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社会为故事背景,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普通华裔家庭遭受创伤后引发悲剧的故事。本文拟从创伤理论出发,以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家庭成员创伤经历、产生原因,进而揭示叙述创伤和反思过去有助于疗治创伤、重建自我。
关键词:伍绮诗 《无声告白》 心理创伤 文化创伤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103-02
伍绮诗(Celeste Ng,1981—),21世纪的华裔女作家,被称为“下一个谭恩美”。她的处女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并夺得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无声告白》讲述了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俄亥俄小镇,一个普通华裔跨种族婚姻家庭产生了一系列情感危机。故事中五个家庭成员分别是:父亲詹姆斯·李是一个华人,因非美国人未能留在哈佛任教。母亲玛丽琳是美国白人,一心想成为医生,却因婚姻和家庭不得不放弃梦想。大女儿莉迪亚备受父母宠爱却饱受压力,大儿子内斯和小女儿汉娜经常被父母忽略、毫无存在感。看似幸福的家庭却实则危机四伏,最终发生了莉迪亚跳湖自杀的悲剧,而其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洛杉矶时报评论:“《无声告白》是一部十分吸引人的作品,它把美国家庭中的秘密暴露在阳光下,并最终把它撕成碎片。”赫芬顿邮报对此书作出评论:“我们迫不及待要了解莉迪亚死亡背后的故事……而小说最终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奥普拉也评论道:伍绮诗用扣人心弦、让人叫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性别与种族的严肃话题……由于这部作品出版时间不长,国内关于该作品的研究很少。学者们主要从家庭教育、族裔问题、文化冲突,女性人生价值等角度研究该作品。其中也不乏新颖的见解,比如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中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为理论以及边缘人理论等进行研究。由此可见,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无声告白》的研究忽略了创伤视角,而这部作品正是一部典型的创伤小说。因此,借助创伤理论中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可以更好地剖析这个家庭悲剧背后的原因,进而对如何应对创伤及治愈创伤产生思考。
一、心理创伤:失衡的天平
创伤一词(trauma)最初源自希腊语中的“损伤”(wound)。20世纪90年代,随着创伤理论内涵不断深化和发展,创伤研究开始从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渗透到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人文学科的总体研究上。创伤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心理创伤、文化创伤、民族创伤、历史创伤。“心理创伤”是创伤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指某一事件或灾难给受害者的心灵留下的难以愈合的伤害。日常生活中与人或事物接触,或多或少都会在某种层面受到精神打击,因此心理创伤大多为心理上产生负面情绪继而使精神上受到创伤。
莉迪亚是心理创伤的最大受害者。莉迪亚在幼年时被母亲抛弃,给她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玛丽琳离家出走要完成自己成为医生的梦想,在玛丽琳离家出走的那些日子里,莉迪亚开始做噩梦,不是梦见和蜘蛛一起爬行,就是和蛇绑在一起,或是被淹死在茶杯里。损失认同常见于遭到父母冷遇的儿童身上,为重获父母的爱,他们卖力地按父母的意志来表现。她认为母亲的离开是因为她和内斯没有满足母亲的期待,于是她暗自許诺,只要母亲回来,她会尽力满足母亲的任何期待。从心理学看,损失认同本身就是长期压抑与自卑的产物,它往往为了取得别人的认同而不得不抛弃原初的本我,这已是心理创伤的表症。因此,在玛丽琳回家后,莉迪亚面对玛丽琳时总是面带微笑,想取悦她,害怕她再次离开。随着时间的推移,莉迪亚成为了维系家中关系的纽带,即使自己承受难以诉说的压力与痛苦,但她坚信这是让家庭团结在一起的最好的方式。莉迪亚遭受心理创伤不仅因为母亲玛丽琳的过度关爱,父亲詹姆斯的爱也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詹姆斯一直希望莉迪亚可以融入人群,他送给莉迪亚的两次礼物分别是一本书——《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和一条项链。在送项链时,父亲一直强调并让莉迪亚记住友情或者爱情比学习更重要。这两个礼物的心灵打击,像一把锋利的刀刺伤了莉迪亚的心,也无形中加深了莉迪亚心中的创伤。为了承载妈妈的梦想,她被迫选择自己不喜欢的物理化学;为了满足爸爸让她多交朋友的愿望,每天假装和同学打电话。父母越是关注她,期望她成为他们心中想成为的人,他们的关心就像雪一样,不断落到她的身上,最终把她压垮。
