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阶段,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不断深入,很多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其框架和内涵的研究。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在于通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数学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很多教学问题都能通过课程改革得到解决,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3-0037-02
引 言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影响,对未来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力求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作为教育的参考依据,从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一)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代表的是理性的分析和认知过程,是对数学对象的一种非感知认定[1]。这要求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将数学思维应用至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过程中,然后总结数学特征和数学方法的意义与价值。
(二)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建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等[2]。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基于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对数学对象一般结构和规律的判定和划分。教师应通过教学环节传递给学生数学知识,然后将这些抽象的知识概括为精确且具有一般结果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学生围绕数据的采集控制、理解和解释等方式来获取目标内容。
(三)数学品格
数学品格指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良好数学学习动机和学习状态,并且对数学表达产生兴趣和形成心理认知。良好的数学品格能进一步体现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一)思维方式的扩散性问题
思维方式与思考深度之间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熟练掌握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就能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而发散思维正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体现,是基于学生原来的认识,建立在学生理解的认知范围内的有机组合。很多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虽然可以通过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但其思维拓展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在题目或题干条件发生改变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二)数学能力培育问题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能力提出了要求,而数学作为抽象性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现代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但很多课程环节不能深入开展,显得比较形式化[4]。例如,在一些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在多种教学形式下形成数学思维,教师会在课堂上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数感。然而很多情况下,学生对数感的理解存在明显差异,他们的能力和思维习惯不同,因此,模式化的数学能力培养方案显然是存在缺陷的。
(三)數学品格养成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5]。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数学教学不只是一项基础性教学任务,更是开展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数学基本技能、思想和活动经验的教育来达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三、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一)明确思维培养的目的和深度
数学思维方式应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数学特点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使其透彻掌握数学知识[6]。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化场景,使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计算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房间平面,了解“长”和“宽”的概念后,再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按照房间的长度和宽度计算房间的面积,并根据地砖尺寸确定铺满整个房间需要多少块地砖,使学生巩固、复习一些关于乘法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形成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然后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以拓展思维的深度。学生具有阶段性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但若教师因材施教,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科素养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便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其思维水平和学科素养,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关注内容与培养能力
关注学习内容、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重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学过的一切数字符号、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都可以在生活中体现[7]。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家长带学生一同去商场或超市购物,在全程使用现金支付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面值;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整数计算,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总之,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开放而有趣的思维设计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交流探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数学教学要立足生活,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数学品格的针对性教育
在数学品格教育方面,教师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会涉及一些情感元素和人格特质的培养内容,特别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史的相关内容[8]。
例如,在教学“圆”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圆周率的发现历史等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在了解数学发展历史的环节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还可以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激发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落实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家长也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让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各类技术体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学校需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工作,包括对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评价。
结 语
核心素养始终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框架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能不断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小學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关键能力和品格养成,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从根源上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加政.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的教学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04):76.
[2]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1):113-117.
[3]周浩.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为例[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9(08):63-64.
[4]殷春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5]于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8.
[6]洪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72-74.
[7]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74-79.
[8]纪效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9):23.
作者简介:胡晓燕(1984.12-),女,江苏江都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3-0037-02
引 言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影响,对未来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力求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作为教育的参考依据,从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一)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代表的是理性的分析和认知过程,是对数学对象的一种非感知认定[1]。这要求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将数学思维应用至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过程中,然后总结数学特征和数学方法的意义与价值。
(二)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建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等[2]。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基于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对数学对象一般结构和规律的判定和划分。教师应通过教学环节传递给学生数学知识,然后将这些抽象的知识概括为精确且具有一般结果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学生围绕数据的采集控制、理解和解释等方式来获取目标内容。
(三)数学品格
数学品格指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良好数学学习动机和学习状态,并且对数学表达产生兴趣和形成心理认知。良好的数学品格能进一步体现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一)思维方式的扩散性问题
思维方式与思考深度之间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熟练掌握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就能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而发散思维正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体现,是基于学生原来的认识,建立在学生理解的认知范围内的有机组合。很多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虽然可以通过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但其思维拓展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在题目或题干条件发生改变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二)数学能力培育问题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能力提出了要求,而数学作为抽象性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现代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但很多课程环节不能深入开展,显得比较形式化[4]。例如,在一些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在多种教学形式下形成数学思维,教师会在课堂上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数感。然而很多情况下,学生对数感的理解存在明显差异,他们的能力和思维习惯不同,因此,模式化的数学能力培养方案显然是存在缺陷的。
(三)數学品格养成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5]。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数学教学不只是一项基础性教学任务,更是开展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数学基本技能、思想和活动经验的教育来达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三、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一)明确思维培养的目的和深度
数学思维方式应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数学特点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使其透彻掌握数学知识[6]。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化场景,使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计算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房间平面,了解“长”和“宽”的概念后,再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按照房间的长度和宽度计算房间的面积,并根据地砖尺寸确定铺满整个房间需要多少块地砖,使学生巩固、复习一些关于乘法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形成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然后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以拓展思维的深度。学生具有阶段性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但若教师因材施教,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科素养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便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其思维水平和学科素养,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关注内容与培养能力
关注学习内容、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重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学过的一切数字符号、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都可以在生活中体现[7]。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家长带学生一同去商场或超市购物,在全程使用现金支付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面值;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整数计算,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总之,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开放而有趣的思维设计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交流探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数学教学要立足生活,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数学品格的针对性教育
在数学品格教育方面,教师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会涉及一些情感元素和人格特质的培养内容,特别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史的相关内容[8]。
例如,在教学“圆”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圆周率的发现历史等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在了解数学发展历史的环节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还可以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激发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落实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家长也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让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各类技术体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学校需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工作,包括对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评价。
结 语
核心素养始终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框架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能不断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小學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关键能力和品格养成,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从根源上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加政.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的教学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04):76.
[2]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1):113-117.
[3]周浩.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为例[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9(08):63-64.
[4]殷春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5]于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8.
[6]洪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72-74.
[7]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74-79.
[8]纪效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9):23.
作者简介:胡晓燕(1984.12-),女,江苏江都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