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校本建设”,打造“优教乐学”课堂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XIAOFENG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师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场所,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首先应从课堂教学的改革开始。以提升教师教育力为基石,着力学科内涵建设,拓宽学科课程内容和形式,研发延展性校本课程,设计个性化学习方式,更新教学质量观,让学生在“优教乐学”的总体策略下学习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优教乐学”;教研组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9A-0024-04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自立校以来就基于“乐已、乐人、乐天下”的校训,提出以“学生第一”为核心理念,确立以“做最好的自己”为学校的办学愿景,追求以培养“高分高能高素质、多才多艺多视角”的“乐学、会学、博学”的金鸡湖学子为目标。正是基于此,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旗帜鲜明地指向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幸福的成长。
  为了逐步实现学校追求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学校确定以“基于学科‘校本建设’, 打造‘优教乐学’课堂”为基本策略。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来的扎实探索,积累了一些心得。
  (一)力推学科教研组文化建设,着力提升教师的“教育力”
  1.理念先行,培育团队精神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再强、教学质量再高,也仅仅局限于一两个班级,不能代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那么如何使整个年级、整个学科,乃至整个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学校的做法是以学科教研组为着力点,力推学科教研组文化建设。各学科教研组基于学校文化的整体价值取向、本学科的学科特质以及学科组成员的共同愿景,研讨确定本学科教研组的“组训”、“组风”和“学科教学整体策略”。通过学科教研组文化的创建,使每个学科教研组有了一个共同的“魂”,为日复一日的工作注入无穷活力,即便在遇到难题时也能笃定不惑。
  2.行动跟进,淬炼教学内功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依仗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而本校虽然拥有一批市、区级学科骨干,但教师队伍整体很年轻,语文学科平均年龄28岁,数学学科平均年龄31岁,英语学科平均年龄28岁。队伍的年轻,既是优势,也是不足,所以要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处于有序的良性运行状态,淬炼扎实教学内功成为学科教研组工作的重中之重。
  (1)常规教研精致化:切实落实“一课三备”和“卷入式”校本教研
  建立教研组长每月例会制度。就新课程改革实验、日常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工作进行研讨,提升教研组长管理水平。
  教研组落实常规活动制度。各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量(每学期最少次数),力求做到“五有”;教研组采用深度“卷入式”教研,“卷入”的方式是:提出话题—解读话题—教学实践—再讨论再思考—个性化研究—研讨—实践—再研讨—再实践;备课组则以行动研究为落实点,以课例研究为主抓点,开展“一课三备”:个人盲备、一人主备—中心发言、集体研讨—主备定稿、个人回备—课后反思、再次完善;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在做到同年级统一教学目标、统一课时分配、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布置、统一单元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延伸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2)专业修炼自动化: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激发持续发展动力
  学校除了采用师徒结队、集体备课等教师专业修炼方式之外,还引导教师个人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为自己的成长绘出可行的线路图。我们倡导教师立足课堂,专注于学科研究,专注于专业阅读。
  (二)基于学科, 打造“优教乐学”课堂教学模式
  1.语文学科:“1 X”延展课堂,体验大语文之乐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本身就以丰富的内涵彰显其魅力。一本教科书不是语文,照本宣科只能将学生囿于狭隘的一亩三分地,无法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为此,学校语文教研组在“优教乐学”核心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开展“1 X”延展课堂研究,引领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体验无限的大语文之乐。
  (1)“1 X”优效识字教学研究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能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并能学习独立识字,进一步提高识字量是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的研究方向。低年级语文教研组从研究随文识字开始,将生字表中要求掌握的汉字作为“1”,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根据汉字的特点,探索出“1个汉字 1个汉字演变故事”“1个汉字 1种识字方法”“1个汉字 1串相关汉字”等一系列识字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研究视线由教材投向更广阔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了课外阅读与优效识字教学研究、优效生活识字教学研究等,将课内学习的识字方法作为“1”,不断引入源头活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汉字的快乐。
  (2)“1 X”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学生的意识中字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并变幻着周围世界的色彩和旋律时,他才称得上是在‘阅读’。没有这种阅读,则人就有陷入精神空虚的危险。”也就是说,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而只有真正的阅读才能产生这种乐趣。如何才能产生真正的阅读呢?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是产生阅读兴趣,二是具备阅读方法,三是边阅读边思考。上述要素都必须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而一节课一篇课文,一学期一册课本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中高年级开展了“1 X”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这里的“1”是基于教材中的一篇,“X”则可能是相关的一篇、一组或是一本。这里的相关或是主题,或是文本内容,或是表达形式,或是作者,或是某种观点等。这种阅读模式不是课外文本与课内文本的简单叠加,而是阅读内容的勾连,阅读方法的迁移,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思维的拓展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学生在广博的阅读资源中充分感受阅读乐趣。   2.数学学科:基于课例研究的专题活动
  (1)基于“课例”的主题研修
  一年级以“计算教学有效落实”为研究专题;二年级以“模型思想的有效渗透”为研究专题;三到六年级以“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为研究专题;整个数学组大组开展“优教乐学”智慧课堂主题教研活动之基于课例的“图形与几何”专题研讨,以及以“一课三备”为依托,为年轻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教研组以网络博客为平台,通过开设“学科新声”“他山之石”“专业培训”“名家课例”“名家推荐”等栏目,开展网络式组内研训。
  (2)基于“游戏活动”的拓展性校本课程研发