莉迪亚遭受的心理创伤是因为被赋予了太多的爱,而内斯和小女儿汉娜的心理创伤是因为过少的爱。内斯化学成绩取得A-,玛丽琳根本不在意,甚至在得知内斯被哈佛录取时,大家也是高兴一时,很快便因为莉迪亚物理考试不及格陷入沉默中。父亲平时溺爱莉迪亚,却总是失望地看着她。汉娜是家中最小的女儿,也是“家中的角落人”。母亲在吃饭时忘记家中是五个人只拿了四个人的餐具,内斯也不喜欢汉娜跟着他,经常把她从自己身边哄走,就连莉迪亚自杀之后,汉娜也只能自己抱着自己,想像自己安慰母亲,母亲也抱着她的场景。
失衡的爱使这个家中的孩子遭受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过多的宠爱与过少的关怀都会打破这个家的平衡。正如该书封面所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家长与孩子之间要理解、沟通、交流,不要让过多的期待压垮孩子,这样也可以避免悲剧发生,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文化创伤:“与众不同”的含义
文化创伤指“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cultural trauma) 就发生了”。“文化创伤”侧重某一事件或灾难对群体产生的影响。它标志某一群体身份的丧失,或者社会结构的瓦解对群体凝聚力造成的不良影响。这种“文化创伤”不是群体每个成员都会亲身经历的,但是它会影响整个群体。 詹姆斯完全不想“与众不同”,因此他不愿意承认与面对自己的身份。詹姆斯对华裔身份的排斥与自我迷失正是文化创伤的表征。詹姆斯父亲是以“契纸儿子”的身份来到美国,他虽出生在美国,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作为就读劳埃德的第一位东方学生,开学第一天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从此,他生活一直小心翼翼。上学时,同学们经常研究他的脸、他的眼睛;体育课上,同学们恶作剧拿走他的泳裤;长大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交,种族歧视的“玻璃天花板”都让他寸步难行。成绩优异却未能在哈佛教书,一家人几乎从不出门与人交际。詹姆斯一直被拒之门外,因此只能自我封闭并远离社会。
文化创伤并不否认作为群体中的个体成员在重大事件之后的心理反应,毕竟创伤感受、创伤经历都必须首先由具体的生命个体来承担、体验。詹姆斯受到的歧视也恰恰体现了生命个体要承担种族歧视的痛苦。亚裔美国心理学家苏氏兄弟把亚裔族群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最易受到心理创伤的是“边缘人”,因为他们认同白人文化却无法得到他们的认可,在情感上受到极大的伤害,同时拒绝认同本族文化,因此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詹姆斯完全符合“边缘人”的定义,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他一直遭受创伤。上学时詹姆斯不敢请同学到家里玩,不吃中餐只吃洋餐。旅行时詹姆斯一家每到一个餐馆,服务员都会盯着他们每个人看,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会出去旅行了。詹姆斯带内斯去游泳时,别的孩子纷纷游到岸边嘲笑内斯:“中国佬,找不到中国啦!”詹姆斯却安慰儿子和自己只是胡闹而已,并且他们一家再也不会一起去游泳了。
在玛丽琳看来,“与众不同”是生活与自我的标新立异。玛丽琳不顾母亲反对,毅然决然要与詹姆斯结婚。在当时,跨种族婚姻虽然合法,但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在大家看来,全能的上帝从未打算让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以及棕色人种通婚,不应该出现混血儿,也不应该丢掉种族自尊。这正如陶东风所描述的那样,文化创伤带有群体维度,是一种群体性的受伤害体验,它不只是涉及个体的认同,而且涉及群体认同。然而,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婚姻是一个阴差阳错的结合,詹姆斯爱玛丽琳是因为她能完美地融入人群并看上去普通和自然,他认为他与玛丽琳的结合是美利坚对他张开怀抱的表现。玛丽琳选择詹姆斯却因为她以为詹姆斯明白什么叫与众不同。
白人与非白人的种族标签,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千疮百孔。詹姆斯作为亚裔,排斥自己的身份从而迷失自我;作为丈夫,没有对自己的感情负责导致婚姻不和。种族的创伤代代传递,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直面创伤,少数族裔才能在以白人为中心的美国主流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三、结语
小说中的受创者不管是受到心理创伤还是文化创伤,他们都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治愈自己的创伤。莉迪亚和詹姆斯通过讲述的方式自我解脱,内斯通过打架发泄伤痛,汉娜试图模仿莉迪亚的行为来找到真相,玛丽琳通过反思和追忆过去的生活走出创伤。虽然心理创伤带给人巨大冲击,但是积极应对重建自我可以帮助受创者走出创伤。文化创伤不是一个自在的经验事实,而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建构,它具有自觉性、主体性和反思性的特征。因此族裔创伤的治愈仅仅依靠个人是不够的,需要整个社会自觉承担重任、反思过去并指明未来。
