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构建初中数学新航道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on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进入新时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设计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立足学生心理特点,着眼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就片段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进行策略探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片段式;引导探究
  初中数学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仍旧以教师说、学生练为主要模式,教学出现只创不新的局面,初中数学教学形式几年来未有实质性创新. 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对象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地培养只会应试的做题机器,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我们的教学对象也不再是数年前那一批基础知识较差、知识诉求较低的学生了,现在的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水平更高,个人基本素质更强,对于教学内容的要求也更高.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传统而老气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推动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尝试片段式教学的方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方式革新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细节点进行教学实践.
  引入式片段,重激发学趣
  霍兰德曾指出:“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 ”我们知道,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科,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该学科. 可见,课堂教学是否有趣,能否勾起学生的学习“味蕾”,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影响课堂教学趣味度的重要因素则是课堂引入是否生动有趣.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较抽象,直接引入进行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出现畏难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设计引入式片段,利用三五分钟的趣味性片段将知识与生活、学科与常识进行有效链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科知识的顺利引入,打好课堂教学的“准备仗”.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图形的全等”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引入式片段:笔者首先问学生,“同学们,小王和小明是好朋友,但今天他们两个人为一件事吵起来了,为什么呢?原来是有两块三角形的蛋糕,小王从外形上判断,觉得它们一样大;小明则认为只是看的话不够说服力,这两块蛋糕不一定一样大,这两人正吵得不可开交呢!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他们解决难题呢?”这个小片段以生活情境作为载体,将“图形全等”的知识切入点与“小伙伴闹矛盾”的事件结合起来,充满人情味和生活味,学生都感觉新鲜有趣,纷纷动脑支招,说出了不少“方法”,但最终都被自己否定了,原因只有一个——不够科学. 在此情况下,笔者再抛出勾子:“老师有一些好方法,不过都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同学们想不想听呀?”学生齐答:“想. ”就这样,课堂气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的教学就顺畅多了.
  解析式片段,重释疑解惑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无法在一节课的四十五分钟内均保持注意力,他们在某些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失去专注度. 而我们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教师讲课就像流水作业,持续不断地向学生输送知识,这就容易发生重要知识点的讲授刚好处于学生注意力低活跃的时期,从而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出现脱节,课堂教学变得低效. 因此,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尤其是重要知识点的讲授时,可采用片段式解析法,将主要知识点分块、分点,在最恰当的时间长度内进行讲授. 片段解析要讲究层次,要善于利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将知识点片段分割,充分利用学生的黄金学习点,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用方程解决问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方程使用的原理,笔者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设计了解析式片段,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运用,具体方法如下. 笔者问学生:“同学们,如果小明有1个苹果,小红有1个苹果,求他们合起来有几个苹果,式子要怎么列?”学生答:“1 1=2. ”笔者说:“很好. 那如果问题是,小明有一些苹果,小红有1个苹果,他们合起来有2个苹果,求小明有几个苹果,还列成刚刚那个式子该怎么列呢?”学生答:“很简单啊,设小明有x个苹果,x 1=2,不过这样好麻烦,直接2-1=1不就可以了吗?”笔者笑着说:“对于简单的数量关系,我们当然可以直接通过逆推得出答案,但当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我们无法一眼求出未知量的时候,就可以用方程,通过设x的方法列出式子,最终求出结果,这就是方程的意义所在. ”学生点头称是,对于方程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导向性片段,重学法指导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盛行的教育观念,但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却鲜有教师支招. 笔者认为,学生的个人修行固然重要,但教师的“引进门”作用亦不可忽视,所以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位教师都责无旁贷.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建议设计适当的导向性片段,侧重对学生的知识点推理和逆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导向性片段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知识点重复无新意和导向性不强、无效果等问题的出现.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集中程度”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导向性片段教学,让学生掌握数据应用的方法,并学会自主归纳数据特性. 笔者首先给学生一串数字,让学生求出平均数. 学生利用公式进行求解后,笔者再让学生进行逆运算,思考为什么求解平均数的公式是这个样子的. 学生通过倒推,理解了平均数其实就是把一堆数量合在一起,再平均分配,使得每一份数量的大小都一致. 而平均数的公式就是让这样的分配更有效. 学生理解之后,笔者再抛出第三个问题:请用一样的方法探究中位数的数学含义. 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探析,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实践性片段,重应用提升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最有效途径. 课堂上恰到好处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升华作用,因此课堂实践活动必不可少;又因为课堂容量有限,教师没办法进行长时间的课堂实践活动,因此,利用片段式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性片段,可以说是最适宜的教学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性片段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易操作性和学生的可参与度,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实践活动的效果真正显现出来.