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个人至上,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案例,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处在知识启蒙阶段的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运用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为什么要学国学,那些早就过了时的文字,它的价值在哪里?其中凝练着作者的思想、心境,融合了那个时代的特质,是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之丰富,千百年后仍值得细细品味。
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在传统文化已然回归的社会大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语感的培养,更要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学国学,小国学堂正悄然流行,这表明发扬传统文化,要从小抓起。的确,小学生年龄小,最易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语文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根,小学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更行之有效呢?
一、在氛围中感受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年代久远,平时除了古诗词外,其他内容接触较少,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而且内容不生动,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部分学生单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古诗,一知半解,不置入情感。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营造浓浓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那么能否使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呢?
1.教师的潜移默化
我们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首先自己必须感兴趣。教师应该热爱传统文化,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积淀,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传统文化除了是一门知识外,它能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响彻中外,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对人行为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有效的推动,而且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榜样和动力。
2.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布置。平日,我在班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极力将其设定为我班的特色教育。例如,定期让学生合作制作传统文化知识小报,将自己所学到的、所了解到的传统知识加以整合、内化。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然后我将他们的劳动成果张贴上墙,作为班级文化布置。学生就被班级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萦绕。
二、在课堂中回归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科书并不回避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输血”和激发小学生探索古文化的现实。可能因为传统文化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感太远,学生缺乏新鲜感,所以不是很感兴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将传统文化知识上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呢?
案例一:以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为例,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孩子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记住了,但每天摇头晃脑读的时候,不知所云。他们只是机械性地了解,却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就会没有兴趣。
教学生字,尤其是形声字时,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汉字的博大精深在于它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将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渗入实际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孝”字时,可以从分析字形入手:“孝”是一个会意字,是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字,合在一起就成了“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就叫“孝”。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代代相传。上一代总是想着培养好下一代,而下一代理应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孝顺父母,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幸福。这样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了生字,还得到了德的培养。
案例二:在苏教版第四册语文识字一中,涉及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更不要提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反观“洋节日”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意犹未尽,我在感到悲哀之余更敲响了警钟。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春节前,可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抄录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可以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五月初五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请学生带着问题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有条件的学生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
这样教学,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帮助学生挖掘内涵,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同时,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案例三:诗歌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种文学经典形式。其实诗歌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非常广泛。挖掘传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使他们对传统文化更有兴趣。
例如教学王安石的《元日》时,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要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介绍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三、在生活中内化文化
有人会质疑,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在现今社会还有多少可行性,或者还存在多少价值。的确,在这个充斥强烈的竞争,文化多元的社会中,似乎传统文化已经微不足道了。但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一味让“洋文化”恣意横行,就辱没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内化其中涵盖的仁义道德,处世之法。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
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与传统文化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站,小学教师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我们应努力将传统文化植根学生的心中,开在学生的心间,滋润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运用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为什么要学国学,那些早就过了时的文字,它的价值在哪里?其中凝练着作者的思想、心境,融合了那个时代的特质,是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之丰富,千百年后仍值得细细品味。
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在传统文化已然回归的社会大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语感的培养,更要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学国学,小国学堂正悄然流行,这表明发扬传统文化,要从小抓起。的确,小学生年龄小,最易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语文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根,小学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更行之有效呢?
一、在氛围中感受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年代久远,平时除了古诗词外,其他内容接触较少,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而且内容不生动,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部分学生单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古诗,一知半解,不置入情感。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营造浓浓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那么能否使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呢?
1.教师的潜移默化
我们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首先自己必须感兴趣。教师应该热爱传统文化,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积淀,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传统文化除了是一门知识外,它能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响彻中外,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对人行为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有效的推动,而且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榜样和动力。
2.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布置。平日,我在班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极力将其设定为我班的特色教育。例如,定期让学生合作制作传统文化知识小报,将自己所学到的、所了解到的传统知识加以整合、内化。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然后我将他们的劳动成果张贴上墙,作为班级文化布置。学生就被班级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萦绕。
二、在课堂中回归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科书并不回避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输血”和激发小学生探索古文化的现实。可能因为传统文化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感太远,学生缺乏新鲜感,所以不是很感兴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将传统文化知识上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呢?
案例一:以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为例,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孩子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记住了,但每天摇头晃脑读的时候,不知所云。他们只是机械性地了解,却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就会没有兴趣。
教学生字,尤其是形声字时,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汉字的博大精深在于它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将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渗入实际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孝”字时,可以从分析字形入手:“孝”是一个会意字,是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字,合在一起就成了“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就叫“孝”。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代代相传。上一代总是想着培养好下一代,而下一代理应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孝顺父母,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幸福。这样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了生字,还得到了德的培养。
案例二:在苏教版第四册语文识字一中,涉及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更不要提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反观“洋节日”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意犹未尽,我在感到悲哀之余更敲响了警钟。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春节前,可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抄录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可以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五月初五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请学生带着问题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有条件的学生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
这样教学,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帮助学生挖掘内涵,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同时,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案例三:诗歌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种文学经典形式。其实诗歌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非常广泛。挖掘传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使他们对传统文化更有兴趣。
例如教学王安石的《元日》时,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要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介绍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三、在生活中内化文化
有人会质疑,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在现今社会还有多少可行性,或者还存在多少价值。的确,在这个充斥强烈的竞争,文化多元的社会中,似乎传统文化已经微不足道了。但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一味让“洋文化”恣意横行,就辱没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内化其中涵盖的仁义道德,处世之法。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
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与传统文化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站,小学教师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我们应努力将传统文化植根学生的心中,开在学生的心间,滋润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