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新方案实施以来,伴随教学总体目标的已然明确,教学内容特别是统编教材的正式出版和持续完善,教师队伍的全面轮训,作为重要环节和热门课题的教学方法进入队伍扩大、热情高涨、成果丰富的佳境,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中去,有效地提升了教学实效,推动了“三进”工作。但在热潮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偏颇和不足,因此,加强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的研究凸显必要、重要和紧迫。
一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本真内涵和教学改革目标
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虽然始终是焦点,一直在推进,但总体上与预期目标和设想有一定差距,其原因是多元多重的,从根源上看,是在思维方式上的偏差,即仅把方法视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过分强调方法的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具体说来就是,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采取拿来主义,仅仅把方法当作方法,仅仅当作提升效果的操作手段和具体技术。
1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应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本真内涵去选择
虽然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认识未尽一致,但教学方法应该体现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并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
其一,不是所有的教学方法都能在概论课中使用,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为理念,摒弃“一言堂”和单纯灌输的教学观念,力争吸引学生参与,适应信息时代学生思想多样性、独立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同时,也应该突出概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政治性,以增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
其二,概论课教学方法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以目标为导向的手段创新,不能只是为教学方法而创新、变革。具体来说,必须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其三,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因而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单一方法的选择,而是主导方法基础上的方法组合和方法体系。既要考虑概论与其他课程的差别,也要兼顾课程不同部分内容的差异。
其四,概论课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注意与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的专业课、英语体育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相比的共性与个性,必须注意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其他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形势与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其五,教学方法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大班制、中班制和小班制等不同教学规模会影响教学方法,目前,概论课普遍采用大班制,这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前提;教学课时的安排也会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工作量的饱和度也是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条件,目前,概论课教师普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承担了远超平均任务的工作,这必然影响教学方法的改进;包括教学设备在内的教学条件也是教学方法必须考虑的要件。
2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应服务和服从课程定位和改革目标
作为新时期最鲜明特征的改革在本质上是既有约束条件的优化组合和再创新,在功能上则是发展的助推动力。作为概论课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必须契合课程的性质特征并有助于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而背离改革的初衷和目标。
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突出的实践性,必须从政治视野、战略高度和方向角度认识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必须契合其知识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集合体的目标和传授理论知识使其知、情感和理智上感染学生使其信、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行的综合任务。
正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所强调指出的:“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毫无疑问,作为集中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概论课自然责任最为重大。
因此,概论课教学除了课堂讲授式的一般理论灌输之外,既要立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教材体系,通过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而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严密逻辑性、科学性和整体性,更要增强实践意识,贴近现实和生活,不回避问题和矛盾,针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流派,直面各种不良思潮和错误观点,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及疑点,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向,课堂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社会锻炼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面向实践的意识,在关注实践、认识实践、参与实践、解释现实、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凸显理论的科学性、解释力和作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门必修课组成的知识整体,从历史到现实、从逻辑到实践各有侧重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和经验,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概论课教学应该重点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
概论课教学方法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是贯彻实施“05方案”的着力点,是以教学能力建设为抓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它也不只是本课程改革、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还是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活力的持久动力。
1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整体中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全面把握是方法选择的前提
教学改革是包括教育规律、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时代国情、教育体制、学生学习特点、学生思想实际和能力水平、师生关系定位、课程性质特征、教学其他环节、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问题的复杂课题,而不只是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 第一,必须从理论上明确学科建设与教学方法的辩证关系。独立性的、专业化的学科平台使教学方法的选择更加必要,而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而凸显学科的独特价值。学科建设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有力支撑和理论基础。学科建设的推进有利于增强理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使教学的底气和动力更足。目前,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是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结果,在政治性较强的概论课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而教学方法的改进、理论成果的普及、学习效果的提升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学科价值、地位、体系、内容等的认识,推动建成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
第二,教学方法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过渡的关键步骤。目前,集中了全国本领域的绝大部分专家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高质量的统编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前提,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能促进教材的完善和修订。具体如下:教材的形式而言,全国统编教材解决了各地各自为政、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但各地各学校的情况有差异,只有通过教学方法才能解决;教材的内容而言,四门必修课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重复和交叉,这在教材体系中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每门课必须注意体系的完整性,这样的问题必须通过教学过程的取舍得以协调兼顾;教材的完善而言,除了跟随理论的新发展和研究的新成果进行调整外,更必须立足于以教学方法为中心的教学实践。