伍绮诗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创伤经历,揭示了失衡的家庭关怀与种族主义给人以巨大创伤。本文通过运用创伤理论分析《无声告白》,为我们在人性交际、跨文化种族融合交流以及为人类今后如何走出创伤提供了新的思考。相互理解沟通是治愈个人心理创伤的有效途径,而在多元文化冲突碰撞的今天,群体创伤由于历史或其他原因虽不可避免,但理解包容、求同存异、和谐共处才是各种族人群相处之道。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Jeffrey C., eds.in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Berkeley,California: UP of California, 2004.
[2]Eyerman, Ron. Cultural Trauma: Slavery and the Form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Ident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1.
[3]Louie, Kam, ed. Asian Masculinities: The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Manhood in China and Japa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4]劉靖宇.家庭伦理视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创伤叙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02-108.
[5]伍绮诗.无声告白[M].孙璐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6]朴玉.“我们也是受害者”——评哈米德在《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文化创伤书写[J].国外文学,2013 (4):129-136.
[7]陶东风.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J].当代文坛,2011(5):10-15.
[8]王建会.“创伤”理论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以亚裔男性研究为视角[J].当代外国文学,2010(2):68-74.
[9]王欣.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45-150.
责任编辑:孙瑶
关键词:伍绮诗 《无声告白》 心理创伤 文化创伤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103-02
伍绮诗(Celeste Ng,1981—),21世纪的华裔女作家,被称为“下一个谭恩美”。她的处女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并夺得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无声告白》讲述了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俄亥俄小镇,一个普通华裔跨种族婚姻家庭产生了一系列情感危机。故事中五个家庭成员分别是:父亲詹姆斯·李是一个华人,因非美国人未能留在哈佛任教。母亲玛丽琳是美国白人,一心想成为医生,却因婚姻和家庭不得不放弃梦想。大女儿莉迪亚备受父母宠爱却饱受压力,大儿子内斯和小女儿汉娜经常被父母忽略、毫无存在感。看似幸福的家庭却实则危机四伏,最终发生了莉迪亚跳湖自杀的悲剧,而其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洛杉矶时报评论:“《无声告白》是一部十分吸引人的作品,它把美国家庭中的秘密暴露在阳光下,并最终把它撕成碎片。”赫芬顿邮报对此书作出评论:“我们迫不及待要了解莉迪亚死亡背后的故事……而小说最终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奥普拉也评论道:伍绮诗用扣人心弦、让人叫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性别与种族的严肃话题……由于这部作品出版时间不长,国内关于该作品的研究很少。学者们主要从家庭教育、族裔问题、文化冲突,女性人生价值等角度研究该作品。其中也不乏新颖的见解,比如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中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为理论以及边缘人理论等进行研究。由此可见,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无声告白》的研究忽略了创伤视角,而这部作品正是一部典型的创伤小说。因此,借助创伤理论中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可以更好地剖析这个家庭悲剧背后的原因,进而对如何应对创伤及治愈创伤产生思考。
一、心理创伤:失衡的天平