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勾股定理的运用”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实践片段:“假设△ABC是直角三角形,已知其中两边分别为6和8,求第三边的长. ”这道题作为实践题,题量小,探究性强,很适合用于课堂探究. 学生在实践中,受定式思维的影响,容易直接答出:“一边是6,一边是8,勾股定理的固定搭配有6,8,10,所以第三边是10. ”但我们都知道这个结果是错的,这道题需考虑两种情况,即已知的两条边中是否有斜边,如果有,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第三边为2;如果没有,则第三边为斜边10. 像这样生动有趣的实践片段,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初中数学片段式教学方法探究是基于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提出的一次教学创新,它以正常学习逻辑作为策略设计依据,针对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特点,从课堂引入的片段设计,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解析式片段设置,紧接导向性片段作为学法指导,再到实践性片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这一系列由浅及深的片段教学设计,充分应用了学生的有效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作为一次全新的教法尝试,片段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更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通过不断的探究创新,将初中数学教学新课改提高到全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摘 要: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课“包装中的问题”是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知识为线索,引导学生综合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分三步走:思维初体验,运用公式计算包装表面积;思维中体验,探究比较提炼包装表面积;思维深体验,设计方案优化包装表面积。  关键词:苏教版;表面积;包装的学问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新课标中重要的四大版块内容之一,其特别强调:通过实践活
摘 要:笔者负责的课题《小学数学迁移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获得衢州市级教科规划课题成果一等奖,本文为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种种研究成果表明,巧用迁移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精彩生成、促进有效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精选策略”“活用教材”“巧用点拨”“把握练习”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迁移性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迁移;策略;教材;点拨;练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迁移式”的教学法。他指出
摘 要:“面积的含义”一课,应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借助各种感官体验层层推进,使学生借助操作充分感悟面积意义,深刻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本质区别,主动地“动态”建构对面积意义的認识。  关键词:体验;操作;面积的含义;感悟  课前思考  “面积的含义”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感受面积大小的意义,初步形成面积的概念,能  
摘 要:2011年版课标中的总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简言之,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认识数学,提高其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着眼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的数学教师,都是要在教学前充分走进学生的“数学现实”,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经验中找准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让教学自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重视解题过程,展现学生数学思维,在此背景下,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道简便计算为例,通过说解题过程、学会选择和比较解题方法等策略,充分展现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苏教版;简便计算;数学思维  【问题起源】  一节试卷讲评课上,笔者在试卷的附加题部分遇到了这样一道简便计算题:2018 2017-2016-2015 2014 2013-2012-2011 …
[摘 要]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七巧板实践活动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地研究,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作. 本文试从七巧板的基本认识入手,对七巧板的有趣“变化”做一探析,以引导学生对七巧板的“巧”有新的认知.  [关键词] 有趣;体验;操作;展示;延伸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8~19页“认识七巧板”“拼图”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
[摘 要] 数学活动经验一般是指在经历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后,学习个体所留下的体验和感悟.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最直接的一种目标和追求. 学习者只有经历丰富的数学活动,才能积累起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当积累了一定的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时,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或反思,形成自身的数学学习感悟,使数学活动经验得以提升;而个体具有活动经验,需要通过学习者之间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关键词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整个单元内容开展实践后的反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反思,绝不仅仅是对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小结,而是更多地指向于对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提升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为例,主要从解析教材、研析教法、分析学生三个“维度”,谈谈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三个维度;三角形;单元教学;实践思考  作为处于第
摘 要:教师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提高了教学实效,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及时从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中感知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随时改进教学,更新教学策略,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等方式不断积累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研究;实践  一、基于数据找问题,剖析问题现原因  (一)数据引发值得深思的问题  图1、图2是我们跟踪了四年来我区学生在了解、理解、应用各
《汽车观察》的封面故事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温州的汽配模式,写的深刻透彻。  温州的零配件行业也开始走向海外路线。其中尤以瑞立最为明显,2004年7月16日,瑞立在美国纳斯达克上线,为了能在零配件行业抢夺先机,也为了能够走出国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瑞立不断参加国外的展会,从外面的世界里他们学到了现今经验,也让国外企业认识了瑞立。这种效果是明显的。接下来,他们在迪拜成立第一家销售公司,这一步对瑞立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