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官场的腐败行为中,官员的“身边人”,尤其子孙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家族势力贪污受贿,勒索百姓。然而,古代也有官员严格管束下一代的好例子,一些官员“任人不唯亲”的事例就曾传为佳话。
公元303年,晋朝的荆州刺史刘弘推荐立过战功的皮初担任襄阳太守。朝廷认为皮初资历太浅,建议任命担任过东平太守的夏侯陟为襄阳太守,刘弘却坚决反对。原来,夏侯陟是他的女婿。刘弘对同僚和部属们说:“夫治一国者,宜以一国为心,必若亲姻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后来,朝廷只好听从了刘弘的意见。
刘弘不重用自己女婿而重用功臣,任人唯贤不唯亲,一度传为美谈。
此外,还有一些官员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为后人做榜样。
北魏贵为司空的长孙道生,一生清廉节俭,骑马时用来遮挡尘土的一条熊皮障泥,总是洗了再用,破了再缝,多少年都不换新的。
儿辈们见父亲这样,也都自觉地勤俭节约。皇帝派人编写歌词称颂道“智如崔浩,廉若道生”,号召北魏官员都来学习崔浩的智慧和长孙道生的清廉。
唐朝的卢承庆博学有才干,曾官至宰相。他在临终时交代儿子:“我死后就穿平常的衣服入殓,不要用牲畜祭奠,坟墓的高度只要能辨认出来就行,不要过于高大宽广;只用棺材,不需要棺外椁,那样太浪费了;碑文只记载官号和生卒年月,不要弄许多漂亮话在上面。”这无疑是对儿孙的一种言传身教,在旖旎繁华、生活富足的唐初,高官能俭朴平实、不尚浮华,绝对是有益世风的正能量。
古代官员在外做官,囿于公务以及交通不便,长期回不了家,与家人联系只能依靠家信,“家书”便成为官员对留守家中的“官二代”们的主要教育方式。
明神宗时期的礼部尚书沈鲤在京为官,常写信给商丘老家的儿辈,对他们的约束极其严格:出行上,不许儿辈出入公门,招惹是非,拜客只可骑马,不可乘车;衣着上,要求家人子弟“衣服勿太华美,器用宁可欠缺”等。并且,他还经常写信提醒儿辈“秋夏粮及早上纳,多加与些火耗,各庄上人,常约束他,莫要生事”,显然这是要家人遵纪守法。
此外,沈鲤还要求儿辈多做善事:每年冬天做一百件棉袄施舍给穷人,对于亲戚中的窮苦者、孤寡者,也要经常接济等。他在家书中教育儿辈:“大抵蛊极则衰,月满则亏,日中则昃,一定之理。唯有自处退步,不张气焰……可以保守。”
虽然古代官场不乏官员以身作则、严格管束家人的好典范,但古代历史上官员的“身边人”依然劣迹频出。因此,只有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而不容特权存在,才能制止歪风邪气,实现吏治清明。
编辑/夏涵
公元303年,晋朝的荆州刺史刘弘推荐立过战功的皮初担任襄阳太守。朝廷认为皮初资历太浅,建议任命担任过东平太守的夏侯陟为襄阳太守,刘弘却坚决反对。原来,夏侯陟是他的女婿。刘弘对同僚和部属们说:“夫治一国者,宜以一国为心,必若亲姻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后来,朝廷只好听从了刘弘的意见。
刘弘不重用自己女婿而重用功臣,任人唯贤不唯亲,一度传为美谈。
此外,还有一些官员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为后人做榜样。
北魏贵为司空的长孙道生,一生清廉节俭,骑马时用来遮挡尘土的一条熊皮障泥,总是洗了再用,破了再缝,多少年都不换新的。
儿辈们见父亲这样,也都自觉地勤俭节约。皇帝派人编写歌词称颂道“智如崔浩,廉若道生”,号召北魏官员都来学习崔浩的智慧和长孙道生的清廉。
唐朝的卢承庆博学有才干,曾官至宰相。他在临终时交代儿子:“我死后就穿平常的衣服入殓,不要用牲畜祭奠,坟墓的高度只要能辨认出来就行,不要过于高大宽广;只用棺材,不需要棺外椁,那样太浪费了;碑文只记载官号和生卒年月,不要弄许多漂亮话在上面。”这无疑是对儿孙的一种言传身教,在旖旎繁华、生活富足的唐初,高官能俭朴平实、不尚浮华,绝对是有益世风的正能量。
古代官员在外做官,囿于公务以及交通不便,长期回不了家,与家人联系只能依靠家信,“家书”便成为官员对留守家中的“官二代”们的主要教育方式。
明神宗时期的礼部尚书沈鲤在京为官,常写信给商丘老家的儿辈,对他们的约束极其严格:出行上,不许儿辈出入公门,招惹是非,拜客只可骑马,不可乘车;衣着上,要求家人子弟“衣服勿太华美,器用宁可欠缺”等。并且,他还经常写信提醒儿辈“秋夏粮及早上纳,多加与些火耗,各庄上人,常约束他,莫要生事”,显然这是要家人遵纪守法。
此外,沈鲤还要求儿辈多做善事:每年冬天做一百件棉袄施舍给穷人,对于亲戚中的窮苦者、孤寡者,也要经常接济等。他在家书中教育儿辈:“大抵蛊极则衰,月满则亏,日中则昃,一定之理。唯有自处退步,不张气焰……可以保守。”
虽然古代官场不乏官员以身作则、严格管束家人的好典范,但古代历史上官员的“身边人”依然劣迹频出。因此,只有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而不容特权存在,才能制止歪风邪气,实现吏治清明。
编辑/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