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法制备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醇

来源 :精细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x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采用还原法制备了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醇.结果表明,当n(羧酸):n(ZnCl2):n(NaBH4)为1.0:1.5:2.5时,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温度65℃条件下,转化率为98.5%.
其他文献
浆料微流挤压成型平台(Slurry Microfluidic Extrusion Molding Platform,SMEP)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但是由于SMEP在挤压成型的过程中,浆料会发生液相迁移的现象,增加了挤压成型过程的不确定性,影响挤压成型精度.为了提高成型精度,使SMEP更加智能化,对SMEP的数字孪生体DT-SMEP(Digital Twin-SMEP)展开了研究.首先,建立DT-SMEP的数字模型,经相应的映射策略使其与物理实体产生关联,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产生决策信息
为了减轻长时间因坐姿问题所导致的近视、驼背、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病几率.设计一款智能化坐姿监测机器人控制系统.将坐姿监测、坐时时长监测和光照环境监测作为机器人基本功能.根据虚拟设计方案制造出实体模型,选取身高在(160~180)cm、体重在(70~90)kg 50名学生为样本,对机器人的坐姿识别和坐时时长准确率进行验证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对4种坐姿识别准确率均在92%以上,对不同情况下坐时时长监测的准确率高达96%.验证了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能达到对坐姿智能化的监测.
这里介绍了一种专门用于拾取和放置的六自由度并行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高速和高载荷自重比的封闭式运动结构.这里针对六轴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和视觉抓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针对六轴并联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问题进行求解;其次本文提出了牛顿修正法的六轴并联机器人实时正运动学求解方法;再次利用图像学形态算法从图像信息中确定待抓取目标的形态学特征,采用目标中心定位方法进行视觉抓取;最后利用实验验证了六轴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和视觉抓取模型的正确性.结果 表明该策略在较短的执行时间内,位置和方向参数的精度分别接近0.008mm和
为了使机器人的工作适应人的特性,必须建立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作为在双臂机器人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阻抗控制重要的受限条件是缺乏一个广泛接受的框架来综合阻抗控制参数,以确保稳定的接触过渡和相互作用过程,并确保期望的接触性能.以此为出发点,这里提出一种新设计、规划和编程框架为双臂人形机器人的阻抗一致性控制提供高效和灵活的算法和工具,促进未来双臂机器人在复杂装配任务中的应用.通过对新型工位机器人双臂系统的初步测试,验证了该框架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针对目前整体叶轮人力手工研磨过程中研磨品质差、出产周期长、工人健康危害大等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六自由度库卡工业机器人的自动研磨控制系统.机器人末端夹持气动磨机贴合整体叶轮表面,利用六维力传感器反馈受力情况,结合在线恒力控制算法搭建复杂曲面机器人研磨恒力控制系统.根据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对机器人研磨过程中末端加工工具重力干扰进行补偿;建立机器人力/位置混合柔顺控制策略,采用传统PID控制策略进行基础力控制,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力控制实现机器人自动研磨.对整体叶轮进行研磨实验,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
通过对蜘蛛结构及运动特性分析,设计了一款四足爬行机器人的结构模型;针对腿部机构构建的坐标系,对机器人的腿部模型进行运动分析,结合机器人的关节变量与足端对应的映射关系建立仿蜘蛛机器人足尖的步态轨迹方程;利用MDH法建立仿蜘蛛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通过adams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同时,利用梯度投影算法求解仿蜘蛛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在空间的合成位移分布与复合摆线相符.通过matlab将机器人运动轨迹模型导入adams进行步态规划分析,结果表明机器人腿部的速度呈现一个个脉冲的形式,时间间隔小,运动
为应对配网狭窄作业空间内视场遮挡对作业机器人环境感知和定位功能的影响,这里研究了基于遥操作和虚拟/增强现实(VR/AR)技术的高临场感动态视觉感知与定位系统.受人体仅通过弯曲身体就可对物体多角度观测的启发,设计搭建了包含VR头戴设备、六自由度机器人和双目相机的动态视觉感知系统,提出了针对该系统的异构型主从遥操作逆运动学模型,并建立了观测目标绝对位置粗定位模型.试验表明,这里建立的动态视觉系统具有较高临场感,双目相机对VR设备的位置跟踪平均误差≤1.7mm,姿态跟踪平均误差<2.36°;另一方面,系统在5个
针对汽车制造企业入厂物流取货周期长、取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多层级循环取货模型”.首先,通过系统聚类法对所有供应商进行区域划分;其次,运用Topsis法将同一区域的供应商分为一、二两个层级;最后,将第一层级供应商作为该区域的集货点,并运用蚁群算法规划各集货点的最优取货路径.结合某汽车制造企业实例,建立入厂物流成本和取货周期最优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比多层级循环取货和milk-run两种取货方案,验证了多层级循环取货模型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行业对复杂自由曲面的碳纤维制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然而现阶段碳纤维铺放技术存在低效率、低精度、低可靠性的问题.依据碳纤维铺放工艺特点,研发了一种模块化的二丝束自动铺放装置,其具备创新型丝束夹紧-重送-剪断功能的自动铺丝机构.在铺放装置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仿真结果验证并优化了铺放装置结构,保证了装置的结构强度稳定性.采用随机概率法分析装置的可达空间,检验运动空间是否满足运动范围要求;构建了碳纤维铺放装置样机平台,使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铺放定位误差,并依此采用粒子群算法对铺放进行精度补偿,从
针对航空产品外场可靠性数据存在大量删失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的寿命统计方法.首先根据航空产品运营过程中的故障特点,分别建立完全失效、右删失和区间删失三种数据类型下的负对数似然函数,从而得到混合数据的似然函数,然后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似然函数的求解,获得不同分布模型下的参数估计值,并利用BIC准则选择最优分布模型,最后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模型验证,并以电传系统备用电瓶为研究对象进行工程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