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逛书展,我对同行的朋友说,如今出版繁荣,真非昔日可比,假若一位家长去到一家较大的书店,譬如北京的三联、万圣,大约能挑选出适合自家孩子一生阅读的书。这话只说到一半,接下来该说我本人可没赶上这样的好事儿。并不是缺乏关爱,“文革”乍起,红卫兵抄走我家藏书,母亲还偷偷为我藏起几本,现在记得的有《十万个为什么》《洋葱头历险记》《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瓦肖克和他的同学们》《盖达尔选集》《古丽雅的道路》《卓雅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然而光这些不够我读的,再说后来想读点别的,母亲可就没办法了。
我的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都处于对书的饥渴之中。只好找到什么读什么,而更多时候则什么也找不到。一个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适合他的读物,在我却前后颠倒。上初中时我已经看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和《演员创造角色》,可是直到19岁才读《鲁滨逊漂流记》,23岁才读《巨人传》。至于该读而不曾读的书就太多了。但又看了不知多少毫无价值的东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小说,还有翻译过来的苏联小说,十之八九我都看过,不啻白白浪费时间。有朋友很重视“童年记忆”,对自己早先看过的书或电影念念不忘,一进碟店就找什么《地道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之类,对此我不以为然。
当年好书难得,偶尔到手,一读再读。譬如《水浒传》我就读过二十几遍。书中一百零八将的星宿、绰号,都能背诵;哪位好汉在哪一回登场,谁引出他,他又引出谁,也记得清楚。父亲赋闲在家,以教我们兄弟姐妹写作为娱,常常提及《水浒传》,讲的却是别的一些东西。他以误入白虎堂、火烧草料场和杀阎婆惜这几段为例,分析小说的情节;讲到手法和语言时,火烧草料场中“火盆”“絮被”“花枪”等关键细节,以及“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那雪下得正紧”之类的句子,都被一再提起。后来我读金圣叹批《水浒传》,处处都有心得,父亲当初所讲与此也是这样。父亲分析唐诗同样详尽,举凡炼字炼句之处,都要我们认真揣摩。此系承袭古人诗话、词话的传统,这类书父亲素所爱读,我自己以后也很喜欢。
我一生的阅读习惯,大概就此养成:总是认认真真地把一本书读完,不肯“匆匆一过”,或“未能终卷”。或者说哪儿有那么多工夫呢?岂不知“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而且“在林”“在手”,事先原本有所属意,精心挑中的就是最好的那一只,其余无妨留在林子里,将来有空再说,有的压根儿不必捉在手上。我读书纯粹出于一己爱好,很多书我未曾寓目,特别是那些喧嚣一时,继而烟消云散的书,自忖不读它们并无什么损失。
伍尔夫说:“显而易见,书是分门别类的——小说、传记、诗歌等等——我们应该有所区别,从每一类别中选取该类别能够给予我们的好东西。然而很少有人问书到底能为我们提供些什么。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以一种模糊和零散的心绪拿起一本书进行阅读,想到的是小说的描写是否逼真,诗歌的情感是否真实,传记的内容是否一味摆好,历史记载是否强化了我们的偏见,等等。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摆脱这些先入之成见,那么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要去指使作者,而要进入作者的世界;尽量成为作者的伙伴和参谋。如果你一开始就退缩一旁,你是你,我是我;或者品头论足,说三道四,你肯定无法从阅读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价值。相反,如果你能尽量地敞开心扉,从最初部分开始,那些词语及其隐含之意就会把你带入人类的另一个奇异洞天。深入这个洞天,了解这个洞天,接下来你就会发现作者正在给予或试图给予你的东西是非常明确的、非常实在的。”(《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在我看来,这与金批《水浒传》,诗话、词话,以及父亲当年讲的正是一致。可以说,金圣叹首先是个好读者,诗话、词话那些作者也是好读者,父亲也是好读者,而我自己同样想做这样一个好读者。
伍尔夫所说摆脱成见,实为读书的前提,否则看得再多,也毫无用处。一卷在手,我们所面对的不只是这本书,还有关于它的各种说法,诸如评价、解释之类,这些东西挡在眼前,可能使人难以得窥真相。有一回朋友聚会,聊起张爱玲的某篇小说,看法不同本不足奇,否定者却举某某名家称不能卒读为证,又说大家都觉得不好;另一位则讲张爱玲的问题在于是非观。我想别人的说法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据以立论;而立论的前提必须是公理。因此要以是非观来批评张爱玲,必须先确定是非观足以构成评价一个作家的标准,否则这一批评就不成立。此中即有读书之道。我曾说,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前提,也不轻易给别人规定前提。轻易接受前提的,往往认为别人也该接受这一前提;轻易规定前提的,他的前提原本就是从别处领来的,说来两者并无区别。读书多年,无非就是这点心得。
