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上面这一轮的“培训轰炸”,让我们先冷静分析一下:有太多习以为常的事物往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培训也一样,我们曾经走进了很多“想当然”的认识误区。本文从辨证统一的角度来阐述培训需要注意一些“陷阱”。
“充电”已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词语之一,人们时刻都处于充电进行时。有需求就有供给,因此,各种为“充电”所准备的培训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
营销人是市场的最前沿者、最活跃者,他们是企业销售与回款的承担者,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实现者,营销培训也就成为企业培训的重中之中。各企业都在举办营销培训,但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卓有成效,有的却收效甚微。下面我们将针对营销培训中几种常见的现象分别予以诊断,以期让更多的企业及早走出培训误区。
现象一:多数人认为,业务员是培训的主要对象。
诊断:营销老总才是最急需培训的对象。
一些企业在进行营销培训时,不假思索地就会把业务员“拉”到一起灌输培训内容,在企业看来,业务员的素质有待大幅提高,理应是培训对象的主体。
如果将培训对象划分为营销老总和业务员两类人的话,作者认为对老总进行培训或许效果更好,因为在老总接受培训,并将培训内容与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相融合后,能使培训内容更富有实战性,更具价值,而且老总的纵向传递效应强,老总在接受培训后能够对业务员进行再培训,也能够通过个人魅力以及日常工作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和感染业务员,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象二:多数人认为,营销培训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营销理念、营销策略以及操作实务。
诊断:最重要的营销培训是营销管理培训。
很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内容大多包括了基本的产品知识、营销技巧以及所涉及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等,却很少涉及营销管理内容。
事实上,销售或营销工作必须上升到管理层面才能使营销工作本身有一个大的突破,乃至出现质的飞跃。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没有管理的支撑,不通过管理强调执行,无论营销人员的产品知识和营销技巧多么熟练,对各种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理解得多么透彻,也难以转化为工作中的点滴进步,企业的宏伟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正所谓“知而未行者,实则未知也”。因此,我们必须把营销理念上升到管理层次,使营销理念“落地”,把营销理念落实到营销的流程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营销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方面它能使营销人员更务实,营销工作更扎实,营销目标更切实;另一方面它能大大提升营销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团队的执行力,这种管理能力的提升不仅包括营销人员本身的管理能力(如对自我的时间管理),也包括对客户的管理能力(如对其网络和下级客户的规划与管理)的提升,有利于打造高执行力、高绩效的营销团队。
现象三:多数人认为,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是企业的目的之一(如留住优秀人才)。
诊断:如果企业得不到相应提升,培训可能造成优秀营销人员的流失。
营销人员的需求主要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为了适应和满足营销人员的这种需求,不少企业煞费苦心地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营销培训,试图通过培训来提升营销人员的素质和留住优秀人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培训初期),企业的上述目的容易实现,但营销人员经过培训后,在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如果企业仍原地踏步甚至固步自封,没能得到相应改善和提高,那么营销人员对企业的不满情绪就会加重,甚至离职跳槽,另寻伯乐。
要避免上述现象,必须加强企业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自我培训与提升以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方能规避在打造优秀营销团队的同时造成优秀人员流失的风险。
现象四:很多人认为,应定期或定时举办大规模的营销培训。
诊断:应使培训时刻存在,成为营销人员的一种习惯。
不少企业习惯于定期或定时为营销人员举办大规模的营销培训,尤其是一些季节性很强的产品更是如此(通常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举行规模空前的营销培训),例如空调、保暖内衣的销售等,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大规模的培训不仅耗费大、成本高,而且效果并不显著,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
笔者认为,应尽可能使各种活动都成为营销人员自我总结和培训的机会,例如安排工作是培训(懂得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做好营销计划和规划),检查工作是培训(懂得如何做好营销控制与检测),汇报工作是培训(懂得企业和领导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开会是培训(懂得如何做好活动的计划和组织),传达会议是培训(懂得什么样的沟通是最有效的)……久而久之,就会使营销人员养成良好的“培训”习惯,营销人员的素质和工作都会从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
OEC管理法是海尔集团管理模式的精髓,其核心思想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意思是每天的工作要当天完成,每一天要比前一天提高1%,正是这“1%”的培训习惯才使得海尔集团的年销售收入在20年间从百万飞跃到千亿,正所谓“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
现象五:多数人认为,营销方法培训意义重大,营销理论培训空洞无益。
诊断:营销理论与营销方法相结合的培训才是全面、持续而有效的。
很多业务员认为,营销方法的培训使他们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受益较大,因此对营销方法的培训兴趣浓厚,而对营销理论的培训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反感和抵触情绪,部分领导也有上述同感。
这是我们营销培训工作中的又一误区,业务员要求培训应有实用性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如果过度偏重营销方法而忽视营销理论的培训,将会导致业务员虽然懂得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和技巧,难以从现有的方法和技巧演化出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不能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陷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迷茫状态。这也是同样的营销方法在一个市场能成功,在其它市场却惨遭失败的重要原因。可见,缺乏理论指导的方法所取得的成功只能是短暂的并非持续的,只能是偶然的并非必然的。