创伤一词(trauma)最初源自希腊语中的“损伤”(wound)。20世纪90年代,随着创伤理论内涵不断深化和发展,创伤研究开始从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渗透到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人文学科的总体研究上。创伤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心理创伤、文化创伤、民族创伤、历史创伤。“心理创伤”是创伤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指某一事件或灾难给受害者的心灵留下的难以愈合的伤害。日常生活中与人或事物接触,或多或少都会在某种层面受到精神打击,因此心理创伤大多为心理上产生负面情绪继而使精神上受到创伤。
莉迪亚是心理创伤的最大受害者。莉迪亚在幼年时被母亲抛弃,给她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玛丽琳离家出走要完成自己成为医生的梦想,在玛丽琳离家出走的那些日子里,莉迪亚开始做噩梦,不是梦见和蜘蛛一起爬行,就是和蛇绑在一起,或是被淹死在茶杯里。损失认同常见于遭到父母冷遇的儿童身上,为重获父母的爱,他们卖力地按父母的意志来表现。她认为母亲的离开是因为她和内斯没有满足母亲的期待,于是她暗自許诺,只要母亲回来,她会尽力满足母亲的任何期待。从心理学看,损失认同本身就是长期压抑与自卑的产物,它往往为了取得别人的认同而不得不抛弃原初的本我,这已是心理创伤的表症。因此,在玛丽琳回家后,莉迪亚面对玛丽琳时总是面带微笑,想取悦她,害怕她再次离开。随着时间的推移,莉迪亚成为了维系家中关系的纽带,即使自己承受难以诉说的压力与痛苦,但她坚信这是让家庭团结在一起的最好的方式。莉迪亚遭受心理创伤不仅因为母亲玛丽琳的过度关爱,父亲詹姆斯的爱也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詹姆斯一直希望莉迪亚可以融入人群,他送给莉迪亚的两次礼物分别是一本书——《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和一条项链。在送项链时,父亲一直强调并让莉迪亚记住友情或者爱情比学习更重要。这两个礼物的心灵打击,像一把锋利的刀刺伤了莉迪亚的心,也无形中加深了莉迪亚心中的创伤。为了承载妈妈的梦想,她被迫选择自己不喜欢的物理化学;为了满足爸爸让她多交朋友的愿望,每天假装和同学打电话。父母越是关注她,期望她成为他们心中想成为的人,他们的关心就像雪一样,不断落到她的身上,最终把她压垮。
莉迪亚遭受的心理创伤是因为被赋予了太多的爱,而内斯和小女儿汉娜的心理创伤是因为过少的爱。内斯化学成绩取得A-,玛丽琳根本不在意,甚至在得知内斯被哈佛录取时,大家也是高兴一时,很快便因为莉迪亚物理考试不及格陷入沉默中。父亲平时溺爱莉迪亚,却总是失望地看着她。汉娜是家中最小的女儿,也是“家中的角落人”。母亲在吃饭时忘记家中是五个人只拿了四个人的餐具,内斯也不喜欢汉娜跟着他,经常把她从自己身边哄走,就连莉迪亚自杀之后,汉娜也只能自己抱着自己,想像自己安慰母亲,母亲也抱着她的场景。
失衡的爱使这个家中的孩子遭受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过多的宠爱与过少的关怀都会打破这个家的平衡。正如该书封面所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家长与孩子之间要理解、沟通、交流,不要让过多的期待压垮孩子,这样也可以避免悲剧发生,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文化创伤:“与众不同”的含义
文化创伤指“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cultural trauma) 就发生了”。“文化创伤”侧重某一事件或灾难对群体产生的影响。它标志某一群体身份的丧失,或者社会结构的瓦解对群体凝聚力造成的不良影响。这种“文化创伤”不是群体每个成员都会亲身经历的,但是它会影响整个群体。 詹姆斯完全不想“与众不同”,因此他不愿意承认与面对自己的身份。詹姆斯对华裔身份的排斥与自我迷失正是文化创伤的表征。詹姆斯父亲是以“契纸儿子”的身份来到美国,他虽出生在美国,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作为就读劳埃德的第一位东方学生,开学第一天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从此,他生活一直小心翼翼。上学时,同学们经常研究他的脸、他的眼睛;体育课上,同学们恶作剧拿走他的泳裤;长大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交,种族歧视的“玻璃天花板”都让他寸步难行。成绩优异却未能在哈佛教书,一家人几乎从不出门与人交际。詹姆斯一直被拒之门外,因此只能自我封闭并远离社会。
文化创伤并不否认作为群体中的个体成员在重大事件之后的心理反应,毕竟创伤感受、创伤经历都必须首先由具体的生命个体来承担、体验。詹姆斯受到的歧视也恰恰体现了生命个体要承担种族歧视的痛苦。亚裔美国心理学家苏氏兄弟把亚裔族群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最易受到心理创伤的是“边缘人”,因为他们认同白人文化却无法得到他们的认可,在情感上受到极大的伤害,同时拒绝认同本族文化,因此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詹姆斯完全符合“边缘人”的定义,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他一直遭受创伤。上学时詹姆斯不敢请同学到家里玩,不吃中餐只吃洋餐。旅行时詹姆斯一家每到一个餐馆,服务员都会盯着他们每个人看,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会出去旅行了。詹姆斯带内斯去游泳时,别的孩子纷纷游到岸边嘲笑内斯:“中国佬,找不到中国啦!”詹姆斯却安慰儿子和自己只是胡闹而已,并且他们一家再也不会一起去游泳了。
