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事物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一味地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那么就会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变得抽象、空洞和枯燥,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因此,让数学课与生活紧密联系是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首要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境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相比其他学科又比较抽象。但如果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那么就能使学生更加方便地来理解数学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必须开放课堂,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学习完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后,我把一块不规则的铁块放在讲台上,要学生想办法求出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是多少?全班学生呆住了,反应不过来。但是马上议论起来,吵吵闹闹的,而后分小组互相交流讨论起来,有的说如果可以将这个不规则铁块像冰块那样溶化水,再倒入圆柱体的容器里,那样就好办了。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转化为所学过的圆柱的体积:用一个圆柱体的容器盛一些水,然后测量并计算出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再将苹果完全浸入容器里的水中,水面必然会上升一定的高度,这个上升的圆柱体的水的体积其实就是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了。只要测量出水面上升的高度,而圆柱体的底面积是不变的,根据底面积乘以上升的水的高度,就可以求出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了。同样的,不单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可以用这样转化的方法计算,其他一切类似物体的体积都可以通过这种转化的方法来进行解决。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小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为原形,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进而还需形成逻辑的数学,从而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所遇到的简单的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认真钻研教材,让知识点尽量联系上与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数学就是一本生活百科全书,从而充满了学习的兴趣。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去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就是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例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的内容后,就联系生活出了这样的一条题目:“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商店进行促销活动。学校想给12个班各配置一台饮水机,原价360元的饮水机,现在甲、乙、丙、丁四个商店都打出促销广告:甲店:9折出售;乙店:买十送一;丙店:降价9%;丁店:满200元送10元。请你为学校算一算到哪个商店买最合算。那么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都能很快计算出到各商店所购买饮水机所需的总价:甲商店:9折出售即是现价按原价的百分之九十出售。学校要付的总价是:360×12×90%=3888元;乙商店:买十送一即学校买11台饮水机就可以了。学校要付的总价是:360×11=3960元;丙商店:降价9%即9.1折出售。学校要付的总价是:360×12×91%=3931.2元。丁商店:满200元送10元即只要满200元了,就送10元。学校要付的总价是:360×12-10=4310元。学生通过比较,很快就可以得出到甲店购买最合算。这样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让学生积极参与计算,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化的练习和作业
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后,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生活中所遇的简单问题,现在的数学课本中所设计的练习题也已经与生活實际相联系,但毕竟是统一的教材,所以与小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还是有一些不同。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结合实际设计一些作业,那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印象会比较深刻。例如我在學生学习完圆锥体的体积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掌握,由于我校地处边远山区的农村,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目: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家家都收割了稻谷。在一个禾坪上有一堆圆锥形的稻谷,底周长是9.42m,高是2m。①这堆稻谷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②如果每立方米稻谷的质量约为700㎏,这堆稻谷的质量约为多少㎏?③晒稻谷时,如果把这堆稻谷铺成一个长5m,宽3m的长方体,能铺多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经过小组间互相合作、交流和讨论,能比较直观和形象地理清解题思路并一一解答这三个问题。这时学生就会感觉到,原来晒稻谷里面也包含着很多数学知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尽量穿插和设置一些与农村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上就是我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些浅解及实践探索,当然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我将继续对《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钻研与摸索,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事物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一味地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那么就会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变得抽象、空洞和枯燥,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因此,让数学课与生活紧密联系是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首要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境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相比其他学科又比较抽象。但如果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那么就能使学生更加方便地来理解数学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必须开放课堂,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学习完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后,我把一块不规则的铁块放在讲台上,要学生想办法求出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是多少?全班学生呆住了,反应不过来。但是马上议论起来,吵吵闹闹的,而后分小组互相交流讨论起来,有的说如果可以将这个不规则铁块像冰块那样溶化水,再倒入圆柱体的容器里,那样就好办了。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转化为所学过的圆柱的体积:用一个圆柱体的容器盛一些水,然后测量并计算出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再将苹果完全浸入容器里的水中,水面必然会上升一定的高度,这个上升的圆柱体的水的体积其实就是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了。只要测量出水面上升的高度,而圆柱体的底面积是不变的,根据底面积乘以上升的水的高度,就可以求出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了。同样的,不单这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可以用这样转化的方法计算,其他一切类似物体的体积都可以通过这种转化的方法来进行解决。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小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为原形,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进而还需形成逻辑的数学,从而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所遇到的简单的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认真钻研教材,让知识点尽量联系上与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数学就是一本生活百科全书,从而充满了学习的兴趣。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去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就是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例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的内容后,就联系生活出了这样的一条题目:“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商店进行促销活动。学校想给12个班各配置一台饮水机,原价360元的饮水机,现在甲、乙、丙、丁四个商店都打出促销广告:甲店:9折出售;乙店:买十送一;丙店:降价9%;丁店:满200元送10元。请你为学校算一算到哪个商店买最合算。那么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都能很快计算出到各商店所购买饮水机所需的总价:甲商店:9折出售即是现价按原价的百分之九十出售。学校要付的总价是:360×12×90%=3888元;乙商店:买十送一即学校买11台饮水机就可以了。学校要付的总价是:360×11=3960元;丙商店:降价9%即9.1折出售。学校要付的总价是:360×12×91%=3931.2元。丁商店:满200元送10元即只要满200元了,就送10元。学校要付的总价是:360×12-10=4310元。学生通过比较,很快就可以得出到甲店购买最合算。这样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让学生积极参与计算,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化的练习和作业
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后,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生活中所遇的简单问题,现在的数学课本中所设计的练习题也已经与生活實际相联系,但毕竟是统一的教材,所以与小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还是有一些不同。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结合实际设计一些作业,那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印象会比较深刻。例如我在學生学习完圆锥体的体积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掌握,由于我校地处边远山区的农村,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目: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家家都收割了稻谷。在一个禾坪上有一堆圆锥形的稻谷,底周长是9.42m,高是2m。①这堆稻谷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②如果每立方米稻谷的质量约为700㎏,这堆稻谷的质量约为多少㎏?③晒稻谷时,如果把这堆稻谷铺成一个长5m,宽3m的长方体,能铺多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经过小组间互相合作、交流和讨论,能比较直观和形象地理清解题思路并一一解答这三个问题。这时学生就会感觉到,原来晒稻谷里面也包含着很多数学知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尽量穿插和设置一些与农村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上就是我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些浅解及实践探索,当然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我将继续对《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钻研与摸索,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