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教学环节培养语文实操能力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讲课、作业、复习检测是教学的基本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规范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但社会在发展变化,新的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这里,我想从抓实教学环节这一角度来谈一下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预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预习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都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预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该章节、该篇文章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听课中聚精会神地去把握它、消灭它。 预习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仅如此,关键在于它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我都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生字、生词,因为在查找过程中,字词典中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可以积累。这样做比老师费尽心思去补充去讲解要好得多。时间长了,学生便养成了查字典读书的好习惯,在查字典中学生学到的是包罗万象的各类知识。
  预习对于学生养成动脑的好习惯也是很有帮助的。语文读本的编排体例是:每篇文章之前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在这些提示性的文字中,对文章的中心内容、写作特点都做了概括性的说明,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考虑。课后的思考题,也是对文章的层次、情节、文体等的概括把握。针对语文课本编写上的这些特点,我向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概括的语句具体化、把课后的练习书面化,即把预习提示中提出的一些观点、问题,用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加以解释说明,把课后的思考题在通读全篇课文的基础上,试着用文字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
  二、活化课堂:培养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育界流行这样一些名言:最大的效益在课堂、最大的浪费也在课堂。向课堂要效益。这充分说明课堂上讲课的重要性,因而我们要活化课堂,在讲课中培养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
  对教材烂熟于心、整体把握、咀嚼精华是讲好课的前提。语文教师对课文的见解应有独到之处,在教学中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具有怀疑批判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冲破教参的束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发展的语文教学。
  比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我冲破教参的束缚,结合近年来中高考“诗歌鉴赏”的考点,重点分析了在鉴赏诗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鉴赏诗歌的技巧方法,并对一些名词术语加以具体的分析,并将其概括归纳为以下几层意思:
  1,诗歌表面(字面)意思和深层意蕴的关系;
  2,诗歌中景(典型的情节)与情的关系是理解诗歌主旨、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所在;
  3,词的上、下阕的内容及关系;
  4,写景诗的特点;
  5,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6,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象征、托物言志;
  7,诗歌中的反衬——以乐景写哀情。
  经过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为诗歌鉴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具体实例。
  三、规范作业: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课后的习题、课外的练习是讲课的有机补充,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体现,也是能力检测的有效途径。再加上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答案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评分细则越来越明确,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在作业的处理上讲究“规范”。老师在讲解作业时也要讲究“规范”。具体的做法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写作业时,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答出为什么;老师在讲解处理作业时,不仅要给出正确的答案,解题的角度、方法,而且还要列出答题的格式,以规范学生的作业。作业规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比如在讲解“现代文阅读”文段练习时,每一题的答案都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来印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一规则。并尽可能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来答题,以求更接近于标准规范的答案。
  四、复习检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温故而知新。因此要培养学生及时复习旧知识的习惯,使旧知识能牢牢掌握住,并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学生好奇心很强,总是喜欢去学习自己未接触到的知识,对于已学过的知识,即使是一知半解也不愿再去复习巩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劳而无获。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复习,或者采取一些必要的检测手段“逼其就范”,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复习巩固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对此旧知识的复习。课后思考题中“一词多义”这一知识点涉及到句子或加点字的用法,我总是让学生去翻译、去解释,并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用法相同的例子,或者补充出这个词的其它用法(附例句)。这样一来,在多次的练习中,就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使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以期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其他文献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其阅读视野、生活能力与理解能力等都时刻受着他们自身的生活影响,特别是他们密切接触的家庭、学校、社区的影响,其自身所获得生活经验也绝大部分直接地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可以说生活就是他们直接老师。正因为如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才格外强调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尤其强调并积极助长教学生活化。比如积极引进生活元素,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有意识地比照生活特别
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水利工程的的建设)被广泛的关注。其中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如何,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处理水利工程的地基时,较普遍的施工措施为基础灌浆技术,在防渗处理和坝基加固中是经常使用到的。防渗性对水利工程而言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要在地基方面严格关注,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在水利工程开始前,对于施工的方案十分重要,其中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选择出的方案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