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仅会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愿望,能自主地、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无从探究,无从研究。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也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向学生提问,而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的能力,而学生也习惯了听记、读答,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从来(或很少)对老师和书本产生过质疑,问题意识严重缺乏,又如何谈得上创新呢?又如何能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呢?
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因此,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养成问题意识,正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人在平时教学中作了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问。
一、课文题目开导思索
很多课文,我们可以单刀直入,抓住课题,让学生多作解析,引发一些问题;再围绕提出的几个好问题去阅读课文,使课文阅读更有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例如《陋室铭》的教学,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结果学生就提了“题目中的‘铭’怎样理解?”“文章是怎样描写陋室的?”“陋室有什么值得颂扬呢?”“作者笔下的陋室简陋吗?”、“作者有怎样的生活情趣?他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已经抓住了文章的学习要点。“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就简易快捷多了。这样,以题析文,能激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为学习文章引路,引导学生探索,自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文内容展开自问
具体讲析内容时,教师不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问,提出问题,再共同开展讨论分析,作出解答。如《白杨礼赞》第七段的精读,分层之后让学生自提问题。第一层,学生就会提出:“‘好女子’与‘伟丈夫’各有什么样的内涵”、“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白杨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第二层,学生也提出了“白杨树有哪些象征意义?”“一步步(或一句句)是怎样揭示的?”“这几句话为何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为什么可以这样象征?”等问题。然后展开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课堂上学生讨论生疑、质疑索明,自主解决问题,学得主动、积极、有效、深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课文结构照应之问
文章讲究前后照应、首尾照应,有的文章照应很经典,而有的则留下一些遗憾,善于发现这些优点或缺点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质疑,往往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如我在教授《苏州园林》一文时,让学生思考课文第二段四个排比“讲究”和三、四、五、六段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很容易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一照应的。我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指导学生思考,开头(第三段)排比为什么不与后文的三个事例一一照应?学生经过讨论会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用意有更深的理解,明白在写作中如何运用照应,哪些地方该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比较、分析、理解能力。学生也感觉到课文处处都可有疑问,激发了他们质疑的兴趣。
四、课文学后拓展之问
课文学完之后,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从课文内容、写法及感受出发。引发遐想,延伸拓展,学以致用。通过学后发问,畅谈感悟体验,交流心得体会。如学完《愚公移山》这一课内容后,课堂上适当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就能提出:愚公真的不愚、智叟真的不智吗?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可以搬家嘛,干吗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费这么大的力气挖山移山呢?既然搬家更便捷,可毛主席为什么还要赞扬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呢?如今,我们学习这一课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吗?通过这样一些思考发问、讨论解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课文的主旨,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张咏梅,教师,现居上海。
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因此,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养成问题意识,正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人在平时教学中作了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问。
一、课文题目开导思索
很多课文,我们可以单刀直入,抓住课题,让学生多作解析,引发一些问题;再围绕提出的几个好问题去阅读课文,使课文阅读更有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例如《陋室铭》的教学,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结果学生就提了“题目中的‘铭’怎样理解?”“文章是怎样描写陋室的?”“陋室有什么值得颂扬呢?”“作者笔下的陋室简陋吗?”、“作者有怎样的生活情趣?他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已经抓住了文章的学习要点。“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就简易快捷多了。这样,以题析文,能激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为学习文章引路,引导学生探索,自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文内容展开自问
具体讲析内容时,教师不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问,提出问题,再共同开展讨论分析,作出解答。如《白杨礼赞》第七段的精读,分层之后让学生自提问题。第一层,学生就会提出:“‘好女子’与‘伟丈夫’各有什么样的内涵”、“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白杨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第二层,学生也提出了“白杨树有哪些象征意义?”“一步步(或一句句)是怎样揭示的?”“这几句话为何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为什么可以这样象征?”等问题。然后展开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课堂上学生讨论生疑、质疑索明,自主解决问题,学得主动、积极、有效、深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课文结构照应之问
文章讲究前后照应、首尾照应,有的文章照应很经典,而有的则留下一些遗憾,善于发现这些优点或缺点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质疑,往往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如我在教授《苏州园林》一文时,让学生思考课文第二段四个排比“讲究”和三、四、五、六段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很容易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一照应的。我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指导学生思考,开头(第三段)排比为什么不与后文的三个事例一一照应?学生经过讨论会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用意有更深的理解,明白在写作中如何运用照应,哪些地方该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比较、分析、理解能力。学生也感觉到课文处处都可有疑问,激发了他们质疑的兴趣。
四、课文学后拓展之问
课文学完之后,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从课文内容、写法及感受出发。引发遐想,延伸拓展,学以致用。通过学后发问,畅谈感悟体验,交流心得体会。如学完《愚公移山》这一课内容后,课堂上适当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就能提出:愚公真的不愚、智叟真的不智吗?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可以搬家嘛,干吗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费这么大的力气挖山移山呢?既然搬家更便捷,可毛主席为什么还要赞扬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呢?如今,我们学习这一课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吗?通过这样一些思考发问、讨论解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课文的主旨,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张咏梅,教师,现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