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张白卷”想到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下午,数学老师丢给我一张考试卷,一个学生只写了姓名而已,其他一片空白。
  接下来的六年级座谈会上,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诉说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有的老师说班级后进生太多,成绩提不上来,跟家长交流也无济于事;有的说学生进入六年级,尤其是下学期,学习动力不足,逆反心理也开始显露,有的甚至自我放弃了;更有的老师说做家长不容易,做后进生的家长更难,过度依赖或逼迫家长也行不通;有的老师说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非常重要,应该取长补短。
  的确,我们面临的教育现状已经越来越复杂,小学毕业班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自暴自弃的年龄段越来越小,往常中学才会出现的白卷竟也开始在小学崭露头角(我们知道这不是智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我曾经教过多年的低年级,那时候,每一个家长都满怀希望地把自己的小孩交到你手里,每一个父母的眼里都是满满的骄傲与期待。他们很在意老师的每一次评价,想尽办法跟你交流孩子的情况,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孩子进步。我觉得自己很有使命感,似乎怀揣着这些孩子的未来。因此,即使日子过的琐碎而忙碌,但学生崇拜你,家长依赖你,自己也是信心满满。我觉得当时,所谓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应该是最高的。
  后来,连续带了几届六年级,一开始,感觉很轻松,自己终于不用整天婆婆妈妈了,终于不用一开口就“小朋友们”了,可以讲一些高深一点的话,可以和学生交流思想,班级中的很多事情学生自己可以搞定,很是高枕无忧了一阵子。可是,问题也接踵而至,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吃力,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他们思想上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不再唯师命是从,有的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有的家长甚至被逼无奈说出宁愿放弃的丧气话。为什么仅仅几年的光阴,就可以抹杀掉父母亲们曾经兴致勃勃的希望,就可以瓦解掉一个小孩子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而正是这少数的所谓后进势力,经常会造成整个班级的动荡不安,也会败坏掉老师的心情。
  我惶恐不安,虽然后进生的生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但我们教师在其中到底起着怎样的催生作用;而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我们到底能做到多少?我们经常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不教育也是万万不行的。我们也会自我安慰:“我尽力了。”但就是这简单的“尽力”,我们真的能做到吗?即使“尽力”了,你的“心思”又用了多少?有没有在个别学生的教育有效性上下功夫?有没有从教学方式方法上求突破?看今日的学困生,或者低眉顺眼,呆板木讷,或者强装不屑,故作潇洒,其实都是一种病态,是长期的自卫意识导致的心理扭曲。说悲观点,我们怎么可以眼睁睁地看着一朵小花在自己手里凋零?
  我想起昨天下午放学后参加的一次网络培训。培训人员一上来就讲起了内网外网的登录设置等等,本来这些是需要实际操作才能掌握的一些技能,可是因了条件的限制,不能施行,只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层面。大家既不明确培训的具体目的,也无法亲自感知操作流程的情况,很多东西听不懂,特别是一些年龄稍大一点的老师更是一头雾水,学习效率当然也不高,几次都有人想离场,但还是表示了对培训老师的尊重,白白耗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第二天,大家到自己的电脑上实际一操作,遇到问题互相一交流,实在还有困惑的老师(如同学困生),同办公室的老师互相指点一下,行了,所有问题在几分钟内解决了。这一经历对提高我们今天的课堂集体教学的时效性似乎有所启发,也对突破对学困生的转化这一瓶颈有所帮助吧!沉下心来,帮助他们有针对性的解决具体问题才是正道。
  ??我们能对这些孩子给予哪些具体的帮助呢?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有强烈的认知,哪怕明确最浅近的学习任务也好,比如这节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要学习什么?我能学会什么,我必须做到什么?其次,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知道自己哪里不会,这才是刺激学习动力的重点。再次,让学生学会在讨论中求知,即学习上的互助,盡量让学生的学习一对一或者面对面,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有老师或同学的及时点拨或帮助,避免本来学习速度稍慢的学生再走弯路或者因畏惧而不前,不要因为学习漏洞太多而产生消极情绪。
  我想,如果我们能真正在教育心态和教学方法上作出一些调整和改变,教会学生学习,那么,我们的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会感觉到“知识的甜蜜”,因为你不仅仅教会他们尊重、独立、上进,更让他们体会到合作互助的益处。唯有如此,才是对孩子们的真正的引领与帮助,而这,也正是为师者所追求的“问心无愧”吧。
  当您对学生、对家长、对教育环境满腹抱怨时,不妨扪心自问:“我对每一个学生尽心尽力了吗?”谨与各位同仁共勉。
其他文献
教师之所以能拥有“铸魂之师”的美称,是因为我们最基本的职责便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而批评正是“铸魂”工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正确地批评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批评才更利于学生灵魂的铸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早上刚刚反复强调的校纪班规,有学生下午就不遵守,如果将学生当众斥责一顿,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这样的举动往往会招致学生的抵触和反感,也最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作为教师的我
倾听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必须将其纳入学习习惯、学习常规予以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倾听态度、倾听意识抓起。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
“学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感到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最让老师操心的事情.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
以XRD、化学成分分析、SEM为主要手段 ,观察含硼多孔玻璃粉或玻璃板在有机胺与水的混合蒸汽相中自转变合成MFI型沸石与沸石膜 ,以及TON型沸石的结晶行为 .结果表明该结晶行为
期刊
学生步入大学,每个学生可能既兴奋又有一些恐惧,对未知的大学生活充满好奇。大学是培养学生性格和品德的良好时机,对其即将面对的大学学习和发展十分重要。而作为高等学校艺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优化了数学教学过程,有效地化枯燥为趣味、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不仅轻松了老师的教,而且愉快了学生
情境创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浸入情境中对相关知识进行体验感受,从而形成有效掌握。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
采用虚拟化合物生成法对抗肿瘤的苯丙素甙 (PPGs)类化合物进行了配体受体对接研究 .以三种不同的骨架结构为基础分别生成了五十个虚拟苯丙素甙 (PPGs)类化合物 ,并将它们与端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好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要素,更能充分拓宽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欲望.本文全面分析高师音乐欣赏教学中影响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