当然,教学方法也有助于解决概论课存在的、与教学方法内联的其他问题。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原因是复杂的,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吸引力不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子,而这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素质不高、魅力不够有密切联系。
2对概论课教学方法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石
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系统理论课题,不是概论课在教学方法上的独有专利,而是现代教学方法与概论课的有机融合,也不是教学方法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排他性选择,而是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
第一,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概论课教学方法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改革的趋势和潮流,与当代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积极吸收借鉴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方法;不是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而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特殊性的角度讨论教学方法。与之同时,更必须体现概论课的特殊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集中展现和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概论课从不同角度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概论课教学方法不应该是铁板一块的、固定的,全书十五章内容绝不能采取统一的方法,而必须根据内容进行调整并配套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二,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用必然是科学分析多种方法基础上的再组合。各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缺点,都有其特定的运用条件和背景,因此如何理性看待传统教学方法与现行新方法的利弊,以及如何理性选择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是概论课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概论课教学方法革新不是对传统方式的放弃,必须高度重视课堂讲授这种概论课的基本教学形式,因为很多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老师的“灌输”说理,摆事实,讲道理,才能传达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其不仅能够起到教材内容“加深”、“拓宽”的作用,而且教师通过讲解并阐发课程中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从不知到知晓、从了解到理解,从熟悉到掌握。
在此基础上,必须重视已呈现出百花齐放式的、多样化、综合化和现代化的态势,顺应出现综合化、现代化、隐型化、多样化的趋势,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感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三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立足信息时代校情、教情和学情的新特征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是逻辑推导和理论论证的过程,更是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由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教师对学生贯彻教学理论和原则的互动多元的个性实践活动,其中学生与教师是必须考虑的两大现实条件和重要因素。
教学工作特别是教学方法的选用首先而且特别重要的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和双主体,是教学方法合适与否的直接体验者和评价人,是教学方法效果好坏的受益人和推动者。
1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情况的新特征
融音、字、画于一体、借助多媒体和虚拟技术的网络形象生动、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融会,其以轻松、愉快的场景、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发展,特别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在当下最主要是全面考量网络等新媒体在教学方法层面的影响。
第一,网络对大学生的全面塑造。以图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络信息,更具直观性、形象性和娱乐性,更多地反映为感官的刺激和愉悦,使大学生习惯于“看”信息;与之同时,一条信息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存储,也可以制作成图形、声音,甚至活动图像,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同一条信息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网络为主要信息来源和接受方式的大学生在产生诸如来源广、更新快、比较多等积极影响的同时,必然过分强调灵感,忽略思考,认可非单一性,强调多元化,削弱理性认识,影响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二,网络时代适合当代大学生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传统教学中,虽然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和条件进行一些课外的拓展学习,但在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各个方面还是比较被动的。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开始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适当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包括听课、课后答疑、讨论、测验练习、浏览相关课外资源、笔记等。
因此,概论课教学改革必须直面网络、延伸触角,必须顺应网络互动、平等、即时、直观、动态的新趋势新要求。在教学方法的主体选择上,必须直面学生实际和变化,必须反对那种仅站在教师角度的单方面改革;在教学方法的内容选择方面,必须了解学生的信息渠道和知识结构,必须反对那种仅站在教师角度的素材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真正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反对那种仅站在教师角度的独角戏。
2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全面考量教师队伍的新变化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既要吻合教改趋势和学情变化,更要契合教师的实情、实现自我目标和推动教师成长。
第一,当前概论课教师教学的现状及对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在教学角色的定位上,大多数概论课教师仍然是知识的拥有者、信息的掌握者和理论的传播者,是绝对的权威,而新方法必须有助于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学生知识建构的支持者;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大多数概论课教师承担的授课班级多、工作量大,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其从繁重的重复的机械式的课堂讲授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以学术水平的提高、专业职称的晋升、社会地位的提高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在教学技术的应用上,大多数概论课教师还只是教学软件或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和操作者,更多的还是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当作“黑板搬家”,新的教学方法既要契合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实际并能逐步提升,使其成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制作者和研究者。
第二,概论课教学方法的构建必须实现理论素养、教材处理能力与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协调融合。
在教学改革中,不能一切依靠技术,教学效果完全依托于技术,搞完全的“技术流”,必须依赖于教师不断提高的理论素养和教材处理能力。现代技术不仅传播着知识,而且也传播着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判断力和政治责任感,对信息的辨别、材料的选用和网络舆论有科学的判断。特别是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在把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新的专题设计。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能完全离开教材另讲一套,那样做,不可能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同时,教师不能把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全都搬到课堂中去讲授,那种照本宣科的做法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与之同时,概论课教师也必须不断提升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必须学会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电子图书、电子讲稿、多媒体光盘课件、网络课件、多媒体网络课程、视频流课件等各种教学软件,设计出融多媒体教学直观、活泼优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深度与严肃性于一体的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同时还要利用学习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答疑、网上布置作业和批阅作业、组织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等系列教学活动。
