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课文之石,攻作文之玉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要写作文了!”每逢作文课,总能听到学生们这无奈的叹息。
  作文课为何让学生们如此“痛苦”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和怎样写,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阅读和作文的脱节。要实现阅读和作文有机地结合,关键是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作为作文教学例子的作用,用课文架起阅读和作文的桥梁,把课文里的“米”煮到作文这“锅”里去,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法可写”的问题。下面笔者从两个角度来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课文这一例子的。
  
  一、仿写——搭建课文通向作文的桥梁
  
  朱熹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摹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利用课文这一范例,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就一篇课文而言,值得仿写之处较多,教师要为学生选好仿写点,使仿写训练有针对性。
  1、仿语言——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语言是作文的存在形式,选择语言片段进行仿写训练是仿写的基本做法,如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对“不必说……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进行了仿写训练。学了《背影》后, “望父买橘”的一串动词,准确而生动使人如临其境,以此可以设计出动作仿写片断。
  仿写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给人以美感;仿写富于变化、讲究搭配的词组,语言精练,深化词组意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肯定会受益匪浅。
  2、仿内容——提供写作素材的源泉
  内容是作文的血肉,学习课文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是极其有效的,如学了《闲情记趣》后,可以引导学生对童年生活进行美好回忆,写写自己的“童年趣事”。学了《背影》可以勾起学生体恤父母、热爱父母的感情波澜,写写自己心中的“父亲”。学了《大自然的语言》可以唤起他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写写“我与自然”的故事。
  仿内容的写法,使课文为作文提供了素材,使学生找到了写作的源泉,激发了写作的欲望。从而发挥了“例子”的作用。
  3、仿写法——学习精妙的写作技巧
  作为例子的课文,它提供的写作技巧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借鉴其中的精妙之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鲁迅的《一面》,对人物外貌进行描写时,将个人感情倾注于描写之中,将人物的外貌及个性描绘得栩栩如生。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比较文中的三次描写:①描写顺序,从远到近。②抓住外貌的特征,重点突出。③在外貌描写中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透彻之后,当堂进行仿写训练,描写班中一位同学或老师的外貌,然后现场评比,看谁描写得最生动、形象。
  仿写搭建了课文走向作文的桥梁,减缓了学生写作的坡度,让学生在学课文中掌握到写作知识,直接内化成了写作技能。
  
  二、补充——汲取课文流向作文的活水
  
  优秀文学作品的结尾总会余音缭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作品的空白处,巧妙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进行艺术补充,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其有益的。
  1、补写——丰富文中的空白
  对于课文中留下的艺术空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挖掘,继而把这“空白”进行艺术的补写。
  如《小橘灯》一文中,小姑娘:“那时我们大家都好了”一句话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以此设计出《三十年后我到小姑娘家去做客》为题的想象作文训练。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写于勒在美洲的遭遇是从船长那儿打听到的,依此可设计《于勒在美洲》,要求正面写出于勒在美洲的生活经历等等。
  2、展写——插上联想的翅膀
  扩展是就课文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展开想像,用文字作新的艺术加工。
  如学了《愚公移山》后,设计问题:“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这样的训练。要求学生们用笔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
  如学了《始得西山宴游记》和《岳阳楼记》后,在学生初步了解柳宗元和范仲淹政治遭遇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以“我是柳宗元”、“我是范仲淹”为题进行写作训练,阐述各自的政治理想,这样的训练,不仅仅是写作技能,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改写——用现代思想诠释古人情怀
  前人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的华章,如何走进前人,解读前人,用现代思想诠释古人情怀,改写是最有益、最有趣的做法,如:依据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可让学生创作《长路漫漫》、《别》等记叙文或散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又可以训练其写作能力。又如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学习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这首诗进行艺术加工,写成一篇叙事散文,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笔墨去创造新的艺术形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补充这种训练方式,正是掘开课文枯竭之源,引出作文灵异的活水。
  课文作为例子的功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恰当地运用课文这“石”,一定能攻克作文这块“美玉”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词汇、日语暧昧表现、教学方式三方面分析了二外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导入的问题。强调二外日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二外日语 语言教学 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不能真正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中国和日本在历史发展、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很多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和文化上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
【摘要】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尝试从注重细节预设,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捕捉精彩细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反思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方面去做,课堂教学效果显著。让我们一起关注教学细节,生成精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预设 捕捉 反思 有效生成    课堂小细节,教学大文章。有人说:“课堂教学细节犹如一颗颗珠子,如果每一颗珠子打磨的晶莹剔透,那必将是一串美轮美奂的项链。”也有人
【摘 要】坚守教学个性,打破“题海战术”,为“绿色”课堂筑入活力;甩掉“灰色语文”,与“绿色语文”携手相伴;阳光语文给“绿色语文”加点力。  【关键词】绿色语文 教学个性 阳光语文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出自唐代杜审言诗人的佳篇——《春日京中有怀》 ,让我对这一派春的撩人景象所吸引,卸下厚重的棉衣,换上飘飘轻裳,被禁锢了一冬的心放飞了。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能在阅
摘要:教育本身是具有前瞻性很强的事业,社会的实际需要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是教育中的大事,各学科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中切实教学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 中学生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现代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学历史教师应从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学科的前提。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着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了一些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演示实验 注意事项 素质教育  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会接触到一个全新的学
【摘要】笔者参考了大量的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的文献,认为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改革以及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学前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本文主要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出发,阐述了其对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 平民教育 学前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其一生都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是
英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庞大的词汇数量。所以大多数人在阅读时,都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如果每碰上一个生词就查字典,一是影响阅读速度,半天也看不完一篇文章;二是多查而生厌,你就可能烦得读不下去,或读得索然无味,既影响阅读兴趣也打断了对故事情节的整体理解,更何况在考试中不允许查字典。实际上,有许多生词是不用查字典就可猜出词义。猜词义并不是毫无根据地乱猜,而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就介绍9种猜测词
【摘要】本文对我校高二级三个班143位学生在中长跑教学中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对中长跑教学的发展提出一些见意和见解。  【关键词】中学生 中长跑 发展 困惑  1 前言  中长跑运动是我市对初二、高二级学生进行素质抄测的项目之一。近年来我校在对学生中长跑煅炼,如何促进感到有较大困惑,特别是女生是畏惧的心理更为明显。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对高二学生凋查、研究、分析寻求一些解决的方法,促进中长跑运动的发展
【摘要】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必须具备的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把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物理的情感,直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目标 物理情景的突出 实验教学效能的发挥    对于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位教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和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加强家校联系的重要手段,是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配合的有效途径,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我在上一届的班级管理中,有一个叫小蕾(化名)的女生,在高二时学习成绩常常居于班级的中偏上水平,但在高三下期的几次检测中,成绩有明显的下滑趋势。经过细心观察并询问班上同学,发现小蕾与外班的一名男生小胡(化名)交往密切,属于男女生交往过密,早恋迹象明显。几次从侧面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