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据美国、日本及许多西欧国家统计数据表明,DN已经升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首位病因。目前,我国DN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1]。由于DN患者机体内存在及其复杂的代谢紊乱,在终末期较其他ESRD患者治疗更加棘手,而组合型人工肾(HD+HP)作为目前国内用于ESRD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防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故我院针对DN患者采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探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DN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07年6月~2010年10月,年龄在18~65岁且无严重心脏、肝脏疾病,或合并妊娠及其他严重感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9例,原发病均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29~66岁,平均(54.3±12.6)岁。血液透析时间6~120(35.0±39.1)个月,均为每周透析2~3次,每次4h。
1.2 实验分组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23人,每周一次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第二组25人,每四周一次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第三组21人,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均采用费森尤斯4008B透析机,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其中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所用灌流器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A130树脂血液灌流器。三组患者肾功能,PTH、TC、TG、Lp(a)、LDL、HDL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灌流器串联与透析器前,预冲按照先糖后盐、先低浓度后高浓度的原则进行预冲。预冲方案按照厂家提供的标准方法预冲,抗凝剂采用低分子肝素,首剂为3500~5000UI,期间不追加肝素。治疗期间血液流速控制在180~220ml/min之间。治疗2小时后取下灌流器继续透析2小时。
1.3.2 实验室检测指标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晨7时取空腹静脉血,检测三组患者血液甲状旁腺素(PT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脂[Lp(a)]的变化。
1.3.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1.5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选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使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a=0.05。
2 结果
三组治疗方案结果,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χ±s)
第一组、第二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PTH、TC、TG、Lp(a)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第一组、第二组较第三组治疗前后对比PTH、TC、TG、LP(a)四项指标下降p<0.01,第一组与第二组对比治疗前后四项指标p<0.05。以每周一次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改善最为显著。其中以组合型人工肾降低PTH、LP(a)下降效果尤为显著。
3 护理
3.1 组合型人工肾作为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的一种治疗模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灌流器的充分预冲可有效防止凝血的发生。我透析中心采用的预冲方案参考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预冲液总量4000ml。实践证明按照此预冲操作,即使患者HD+HP联合治疗时抗凝剂用量与透析时抗凝剂剂量相同,不会出现凝血现象,也无岀血问题出现。
3.2 糖尿病患者存在广泛的血管病变,A-V内瘘血管滑、脆、易栓塞,给我们的穿刺带来较大的困难。在穿刺中要特别仔细、小心,防止内瘘血肿,避免在A-V内瘘处采血和输液。
3.3 透析中血糖的观察与护理。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一般与摄入量不足及胰岛素用量调整不当有关。透析中血糖的波动是DN患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在透析中要加强血糖监测,一般血糖水平控制在空腹不超过7.0mmol/L,餐后2h不超过10.0mmol/L为宜。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饥饿感、心悸、乏力、出汗甚至于意识丧失,并与低血容量所致的低血压相鉴别。指导患者平时进餐要定时定量,准备1~2块糖果点心,以备急用。
4 讨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比,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远期预后更差,因为其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高,常合并有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组合型人工肾(HD+HP)是目前國内最广泛应用于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的血液净化方式。尤其是对于顽固性皮肤瘙痒、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已经写入《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对于糖尿病MHD患者的应用研究国内目前较少,而糖尿病MHD患者较非糖尿病MHD患者而言长远期并发症的防治更重要。与一般ESRD有所不同,ESDN常伴有大中微血管病变及凝血功能障碍,故在应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时要密切关注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同时严密监测心脑电图及血压,避免出血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目前组合型人工肾在国内各大医院普遍开展的情况下,总结其操作护理的经验尤为必要,其在治疗糖尿病MHD患者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应用及护理操作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4.
[2]陈香美,主编.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03.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07年6月~2010年10月,年龄在18~65岁且无严重心脏、肝脏疾病,或合并妊娠及其他严重感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9例,原发病均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29~66岁,平均(54.3±12.6)岁。血液透析时间6~120(35.0±39.1)个月,均为每周透析2~3次,每次4h。
1.2 实验分组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23人,每周一次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第二组25人,每四周一次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第三组21人,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均采用费森尤斯4008B透析机,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其中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所用灌流器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A130树脂血液灌流器。三组患者肾功能,PTH、TC、TG、Lp(a)、LDL、HDL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灌流器串联与透析器前,预冲按照先糖后盐、先低浓度后高浓度的原则进行预冲。预冲方案按照厂家提供的标准方法预冲,抗凝剂采用低分子肝素,首剂为3500~5000UI,期间不追加肝素。治疗期间血液流速控制在180~220ml/min之间。治疗2小时后取下灌流器继续透析2小时。
1.3.2 实验室检测指标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晨7时取空腹静脉血,检测三组患者血液甲状旁腺素(PT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脂[Lp(a)]的变化。
1.3.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1.5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选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使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a=0.05。
2 结果
三组治疗方案结果,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χ±s)
第一组、第二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PTH、TC、TG、Lp(a)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第一组、第二组较第三组治疗前后对比PTH、TC、TG、LP(a)四项指标下降p<0.01,第一组与第二组对比治疗前后四项指标p<0.05。以每周一次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改善最为显著。其中以组合型人工肾降低PTH、LP(a)下降效果尤为显著。
3 护理
3.1 组合型人工肾作为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的一种治疗模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灌流器的充分预冲可有效防止凝血的发生。我透析中心采用的预冲方案参考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预冲液总量4000ml。实践证明按照此预冲操作,即使患者HD+HP联合治疗时抗凝剂用量与透析时抗凝剂剂量相同,不会出现凝血现象,也无岀血问题出现。
3.2 糖尿病患者存在广泛的血管病变,A-V内瘘血管滑、脆、易栓塞,给我们的穿刺带来较大的困难。在穿刺中要特别仔细、小心,防止内瘘血肿,避免在A-V内瘘处采血和输液。
3.3 透析中血糖的观察与护理。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一般与摄入量不足及胰岛素用量调整不当有关。透析中血糖的波动是DN患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在透析中要加强血糖监测,一般血糖水平控制在空腹不超过7.0mmol/L,餐后2h不超过10.0mmol/L为宜。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饥饿感、心悸、乏力、出汗甚至于意识丧失,并与低血容量所致的低血压相鉴别。指导患者平时进餐要定时定量,准备1~2块糖果点心,以备急用。
4 讨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比,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远期预后更差,因为其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高,常合并有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组合型人工肾(HD+HP)是目前國内最广泛应用于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的血液净化方式。尤其是对于顽固性皮肤瘙痒、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已经写入《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对于糖尿病MHD患者的应用研究国内目前较少,而糖尿病MHD患者较非糖尿病MHD患者而言长远期并发症的防治更重要。与一般ESRD有所不同,ESDN常伴有大中微血管病变及凝血功能障碍,故在应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时要密切关注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同时严密监测心脑电图及血压,避免出血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目前组合型人工肾在国内各大医院普遍开展的情况下,总结其操作护理的经验尤为必要,其在治疗糖尿病MHD患者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应用及护理操作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4.
[2]陈香美,主编.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