我们主张营销理论与营销方法相结合的培训,这样才能让业务员活用理论,通过理论演化出更多更具实用性的方法,使成功成为一种必然。
“充电”已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词语之一,人们时刻都处于充电进行时。有需求就有供给,因此,各种为“充电”所准备的培训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
营销人是市场的最前沿者、最活跃者,他们是企业销售与回款的承担者,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实现者,营销培训也就成为企业培训的重中之中。各企业都在举办营销培训,但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卓有成效,有的却收效甚微。下面我们将针对营销培训中几种常见的现象分别予以诊断,以期让更多的企业及早走出培训误区。
现象一:多数人认为,业务员是培训的主要对象。
诊断:营销老总才是最急需培训的对象。
一些企业在进行营销培训时,不假思索地就会把业务员“拉”到一起灌输培训内容,在企业看来,业务员的素质有待大幅提高,理应是培训对象的主体。
如果将培训对象划分为营销老总和业务员两类人的话,作者认为对老总进行培训或许效果更好,因为在老总接受培训,并将培训内容与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相融合后,能使培训内容更富有实战性,更具价值,而且老总的纵向传递效应强,老总在接受培训后能够对业务员进行再培训,也能够通过个人魅力以及日常工作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和感染业务员,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象二:多数人认为,营销培训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营销理念、营销策略以及操作实务。
诊断:最重要的营销培训是营销管理培训。
很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内容大多包括了基本的产品知识、营销技巧以及所涉及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等,却很少涉及营销管理内容。
事实上,销售或营销工作必须上升到管理层面才能使营销工作本身有一个大的突破,乃至出现质的飞跃。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没有管理的支撑,不通过管理强调执行,无论营销人员的产品知识和营销技巧多么熟练,对各种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理解得多么透彻,也难以转化为工作中的点滴进步,企业的宏伟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正所谓“知而未行者,实则未知也”。因此,我们必须把营销理念上升到管理层次,使营销理念“落地”,把营销理念落实到营销的流程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营销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方面它能使营销人员更务实,营销工作更扎实,营销目标更切实;另一方面它能大大提升营销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团队的执行力,这种管理能力的提升不仅包括营销人员本身的管理能力(如对自我的时间管理),也包括对客户的管理能力(如对其网络和下级客户的规划与管理)的提升,有利于打造高执行力、高绩效的营销团队。
现象三:多数人认为,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是企业的目的之一(如留住优秀人才)。
诊断:如果企业得不到相应提升,培训可能造成优秀营销人员的流失。
营销人员的需求主要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为了适应和满足营销人员的这种需求,不少企业煞费苦心地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营销培训,试图通过培训来提升营销人员的素质和留住优秀人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培训初期),企业的上述目的容易实现,但营销人员经过培训后,在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如果企业仍原地踏步甚至固步自封,没能得到相应改善和提高,那么营销人员对企业的不满情绪就会加重,甚至离职跳槽,另寻伯乐。
要避免上述现象,必须加强企业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自我培训与提升以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方能规避在打造优秀营销团队的同时造成优秀人员流失的风险。
现象四:很多人认为,应定期或定时举办大规模的营销培训。
诊断:应使培训时刻存在,成为营销人员的一种习惯。
不少企业习惯于定期或定时为营销人员举办大规模的营销培训,尤其是一些季节性很强的产品更是如此(通常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举行规模空前的营销培训),例如空调、保暖内衣的销售等,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大规模的培训不仅耗费大、成本高,而且效果并不显著,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
笔者认为,应尽可能使各种活动都成为营销人员自我总结和培训的机会,例如安排工作是培训(懂得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做好营销计划和规划),检查工作是培训(懂得如何做好营销控制与检测),汇报工作是培训(懂得企业和领导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开会是培训(懂得如何做好活动的计划和组织),传达会议是培训(懂得什么样的沟通是最有效的)……久而久之,就会使营销人员养成良好的“培训”习惯,营销人员的素质和工作都会从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
OEC管理法是海尔集团管理模式的精髓,其核心思想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意思是每天的工作要当天完成,每一天要比前一天提高1%,正是这“1%”的培训习惯才使得海尔集团的年销售收入在20年间从百万飞跃到千亿,正所谓“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
现象五:多数人认为,营销方法培训意义重大,营销理论培训空洞无益。
诊断:营销理论与营销方法相结合的培训才是全面、持续而有效的。
很多业务员认为,营销方法的培训使他们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受益较大,因此对营销方法的培训兴趣浓厚,而对营销理论的培训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反感和抵触情绪,部分领导也有上述同感。
这是我们营销培训工作中的又一误区,业务员要求培训应有实用性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如果过度偏重营销方法而忽视营销理论的培训,将会导致业务员虽然懂得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和技巧,难以从现有的方法和技巧演化出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不能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陷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迷茫状态。这也是同样的营销方法在一个市场能成功,在其它市场却惨遭失败的重要原因。可见,缺乏理论指导的方法所取得的成功只能是短暂的并非持续的,只能是偶然的并非必然的。
我们主张营销理论与营销方法相结合的培训,这样才能让业务员活用理论,通过理论演化出更多更具实用性的方法,使成功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