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钢铁和材料的使用占比爆发式增长的势头似乎已经结束,印度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无法弥补这一缺失。
中国钢铁用量在过去十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如今这种势头似乎已经结束了,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如此,2009年可能是一个顶点。
从图中可以看到,房地产建设是中国钢铁和相关材料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房地产活动和钢铁的利用占GDP的比重都在2009年达到高点,之后都在逐渐下滑。不仅是钢铁,电力使用占GDP的比重在过去三年里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
未来的路径是什么?根据瑞银对中国经济的基本假设,图中的虚线部分大致勾勒出了未来两年房地产建设和钢铁利用的走势,它们都将继续下滑。
根据瑞银的估计,房地产销售在2011年下半年以来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整体房价也停止了上涨。我们预计,2012年整体房地产建设活动和投资增速将仅为2011年的一半左右。除非目前紧缩的金融环境和监管政策出现明显好转,否则房地产市场难有改善。
我们并不认为中国的政策在2012年会出现显著的放松。当然,我们也看到资金流动在2011年四季度出现了相对的回升,但我们预计2012年政策只会稳定而逐步的放松,而不是如2008年-2009年那样实行激进的刺激。
中国的杠杆率在过去三年里大幅上升,为了逐步降低经济的负债比率,当局很难有太大的作为。
当然,政策引导的保障房建设在后危机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在私人住房市场疲软情况下,中国的钢铁和材料使用依然保持正的增长。但是这并不足以改变它们显著下降的趋势,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很难期望其会加速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下降并不是指钢铁和材料的绝对利用量会下降,而是它们的增长会下降,且低于GDP的增长。
我们的结论是否与“S曲线”的结论相矛盾呢?两者在衡量的指标上存在不同,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指标是材料的使用占GDP的比重,而“S曲线”则是用人均材料使用作为衡量指标。虽然钢铁的需求在增长,但是只要其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速,那么钢铁使用占GDP的比重就会下降,但人均的消费量依然会上升。
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觉得,中国的钢铁和材料使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并不可怕,因为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迎头而上。不幸的是,这并不是事实。
在过去10年里,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贡献巨大,钢铁、能源需求占GDP的比重大幅增加;但印度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这一指标却是基本持平的,几乎没有看到增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商品的需求是停滞的,其需求仍会随着GDP的增长而增加。过去10年里,除中国外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商品需求年平均仅增长4%,中国这一增长率却达17%。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印度故事”?在过去10年里,不管是从投资占GDP的比率,还是从实际GDP增长率来看,印度经济都有一个巨大的飞跃;不过,目前这一趋势也发生了转折。换而言之,“印度故事”已经讲完了。
作者为瑞银证券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廖宗魁译)
中国钢铁用量在过去十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如今这种势头似乎已经结束了,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如此,2009年可能是一个顶点。
从图中可以看到,房地产建设是中国钢铁和相关材料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房地产活动和钢铁的利用占GDP的比重都在2009年达到高点,之后都在逐渐下滑。不仅是钢铁,电力使用占GDP的比重在过去三年里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
未来的路径是什么?根据瑞银对中国经济的基本假设,图中的虚线部分大致勾勒出了未来两年房地产建设和钢铁利用的走势,它们都将继续下滑。
根据瑞银的估计,房地产销售在2011年下半年以来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整体房价也停止了上涨。我们预计,2012年整体房地产建设活动和投资增速将仅为2011年的一半左右。除非目前紧缩的金融环境和监管政策出现明显好转,否则房地产市场难有改善。
我们并不认为中国的政策在2012年会出现显著的放松。当然,我们也看到资金流动在2011年四季度出现了相对的回升,但我们预计2012年政策只会稳定而逐步的放松,而不是如2008年-2009年那样实行激进的刺激。
中国的杠杆率在过去三年里大幅上升,为了逐步降低经济的负债比率,当局很难有太大的作为。
当然,政策引导的保障房建设在后危机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在私人住房市场疲软情况下,中国的钢铁和材料使用依然保持正的增长。但是这并不足以改变它们显著下降的趋势,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很难期望其会加速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下降并不是指钢铁和材料的绝对利用量会下降,而是它们的增长会下降,且低于GDP的增长。
我们的结论是否与“S曲线”的结论相矛盾呢?两者在衡量的指标上存在不同,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指标是材料的使用占GDP的比重,而“S曲线”则是用人均材料使用作为衡量指标。虽然钢铁的需求在增长,但是只要其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速,那么钢铁使用占GDP的比重就会下降,但人均的消费量依然会上升。
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觉得,中国的钢铁和材料使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并不可怕,因为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迎头而上。不幸的是,这并不是事实。
在过去10年里,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贡献巨大,钢铁、能源需求占GDP的比重大幅增加;但印度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这一指标却是基本持平的,几乎没有看到增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商品的需求是停滞的,其需求仍会随着GDP的增长而增加。过去10年里,除中国外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商品需求年平均仅增长4%,中国这一增长率却达17%。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印度故事”?在过去10年里,不管是从投资占GDP的比率,还是从实际GDP增长率来看,印度经济都有一个巨大的飞跃;不过,目前这一趋势也发生了转折。换而言之,“印度故事”已经讲完了。
作者为瑞银证券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廖宗魁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