一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本真内涵和教学改革目标
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虽然始终是焦点,一直在推进,但总体上与预期目标和设想有一定差距,其原因是多元多重的,从根源上看,是在思维方式上的偏差,即仅把方法视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过分强调方法的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具体说来就是,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采取拿来主义,仅仅把方法当作方法,仅仅当作提升效果的操作手段和具体技术。
1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应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本真内涵去选择
虽然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认识未尽一致,但教学方法应该体现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并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
其一,不是所有的教学方法都能在概论课中使用,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为理念,摒弃“一言堂”和单纯灌输的教学观念,力争吸引学生参与,适应信息时代学生思想多样性、独立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同时,也应该突出概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政治性,以增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
其二,概论课教学方法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以目标为导向的手段创新,不能只是为教学方法而创新、变革。具体来说,必须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其三,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因而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单一方法的选择,而是主导方法基础上的方法组合和方法体系。既要考虑概论与其他课程的差别,也要兼顾课程不同部分内容的差异。
其四,概论课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注意与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的专业课、英语体育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相比的共性与个性,必须注意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其他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形势与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其五,教学方法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大班制、中班制和小班制等不同教学规模会影响教学方法,目前,概论课普遍采用大班制,这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前提;教学课时的安排也会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工作量的饱和度也是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条件,目前,概论课教师普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承担了远超平均任务的工作,这必然影响教学方法的改进;包括教学设备在内的教学条件也是教学方法必须考虑的要件。
2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应服务和服从课程定位和改革目标
作为新时期最鲜明特征的改革在本质上是既有约束条件的优化组合和再创新,在功能上则是发展的助推动力。作为概论课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必须契合课程的性质特征并有助于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而背离改革的初衷和目标。
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突出的实践性,必须从政治视野、战略高度和方向角度认识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必须契合其知识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集合体的目标和传授理论知识使其知、情感和理智上感染学生使其信、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行的综合任务。
正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所强调指出的:“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毫无疑问,作为集中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概论课自然责任最为重大。
因此,概论课教学除了课堂讲授式的一般理论灌输之外,既要立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教材体系,通过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而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严密逻辑性、科学性和整体性,更要增强实践意识,贴近现实和生活,不回避问题和矛盾,针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流派,直面各种不良思潮和错误观点,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及疑点,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向,课堂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社会锻炼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面向实践的意识,在关注实践、认识实践、参与实践、解释现实、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凸显理论的科学性、解释力和作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门必修课组成的知识整体,从历史到现实、从逻辑到实践各有侧重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和经验,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概论课教学应该重点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
概论课教学方法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是贯彻实施“05方案”的着力点,是以教学能力建设为抓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它也不只是本课程改革、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还是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活力的持久动力。
1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整体中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全面把握是方法选择的前提
教学改革是包括教育规律、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时代国情、教育体制、学生学习特点、学生思想实际和能力水平、师生关系定位、课程性质特征、教学其他环节、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问题的复杂课题,而不只是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 第一,必须从理论上明确学科建设与教学方法的辩证关系。独立性的、专业化的学科平台使教学方法的选择更加必要,而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而凸显学科的独特价值。学科建设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有力支撑和理论基础。学科建设的推进有利于增强理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使教学的底气和动力更足。目前,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是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结果,在政治性较强的概论课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而教学方法的改进、理论成果的普及、学习效果的提升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学科价值、地位、体系、内容等的认识,推动建成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
第二,教学方法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过渡的关键步骤。目前,集中了全国本领域的绝大部分专家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高质量的统编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前提,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能促进教材的完善和修订。具体如下:教材的形式而言,全国统编教材解决了各地各自为政、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但各地各学校的情况有差异,只有通过教学方法才能解决;教材的内容而言,四门必修课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重复和交叉,这在教材体系中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每门课必须注意体系的完整性,这样的问题必须通过教学过程的取舍得以协调兼顾;教材的完善而言,除了跟随理论的新发展和研究的新成果进行调整外,更必须立足于以教学方法为中心的教学实践。