  “玩”是学生的一种天性。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们学校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宗旨,在数学学科方面以孩子们喜欢的数学益智游戏为依托,开发“玩好数学”系列拓展性实践活动课程。
  我们结合教材的知识点、学生的认知力,开发了如一年级的“魔尺变变变”“七彩游戏棒”,二年级的“燕儿拼搭”“智慧四巧板”,三年级的 “玩转魔方”“我是神算手”,四年级的“孔明锁”“抢三十”,五年级的“华容道”“密铺大解密”,六年级的“妙解九连环”“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等课程,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设计游戏规则、探索规律、研究制胜策略……,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三年级“玩转魔方”系列为例,既有对魔方起源、种类、构造、发明者、目前速拧最优记录的自主合作研究和探索,又有“魔方速拧争霸赛”展示以及记录的不断刷新。又如传统的“抢三十”游戏,过程如下:①公布规则—师生对决—教师总是赢—激发探知—发现规律;②改变规则—师生再决—教师又赢—激发再探索—规律再发现;③综合辨析—探究这一类问题的策略;④自主设计新游戏,生生游戏对决。当然这个课程不是一天完成,是一个系类且一个阶段持续的课程,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综合提升学科素养,受到了广大家长、孩子的欢迎。
  3.英语学科:当信息化遇上个性化,“我的学习我做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当学校课程中最“洋气”的英语遇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当机械枯燥的传统作业模式遇上充满创新挑战的个性化作业实践,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这里的英语课堂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1)未来教室,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英语故事教学研究是学校英语教研组的在研课题项目,也是基于信息化广泛应用支持的一项新尝试。通过使用未来教室、iPAD、智能手机等辅助教学的方式,将传统文本的故事教学活跃到丰富直观的虚拟空间,我们尝试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故事教学,学生能够从丰富的画面、纯正的语音以及可以进行自我选择的模式中实现分层教学。
  (2)微课应用,让课后距离不再遥远
  微课的出现解决了很多孩子课后学习的困扰,应着“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学”的口号,英语教研组根据不同年段的特点,以学生学习的需求制作了不同类型的微课: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Phonics”专栏,有适合中高年级的各单元知识点归类,有适合高年级的语法专项,有学生们喜欢的英语绘本、英语故事系列,甚至还有孩子参与录制的英语学习方法经验分享系列。这些微课全部共享到有需求的家庭中,孩子们和英语课后学习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3)个性化作业,让学生轻装上阵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个性化作业是孩子爱做的作业,低年级注重趣味型作业:唱一唱、说一说、演一演;中年级提倡实践性作业,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套餐有归纳型、搜集性、创造型等;高年级倡导开放型作业:经典题型集锦、英语循环“日记”、“微”研究报告、“3 X”套餐等。通过“微”研究报告,我们鼓励孩子去发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也是非常有趣的,鼓励孩子通过一个细小的切入点来感知西方文化,比如:孩子们就曾通过研究问候的不同方式了解西方的文化,感知东西方文化差异。我们的英语个性化作业研究曾在区英语教学改革专项会上交流。通过践行英语个性化作业,让学生体验作业中的乐趣,真正实现教学的“轻负高效”。
  4.美术学科:连堂教学,作业走向作品
  所谓连堂课即在常规美术教学中,将两节美术课安排连上,时长不少于80分钟。做这样的尝试目的在于提升常规美术课堂作业的质量。
  实施近两年的美术学科连堂课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的美术课堂习作由作业走向作品,并于去年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的专题画展。所有作品均出自课堂,受到广大同行及教研员的赞誉。
  总之,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策略,以“三乐”文化建设为引领,以“鱼状”校本课程框架为蓝图(见下图),在人格、人文素养、基础课程、科技与创新、特长五大领域,结合“优教乐学”课堂教学策略,使各学科、各年级对学生素养目标更明确、实施策略更有效,教学质量更优质。
  (三)强化学科管理网络化建设,更全面地提升管理“执行力”
  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致力于标准上争模范——学科建设有创新、管理标准成模范。
  1.“常项”督导和“专项”调研相结合,在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上下功夫
  学校坚持实行校级督导制,成立校级督导领导小组,日常专项随机巡查,每学期两次专项调研活动,常项督导和专项调研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学管理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办学的规范性,增强教研组的团队力量。
  2.探索“优教乐学”教学总体策略,在教和学的有效性上下功夫
  学校探索并实践“优教乐学”教学策略,骨干教师“观摩课”、 三年教龄以上教师”研讨课”、三年教龄以下教师“达标课”“三课并举”促提升。   (四)探索学科评价科学化,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幸福力”
  陶行知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力”,进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幸福力”。
  1.语数学科研制学段序列目标,细化评价内容,增强评价的适切性
  我们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认真研究课标、新教材、教师配套用书,在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段目标研制细化每个领域内容的年级、学期目标,尝试研制《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学科学生素养序列目标及评价指南》,使教师能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落实课标中的相应目标,实施步骤、实施细则、完成节点、评价指标等等方面都更清晰且易操作。
  2.引入“泰思”、绿色评价手段,有效诊断、提升课堂教学
  学校于2014年参与苏州市综合评价改革,积极投身改革实验,参加上海闵行区绿色考试项目活动,同时学校还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引入“泰思”考试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诊断教师课堂教学、调控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变考试甄别为诊断,为进一步调整教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新技术支撑。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学校仅仅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相信经过学校全体成员的协同努力、不断探索,学校会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积累更加成熟的经验。
  责任编辑:丁伟红
  Abstract: Classroom is the main activity sit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promoting of teacher-student life quality should first start with classroom instruction reform. Such reform should be based on teachers’ teaching competence enhancement, focus on subject internal construction, expand curriculum content and forms, study and extend school-based courses, design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methods, and innovate the view of teaching quality, letting students learn and develop under the holistic strategies of high-level teaching and happy learning.
