人忽视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小诗,毕竟,她没有燕许大手笔的劲健,没有李杜的才情,也没有元白的针砭时弊,可是,她却一枝幽艳,别有韵味,实在不容忽视。  她一波三折
【摘要】语文教学应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更要重视文本的回归,这样才能为学生答疑解惑,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倡对教材多角度地、有创意地处理,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性优势,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高语文课堂学习质量,从而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  【关键词】课堂教学;文本回归;文本介质;文本的整体性    一、文本是我们探讨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文本是什么?许多专家学者各有各的
【摘要】本文从“尊重生命的本真”的角度去解读玛蒂尔德,对她的“虚荣”和“十年还债”的悲惨生活的意义予以了全新的阐发。她的“虚荣”只是其长期压抑的欲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十年艰辛的生活使她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实现了她人生的一次本质的飞跃。  【关键词】《项链》;玛蒂尔德;生命本真    史怀哲先生说:“我的生命对我来说充满了意义,我身旁的这些生命一定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果我要别人尊重我的生命,那么我
【摘要】本文对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并对其中的考点及应对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语文高考 文言文阅读 试卷分析 复习备考    2008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遵循《考试大纲》的原则,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设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翻译和断句
编者按: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国家战略高度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在此背景下,学科发展路径、发展动向与趋势成为热点话题。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实践表明,跨学科研究促进了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已成为大势所趋。本刊特此组稿,介绍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的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校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一流学科提供些许借鉴。  摘
【摘要】鲁迅小说《药》里有一条“灰白的路”,它“愈走愈分明”,是“一条大道”,“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庾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这一条路,对小说里的华老栓和革命者夏瑜来说,是一条幸福的但又是一条没有归宿的路。  【关键词】药 幸福 革命者 人民群众    小说关于“路”的第一次描写,是在华老栓准备去买药的时候。小说写“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
【摘要】本文主要叙写了新课标中阅读的要求在农村的实施情况。在学生藏书少、阅读量小的状况下,老师立足实际,依据新课标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进行督促检查,引导学生交流心得,最终取了良好的成效,引导学生领悟到语文阅读的魅力。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高中;课外阅读;指导    2003年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
据德国联邦政府官网2019年11月13日消息,德国政府发布2017-2018年教育科研国际合作报告,此报告表明成功的教育与科研需要国际合作,这也表明德国政府反对孤立主义的明确信号。2018年德国联邦教研部对国际学术交流投入9.78亿欧元,德国外交部于2017-2018年投入4.61亿欧元,包括对洪堡基金会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资助。  2017年,德国联邦教研部更新了国际化战略,指导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