当然,教学方法也有助于解决概论课存在的、与教学方法内联的其他问题。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原因是复杂的,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吸引力不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子,而这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素质不高、魅力不够有密切联系。
2对概论课教学方法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石
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系统理论课题,不是概论课在教学方法上的独有专利,而是现代教学方法与概论课的有机融合,也不是教学方法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排他性选择,而是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
第一,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概论课教学方法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改革的趋势和潮流,与当代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积极吸收借鉴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方法;不是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而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特殊性的角度讨论教学方法。与之同时,更必须体现概论课的特殊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集中展现和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概论课从不同角度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概论课教学方法不应该是铁板一块的、固定的,全书十五章内容绝不能采取统一的方法,而必须根据内容进行调整并配套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二,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用必然是科学分析多种方法基础上的再组合。各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缺点,都有其特定的运用条件和背景,因此如何理性看待传统教学方法与现行新方法的利弊,以及如何理性选择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是概论课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概论课教学方法革新不是对传统方式的放弃,必须高度重视课堂讲授这种概论课的基本教学形式,因为很多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老师的“灌输”说理,摆事实,讲道理,才能传达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其不仅能够起到教材内容“加深”、“拓宽”的作用,而且教师通过讲解并阐发课程中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从不知到知晓、从了解到理解,从熟悉到掌握。
在此基础上,必须重视已呈现出百花齐放式的、多样化、综合化和现代化的态势,顺应出现综合化、现代化、隐型化、多样化的趋势,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感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三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立足信息时代校情、教情和学情的新特征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是逻辑推导和理论论证的过程,更是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由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教师对学生贯彻教学理论和原则的互动多元的个性实践活动,其中学生与教师是必须考虑的两大现实条件和重要因素。
教学工作特别是教学方法的选用首先而且特别重要的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和双主体,是教学方法合适与否的直接体验者和评价人,是教学方法效果好坏的受益人和推动者。
1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情况的新特征
融音、字、画于一体、借助多媒体和虚拟技术的网络形象生动、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融会,其以轻松、愉快的场景、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发展,特别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在当下最主要是全面考量网络等新媒体在教学方法层面的影响。
第一,网络对大学生的全面塑造。以图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络信息,更具直观性、形象性和娱乐性,更多地反映为感官的刺激和愉悦,使大学生习惯于“看”信息;与之同时,一条信息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存储,也可以制作成图形、声音,甚至活动图像,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同一条信息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网络为主要信息来源和接受方式的大学生在产生诸如来源广、更新快、比较多等积极影响的同时,必然过分强调灵感,忽略思考,认可非单一性,强调多元化,削弱理性认识,影响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二,网络时代适合当代大学生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传统教学中,虽然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和条件进行一些课外的拓展学习,但在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各个方面还是比较被动的。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开始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适当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包括听课、课后答疑、讨论、测验练习、浏览相关课外资源、笔记等。
因此,概论课教学改革必须直面网络、延伸触角,必须顺应网络互动、平等、即时、直观、动态的新趋势新要求。在教学方法的主体选择上,必须直面学生实际和变化,必须反对那种仅站在教师角度的单方面改革;在教学方法的内容选择方面,必须了解学生的信息渠道和知识结构,必须反对那种仅站在教师角度的素材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真正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反对那种仅站在教师角度的独角戏。
2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全面考量教师队伍的新变化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既要吻合教改趋势和学情变化,更要契合教师的实情、实现自我目标和推动教师成长。
第一,当前概论课教师教学的现状及对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在教学角色的定位上,大多数概论课教师仍然是知识的拥有者、信息的掌握者和理论的传播者,是绝对的权威,而新方法必须有助于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学生知识建构的支持者;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大多数概论课教师承担的授课班级多、工作量大,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其从繁重的重复的机械式的课堂讲授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以学术水平的提高、专业职称的晋升、社会地位的提高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在教学技术的应用上,大多数概论课教师还只是教学软件或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和操作者,更多的还是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当作“黑板搬家”,新的教学方法既要契合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实际并能逐步提升,使其成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制作者和研究者。
第二,概论课教学方法的构建必须实现理论素养、教材处理能力与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协调融合。
在教学改革中,不能一切依靠技术,教学效果完全依托于技术,搞完全的“技术流”,必须依赖于教师不断提高的理论素养和教材处理能力。现代技术不仅传播着知识,而且也传播着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判断力和政治责任感,对信息的辨别、材料的选用和网络舆论有科学的判断。特别是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在把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新的专题设计。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能完全离开教材另讲一套,那样做,不可能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同时,教师不能把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全都搬到课堂中去讲授,那种照本宣科的做法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与之同时,概论课教师也必须不断提升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必须学会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电子图书、电子讲稿、多媒体光盘课件、网络课件、多媒体网络课程、视频流课件等各种教学软件,设计出融多媒体教学直观、活泼优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深度与严肃性于一体的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同时还要利用学习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答疑、网上布置作业和批阅作业、组织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等系列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