  Key words: classroom instruction reform; high-level teaching and happy learn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culture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品德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教学中,以班级学生为根本,从“少、乐、问”的角度优化目标、整合内容、精炼语言,通过活动体验等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使其在品德课堂中真正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班本;小学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我们的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时,引用最多的,时常是杜威、小威廉·多尔、帕克·帕尔默、佐藤学……这些耳熟能详的学者的观点。即使有“自编”“自创”的教学论专著,也大多是在“经院”中进行的以别人的理论作支撑的“理论玄想”。在这一点意义上,冯卫东先生《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一书,具备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  在自序中,冯卫东先生表明了自己鲜明的学术态度。他对来自西方的被我们奉为教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经多年探索实践,明确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题的未来发展主线。本文以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梳理总结了医疗器械行业、临床医学工程及该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在产教融合创新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在产教融合机制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实现路径;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
摘要:江苏省职业院校旅游烹饪专业从项目出发,结合各地优势条件,主要选择性开拓了“三维路径”。“三维路径”在设计和举措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不仅如此,还有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的趋势。必须做好课题项目,找准试点路径;抓住试点环节,突出多维建构;创新体制机制,化解试点问题;建构话语体系,打造底色亮点。  关键词:区域现代学徒制;学校现代学徒制;“双主体”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2005年5月起,江宁高级中学与省教科院有关部门合作,联合创办了“江宁高中教师发展学校”,通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又形成了“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新范式的研究”课题。这些年来,教师发展学校培训了三批计99名学员,并在实践中创建了校本培训的基本范式。现在举办结题鉴定会,并为新成立的“智慧教师研修中心”挂牌。在这个活动中,我想到的是央视的一个新闻栏目“看见”,并且总在思量:我们“看见”了什么?柴静的看见
摘要:校内实训是职校学生顺利走上校外从事顶岗实习的基础和演练。校内实训可以训练学生“脑体结合劳动”,增强劳动意识;同时,通过先行体验和模拟自我管理,使学生进入酒店顶岗实习更加有的放矢、衔接顺畅。  关键词:校内实训;顶岗实习;衔接过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C-0057-02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有计划分批安排学生到面向市场、正式经营的
摘要:对南京、苏州、扬州和徐州等地部分幼儿园的实地调研发现,江苏省幼儿教师队伍主要存在合格教师数量不足,部分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教学技能差、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整体薄弱和专业思想不稳定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进幼儿园教师的准入程序,提高学历要求,加强职前培训,重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注重“保教实践”。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准入;准入标准;职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要:历史文博课程的独特价值在于,让孩子们通过看、听、摸、做等多感官结合,进行多学科知识的联动,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生活经验和艺术审美情趣,并形成以文物器具为线索贯穿古今的思维方式,多角度认识真实世界的哲学思想。基于此,社会实践体验课程的开发围绕资源类别分析、课程设计解析、活动实践评析三个层面,关注文博资源的选择、学科知识的融合、体验情境的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结合校内校外力量,让学生体验课程真实、
摘要:“精准培训模式”就是通过多元对话、交流、研讨,分析学员需求,匹配教学资源,设定培训目标,按照因需施培、因才施培、因标施培的培训教学原则,精炼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瞄准培训成果,持续提升“国培”项目的水平和质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承担国家级职业院校专业骨干师资培训任务,创建多元对话氛围,构建国培精准培训模式,有效地提升了骨干师资培训质量。  关键词:骨干师资培养;精准培训;对话管理  
摘要:要提高挂牌督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责任督学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责任督学具备了敏锐的洞察能力,无论是进课堂听课,还是查阅台账资料,无论是巡视校园,还是找师生谈话,都能及时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提出整改建议,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敏锐;洞察力;责任督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1B-0012-03  近年来,为什