伍尔夫说:“我有时这样遐想:当世界审判日最终来临,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政治家此刻前来领取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以及永久地镂刻在不会磨灭的大理石上的名字。而当万能的主看见我们夹着书向他走来时,他会转向圣·彼得,不无妒意地说:‘看啊,这些人不需要任何奖赏。我们这里也没有可以给他们的奖赏。他们热爱读书。’”(《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此语稍嫌夸张,但我还是觉得能够理解。回顾平生,读书未必使我高尚,但至少使我不堕落;未必使我广博,但至少使我不狭隘;未必使我更有力量,但至少使我不随波逐流。伍尔夫说:“正如约翰逊博士所说,普通读者不同于批评家和学者,他受教育程度较低,也没有过人的天资。他读书是为了消遣,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看法。他首先是出于一种本能,希望从他能够得到的零碎片断中,为自己创造出某种整体——一个人的肖像,一个时代的速写,一种写作艺术的理论。他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建成一些潦草的结构,它们与真实的对象有几分相似,足以容许热爱、欢笑和争论,使他从中得到暂时的满足。匆忙、肤浅、不准确,时而抓一首诗,时而捡一块旧材料,不管在哪里找到,也不管它的性质,只要能满足他的意图,充实他的结构。他作为批评家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普通读者》)她将自己的评论集取名“普通读者”,实乃谦词;我却颇愿以此自居。虽然我曾讲,像《普通读者》两集里的文章,我要能写出一篇就心满意足了。
【编者附记】
止庵先生的父亲是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沙鸥。但在他出生之前,沙鸥先生已经落难于“右派”陷阱,家境困难,“文革”中书籍也被查抄一空。止庵回忆少年觅书之难:“上初中时家中无书可读,每天下学都走近三站地去东城区阅览室看书,回家很晚。”(《读书漫谈》)因此,当有书可读时,一直处于对书的饥渴之中的止庵买书、读书之多之勤就可以理解了。他在《我与书房》中说,1997年迁入新居时,做了14个书柜放置书籍八九千册。这大约不到所买书的一半,可见藏书之丰。十几部著作,则是他读书的成果。
止庵在《一个读者的话》中谈了读书的经验。读书重在取舍。止庵曾说,自己读过好多毫无价值的书,浪费了时间。如果说有点收获,那就是练就一副眼光,得以辨别高下伪劣。读书不能跟着时尚与风向,喧嚣一时的书未必是好书。读书一定要摆脱先入之成见。他认为“别人的说法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据以立论;而立论的前提必须是公理。”
读书,首先要做一个好读者。止庵先生就是一个好读者。
(余 冰)
我的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都处于对书的饥渴之中。只好找到什么读什么,而更多时候则什么也找不到。一个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适合他的读物,在我却前后颠倒。上初中时我已经看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和《演员创造角色》,可是直到19岁才读《鲁滨逊漂流记》,23岁才读《巨人传》。至于该读而不曾读的书就太多了。但又看了不知多少毫无价值的东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小说,还有翻译过来的苏联小说,十之八九我都看过,不啻白白浪费时间。有朋友很重视“童年记忆”,对自己早先看过的书或电影念念不忘,一进碟店就找什么《地道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之类,对此我不以为然。
当年好书难得,偶尔到手,一读再读。譬如《水浒传》我就读过二十几遍。书中一百零八将的星宿、绰号,都能背诵;哪位好汉在哪一回登场,谁引出他,他又引出谁,也记得清楚。父亲赋闲在家,以教我们兄弟姐妹写作为娱,常常提及《水浒传》,讲的却是别的一些东西。他以误入白虎堂、火烧草料场和杀阎婆惜这几段为例,分析小说的情节;讲到手法和语言时,火烧草料场中“火盆”“絮被”“花枪”等关键细节,以及“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那雪下得正紧”之类的句子,都被一再提起。后来我读金圣叹批《水浒传》,处处都有心得,父亲当初所讲与此也是这样。父亲分析唐诗同样详尽,举凡炼字炼句之处,都要我们认真揣摩。此系承袭古人诗话、词话的传统,这类书父亲素所爱读,我自己以后也很喜欢。
我一生的阅读习惯,大概就此养成:总是认认真真地把一本书读完,不肯“匆匆一过”,或“未能终卷”。或者说哪儿有那么多工夫呢?岂不知“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而且“在林”“在手”,事先原本有所属意,精心挑中的就是最好的那一只,其余无妨留在林子里,将来有空再说,有的压根儿不必捉在手上。我读书纯粹出于一己爱好,很多书我未曾寓目,特别是那些喧嚣一时,继而烟消云散的书,自忖不读它们并无什么损失。
