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艺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关键要该讲究工作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策略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班集体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此,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应该讲究教育策略。
策略一:给学生一颗爱心
前苏联教育家罗姆认为:爱是情感诱导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给学生一颗爱心,用诚挚炽热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从而产生“热效应”,达到教育的目的。一方面,班主任要通过创设教育活动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开启学生的心扉,起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对于“问题学生”“特殊学生”,班主任更应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看到自我价值,使师爱和师诲如春风化雨般流入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内在向上的愿望,从而产生良好的效应。
策略二: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团干部
抓好班团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核心带头作用,是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一个班的干部能力强、有威信,班主任工作就得心应手;反之,班主任则疲于奔命,班级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班团干部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自荐等方式把那些表现突出、公道正派、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团支部组成后,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要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激发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意识,使其成为真正的班集体领导核心,班级建设的排头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
策略三: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
为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有章可循,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班主任应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组织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是要制定班级管理方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从寝室管理、班容管理、日常行为管理和课堂纪律等方面制定管理细则,促使学生遵章守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要建立并完善班级个人考评制度。建立每周一次的个人考评制度,依据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考评,使每个学生的表现都能及时地反馈给班主任,让每个学生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取,也使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有效约束。三是要建立监督机制。班级管理方案制定后,要挑选几个有能力、有声望的学生负责监督考评,并及时汇报班级动态,让班主任了解班级发展和学生的行为,把班内的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使班级管理工作及时到位。
策略四:适时运用激励手段
运用激励手段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门艺术。作为一个班集体的最高管理者,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善于运用各种科学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工作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个人和集体共同进步。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而“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班主任如果能恰当适时的运用激励手段,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一定大有好处。激励的方式有很多。如: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等。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讲究适时、适当、适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作用于班级管理,才能产生最大的教育效应,使班级能按着所期望的目标发展,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班集体。
策略五: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不可以代替。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作为班主任,要加强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发展。一方面要设法树立各科任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协调,相互了解学生的情况,共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并严格执行。同时,可以通过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在家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及社会公德意识等,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共同寻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策略很多,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运用,符合教育规律,才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师自考系列教材编写组.儿童教育心理学[M].
[2]孔子.礼记·学记[M].
[3]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
作者简介:凌贵荣(1968—),广东平远人,大学本科,广东省平远县教师。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策略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班集体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此,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应该讲究教育策略。
策略一:给学生一颗爱心
前苏联教育家罗姆认为:爱是情感诱导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给学生一颗爱心,用诚挚炽热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从而产生“热效应”,达到教育的目的。一方面,班主任要通过创设教育活动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开启学生的心扉,起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对于“问题学生”“特殊学生”,班主任更应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看到自我价值,使师爱和师诲如春风化雨般流入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内在向上的愿望,从而产生良好的效应。
策略二: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团干部
抓好班团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核心带头作用,是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一个班的干部能力强、有威信,班主任工作就得心应手;反之,班主任则疲于奔命,班级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班团干部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自荐等方式把那些表现突出、公道正派、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团支部组成后,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要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激发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意识,使其成为真正的班集体领导核心,班级建设的排头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
策略三: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
为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有章可循,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班主任应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组织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是要制定班级管理方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从寝室管理、班容管理、日常行为管理和课堂纪律等方面制定管理细则,促使学生遵章守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要建立并完善班级个人考评制度。建立每周一次的个人考评制度,依据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考评,使每个学生的表现都能及时地反馈给班主任,让每个学生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取,也使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有效约束。三是要建立监督机制。班级管理方案制定后,要挑选几个有能力、有声望的学生负责监督考评,并及时汇报班级动态,让班主任了解班级发展和学生的行为,把班内的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使班级管理工作及时到位。
策略四:适时运用激励手段
运用激励手段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门艺术。作为一个班集体的最高管理者,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善于运用各种科学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工作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个人和集体共同进步。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而“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班主任如果能恰当适时的运用激励手段,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一定大有好处。激励的方式有很多。如: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等。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讲究适时、适当、适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作用于班级管理,才能产生最大的教育效应,使班级能按着所期望的目标发展,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班集体。
策略五: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不可以代替。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作为班主任,要加强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发展。一方面要设法树立各科任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协调,相互了解学生的情况,共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并严格执行。同时,可以通过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在家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及社会公德意识等,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共同寻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策略很多,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运用,符合教育规律,才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师自考系列教材编写组.儿童教育心理学[M].
[2]孔子.礼记·学记[M].
[3]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
作者简介:凌贵荣(1968—),广东平远人,大学本科,广东省平远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