在玛丽琳看来,“与众不同”是生活与自我的标新立异。玛丽琳不顾母亲反对,毅然决然要与詹姆斯结婚。在当时,跨种族婚姻虽然合法,但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在大家看来,全能的上帝从未打算让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以及棕色人种通婚,不应该出现混血儿,也不应该丢掉种族自尊。这正如陶东风所描述的那样,文化创伤带有群体维度,是一种群体性的受伤害体验,它不只是涉及个体的认同,而且涉及群体认同。然而,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婚姻是一个阴差阳错的结合,詹姆斯爱玛丽琳是因为她能完美地融入人群并看上去普通和自然,他认为他与玛丽琳的结合是美利坚对他张开怀抱的表现。玛丽琳选择詹姆斯却因为她以为詹姆斯明白什么叫与众不同。
白人与非白人的种族标签,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千疮百孔。詹姆斯作为亚裔,排斥自己的身份从而迷失自我;作为丈夫,没有对自己的感情负责导致婚姻不和。种族的创伤代代传递,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直面创伤,少数族裔才能在以白人为中心的美国主流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三、结语
小说中的受创者不管是受到心理创伤还是文化创伤,他们都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治愈自己的创伤。莉迪亚和詹姆斯通过讲述的方式自我解脱,内斯通过打架发泄伤痛,汉娜试图模仿莉迪亚的行为来找到真相,玛丽琳通过反思和追忆过去的生活走出创伤。虽然心理创伤带给人巨大冲击,但是积极应对重建自我可以帮助受创者走出创伤。文化创伤不是一个自在的经验事实,而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建构,它具有自觉性、主体性和反思性的特征。因此族裔创伤的治愈仅仅依靠个人是不够的,需要整个社会自觉承担重任、反思过去并指明未来。
伍绮诗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创伤经历,揭示了失衡的家庭关怀与种族主义给人以巨大创伤。本文通过运用创伤理论分析《无声告白》,为我们在人性交际、跨文化种族融合交流以及为人类今后如何走出创伤提供了新的思考。相互理解沟通是治愈个人心理创伤的有效途径,而在多元文化冲突碰撞的今天,群体创伤由于历史或其他原因虽不可避免,但理解包容、求同存异、和谐共处才是各种族人群相处之道。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Jeffrey C., eds.in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Berkeley,California: UP of California, 2004.
[2]Eyerman, Ron. Cultural Trauma: Slavery and the Form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Ident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1.
[3]Louie, Kam, ed. Asian Masculinities: The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Manhood in China and Japa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4]劉靖宇.家庭伦理视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创伤叙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02-108.
[5]伍绮诗.无声告白[M].孙璐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6]朴玉.“我们也是受害者”——评哈米德在《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文化创伤书写[J].国外文学,2013 (4):129-136.
[7]陶东风.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J].当代文坛,2011(5):10-15.
[8]王建会.“创伤”理论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以亚裔男性研究为视角[J].当代外国文学,2010(2):68-74.
[9]王欣.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45-150.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