伍尔夫说:“显而易见,书是分门别类的——小说、传记、诗歌等等——我们应该有所区别,从每一类别中选取该类别能够给予我们的好东西。然而很少有人问书到底能为我们提供些什么。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以一种模糊和零散的心绪拿起一本书进行阅读,想到的是小说的描写是否逼真,诗歌的情感是否真实,传记的内容是否一味摆好,历史记载是否强化了我们的偏见,等等。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摆脱这些先入之成见,那么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要去指使作者,而要进入作者的世界;尽量成为作者的伙伴和参谋。如果你一开始就退缩一旁,你是你,我是我;或者品头论足,说三道四,你肯定无法从阅读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价值。相反,如果你能尽量地敞开心扉,从最初部分开始,那些词语及其隐含之意就会把你带入人类的另一个奇异洞天。深入这个洞天,了解这个洞天,接下来你就会发现作者正在给予或试图给予你的东西是非常明确的、非常实在的。”(《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在我看来,这与金批《水浒传》,诗话、词话,以及父亲当年讲的正是一致。可以说,金圣叹首先是个好读者,诗话、词话那些作者也是好读者,父亲也是好读者,而我自己同样想做这样一个好读者。
伍尔夫所说摆脱成见,实为读书的前提,否则看得再多,也毫无用处。一卷在手,我们所面对的不只是这本书,还有关于它的各种说法,诸如评价、解释之类,这些东西挡在眼前,可能使人难以得窥真相。有一回朋友聚会,聊起张爱玲的某篇小说,看法不同本不足奇,否定者却举某某名家称不能卒读为证,又说大家都觉得不好;另一位则讲张爱玲的问题在于是非观。我想别人的说法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据以立论;而立论的前提必须是公理。因此要以是非观来批评张爱玲,必须先确定是非观足以构成评价一个作家的标准,否则这一批评就不成立。此中即有读书之道。我曾说,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前提,也不轻易给别人规定前提。轻易接受前提的,往往认为别人也该接受这一前提;轻易规定前提的,他的前提原本就是从别处领来的,说来两者并无区别。读书多年,无非就是这点心得。
伍尔夫说:“我有时这样遐想:当世界审判日最终来临,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政治家此刻前来领取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以及永久地镂刻在不会磨灭的大理石上的名字。而当万能的主看见我们夹着书向他走来时,他会转向圣·彼得,不无妒意地说:‘看啊,这些人不需要任何奖赏。我们这里也没有可以给他们的奖赏。他们热爱读书。’”(《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此语稍嫌夸张,但我还是觉得能够理解。回顾平生,读书未必使我高尚,但至少使我不堕落;未必使我广博,但至少使我不狭隘;未必使我更有力量,但至少使我不随波逐流。伍尔夫说:“正如约翰逊博士所说,普通读者不同于批评家和学者,他受教育程度较低,也没有过人的天资。他读书是为了消遣,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看法。他首先是出于一种本能,希望从他能够得到的零碎片断中,为自己创造出某种整体——一个人的肖像,一个时代的速写,一种写作艺术的理论。他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建成一些潦草的结构,它们与真实的对象有几分相似,足以容许热爱、欢笑和争论,使他从中得到暂时的满足。匆忙、肤浅、不准确,时而抓一首诗,时而捡一块旧材料,不管在哪里找到,也不管它的性质,只要能满足他的意图,充实他的结构。他作为批评家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普通读者》)她将自己的评论集取名“普通读者”,实乃谦词;我却颇愿以此自居。虽然我曾讲,像《普通读者》两集里的文章,我要能写出一篇就心满意足了。
【编者附记】
止庵先生的父亲是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沙鸥。但在他出生之前,沙鸥先生已经落难于“右派”陷阱,家境困难,“文革”中书籍也被查抄一空。止庵回忆少年觅书之难:“上初中时家中无书可读,每天下学都走近三站地去东城区阅览室看书,回家很晚。”(《读书漫谈》)因此,当有书可读时,一直处于对书的饥渴之中的止庵买书、读书之多之勤就可以理解了。他在《我与书房》中说,1997年迁入新居时,做了14个书柜放置书籍八九千册。这大约不到所买书的一半,可见藏书之丰。十几部著作,则是他读书的成果。
止庵在《一个读者的话》中谈了读书的经验。读书重在取舍。止庵曾说,自己读过好多毫无价值的书,浪费了时间。如果说有点收获,那就是练就一副眼光,得以辨别高下伪劣。读书不能跟着时尚与风向,喧嚣一时的书未必是好书。读书一定要摆脱先入之成见。他认为“别人的说法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据以立论;而立论的前提必须是公理。”
读书,首先要做一个好读者。止庵先生就是一个好读者。
(余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