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检测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这里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上课、课后三个教学常规来谈谈怎样进行有效设计。
【关键词】英语教学 阅读 检测 过程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了,而且,现在的考试卷中,满篇幅都是大量的阅读,如果能把试卷中的阅读搞定,那么基本就能把这份试卷搞定了。因此,无论是素质教学还是应试教学,阅读在教学中所占的位置绝对不是一般的重要。那么,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阅读检测呢?
一、课前预习检测
预习能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及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学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的一个环节。对学生预习的检测,其实也就是检测每个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也是老师对学生课前的一次摸底,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打下基础。
以《Sad but Beauty》(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section B,2b)为例,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Talk about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partners and give out the examples.
2.Talk 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famous music and match each piece of music with the instrument.
3.Learn about abing and erhu.
通过这三个问题,对学生课前进行检测,也是上课前的热身活动。
二、学习过程检测
学习过程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能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更需要让他们能学到团队合作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课堂学习的效果需要检测。
A.基础知识的检测 依旧以《Sad but Beauty》(Go for it,九年级Unit9 section B,2b)为例
请用所给词组的适当形式填空:
look up once in a while plenty of stick to in total
1.The company gets 100 million dollars_______________.
2.I________________the word in the dictionary yesterday.
3.He always___________________the healthy food he likes.
通过以上任意的三个句子填空,来抽查学生对这些基本词组或单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使得学生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以便他们查漏补缺,而老师自己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随时调整自己课堂上的进度及策略。
B.提高部分的检测。这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便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对于这一点,我觉得首先需要让学生们细读文本,并在这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二泉映月”。朱光潜在《美学》里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我想,把里面的“走”字换成“读”字,“慢慢读,欣赏啊”,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一篇文章。接下去便提出以下问题:
1.How do you like the background music?
2.What kind of painful experience will you recall when you listen to such kind of music?
3.What kind of person was Abing like?
4.Do you want to know why Abing wrote such kind of music instead of happy and joyful ones?
经过学生口头回答后,便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阿炳的故事。经过这一检测,基本上能看出大部分学生的对此篇课文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并思考:Is Abing as great as Beethoven or Mozart?
三、课后检测
这一过程的检测,也就是作业形式的检测,也是最重要的检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能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真正掌握到什么程度,而老师本身也极其需要这种反馈信息,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但这个检测过程要因人而异,中国的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思想,而苏联的教育家维果斯基也认为每个学生在发展中存在二种水平:个体现实的发展水平和个体潜在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我们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的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因此对于作业的布置,也就是检测,应该分层。就上一篇课文而言,课后我对学生的的要求便是不一样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能朗读理解这个故事就可以了。而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在上一个基础上增加流利概述整个故事内容,或是讲述阿炳的故事,并以作文形式上交。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不但要概述课文的内容,还要求他们查阅类似的名人,模仿写一篇任务传记。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个学生不至于太简单而懒得动脑,也不至于太难而完成不了家庭作业,就好像摘苹果,不让他们轻松地获得,如果能稍微跳一下,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这样让学生都有一种努力的成就感。而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就是我们在下一节课中重点要弥补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关键词】英语教学 阅读 检测 过程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了,而且,现在的考试卷中,满篇幅都是大量的阅读,如果能把试卷中的阅读搞定,那么基本就能把这份试卷搞定了。因此,无论是素质教学还是应试教学,阅读在教学中所占的位置绝对不是一般的重要。那么,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阅读检测呢?
一、课前预习检测
预习能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及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学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的一个环节。对学生预习的检测,其实也就是检测每个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也是老师对学生课前的一次摸底,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打下基础。
以《Sad but Beauty》(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section B,2b)为例,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Talk about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partners and give out the examples.
2.Talk 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famous music and match each piece of music with the instrument.
3.Learn about abing and erhu.
通过这三个问题,对学生课前进行检测,也是上课前的热身活动。
二、学习过程检测
学习过程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能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更需要让他们能学到团队合作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课堂学习的效果需要检测。
A.基础知识的检测 依旧以《Sad but Beauty》(Go for it,九年级Unit9 section B,2b)为例
请用所给词组的适当形式填空:
look up once in a while plenty of stick to in total
1.The company gets 100 million dollars_______________.
2.I________________the word in the dictionary yesterday.
3.He always___________________the healthy food he likes.
通过以上任意的三个句子填空,来抽查学生对这些基本词组或单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使得学生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以便他们查漏补缺,而老师自己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随时调整自己课堂上的进度及策略。
B.提高部分的检测。这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便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对于这一点,我觉得首先需要让学生们细读文本,并在这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二泉映月”。朱光潜在《美学》里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我想,把里面的“走”字换成“读”字,“慢慢读,欣赏啊”,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一篇文章。接下去便提出以下问题:
1.How do you like the background music?
2.What kind of painful experience will you recall when you listen to such kind of music?
3.What kind of person was Abing like?
4.Do you want to know why Abing wrote such kind of music instead of happy and joyful ones?
经过学生口头回答后,便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阿炳的故事。经过这一检测,基本上能看出大部分学生的对此篇课文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并思考:Is Abing as great as Beethoven or Mozart?
三、课后检测
这一过程的检测,也就是作业形式的检测,也是最重要的检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能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真正掌握到什么程度,而老师本身也极其需要这种反馈信息,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但这个检测过程要因人而异,中国的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思想,而苏联的教育家维果斯基也认为每个学生在发展中存在二种水平:个体现实的发展水平和个体潜在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我们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的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因此对于作业的布置,也就是检测,应该分层。就上一篇课文而言,课后我对学生的的要求便是不一样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能朗读理解这个故事就可以了。而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在上一个基础上增加流利概述整个故事内容,或是讲述阿炳的故事,并以作文形式上交。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不但要概述课文的内容,还要求他们查阅类似的名人,模仿写一篇任务传记。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个学生不至于太简单而懒得动脑,也不至于太难而完成不了家庭作业,就好像摘苹果,不让他们轻松地获得,如果能稍微跳一下,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这样让学生都有一种努力的成就感。而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就是我们在下一节课中重点要弥补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